爱盲论坛

标题: 华语乐坛170位歌手发声初诊断 及 发声情况统计与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雷霆破晓    时间: 2020-6-27 18:17
标题: 华语乐坛170位歌手发声初诊断 及 发声情况统计与分析
本文约四万字,所以分几层楼发送
作者:Justin宇轩——IVA认证国际声乐教练。
我一直想找机会给华语乐坛纵横众歌手做声音诊断,统计数据,去反映当下华语歌手的整体发声状况
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们华语歌手该如何提升竞争力?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们华语歌手该如何提升竞争力?
前言
我一直想找个机会给华语乐坛纵横众歌手做声音诊断,并统计出一个直观的数据,去反映当下,甚至华语流行乐坛发展以来的歌手整体发声状况。
WHAT is the situation ?
WHY is this happening ?
HOW can we improve it ?
这三个W是我心里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无奈这是个艰巨的工作,单靠我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而且在过去许多年间,我们并没有权威和相对准确的数据统计能作为材料去进行这个研究,所以我也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
“相信未来在线义演”
这是一场难得的,首次的,齐聚如此众多华语歌手的演出,首先要感谢这个活动前前后后所有的组织者、工作者、歌手们、音乐人们,在疫情期间为大家加油打气,这也是属于我们华语乐坛自己的“Live Aid”。
我也想在这个事情上贡献出一份力量,去给大家输出一些养分,让大家能获得更多的提升。于是我、@郭舒展SHU-R 、@凸豹人Tra凸、@Jasper黄润捷 四位老师为大家完成了“相信未来在线义演”全四场共170位歌手的发声状况的初级诊断以及数据统计。我们想借这个义演之机,用作一个小型的抽样统计,来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目前华语乐坛的歌手发声整体概况,并且我会针对统计的结果给出我的看法跟分析。
说明
@Justin宇轩 我负责第一场
@郭舒展SHU-R 老师负责第二场
@凸豹人Tra凸 老师负责第三场
@Jasper黄润捷 老师负责第四场上下
我们统一采用“发声平衡”的标准去为歌手的发声进行初诊断,并统计出“发声平衡”、“缺重量/胸声”、“缺压缩/头声”、“支撑不佳“、”声带闭合不佳“、”声区/动态断层“、”喉外力参与发声“、”明显修音“、”假唱/对嘴表演“这几个项目数据。每个项目的占比都是与总人数进行比较计算,因此样本个体可能会有重叠,换句话来说,除了平衡歌手以外,其他的一个人可能有好几项发声问题。
每位老师诊断思路完全一致,但是由于每位歌手表演的歌曲难度不同,所以我们倾向于宽容性诊断,例如第四场有很多乐队歌手的歌根本不超过第一换声区,换句话来说,没有什么声乐技术含量,但只要歌手能达到要求,我们都算入发声平衡,所以这部分歌手会稍微拉高一些平均分。但即便如此,整体的统计结果还是挺不乐观的。
有的人可能会想把张惠妹、张学友、王力宏、黄绮珊等这些大咖也统计进去,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我粗略计算了一下今年“歌手当打之年”上的平衡歌手数量,貌似结果也没有改变多少,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不妨自己试试去分析和统计。
文章很长,想直接看歌手声音评析的读者,可以跳过以下内容滚动到下面Part 5查看;如对于某位歌手的发声有疑问的,可以去对应的老师微博底下提问;想要了解每个项目内容和统计结果的读者,请继续阅读。
索引
PART 1 统计项学习- 发声平衡
PART 2 统计数据与结果
PART 3 关于统计结果的思考
PART 4 我们可以如何做得更好
PART 5 170位华语歌手声音初诊断与简评
PART 1
统计项学习
我希望大家可以完全把这个义演当作一个大型练耳现场,利用学习到的概念,去收获一些新的体会和能力。
【发声平衡】
发声平衡这个概念源自于IVA/TBS,当声音同时具备足够的重量和金属芯(压缩)时,我们就可以判断此时声音达到了“发声平衡”的状态,它是歌手使用声音最舒服,最自由的状态,歌手在这个状态下可以做到高、低、亮、暗、刚、柔、虚、实、重、轻等;歌手可以根据歌个人喜好和歌曲风格,选择不同的声音形态演唱,它为歌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达的技术基础。发声平衡是发声系统里”气息动力“、”发声音源“、”共鸣润色“三个部门高度协同运作的结果,它代表了歌手的声带既有充分的主体震动,也能灵活地进行边缘震动,是混声的最理想状态。TBS = The Balanced Singing / Singer,平衡歌唱/歌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这个概念听起来是一个非常“统一”的标准,但由于每个人的声音条件,发声习惯和性格不同,所以其实每位歌手训练出来的“平衡声音线”,听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每位歌手采取何种“策略”去平衡过渡换声区,都是不同的;它既保障了发声的科学性,保护了嗓音,也包容了歌手自身的条件差异和艺术个性,允许歌手最大程度去满足自己的艺术取向。歌手在早期的训练当中,会非常依赖老师的能力去帮助歌手找到并维持好这条“平衡声音线”,直至贯穿整个实用音域。
在发声平衡的状态下,歌手可以适当地调整重量与压缩的比例,获得最起码三种基础的声音动态:强混声、平衡混声、弱混声。相信大家经常阅读我的微博,对这些概念一点都不会陌生。除此之外,歌手还可以在这个状态里调整高低喉头、控制腔体的变化、增加或减少气流、使用假声带或者鼻腔共鸣来获得不同的音色。
请原谅我这个第一次用Apple Pen的灵魂画手,画出来的图如此没有灵魂请原谅我这个第一次用Apple Pen的灵魂画手,画出来的图如此没有灵魂
图里的箭头像钟摆一样,可以往左右两边摆动,代表歌手声音目前所处的状态;
横向的数字跟音域音高没有任何关系,仅稍微量化表示一下重量/压缩的程度;
声音的使用状态在红色失衡线的范围内摆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例如重量压缩比为7:3,代表着声音非常重,压缩相对很少却仍然保持得很好,声音听起来会非常有力量和厚重,极具爆发力,也有足够的亮度和穿透力,也就是我们说的重机能演唱,例如刚出道的Mariah Carey,现在的林俊杰;
?如果重量压缩比为3:7,可以理解为声音有一定的重量,但压缩的程度更高,声音偏明亮锋利,富有穿透力,轻易灵活,也很结实,相对会没有那么温暖和没那么多爆发力,也可以理解为轻机能演唱,例如Daydream时期的Mariah Carey,国内的张杰;
?当声音停留在5:5的状态,可以理解为声音个方面都达到高度平衡,各方面都刚刚好,通常这个状态在主歌部分会用得比较多,也有很多歌手整首歌都用这个声音唱,相对听起来会比较自然完整接近说话的感觉,有时会缺少一些张力和表达力。但我们做声音训练和恢复时会非常需要它,因为它就是声音的“满血初始原点”。
整个红色失衡线范围内的声音状态,我们都可以看作”发声平衡”的延伸状态。我们能看到许多技术比较保守的歌手,声音始终围绕着最中间的状态去应用;也能看到许多唱功逆天的歌手,不断地使用夸张的动态偏离中点去应用声音,无限接近于失衡线,但却永不越界,不失衡。
【发声失衡】
当声音的状态偏离中点太远,过了头,就会“失衡”,就如上图里的红线表示,如果钟摆往左越过失衡线,声音会变成只有重量,没有压缩,几乎就只剩下纯胸声在演唱,声音在中低音区暗淡无光,散漫无穿透力,到了高音挤卡扯嗓,各种喉外力参与;如果钟摆往右越过失衡线,声音会变得只有头声,没有重量,整个声音飘在半空中,音量得不到保证,还极度不稳定,缺乏深度温暖度之余,更没有力量可言,甚至会变成全假声,有气无力。这两种都是常见的声音失衡状态,失衡意味着失控。
无论是什么样的歌手,声音在一定时间内都会失衡,即便技术修炼得再好,也无可避免会遇到这个情况,尤其是唱歌技术越酷炫的歌手,失衡的概率就越高,因为声音长期大范围偏离原点,肌肉会有记忆和惯性,越发远离平衡点。例如,你头一天晚上大belt特belt,各种强力高音猛唱,第二天的声音可能会变得笨重和没那么集中;如果你天天唱温柔小声的东西,你会发现你很难唱厚重有力的声音;又或者,你只剩下厚重的中低音,和漂浮单薄的高音,声音两头倒,中间声区断层明显,或者动态断层明显。
所以我们也不用把失衡看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毕竟我们都是人,不是机器,声带是肉做的。技术好的歌手,其实只要规律一点进行短暂的声音训练,非常容易就能恢复平衡,满血出发。对于那些还没学会发声平衡的歌手来说,就另当别论,本来就没有平衡过,哪来失衡,还是要先好好学习声乐。
(关于声音诊断的更详细的内容,请去查阅我的置顶文章《歌手2018总决赛演唱评析/声音诊断/歌手必修》)
总的来说,“发声平衡”可以被看作是歌手唱功的及格线,能做到的就算及格,做不到就算不及格。及格线以上的演唱,无论是强是弱,是亮是暗,是气是实,是大共鸣还是小共鸣,都不应该被硬性规定,因为这是歌者出于对作品表达作出的声音表情的选择,这个时候可以去讨论这样的声音为作品带来的画面、意境、内容等等主观层面的东西;但是如果是及格线以下的演唱,也就是歌手用失衡的声音去演唱,那么讨论那些表达效果跟画面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我们听到的结果,并不是歌手基于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作出的具有艺术价值的选择,而是歌手迫于有限的发声能力唯一可以做到的结果。
(被自己的能力限制只能做出单一的选择,当中的艺术选择又能有多少呢?即便有的时候到最后做出的选择结果无二,但经过“选择“这个思考过程后得到的结果,实际唱出来后跟”没得选“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他统计项目
【支撑不佳】
我们可以把”支撑“理解为身体对气息储存和流动控制的能力,完成这个动作的基本上就是利用我们腰腹那一圈核心肌肉群。许多老师不太喜欢这个概念,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没太弄懂,又或者无法跟学生表达得清楚,所以就放弃使用。但我相信那些喜欢唱Big Vocal的歌手,一定对这两个字无比熟悉。说白了,歌手不管唱强唱弱,唱大唱小,至少得保证气不漏掉,腔体撑得开,这股hold住撑住的劲,就是支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机能。
歌手的支撑出问题,排除发声问题和呼吸疾病,多数就是身体状态问题,例如大姨妈来袭,睡眠不足,拉肚子,缺乏锻炼,肥胖等,长期的运动也能彻底改变一个歌手的支撑能力,这让我们从侧面看得出一个歌手的生活习惯。
【声带闭合不佳】
这里的声带闭合不佳,指的是歌手常年用嗓不当所致,或者外物影响所致,例如常年吸烟和酗酒。有的时候一个歌手发声可以很平衡,但也能明显听到声带闭合不佳导致的音色毛糙,音准不稳定等问题。这个指标最直接反应的是歌手是否足够爱惜和保护自己的声音,也是反应生活习惯。
【声区/动态断层】
当歌手在处理换声区时,基本功不过关,很容易在换声区附近有明显的发声失衡,无法协调发声机制的协同作用,这时声带的闭合状态会突然地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因此产生了音质和音色上的断层。常见的表现有破音,或者在换声区要么只能过重,要么只能过轻,就是无法做到像说话一样轻松自然又结实。
另一种同样是断层的状况就是动态上的断层,例如强声和弱声不在一个发声状态,切换的时候又明显的气流失衡和音质突变。这种通常是一些机能比较好的歌手,有能力以一种失衡过重的状态硬撑过去换声区,练声时不是问题,但一唱歌立马出现动态失衡,例如邓紫棋和米西亚。

【喉外力参与发声】
这个情况大家应该一点都不陌生了,简单来说就是喉咙紧,挤卡扯。一般没学过声乐的,唱歌会拼本钱去扯嗓子,有的还能扯挺高;有声乐基础的,还能有喉外力参与,那真的就是声乐没学好,或者老师没教好,各种发声问题不在话下;不过我们确实有一些著名的华语歌手可以带着喉外力唱过两个换声区,声区连接是做到了,但无法保证音质和音色悦耳度,也无法保证动态切换自如,更无法保证声音的稳定性,十分容易破音,这也是一种发声不平衡。
(你们知道是谁不?不在次义演名单上)
【明显修音】
修音这个事情在国内的演艺节目上常见得几乎成为了音乐节目的标配,原本这是用在录音棚里制作人声的技术,结果用到了现场音乐节目上,欺骗了观众,扰乱观众的审美取向,还会让歌手自我麻木,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拖累行业发展的掩耳盗铃现象。
歌手的人声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修音呢?走音,不稳定。换句话来说,修音修补的,就是歌手的音准和动态。当歌手的音准和动态出现明显的偏离时,声音被修复后失真就越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修出了电音。
这次义演中,有好些歌手是只能依靠修音来完成演绎的。但像那种只用一个手机拍摄,人声跟乐器共处一室,没有分开收音的,基本无法进行修音工作,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情况会比较真实。
【假唱/对嘴表演】
假唱虽然全世界都在这么做,但通常假唱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歌手在生理不适时,完成小型演出,或者完成一个“Show”,就是那种主要以精彩的高难度的舞美表演为主的秀,歌手难以在保证表演的前提下也保障歌曲的演绎效果,因此会采取对嘴假唱。但也有非常厉害的歌手,舞照跳,歌照唱。我们可以看看这场义演中,有哪些歌手是不得不对嘴假唱的。
作者: 雷霆破晓    时间: 2020-6-27 18:18
PART 2
统计结果
•歌手总共170 人,其中平衡歌手占40%;
•男歌手总共116 人,其中平衡歌手占39%;
•女歌手总共54 人,其中平衡歌手占43%;
•男歌手最主要的发声问题为“缺压缩/头声”47%,“缺重量/胸声”37%;
•女歌手最主要的发声问题为“缺重量/胸声”37%,“缺压缩/头声”26%;
•明显修音21%,假唱/对嘴表演22%。
This is THE SITUATION
在这170位歌手的整体唱功如何?
170人中,只有68位歌手在本次义演中,表现出了发声平衡的状态,也就是唱功到达了及格线,其余的歌手都有着各种声音问题。即便分开男女计算,情况也差不多。
(前阵子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义演一共66位歌手,其中平衡歌手占85%,共56位)
其中男歌手最主要的发声问题,为“缺压缩/头声”,也就是说这部分歌手的声音普遍有着厚重沉稳的音质,但却没有能力轻盈自如地在高音区进行演唱,对于生理上普遍擅长中低音区的男生来说,这个情况是符合常理的。
而男歌手第二普遍的发声问题是连重量或者胸声都缺,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声音沉不下去,连用说话的声音去唱歌都做不到,这就仿佛没有受过训练一样了。而“缺重量”的39个人很有可能跟“缺压缩”的53个人是重叠的,也就是说,这里面可能有39位男歌手的声音是既缺重量又缺压缩,那基本可以判断为没有受过声音训练了。
女歌手方面,最普遍的发声问题是”缺重量/胸声“,54人里有20人缺,也就是说这20位女歌手的声音都是浮在喉咙里,既放不开,也沉不下去,声音单薄无力且不稳定。由于女生较于男生来说,先天生理上声音里的重量会偏少,这也是女歌手做声音训练的主要方向,所以这个情况成为了主要的发声问题,是符合常理的。
而女歌手中第二普遍的问题竟然是”缺压缩“,这个真的有点意外,54人里有14个,本以为女歌手都会比较容易被开发压缩,这就跟男歌手缺重量一样,仿佛没学过声乐似的。同理,这两组数据中一定有重叠的个体,也就是说,可能有14位女歌手是既没有重量也不懂压缩的,等于没受过声音训练。
在总人数下,除了声音失衡外,最严重的问题是“支撑不佳“,一共45人。也就是说他们要么处在生理期,要么长期缺乏运动,要么生病,或者,仅仅只是懒惰,不唱歌不练声,机能下降,日久失修。
(另外,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把明显修音和假唱的歌手安置到有发声问题的目录下,毕竟唱得好的,谁需要假唱和那么多修音,这个义演又没有很多“show”,对不)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
1.只有总人数40%的歌手,有能力做到发声平衡,也就是唱功合格,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技术;
2.只有总人数40%的歌手,有定期维护声音的意识,保持一定的声音训练,才能在突如其来的表演中,有不错的表现;
3.只有总人数40%的歌手,曾受过良好的声乐教育;
4.有总人数60%的歌手,唱功不及格,未掌握正确的发声技术;
5.有总人数60%的歌手,并没有正确的声音维护意识,甚至可能没有私人声乐老师;
6.有总人数60%的歌手,或许上过声乐课,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声乐教育;
7.有总人数60%的歌手,他们的作品一定在某程度上受限于自己的声音能力;
8.有11位歌手,不爱惜自己的嗓音,或者不重视自己的嗓音健康,有着对于歌手来说不友好的生活习惯;
除了这些,你们还能看出什么情况?可以在评论里说说
作者: 雷霆破晓    时间: 2020-6-27 18:19
PART 3
分析与思考
THE CAUSE of the situation
为什么我们的歌手会出现这些情况?
首先我不是这170位歌手的老师或保姆,所以对于这些情况的讨论,完全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大量歌手唱功不佳是这次统计中最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中心。
【现代高效的声乐教育缺失】
“歌手(学生)90%的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这是IVA/TBS里的一句话训,我非常认同,它强调了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力量和影响,更将学生在声乐训练上遇到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回归到老师身上,促使老师进行教学和业务能力的自我反思。
好的声乐教育养成好的歌手,不好的声乐教育必然养成不好的歌手。换句话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歌手的声音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锅,而是他们老师的责任。没有歌手在最开始或者经历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不想把自己的声音练好照顾好的。绝大部分情况下,歌手都是对老师抱着尊敬又认真的态度去虚心学习,将自己职业和梦想最重要的工具- 声带,交给了老师,基本上老师说什么,歌手就会听什么,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歌手的声乐训练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肯定有教学方法的问题,另一方面很常见的是老师的专业素养问题,也就是专业水平不足。
学生的全身心交托;老师的专业水平够高;老师的教学方法高效;声乐教育一旦满足这三个条件,很难会不出成效。而且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声乐教育问题,就是出在后两点上,而后两点的不足,又会反过来影响第一点 - 学生不再信任老师,不再重视声乐训练。
例如,声乐老师首先要教给歌手的本领,就是保护好歌手自身的嗓音。除了在技术上逐渐完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建立这种意识,因为嗓音健康是一个歌手可以继续这个职业的必要条件。就像是家长教育幼儿一样,如果能在歌手学习的初期老师就强烈植入这个意识,不管未来歌手做出如何的艺术取向,那么它都能日后为歌手嗓音保驾护航提供重要的影响力。
当然,这种意识很多歌手都会有,但不是每位歌手都能在每次选择中都把它放第一位,烟酒不离身熬夜通宵的歌手大有人在。在歌唱表达的取向上,也有很大一部分歌手会认为,自己喜欢的声音在老师眼里是不健康的,自己所追求的“艺术表达”与“科学发声”是矛盾的,然后在“喜欢“与”正确“的纠结中,歌手往往会选择”喜欢“,从而坚定地错认为“科学的发声是艺术表达的非必要条件”,并且开始觉得自己的审美取向很另类,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进而有一种“想继续坚持做自己”的错觉。
但其实这根本是个假想出来的矛盾,国外很多教学研究证明,即便是歌唱中的极端音色,完全可以被科学健康地发出,并且有方法可以训练,更何况国内绝大部分歌手/学生想唱的声音其实都不太极端,只是刚好这些老师的审美没有跟上时代而已。这种在声乐教育中常常出现的”假矛盾“,实质是老师专业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问题,也是歌手本身的认知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全都在老师身上。
还有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有的老师为了树立“个人教学品牌标签”,给所有学生使用统一不变的训练内容,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声音上的不适,并且老师把方法不适用的情况归结于学生的悟性天份等问题,还不断地通过这些方法折磨歌手的嗓音,让声乐训练变得十分难熬,歌手难免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抗拒。
(这些情况太多,我不一一列举,有类似遭遇的歌手/学生们可以在评论里留言补充)
【院校声乐教育落后与资源错配】
在目前国内声乐教育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包括院校体系在内的绝大多数声乐老师,并没有足够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从事与行业需求匹配的声乐教育。“忽悠”、“不专业”、“审美过时”、“不会练声”等等这些行业病态仍然是国内声乐教育的主要面貌。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有各种职称和官位的,很有可能就是最不愿改善,心思最不放在业务能力上的那一类老师,艺考黑幕,教育失职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全是艺术学院体制固化和资源错误配置的恶果。
这些老师,大多数都是在过去几十年学习民族美声出身,先不说他们的民族美声学得好不好,是不是“假大撑”,本身大量民族美声的声乐老师来教流行类声乐(Pop R&B Soul Rock Jazz等),就是个极其严重的资源错误配置。不仅仅是声乐技术的不同,每种风格的节奏律动文化底蕴都是不同的,国内大多数院校老师(尤其老一辈),都不具备这些专业能力。
为什么我要强调老一辈?因为在这个教育圈子里,老一辈的教师名声最大,气势最猛,也最容易吸引到各路明星歌手和怀着明星梦的孩子去学习,错误的动机加上错误的行为就这样顺理成章地频繁发生。
“学习流行唱法就要先学美声”
- 声乐教育行业最大的谎言❌
非常非常多的音乐生被忽悠”学习流行乐要先学美声”,这相当于在忽悠你“要学游泳就要先学体操,因为体操能帮你拉伸筋骨,为游泳打下个好的基础”,这本质上其实就是个商业骗局。然而这句忽悠人的话背后牵扯到的利益太多太大,所以才会让本来根本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变成了一条居然有热议余地的忽悠话术。
国内主流音乐市场其实并没有多少民族美声的生存空间,很大程度因为这两种风格长期与政治联姻,与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大幅度脱离,音乐意识形态已经与民众思潮相去甚远。除了官方组织的一些比赛和活动,基本上全靠艺考体制来勉强其维持市场份额,强行进行资源错配,逼迫艺考生们必须学习民族美声,从而保证体制内的老师能有”用武之地”。
体制外的,一批学了几十年民族美声的声乐老师为了维持招生业务,只好用这句话来忽悠那些根本不是想学美声的学生来学习。这些学生一旦上钩,起码一两年花在这上,时间跟金钱的极大浪费!国家改革开放发展以来,音乐市场主流需求从来都是流行乐,以后也会一直是流行乐,这是现实中无法改变的状况。无奈的是,我国就是缺流行音乐/声乐老师。
在这种环境下,唱流行乐的学生往往会被教坏带歪,唱成各种四不像,假浑厚、挤卡扯、油腻造作、缺乏音乐型等这些陋习成为了很多音乐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学流行要先学美声”这里头的专业性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深入讨论)
【教学效率低下】
上面说到的这些院校声乐教师教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不足,还会导致一个很可怕的现象 - 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在好几年前我陆续开始收到我们本地艺术院校的本科生、毕业生和研究生的时候,我就惊讶地发现,为什么大学学了四年的声乐,喉咙还是这么紧?唱一个G4能变得这么难?头声全是假声?几乎没有第二换声区能力,想想那些老师的能力,出现这些情况也不意外。但是再回过头想:四年,这里是多少时间和精力?一个人在四年里可以max成长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声音可以在四年里有max多大的进步?然而一个家庭在这四年里持续为学生/歌手的能力培养所花费的金钱又是个什么数目?
太 不 值 得
为了让大家有个更清晰的概念,我给大家做个正向对比。我给学生规划课程,基本上算20节课左右作为基础技术学习期,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在这20节课里,大概能从不会到会能完成“支撑和机能训练”、“第一和第二换声区发声平衡”、“强混声”、“平衡混声”、“弱混声”、“气声”、“动态平衡”、“歌曲分析与演唱设计”并初步开始歌曲风格学习等,对,基本涵盖一个歌手最基础的所有声音能力和演唱能力。20节课是多长时间,20个小时,分摊到每周一节,加上各种节假差办,大约就半年多的时间。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这个进度内大致上完成上面那些内容的训练,如果本身是已经有功底的歌手,那时间缩短到一半是没问题的。
半年多,相当于学校里的一个学期。
这20节课后,我会让学生尽量减少上课,开始出去表演和参加比赛,依靠过去20节课的录音试着自己解决声音问题,同时学习不同风格的歌曲,磨练自己和积累经验,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回来上课,这时可能是一个月一节课,这个阶段持续大约半年,学生在技术和乐感上都趋于稳定。往后的日子,基本上过来上课只是做常规的声音平衡维护和解答一下疑问。如果是比较依赖老师的学生,这个时期可能会再长一点。
学习进度到这里,花费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其中半年是基本功训练,一年是音乐风格学习和演唱实践。每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效率不同,就算只有我能力的50%,也即是说时间多花一倍,三年。
但大学一共有四年啊!
我给音乐学院毕业生或者研究生面试的时候,问他们过去几年都学到了什么,都总结一下,我听到最多的答案是:什么都没学到。
读到这里,你们心里会跟我一样有万千草泥马奔驰吗?
我现在遇到音乐本科生毕业来我这里求学,唱得跟没学过似的,还有一身坏习惯的,已经见惯不怪,甚至我完全改变了自己的认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这里,他们不是来提升的,而是来寻求补救的。
每年有大量的音乐生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凤毛麟角进入音乐行业,然后很大一部分,只能被迫转行,也就意味着过去多年的艺术学习和金钱投入完全徒劳,剩下的进入社会,成为了新的一批年轻的声乐老师。然后这批年轻声乐老师如果没有寻求改变,便会将院校体系里那一套继续带到社会上。
另一方面,我们国内除了民族音乐,目前所有主流音乐基本都来自于西方欧美的音乐文化输入,包括古典乐和流行乐。换句来说,要深度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外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但歌手们,同学们,你们又知道多少学校里的老教授们有能力跟外国学者交流呢?甚至有多少老师可以做到让自己的审美保持与时代同行呢?最讽刺的是,在我国艺考中,文化科目的分数要求是很低的,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艺考生的印象都是“读书成绩不好”的人,外语能力是很多音乐生的死穴。一个院校里,教学资源错误配置,学生文化水平抓不紧,这与国外优等技术艺术人才主导音乐行业的盛况完全背道而驰。
正常来说,为音乐行业输出人才的主要来源,应该是与之对口的专业院校,但目前国内在音乐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歌手艺人,只有非常非常少量曾经在国内的艺术院校就读,而且这些院校系歌手,不多不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声问题。我们在过去十年的音乐节目中,已经能清楚地看见这些情况摆在眼前。歌手的声音问题就是老师的问题,量产的产品只有少量能进入市场流通,而且还有质量问题,这完全就是院校教育的锅,也是院校体制的锅,专业院校的生产力不应该如此低下。
(关于声乐教育的更多讨论请查看我微博置顶帖里文章《如何选择声乐老师》)
【声乐教育行业乱象丛生】
相信大家已经在DY上刷到不少奇奇怪怪又搞笑的教唱歌视频,我最近看到的一个是一个女老师一脚踩在躺在地上的学生的肚子上,然后让她发声,她发得不理想,后来这个老师干脆整个人站上去,完全站在了这个学生的肚子上,双手没有任何搀扶。
你们觉得妥?
如果你是歌手/学生,你愿意你的老师这样对待你?
是不是就没有更好的教授方式了?
每年大量的声乐毕业生出来社会,做不了歌手,回不去学校,最直接就是开机构教学。连同俗称“野路子”的其他声乐老师一起,互相竞争,各种夸张无厘头的噱头层出不穷,连“五音“都可以被说成Do Re Mi Fa So,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很多东西被我们刷到拿来吐槽,但有可能在视频发布者的现实圈子里,真有很多人因此去拜访学习,这是明摆着误人子弟,后果不堪设想。
赚钱可,误人不可。
社会上另外一类的声乐教学资源,就是像我们这样的以国外教学体系为核心的一些个体教师和机构组织。从根源上来说,绝大部分都属于多年以前的SLS体系。虽然SLS早就不复存在,但国内仍有不少依靠网上的资源自学的SLS老师和他们所开设的教学机构。
问题是,由于SLS在2013年解散以后,同时也取消了其原有的所有声乐教师的SLS认证,尤其是亚洲地区,一个都不剩,只保留了美国原有的几个高层的头衔,现在他们连官网都下架了,再也无法查询任何SLS教师的信息。也就是说,2013年后,亚洲地区也没有“SLS官方正品”的声乐老师了。
这背后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原有的那一批被取消资格的认证老师,和靠自学起家的山寨老师一样- 无人监管。这些老师的教学知识没有得到持续更新,教学方法和流程没有每年被考核,术语和方法的使用也逐渐杂乱无章,即使遇到教学问题,也无法得到官方有效的解答,总的来说- 越来越乱。
至于靠TaoBao上的十元教材自学的那些“老师“们,就更不靠谱了。一来这些老师绝大多数英文水平有限,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全理解教材里的内容;二来网上出现的一些教材翻译,基本都有问题。所以这些自学者学习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最后凭感觉学到哪就是哪,然后开始贩卖经验,当起了声乐老师,开启了机构,还山寨了SLS的品牌,长期做蹭热度营销,真的是Something Very Stupid了。
(本来就够乱的,结果还有极个别恶劣份子,不遗余力攻击同行,丑化竞争对手,甚至还有人利用身份做投资骗局的,无疑给这个行业抹上了重重的的一层灰)
其他还有一些相对OK的国内声乐教学品牌,我相信大家略有耳闻,自己可以多去了解,虽然我认为他们不完美,各有各不足,但至少他们已经走在更新迭代的路上了,也是国内未来主流声乐教育的曙光。
目前,SLS的正宗分支教学体系和组织,为二仍在运作的,就是Brett Manning老师的Singing Success和由世界各国老师综合领导的IVA (Institute for Vocal Advancement)。其中IVA目前的CEO和股东之一,正是SLS的前CEO,其声乐理论和教学体系也是最大程度沿袭SLS并结合世界其他教学主流体系大幅度改良的。
去年Brett Manning来中国做公开课,我有幸与他接触交流,据我所知,目前中国还没有他们的正式认证教师,同时由于各种关系,他们暂时无法在中国进行公开宣传。值得高兴的是,IVA目前在中国地区已经开始发展认证教师,毕竟是全英文的专业学习和考核,对于咱们的老师来说非常不容易,但我相信情况会慢慢变好的。
以上说的一切,覆盖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基层和高层声乐教育,成为了任何人只要尝试去触碰,必然会遭遇的状况。总的来说,你很难在体制里找到跟你学习方向对口的声乐老师,也很难在社会上寻觅到个各方面都过关的声乐教师,真正意义上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声乐教育人才在国内极其稀缺,与当今社会音乐产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歌唱行业最主要的生产矛盾。落后的声乐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培养歌唱人才和音乐行业发展最大的障碍。
【知名歌手找到好老师的难处】
有没想过,如果你是个有一定名气的歌手,你会去哪里找声乐老师进修呢?
这是个很serious的问题。
首先,据我所了解,大多数歌手会首选国内院校资源进行声音训练,也就是上面大量篇幅描述的那些。可能是因为缺乏信息渠道,不得不往这个方向尝试,也有可能本身就跟院校资源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很多歌手拥有自己的团队,团队里可能也包括声乐指导,这部分的老师资源是我了解得最少的,因为比较隐形。但上面说过,一个老师好不好,看歌手唱成怎样就知道。比如杜丽莎、李玟、袁娅维、孙楠、王力宏等这样的Vocal榜样型歌手的声乐老师就肯定非常厉害,我相信歌手们在圈子内肯定也会口碑相传。
通常英文好一点的艺人,或许都更倾向于去国外找老师学习。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在国外能把技术教得好的声乐老师比国内多很多,资历和实力都是比较硬气。但外国声乐老师给中文歌手做训练,有个硬伤,就是他们没有办法理解我们中文语言中的处理细节,很难在表达上结合技术去做训练。也就说,技术能帮你练好,能力能给你练出来,至于怎么结合到歌里服务于表达,全靠歌手自己的功夫。所以我常说,能把中文歌技术以外的部分都做得好的歌手,是真正的优秀“华语”歌手。
(很多歌手拥有两个声乐老师,一个负责技术训练和声音维护,一个负责风格演唱)
那歌手们会不会真的去找电视节目上的一些“声乐导师”学习呢?我认为在一定关系下,这个情况会发生。毕竟通过节目的关系打打卡做做样子很常见,节目组跟某些声乐老师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但这种最终是否会发展成长期的师生关系,或者这些歌手是否真的因为这些老师而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我看未必。
大家应该都了解,那些经常在电视上乱教歌手唱歌,然后不断拿只教过一两节课的歌手来给自己打广告的老师,其实很多也是来自于我上面讨论的落后低效的院校派系,无论是他们的言论,还是他们自己的表现,都让人大跌眼镜,跟他们学习大多数情况也只是无用功。
所以总的来说,歌手发现了自己的声音问题,想提升,可是团队人脉不广,英文又不好,又不满意院校和市场上的选择,那真的就是求学无门,无奈又无助。而且毕竟歌手本身的名字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资源,万一投错门第,那真的得不偿失,没有歌手想这样试错。
【业界对声乐的认知不足与不重视】
另外一个最密切影响歌手演唱的行业角色,就是制作人或者监制,他们在棚里直接影响歌手的演唱和录制。
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我国的声乐工作者之间沟通长期处于一种朦胧又主观的意识中。这导致了录音棚里我们的监制跟歌手之间的沟通变得扑塑迷离,一切凭“感觉“出发。
这样的沟通方式,往往让歌手和制作人需要大量时间磨合,歌手被迫要用很多抽象主观的意念去理解实质简单声音模式。例如“你再唱得放松点”、“再唱得积极一点”、“这里先收住,然后再放开,不,不是让你唱大声,是情绪上放开一些”………其实很多“感觉”上的东西,完全只需要声音控制上一个小小的动作改变即能获得。无奈来自传统声乐教学的沟通语言并不高效,因此低效沟通大大降低了歌手思维的清晰度和自信,也会影响录制状态和效率。
一来歌手不容易揣摩制作人和监制的意愿,二来当歌手使用在上面说的那种老师里学到的东西时,频频遭到制作人的否定,长期下来,最可怕的结果就产生了:制作人会认为,“学专业,唱功好”的歌手不一定在满足制作要求上表现得更出色,因此要制作出好的作品,唱功并不那么重要。
而这种错误的源头引发出来的错误结论,会反过来被制作人灌输到歌手身上:你唱得差不多就行,作品更依赖我的制作。长期下来,歌手便放弃声乐训练和学习,开始依靠自己迷茫地琢磨。
另一方面,我们国内很多制作人或者混音师不具备寻找人声Sweet Spot的耳朵。简单来说,Sweet Spot就是在后期制作中调试出人声中最有美感的那部分,这个非常依赖混音师或者制作人的审美,对声音的审美。
(大家也可以去油管找一些欧美歌手的干声音轨,再去对比歌曲的正式版,就知道这个Sweet Spot多么重要了)
当然,这个Sweet Spot首先取决于歌手本身的唱功(注意不是声音条件),还跟歌曲的填词,定调有非常大的关系。(这块知识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细谈)
(大家可以留意下Whitney Houston的众多代表作中,一个头声+颤音的"You"出现过多少次?都在什么位置出现?难道这都是巧合吗?)
这个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国内的音乐作品里的人声听起来,总是不如欧美流行乐的那么抓耳和有吸引力,而有越来越多的华语歌手选择把音乐拿到国外去做混音。总的来说,在唱片制作中,这个人声的部分非常重要,极具艺术和商业价值,无论是歌手还是制作人,都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才能完成,而这些能力,都来自于声乐教育和现代化的音乐审美培养。
(其实很多制作人、乐手、音乐人的审美和乐感比院校老师好几百条街)
【电视表演修音泛滥】
另一个行业对歌手的声乐能力和听众审美能力的培养完成严重损害的现象,就是电视表演修音。发行出版的音乐必须修音,发行出版的现场表演音乐也需要修音,唯独现场表演,尤其是竞技类的音乐节目,最不应该修音。
修音修的是音准和动态,这两样都是体现歌手唱功的指标,而在现场演唱中,歌手一定会有着跟录音棚里不一样的表现,可能是声音更厚重,动态更丰富,情绪更爆满激昂;也有可能是唱得跟录音棚里一样,四平八稳行走的CD;或者就场场车祸。无论是哪样,这都是现场表演的魅力,这都是情绪和状态最真实的表现,也是最打动和吸引观众的关键。
(我微博有大量优秀歌手的不修音现场可供参考)
可是经过修音,歌手的优点被大大抚平,缺点被美化修饰,连起音的小颤动,呼吸的控制声,都被修得一干二净,人声中“鲜活的人”的那部分就这样丧失了。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显得特别不真实,放在竞技类音乐节目里,这就是作弊,掩耳盗铃,强迫歌手自欺欺人,让观众无法看到真实的状况,失去分辨优劣的能力。这相当于包庇伪劣商品,迷惑市场判断力,干扰市场杠杆作用。
(每年看歌手写评论,99%的无意义争论都是修音惹出来的)
在这种氛围下,谁还能看得清谁的唱功好,谁最需要提升呢?歌手来自观众的压力少了,他们又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声音呢?
此处自己对号入座此处自己对号入座
【歌手对唱功的态度麻木】
想象一下,你有一颗怀着音乐梦想的赤子之心,计划踏上这条迷人又艰难的道路,从考进音乐院校开始启程,一步步走向成名流行歌手。
那么你一开始会发现你考声乐必须唱美声,可是你明明想学的是流行,然后你就开始找老师学习你根本不爱唱的那些歌;好不容易考过了,进去学校发现你还是要学美声民族,即使你的专业是流行,你仍然会被老师要求唱很多跟不上时代的民美作品;好不容易可以唱流行了,却不断遭遇老师的打击和否定,自己喜欢的唱不了,老师布置的也唱不好;自己想尝试出去找老师,却遇到一大堆江湖骗子和业余自学型声乐老师;唱完四年下来,轻则一身坏习惯,声音问题一大堆,重则声带小结;毕业后依靠自己努力进入音乐行业,可以比比赛,发发歌,结果录歌时被骂“没感情,技巧太多,feel不对,不懂groove”,比赛由于唱得太糟糕播出时修音也救不了,还被淘汰;想着试试找“行内著名”的名师补补课,最后发现然并卵,名不副实。
这样子一路经历下来,身为歌手的你,会不会开始怀疑自己,感到身心疲倦?是否对唱歌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标准已经感到麻木?唱得再好,不如红一首神曲好,不是吗?这时,唱功还重要不?声乐课还有意义不?最难以面对的是:自己过往这么多年的努力和投入,大多是无用功。
上面我总结的几个方面,是我们音乐产业大环境里的大象,这几只大象让我们的歌手,不再重视唱功,对声乐感到迷茫和麻木,不再爱惜自己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那副乐器,这是最糟糕的境地。
(或许房间里还有更多大象,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经历与感受在评论区分享)
歌手的声音能力决定其作品的艺术上限,这样的大环境,我们华语音乐又能走到哪里?
PART 4
HOW we can make a change
我们该如何改善这个情况?
大环境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办法去改变,但每个人却都有属于自己份内的影响力,我相信很多事情从我们自身做起,整个大环境就会逐渐变得不一样。
【反思当前声乐教育,提升声乐教育能力】
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认清问题。音乐/声乐教育是整个音乐产业链的源头,只有源头不坏,整个产业才有正向发展的可能。艺术院校教育体制有问题是公开的秘密,我们普通人难以去动摇,但如果我们能逐渐让教育技术在体制内更新迭代,这或许是一条艰难却可行的道路。我们没有办法指望那些上了年纪,在体制内已经固化几十年的老师,他们难以正视自身问题和现实问题,更不愿意改变,甚至还会施加压力去阻止这样的技术更替,所以这个希望的关键,在于年轻的声乐老师。
年轻声乐老师成长在当今这个时代,从小接触的文化教育和音乐养分是跟老一辈完全不同的。在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我们拥有更丰富辽阔的资源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去认识和了解更丰富的音乐文化。这些年,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在全球化的红利下高速发展,文化教育也不应该例外。
年轻老师首先应该掌握英语,不是非要走出国门,但至少有能力学习国外的高先知识,慢慢引进国内,很多行业不都是这样突飞猛进的吗?再则,掌握一门外语相当于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会冲击我们旧有的想法,它深深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和看待不同事物的态度,这是作为新时代教育者必备的宽阔眼界和世界观。在学习音乐上,这样的思考和认知能力更是让自己保持与时代接轨的关键。
学习,学习,学习,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只有不断成长的老师,才能带出不断成长的学生,对于不断成长的人,成功便只是每个阶段的停靠站,而不是终点。年轻的声乐老师没有包袱,没有压力,拥有更多的时间和试错的成本,永远留出一笔钱给自己去增值,去学习那些喜欢的东西,去学习那些错过的东西;只有学习到的知识,才是影响一辈子的投资。
年轻老师要勇于打破落后教育的桎梏,走出自己的路。“自己受过的伤,流过的泪,不要带给下一代,不能误人子弟”,这是很多声乐老师来找我上课时说过的一句话。他们说出这个想法时,我仿佛看到了初为人父母的决心,让我既感动又心酸。我从来没有在体制内工作过,我所能感受的全都是学生带给我的一些事一些情,我知道不管是在体制内学习,还是在体制内教学,年轻老师们都有着非常大的压力。但我希望和支持年轻老师们要勇敢去反抗和作出跟随内心的决定,让教育回归教育,少一些功利,多一份责任,从自己做起给后辈树立正确的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同时真真切切带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慢慢改变这个环境。
【术业需专攻,配置要合理】
让喜欢美声的人唱美声去,喜欢民族音乐的唱民族,喜欢流行的,尽情唱流行,这才是健康积极的市场面貌。每个人都能直接对等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尽情学习和发展,从而让喜欢的人把事情越做越好,事情本身就发展得越好。
让学美声的人教美声,让学民族的人教民族,让真正专业学流行乐的人,教流行乐,这才是合理的资源配置,术业专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与技能不错位,资源不浪费,这是让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源头。
我们现在很难让所有老师都这么去做,毕竟如果艺考体制不改革,强行资源错配,民美教育资源过剩,流行教育资源短缺会是长期客观现状。但作为求学的学生和歌手,我们永远都有权利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向,用自己的双脚去投票。只有消费者觉醒,我们才有可能通过市场杠杆去平衡现状。
【教育市场,淘汰劣质声乐教育】
六年前我在微博上发表了《如何选择你的声乐老师》文章,引起了圈内不少从业者的回应,得到了不少音乐生的共鸣,也开启了我微博文章之路。当时并没有想着“教育市场”这种伟光正的目的,单纯只是想分享一些经验给求学的学生们,让大家少走弯路,也少花钱买罪受。现在看来,文章里一些给大家科普区分声乐教练和音乐风格老师的知识,识别旧制声乐教育和新兴声乐教育的方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这个过程,正是在教育着市场,让求学者逐渐拨开云雾,了解自己的需求。甚至你们现在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也是一种市场教育,我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这篇文章,看到一些正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事情,这关乎到每一个热爱音乐,拥有音乐梦想,想放声歌唱的人。
我相信,只有通过消费者自己的自由选择,让消费市场觉醒,才能发挥教育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让劣质的教育无处生存,让认识到自己不足的老师,保持学习,力求上进。而教育市场的责任,不只是在我一个人身上,是所有热爱这份事业,想为行业跟社会做贡献的老师,学生,歌手们都应该做的事。
【抵制电视表演修音】
无论是歌手还是观众,都有权利拒绝电视表演修音。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实力会带来真正的流量,真正的流量才会形成带来长久稳定的市场受众,让音乐市场可持续发展。
电视表演修音掩盖了观众的耳朵,扰乱了大众对艺人的判断,让真正有实力的艺人得不到应有的肯定,让不努力的艺人活在流量泡沫里,最终资本倾斜,真音乐家得不到发展,泡沫艺人高占乐坛话语权,切断了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通道,是真正的扰乱市场行为。
我不知道这种事情该去哪里投诉,我相信只要歌手和观众网友们团结起来抵制这种行为,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歌手需重视声音能力与维护提升】
歌手也是人,歌手也需要放松和过正常的生活;声带是肉做的,声音也需要定期维护。虽然我们不能道德绑架一个歌手一辈子都要如何保持嗓音的巅峰,但我相信适当维护嗓音健康,保持发声平衡,进行一定程度的声音训练,并不会影响一个歌手正常的生活,更应该说,这本身就是歌手的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决定了一个的声音状态,美声歌手有美声歌手的生活习惯,摇滚歌手有摇滚歌手的生活习惯,虽然对声音的要求完全不同,但对声音最起码的能力需求是共同的。我们身为这个行业的一份子,都依靠自己仅有的一副声音去完成事业和梦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保护和维护它呢?
我在微博常说,一个歌手的唱功决定了其作品的上限,这句话一点都不难理解。因为歌手的声音就是歌手最贴近自己灵魂的乐器,也只有人声可以唱出歌词和故事,能如何使用声音,多大程度地使用声音,决定了这位歌手的灵魂能以多大的程度释放和表达,这是音乐中任何编配和乐器都无法取代的。
只有歌手的声音能力不断提升和得到维护,那歌手才有能力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我们的乐坛才会不断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如果歌手仍然把重心放在自己的音乐事业上,就务必要好好修炼唱功,爱惜嗓子和维护声音,这是歌手这个身份理应肩负的承诺。
【大众跟随内心,用行动投票】
身为普通听众的你们,既不是歌手,也不是声乐老师,那么可以做的就是随心所欲地听歌,不管其他人怎么夸,怎么否定一个歌手,怎样都比不过你内心真正的喜欢来得重要。根据自己内心的喜好来主动选择音乐,购买音乐,用行动去支持你喜欢的歌手,就是对上面说的所有一切最好的贡献。
我们负责培养好的歌手,好的歌手负责做好的音乐,好的音乐由大众来检验,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要相信未来。
作者: 雷霆破晓    时间: 2020-6-27 18:19
本帖最后由 雷霆破晓 于 2020-6-27 19:16 编辑

PART 5
“相信未来义演”
170位华语歌手声音初诊断与简评
【第一场】
@Justin宇轩
0.【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彩虹合唱团应该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支能进入主流视野,属于“流行”类别的合唱团,他们的作品既幽默写实,又深刻有内涵,表演形式不拘于一树,是让人很难不去喜欢的合唱团。团长金承志是这个团的核心灵魂人物,承担了合唱团的词曲和指挥,而且经常活跃在微博上溜(diao)粉,是个平易近人,地气十足的明星才子。应该说,彩虹合唱团是国内流行音乐界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个单位,因为他们把“合唱团”的音乐形式流行化,商业化,现代化,并且获得了成功,这是传统音乐中的新生命能量,如果能好好扶持和打造,会激活整个行业更多合唱团出来给大家创造出更多属于我们这年代的群众的作品。我觉得无论是各大电视节目,还是资本投入,给予他们的机会太少了,如果他们能请到好的制作人跟金承志合作,给合唱团打造好的编曲和内容,那他们绝对能在乐坛历史上留有一席。这一组不计入上面的统计。
另外,我们应该不难发现国内几乎所有合唱团,不管是出名的,商业的,还是在初高中大学里的,唱出来的声音都跟我们在欧美流行乐里听到的完全不同,我们几乎没有在国内听到过《MakeIt Happen(Live)》里的那种大合唱声音。简单来说,就是富有激情,真实高昂高亢的声音;技术上说,就是声带拉紧的声音;风格上说,就是教堂里的福音唱诗班的声音,尤其是黑人向的。国内的清一色全部是声带松弛,声音竖向的声音;高音无力,圆润却不穿透;简单来说,就是听着像“假美声”。甚至你在国内提到“合唱团”这三个字,就直接等于“唱美声”。这也直接导致国内的合唱团一直难以进入主流音乐的审美视界。还记得华晨宇在“歌手”其中一集上指导合唱团录音,那些人的声音全部竖起来装腔作势,非常不自然,弄得花花很崩溃。他只是想要一个正常的“啊”字,但是那些人就是发不出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就是声乐教育了,国内会教流行声乐的老师太少,能指导合唱团唱出流行音色的老师就更少了。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谈。
1.【王菲 &常石磊 -人间】
我很久以前就说过,王菲没有倒嗓。首先王菲的技术非常,非常的好,好的对嗓子几乎没有损耗,因为她的压缩感十分的好,发声点很小,面罩共鸣强,轻机能;她发声所有的损耗全在气息支撑上,所以她的嗓子是完全不会因为唱歌而劳损的;唱得好不好,全看她的身体休息得如何,锻炼得如何;她稍微下巴往一下一拉,共鸣就会打开,音量音质增强,嘴巴收起来一点,声音就细腻如丝,完全不会涉及到音质的突变;她宁可唱得不稳发抖,也不愿意喉外力有一丁点的参与,这个真的是教材级的发声习惯了。她这个方法唱录音棚,非常吃香。
在这个居家演唱里,明显听得出由于缺乏系统的维护训练,她的声音里缺乏一定的重量,所以给人感觉不稳;由于是女高音,所以越高音声音越容易闭合,到了高音才能听得见她的声压。整体来说支撑还不错,没有失控的表现。
常石磊是个男版的王菲,至少在这个演唱里是这样的,我印象中他之前唱歌就是这样,在这里为了跟王菲合到一块,就更本质出演了。他负责的音区不算高,整体都很平衡细腻,为了控制发声点小,咬字的动作也很克制,挺不错的。
2.【曹格 -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华语乐坛流行男高音的代表,这首歌一开口就处在男声的第一换声区,所以他声音当中的混声感特别强,是胸声头声频繁转换过渡的平衡混声。虽然咬字和共鸣都很克制,放得很小,但仍然不挤不卡,其实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发声平衡,更均匀地混合声区,nice vocal,beautiful singing。
3.【陈伟霆 -几许风雨】
没想到陈伟霆清唱的声音这么稳,大家能清楚听到他声音的深度和重量,进入第一换声区声音也能保持同样的深度,还有足够量的压缩,咬字清晰考前,共鸣充分,是很好的男声低音+第一换声区的平衡示范。只是没想到他唱这首时那种80年代的港味语感可以做得这么到位,这个很加分。另外也能听出来他可能有吸烟的习惯,或者只是暖嗓不够充分,声音有些毛躁。库乐队弹伴奏很给力!?
4.【大张伟 -泡沫】
好久没听大张伟唱歌了,他唱歌的声音跟咬字预着,有着00年代的流行朋克的味道,就是Simple Plan那种,即便这种风格早已不流行,但是大张伟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唱腔。他的是一个男高音,但是他的演唱里并没有听到明显的深度和声音的压缩感,歌曲音域也不高,还有修音的痕迹,喉外力几近要参与,可能是修音后就没那么明显了。
5.【邓紫棋 -新的心跳】
最近一段时间,GEM的唱功有很大的进步,从她几次直播里的表现来就不难看出。我很久前就说过,按照她上歌手时的技术,未来只有两条路走:倒嗓跟提升技术,高兴的是她选择了后者。她的喉外力少了非常多,声音压缩更多了,所以声音听起来比以前更耐听了。但她仍然声音浅,缺乏足够的深度跟厚度;唱歌仍然有喷气+憋气的习惯,所以喉外力还没有完全去除;第一换声区的实唱听起来仍然不轻松;声区断层/音色断层也仍然明显;不过呢,这一切也目前算是她很明显的个人特色。她现在这样唱歌会比原来好些,对声音的损耗没那么大,但仍然离Diva有一段距离。
6.【刘堃 -兰州兰州】
我第一次听这位歌手演唱。民谣摇滚,他的发声也不错的,虽然第一换声区开得有点点大,但整体声音是平衡的,重量压缩兼具,咬字轻松靠前,没什么喉外力,只是听起来比较“粗野”而已,挺不错的。
7.【缝纫机乐队 -都选C】
胡亮的声音好棒呀,温暖有厚度的嗓音,发声平衡而且喉咙松弛,听着就很容易让人放松下来;程宫相对弱一点,喉头有点高,支点浅,声音有点发白,甚至有点点喷气,但这首歌音不算高,所以只要不挤卡扯,听着就问题不大。
8.【Gai -见字如面】
Wow,Jazz + Hip Hop,自从上次在歌手认识到Gai,就知道他是近年里最有实力的的艺人之一,无论是审美,风格,技术,还是音乐素养都在线啊。他本身也是个男高音,那几句简单的“Everything for you”的音高在E4,男声第一换声区的第一个音,大家听他唱得多轻松,最重要是他唱得轻盈,尾音还带有颤音,说明了声音的深度和支撑到位,very nice。
9.【黑豹乐队】
张淇的演唱是很地道的摇滚味,尤其像80年代Journey的感觉。他本身是男高音,掌握了唱摇滚里的强压缩技术,所以音色跟风格上都是对味的。但就是感觉重量不是很多,所以也有这喉头偏高,少许喉外力参与的情况;但是他在G4又能及时止住喉外力,我猜他的喉外力应该是可控的,随时调动起来用来制造摇滚种的撕裂音色。整体来说还是挺舒服平衡的。但这个表演有点点像是对口型,他那支麦克风摆放的位置收出来的音跟实际听到的吉他人声不太符合。
10.【胡海泉 -最美&下一场青春再见】
修音太明显了,声音的动态过于平整,跟他实际的气息发声动作和嘴巴移动的距离不符合。不过呢,他的咬字和压缩感不是假的,重量也充足,整体来说声音很平衡。他的唱功我们见证过很多次啦,整体都不错的,只是我一直没见过他的不修音现场,但我估计不会差。
11.【胡彦斌 -绝不回头】
这个一看就是对口型表演啦。胡彦斌的唱功一直是经典的反面教材,不管是气息支撑,声带闭合,重量压缩,声区连接等等一系列的基本功,他都给出了最佳的反面示范,这个视频里也有明显的修音准痕迹,上面那个统计数据他一个人就占了好几样了。不知道他作为歌手,自己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方向没拐对,一点都没进步。他这个视频参考了Jimmy Fallon的Classroom系列也是不错的。
12.【火箭少女101 -一点点光】
集体是真唱的,但是伴奏里有一个领唱的声音录好修好确保了整条旋律线的音准。这么多人合唱,居然连多个声部都不分出来,后面还不整齐,真的一点点音乐素养都不能有吗??大学生社团齐唱也差不多这个效果,这个就不算入统计了。
13.【老狼与众人 -恋曲80】
上面那一组一大堆人合唱,不分声部;这里世界民谣组六个人分了两个声部,简单几句而已,效果马上不一样。老狼的声音很平衡,喉头还很低;万晓利、马条和苏阳修音明显,没啥技术,就大白嗓,但胜在撑得住。这组全都对口型表演。咱们华语的民谣歌手怎么都这样??♀?,现在导致大家都认为“民谣=不需要唱功的音乐“,多么深的误会。
14.【李克勤 -红日】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从摇滚改变成Ballad,李克勤一直是唱功标杆,技术就不多说了,男声平衡混声和Belting的优秀示范,重量和压缩都很充分;我们还可以留意到他是如何改变他的断句和语感来适应ballad的风格的。后半段歌曲回到摇滚style,他又将断句和语气节奏回归到原本的演唱方式上,可能由于开嗓不充分,有少许压缩不够和喷气,但不影响整体。无论是技术还是音乐素养都是很好的教材。这个视频基本上没怎么修音和后期,一切真实展现。
15.【李荣浩 -等着等着就老了】
他不单止长得像周杰伦,唱得也想,不看字幕根本听不清他唱啥,咬字太不及格了。声音中没有重量,频频被吉他声掩盖;更没有压缩感,所以没有穿透力;动态不平衡,主歌被乐器盖,副歌突然大声爆出来;由于没有正确使用声带,所以喉外力明显参与;副歌最高音才升F4,都唱得这么吃力。天,他真的是完美的反面教材了,这么红,为啥不花精力好好练练声音?声音好了作品能更丰富,不香吗?
16.【李伟菘&李偲菘 -逆光】
他们是双胞胎吗?两个人声音都平衡呀,合唱有和声,四手联弹,简单的设计一下就马上动听N个级别,这才是音乐家&歌手该有的基本表演素质呀!
17.【李玟 - Di Da Di】
哈哈哈,不愧是我们的Coco,音乐一起来就进入表演状态,看她的眼神跟镜头感,看着太赏心悦目了!前奏的即兴吟唱少不了,90年代就加入国际拉丁大潮演唱华语拉丁R&B,真国际天后,最名副其实的歌王之一,毕竟是声压和技术都压得住Jessie J的华人天后!前面看了这么多无法让人投入的表演,看到这里真的让人一下子心情放松了很多,也真的开始享受音乐了。她是本场第一位发声平衡的女歌手呀。
18.【李延亮 -回到最初的爱】
大家应该不常见到这样弹吉他,采样出来的音色还不错。就是那个瘦脸滤镜一直处于失效的边缘,所以李延亮的脸一直在收缩,让人出戏。
19.【林俊杰 - Stay With You】
JJ作曲,孙燕姿填词哦。我一直说,唱歌不是嘴巴越大就越好的,看看JJ在这现场里的示范,声音出来刚刚好,这一点我希望老萧也能get到。歌曲不是很难,JJ发挥得中规中矩,很平衡。
20.【鹿晗 -时间听了】
没想到鹿晗的声音里有重量哦,有声乐训练的痕迹;只是转入头声的时候,会突然丢掉重量和压缩,声带失去紧致度,头声变假声;但是他belting的时候还不错,男高音本质,唱到A4了,还挺轻松;没想到他的vocal可以做到这样,有少许修音的痕迹。
21.【盘尼西林 -与世界温暖相拥】
第一次听说这支乐队,主唱小乐的声音听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训练痕迹,只是做到了最起码的不走音不掉拍,大白嗓一副,歌曲也没到第一换声区,也没有喉外力发挥的空间了。
22.【任贤齐 -春天花会开&还有我】
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特别喜欢任贤齐,那两张专辑快被我听烂。他的歌听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唱,基本都落在第一换声区,但任贤齐唱得很轻松。他本身是个男高音条件,唱到这个声区不会困难。但是不知道是长期缺乏维护还是他的唱功一直这个状态,声音里的重量和压缩感都比较缺乏,所以被乐器盖住很多,声音也不算立体。可能这已经是流行民谣比较好的vocal了吧。
23.【容祖儿 -会着翅膀的女孩】
容祖儿是香港女歌手里唱功比较扎实的那一批人之一了,这首歌很火,大家都很熟悉,整首歌基本都是以平衡混声演唱为主。作为大号女次高,容祖儿在第一换声区的平衡混声控制是教科书级别的,声音里的重量和压缩感都非常清晰到位。让我想起前阵子郑秀文的一段清唱,展示了也是同样的技术和同样的优秀。
24.【谭维维 -如果有来生】
自己用鼓板合成器来伴奏,好酷哦。人声有明显修音,她的唱功貌似没有什么长进,声音依然浅,声带缺乏深度闭合,既没有重量,也没有压缩感,喉外力随时准备参与;那段美声的音色里的假浑厚更明显了,又闷又堵,好希望她可以找个好老师好好进修声乐基本功。
25.【VOGUE 5 -燃烧吧余生】
第一次听说这个乐队。首先是假唱,修音也明显,这个很容易看得出,声音跟口型脖子和呼吸的动作不一致。那么也诊断一下他们的声音:支撑过得去,重量也够,压缩欠缺,两个都是男高音,咬字开口过大,喷气充当力量是条歪路,不太像摇滚歌手的声音。
26.【王俊凯 -生长】
哟,没想王俊凯的咬字不错哦,足够靠前,所以发声点小,音质有保证;他说话的时候重量明显,但是唱歌的时候就欠缺了一些;进入第一换声区的时候压缩也变得不够,发声动作协调不了,点开始变大,声音开始显得散和吃力;明显修音。
27.【吴克群 -咁有风在吹】
一开口就听出基本功水平了,支撑好,重量够,压缩够,平衡混声过渡自然又统一;就是在一换声区转实唱的时候会有一点点压缩不足,但他用小咬字hold住了声音的动态平衡,听感上挺不错的。
28.【小柯 -藤】
声音很好听啊,低喉头,重量够,发声点小,进入一点换声区后稍微压缩得没那么好,但整首歌音不高,无惊无险无难度;在这个范围内,算是发声平衡。
29.【伊能静 -那么】
小号女次高,发声点小,支撑到位,重量充足,基本功训练不错,发声思路也不错;副歌进入第一换声区,压缩感好强,声音穿透力很明显,高喉头演唱也没有喉外力参与,非常不错。本场第三位做到发声平衡的女歌手。
30.【周迅 -天涯歌女】
大小先别笑这个视频,听到什么是条件好的女歌手了吗!即便不用听唱歌,光听说话都能知道,是周迅的丰富浑厚、震入心脏的胸腔共鸣呀!或许是在路边不敢大声唱,周迅完全唱在了男声的中低音声区里,整首歌基本都在3字组,有好几个低音都要去到男声的低音区了!关键是她还很平衡,在这个声区也能做到压缩跟发声点小,不压嗓,这个技术我也是觉得好得有点奇怪了。恭喜周迅成为本场第四位发声平衡的女歌手。
为什么说她的条件好,因为作为女生,本身就不缺高音能力;亚洲女生绝大部分是女高音,像她这样胸腔共鸣丰富、低音多的真浑厚女中音是少之又少的;为什么低音多,胸腔共鸣丰富就是条件好?这当然是因为她到了高音也有条件保持深度跟厚度还有爆发力呀;拼高音她能拼,拼低音她赢定;金字塔原理,具体请查阅我的文章《声带的工作机理与音域》。
【第二场】
@郭舒展SHU-R
1.朴树《Never Knows Tomorrow》
支撑不佳(漏气)/胸声重量不够/压缩不足
唱了一首很典型的民谣 ,声音很舒服 ,不过支撑有些许不够 ,以及胸声重量也有点缺 ,压缩也有于一首歌基本上没到换声点 ,听不大出来 有压缩意识。 我觉得可能是歌曲的方向 ,有以后民谣的类型比较四平八稳 ,并不需要大起大落 ,所以长久下来 民谣歌手有时候会忽略一些基础的东西 。
2.阿云嘎《就在这瞬间》
支撑良好/胸声足/压缩足够
很扎实的声音 !多年的音乐剧/美声功底展露无遗 ,支撑很够 ,气息很深 ,有种声音一直扎到地里的感觉 ,声音非常辽阔! 胸声重量不错 ,让他的喉咙基本上都是维持一个松弛的状态 ,压缩的意识也很完善。整个歌听起来一气呵成 ,很是吸引 !
3.蔡徐坤《Home》
支撑不佳/胸声不够/压缩不足
这个视频很多人 ,领唱独唱的形式 ,所以是对口型的 ,声音很温柔 ,不过气息很浅 ,所以这里可以理解为身体支撑不足 ,重量缺失,以及压缩意识由于歌曲的限制 ,基本上听不出来 。不过我觉得idol类的歌手 更注重舞台表现吧 ,所以也是可以了
4.蔡国庆《365个祝福》
支撑良好/胸声不足/压缩够
挺稳的声音 !平衡,虽然整个歌没有到换声点 ,但是仍然可以听到蔡国庆老师有一定饿的发声意识 ,支撑良好 ,胸声的重量如果再多点就更好了 ,压缩意识 ,随着音高上来也逐渐明显 ,一看就是受过多年的训练 ,不错!
5.宝石Gem《出征》
支撑不佳(憋气)/胸声过重/无压缩
一首很激情的Rap,可以听出宝石老舅的声音支撑不错,胸声重量有一点过多 ,所以喉咙有些外力参与 ,压缩意识缺乏 ,所以也是导致声音过重的一个原因 。
6.陈立农《有梦可待》
支撑良好/胸声良好/压缩意识缺乏
很平衡的声音 !支撑很稳定 ,主歌有些语句还蛮快 ,胸声在这个节奏下 ,仍然可以以较为稳定的唱出来 ,压缩意识有,有些地方的压缩意识不完善,比如“快给我手”的‘快’字 ,如果压缩意识可以再强一点 就更好了 ,比如rap后的唱歌 ,一些地方咬字开始变大 ,以及头声不压缩的话 ,就有一点点虚 。如果这些小地方能改进就更完美啦
7. HAYA乐团《重生》
支撑不佳(漏气)/胸声重量不够/压缩不够
声音很仙 ,不过声音由于支撑不足 导致声音有点漏气 ,所以也可以判断为胸声有点不足 ,压缩的意识也比较少 ,我在想可能是由于她想要这种飘渺的声音表达多一点 ,可能觉得如果唱太结实会破坏歌曲的表达吧 ,其实仍然仙气十足的声音也可以有重量 。比如Mariah Carey,所以可能可以尝试多一些声音形态去唱这首歌 。
8.黄征《奔跑》
支撑良好/胸声重量良好/压缩意识缺乏
很有爱的画面 !他儿子好可爱哈哈, 黄征的声音保养的蛮好的,没有什么岁月的痕迹 ,很舒服 ,整体的声音很稳定 ,身体的支撑蛮稳定的 ,声音的重量也刚刚好 ,不太有重量不足/憋气的现象 ,倒是压缩的意识可以进一步加强 ,随着旋律线条逐渐上行 ,他的咬字会越来越大 ,如果咬字压缩意识可以增强 ,就更好了 。
9.郝云《回到那一天》
支撑不足/胸声重量不足/压缩不足
很典型的民谣嗓 语感很好 但是声音有一点点浅 ,??也可能是浅一点的声音对民谣歌手来说更容易有诉说感 ,总体来说 ,耐听度还是不错的 。如果技术好一些的话 ,就可以更打动人。
10.李宇春《给女孩》
支撑足/胸声够/压缩够
歌曲好短!没怎么听完就没了 ,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声音很平衡很舒服 ,整首歌虽然没有很大起伏 ,但是也蛮好听 以及清新的 。
11.零点乐队《相信自己》
支撑不佳(憋气)/胸声过重/压缩不足
老牌的一只摇滚乐队 ,主唱的声音激情澎湃 ,支撑很不错 ,声音很深 ,但是由于一直唱摇滚而有缺乏压缩意识,所以声音偏重 ,其实如果能找一个好的声乐老师,把声音的压缩感加强 ,应该可以重获新生 。
12.欧阳娜娜《一心一念》
支撑不佳 (漏气)/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娜娜的声音很温柔 ,不过似乎没怎么接受过系统的声乐训练 ,整个声音虚虚 ,一直漏很多气 ,其实这样的话 ,很容易不稳定 ,由于支撑不足,导致胸声的重量不足 ,以及整首歌调子很平 ,所以压缩感也没太听出来。
13.范丞丞《与未来对话》
支撑不佳 (憋气)/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很好听的咬字 ,温柔的声线 ,不过由于不太会正确使用胸声 ,所以有些地方有些憋气 ,憋气就会导致声音有点紧张感 ,比如副歌 “与未来对话~”等等 ,声音不太能很畅快的出来 ,有点被局限住,不自由。 “最知心的话 ”这里的头声那里由于压缩不足 ,也突然变虚了 ,声音不太能统一。
14.毛不易《平凡的一天》
支撑不佳(漏气)/胸声重量不足/压缩不足
听到这里突然很感动 ,毛不易的声音其实在中音区特别有魅力 。诉说感很强 ,但由于他很少去开发强动态的声音 ,所以声音的动态不是很丰富,整体的重量的不太够,就会感觉在声音技巧上有时候比较打安全牌 ,当然他的人声比较像是重点放在作品上,词和曲上面 ,所以这也是允许的 。
15.小娟 & 山谷里的居民
支撑很好/胸声重量刚好/压缩不足
声音好优雅 ,云淡风轻的感觉 ,让我想起邓丽君 ,跟邓丽君一样的平衡混声的高手,动态比较偏小一些 ,不过整体音质挺统一的 ,如果压缩感能再强一点就更好 。不错
16.水木年华《一生有你》
支撑不足(漏气)/胸声重量不足/压缩不足
两位主唱的声音有点接近 ,主歌的时候还可以 ,略显支撑不够 ,整体性还不错 ,但是越唱副歌的时候 ,这个不好的地方似乎越明显 。由于支撑不够 ,气流感的缺乏 ,喉咙外力开始使用 ,接着压缩咬字的意识缺乏 ,所以声音也比较偏紧。
17.霍尊《素颜》
支撑足/胸声足/压缩够
这一场听到这里的时候 ,突然就觉得哇 ,声音也太好了吧 ,霍尊声音胸声很深 ,在保持着很深的气息同时 ,霍尊的咬字又是相当统一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 ,一个是声音很统一 ,有时候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听不出换声点,也比较利于上高音 ,其次再加上丰富的气流 ,整个声音表达行云流水,如诗如画 。整体的欣赏性一下子就出来了。
18. R1SE《赤脚追光》
支撑不佳/胸声不够/压缩不够
由于人数众多的原因,并没有听的很清楚 ,但是就是觉得整体的声音都偏浅 ,以及动态比较单一 ,没有那种人声团队的感觉。
19.莫文蔚 + 林彦俊《You Are So Beautiful》
林彦俊 : 支撑不足(漏气)/胸声重量不足/压缩不足
很典型的一首抒情RnB律动型歌曲 ,膨胀和支撑不够 ,整个声音不够立体 ,有律动感,但就会比较平淡 ,RnB是最要求声音技术的一个曲风之一 ,由于技术的缺乏 有时候会感觉啊 ,这歌蛮好听,这个地方应该要high起来 ,但是整体歌曲就是情绪没起来 。
莫文蔚 :支撑足/胸声重量足/压缩足
莫文蔚在这首歌里面是扮演绿叶的角色,但声音真的太好了,声音支点很深,很有重量的同时咬字很轻盈(需要非常好的压缩技术),很多地方的和音,一下把我注意力从主唱拉过去,比如那个第二段 “没有人愿意靠近” 这里她唱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即兴旋律,真的太吸引了。
20.品冠《雨过天晴》
支撑足/胸声重量够/压缩足
上一代的民谣类型的艺人的典范之一了,声音很平衡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的很统一的重量 ,这样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1,声音很温暖,从听众角度来说很容易被打动,2高音很容易上去,轻松自如。从主歌到到后面的副歌“一天天一遍遍越来越超载”到“当世界只剩下一片空白”这里声音虽说动态不大。但仍然保持着非常好的咬字,声音很平衡,听感很舒适。
21.张韶涵《引路的风筝》
支撑足/胸声够/压缩足
小小的身躯里装着大大的能量,这首歌有一点点像音乐剧里的选段,声音动态非常多变,一开始的气泡音咬字,中间的低喉位演唱 ,最后副歌的高喉位演唱,整个声音仍然保持气息深沉,金属感很统一,真的唱的蛮不错的
22.苏醒《Dream》
支撑稳/胸声重量不足/压缩不足
很好的声音,偏旋律性rap的一首歌,苏醒的支点不算深,但是稳,所以感觉很快速的follow声音仍然可以很灵活,但是由于声音不是很深,整个声音都会比较动态没有那么的丰富 ,当然也不是每首歌都需要很丰富的动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了。
23.莫西子诗《知了只叫三天》
支撑足/胸声够/压缩不足
实验性质很强的一首歌 ,但仍然保持着蛮好的欣赏性 ,声音的深度一直都保持着 ,很不错的控制意识 ,以及如果能再多一些声音上的金属质感就更好了
24.汪峰《往昔的野草》
支撑不足/胸声不够/压缩不足
汪峰大哥的声音的身体支撑不够好,所以一唱歌喉咙外力就开始参与,加上压缩意识的缺乏,一唱高音就发紧,脖子仰起头唱歌,有点不舒服。
25.尤长靖《一颗星的夜》
支撑不足/胸声不够/压缩不够
尤长靖的声线很高 ,很典型的男高音 ,我觉得有点支撑不足是整个声音的支点还是有一点浅,蛮多地方的有一点点小小的漏气 ,声带闭合不充分 ,尽管声音是相对稳定的,但我觉得动态,声音立体感,以及声音的压缩感仍然可以更好一些。
26.周笔畅《Dance》
支撑足/胸声够/压缩不够
阿卡贝拉清唱的形式很棒,真的蛮稳定的,听着一体性唯一小小地方个人觉得还可以更好的地方是 压缩意识可以更强一些,尤其的高音的压缩意识,这样唱副歌的时候 整个音色就可以更亮。
27.郑钧 《低空飞行》
支撑不足(漏气)/胸声不够/压缩不够
最近在唱作人2里经常写郑钧老师,他是很典型的摇滚嗓,但是由于发声的不注意 ,会有蛮沙哑的声音出来,由于支撑不足,所以喉咙的外力就会一起参与摩擦出一个声音出来。加上压缩意识的缺乏,所以唱歌的时候,会有些疲惫,如果能加强发声的思路声音应该能有更大的可能性 !
28.周云蓬《瓦尔登湖》
支撑不足《漏气》/胸声不足/压缩不够
声音很舒服,不过有一点感觉像是比较少练声,所以身体对抗比较少,所以整体声音舒服,但是动态感就比较单一。
29.周深《天冷就回来》
支撑足/胸声够/压缩够
One Take真唱的典范! 声音太好了,气息非常深 ,咬字仍然保持统一和集中 ,很连贯的气流也可以极大保证了语感,周深也是一位用技术来放大自己优势的一个成熟的歌手,站在听众角度,能听到完全不修的这个程度的现场是很幸福的!
30.张艺兴《最美风景线》
支撑够/胸声重量不够/压缩不足
很擅长用平衡声音的艺兴 ,在唱歌的时候其实是很稳定的 ,不过这首歌发现他声音一直有一点浅,虽然声音浅 ,但是声音比较稳 ,所以也没什么不妥 。只是偶尔会觉得声音的动态会比较单一 ,没有让人惊艳的时刻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雷霆破晓    时间: 2020-6-27 18:19
【第三场】
@凸豹人Tra凸
1. 那英:支撑不佳,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墨》声音出来非常稳,但唱到“周而复始……”才发现有假唱成分,其实开始几句的尾音也有迹可循,画面中的咬字已经结束但声音还在……整场看下来明显有后期制作过!
《春暖花开》这首歌声音更为真实,能听到声音和音准不稳,整体声音缺少重量感,有那么一两个字喉外力会上来,但后面控制回来了,有可能在户外担心扰民,不敢放开唱!
2. 艾福杰尼:支撑佳,胸声不足,压缩够
《葡萄架下的篝火》支撑佳,压缩好,有一句是Flip for style的音色很有新疆风味,整体声音非常稳,最后那一句高音要是重量多一点声音会更立体更有力量。
3. 薛之谦:支撑佳,胸声足,压缩不足
《骆驼》声音平衡,支撑稳定,咬字克制,就是第一声区头声部分缺少压缩,其他都很好;可以看到薛之谦是很会使用声音的歌手,在最后乐队全齐他要使用更多重量的声音去表达时,他的吸气动作是收腹让整个胸腔膨胀,这样会让他的气息支撑更深更稳。整体声音平衡,如果在头声部分有压缩意识声音会更统一。
4. 黄绮珊:支持佳,胸声足,压缩足
《灯塔》第一段以弱混声来演唱,声音放得很小,颤音很深,支撑控制非常好;第二段以平衡混来演唱;第三段以CT为主导的强混声演唱,你能听到满满的情绪要爆发,但声音还是收住地给出力量,这是极其强的支撑和控制力,最后以弱混声结束。整个现场很完整,这个现场真材实料,是高超的技术和高唱商的展示!
5. 王晰:支撑不足(漏气),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云一定知道》第一句支撑、胸声、压缩都不足,所有出现了音准偏差,这个跟Key有决对的关系,第一句的音域在二、三字组,实在不好唱!第四句开始才能听到明显的声音线,王晰的声音非常温暖同时情感充沛,但动态不够平衡,很多弱声的地方会收不到音!但是我还是被他的情感给打动了!
6. 刘瑞琦:支撑佳,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房间》声音很舒适,有很好的话语感,但由于这首歌的音域在女生第一声区之内,所以听不出歌手太多的技术点。
7. 尚雯婕:支撑佳,胸声不足,压缩足
《最终信仰》主歌声音很有质感,重量和压缩均衡,但准备进入副歌就开始减重量了,导致整个副歌声音重量不够,同时高音咬字横向偏多,喉位偏高,如果嘴角能收窄一点,下巴往下拉就能保持通道畅通,同时胸腔共鸣也能更多地参与到声音里。很久之前就很喜欢这首歌了,当时的声音全在下面,现在的声音全在上面,再融合一下就更立体了。
8. 冯提莫:支撑佳,胸声不足,压缩足
《风的翅膀》声音甜美,身体随音乐动感地摇摆,声音动态还跟CD一模一样,表情还如此的美,实属不易;这首歌修音有点过,高音部分有听到修出来的电流声,同时把原有的胸声质感修没了。无论如何这首歌真的很正能量。
9. 戴荃:支撑佳,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青山白云》一首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非常淳朴。声音稳定,很细腻,但总体声音重量可以足一些,同时头声部分咬字再压缩点,声区能更统一。
10. 黄明昊Justin:支撑不佳(憋气),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Hard Road》有压喉的情况,声音偏重、压缩不够,由于整首歌是说唱,不作过多的技术分析了!
11. 何洁:支撑佳,胸声足,压缩不足
《希望》何洁如今唱这首歌,声音和情感表达上多了几分感慨,很喜欢现在的话语感,就像在我耳边诉说一样;声音方面副歌部分声音偏重,高音地方感觉小腹力量不够,高音会偏低半个音,我估计她在生理期,到了那几个高音压缩不了,但总体的控制和感觉很好。
12. 白若溪:支撑不佳(漏气),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存在》声带闭合不佳,声音很轻,同时给出很多的气流声音去营造一种意境,但我想说这个伴奏的乐器低频很突出,我耳边环绕着厚重的乐器声,而这个声音有点盖过了人声,有点乐器变为主音,人声变为伴奏的感觉!
13. 面孔乐队:支撑佳,胸声足,压缩足
《幻觉》第一次认识这个乐队,这位主唱也长得太好看了吧,眼神一直在传递信息,让我无法离开他的眼神;声音也很牛,他是一位CT肌为主导的男高音,他的声音条件让我想起了Journey乐队的主唱。在这首歌里轻松地展现了他的弱混,平衡混和强混声,同时压缩非常到位,整首歌出现了一个怒音的高音,那个声音带有气泡音的质感,同时具备力量感。这首歌我被圈粉了。
14. 隔壁老樊:支撑不佳(漏气),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世本常态》又见面了,由于咬字习惯含在口腔里,同时喜欢营造沧桑感,所以声音在第一声区又有喉外力又主动漏气,声带闭合不佳。
15.张碧晨:支撑不佳(漏气),胸声不足,压缩不够
《见与不见》整首歌声音重量不太够,压缩意识也欠缺,所以中低音区声音有点模糊不清;高音区部分声音点可以再小一点,这样声音的芯会更明显。总体声音技术比之前在是进步了。
16. 逃跑计划:支撑佳,胸声足,压缩不够
《伟大的友谊》本唱第二位以CT为主导的男高音,开唱第二句就到了男生第一换声区上,整体声音统一稳定,但有一句“在黑暗森林里”森林里三个字在头声,但变假声了,没有咬字压缩的意识,所以声带在那里突然松开。整体修音高频偏多,其他都挺好的。
17. 郁可唯:支撑佳,胸声不足,压缩足
《路过人间》声音轻柔、很仙,但声音重量不够,压缩不错,话语感很好,在主歌部分放得很小,同样能听出细腻的质感;副歌的咬字,声音的芯非常明显,很平衡很好听,这首歌不超女生第一换声区,郁可唯对声音运用举重若轻,是一位非常会用声音的歌手。
18. 王嘉尔:支撑够,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爱/I Love You 3000》首先我觉得王嘉尔非常有诚意,真唱无修音,所以我们能听到声音有点不稳,偏轻,压缩不足,有些字会憋一下气,所以整体声音流畅度还可以更好;即便如此,我还是被王嘉尔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声音给打动了。
19. 河乐队(视作1人):支撑足,胸声足,压缩足
《温柔的爱》一支很高级的民谣乐队,第一位演唱的乐手声音平衡,咬字有很好的压缩;第二位演唱者对比之下胸声不够;第三位演唱者声音深、共鸣润;然而整首歌大部分是和声合唱,那么多人的声音融合在一起,还融合得如此和谐,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每一位的声音里都有那根清晰细腻的芯,所以这支乐队很棒。
20. 黄旭:支撑足,胸声足,压缩足
《Do You Want More》听他说话就知道他有很好的支撑和充足的胸声,果不其然在Rap当中保存着他说话的状态;同时在某些乐句当中,节奏快速不影响咬字不模糊,更惊喜的是他的胸声头声可以自如的来回游走,即GAI之后又多了一位拥有很好声音能力的Rapper,被圈粉了。
21. 飞儿乐团:支撑不佳(漏气),胸声不足,压缩足
《Believe》主歌部分由于胸声不足然而中低音声带闭合度不高,压缩还是不错的;第二句发现口型多不上的情况。这首歌非常短,只唱了一次主歌和副歌,所以没展现更多技术点。
22. 李泉:支撑佳,胸声足,压缩足
《一起》气息支撑深,声音有深度有厚度,同时有很好的压缩能力,共鸣充分,不知是否开嗓不够,中音区时不时会出现毛躁的质感,但唱过去后高音干净透亮。很喜欢听李泉自弹自唱,因为情感表达、声音传递都淋漓精致,很感动的一首歌。
23. 曾轶可:支撑不佳(漏气),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彩虹》一首电子音乐,虽然有垫人声在后面,但声音还是整体缺支撑偏虚,声音不稳定,也有一点音准问题;她还是我认识的曾轶可,唯一有改变的是如今玩起电子乐来了,不再是拿着吉他唱歌的小女生了。
24. 猴子军团:支撑不佳(憋气),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Sun Forever》主歌声音憋气问题比较大,副歌声音偏重有喉外力辅助,由于缺压缩所以声音没能在众乐器中脱引而出,反而被整个声场盖住闷住了。
25. 萨顶顶:支撑佳,重量不足,压缩足
《左手指月》这也是不修音的现场,很喜欢看大神们真诚真实自信的演唱,第一段虽然平衡偏弱,但气息支撑控制得非常好;第二、三段平衡混声为主,但副歌还是控制住不让声音往强声唱;这首歌的高音区在女生第三声区游走,我们能看到萨顶顶在那个音区使用声音更多是运用身体去Hold住气息,而不是让气流和声音往外放出去,这是给到我们唱高音很好的示范。总的来说这个现场缺少声音重量,其他都很棒。
26. 王源:支撑佳,重量不足,压缩不足
《一样》声音干净、稚嫩,很平衡,也有好听的话语感,原来这小孩唱歌挺细腻的。副歌的平衡状态控制得很好,但整体声音重量不够,同时如果咬字压缩的意识多一些的话,磁性的质感会更明显,声音会更动人。
27.吴亦凡:支撑佳,胸声不足,压缩够
《时间海》发声平衡,但这首歌音域在三字组以内,由于音域低,不能很好的判断歌手真正实力,不作技术分析。
28. 谢春花:支撑佳,胸声不足,压缩足
《借我》声音甜美,发声平衡,但整首歌最高音在bA4,在女生第一换声区以下,由于整首歌音域低,不作技术分析。
29. 易烊千玺:支撑佳,胸声不足,压缩足
《南屏晚钟》声音有磁性的质感,咬字不错,发声平衡,由于整首歌音域低,不作技术分析。
30. 郑云龙:支撑佳,胸声足,压缩足
《寻光》声音非常细腻,咬字压缩很好,源于他唱歌时嘴巴没有很大动静,一直保持在一个状态咬字,所有的声音都控制在鼻子,嘴唇包括牙齿前,要唱强声的时候才适当打开;同时他声音有很好的重量感,当情绪推动声音出来时很有画面感,是一位发声平衡的代表。
31. 左小诅咒:支撑不佳,胸声不足,压缩不足
《最高处》第一次听到这般念唱的表演形式,音准无法考究到底是设计还是真的不准,不作技术分析。
32. 温拿乐队:支撑佳,胸声足,压缩足
《玩吓啦》好开心这一场最后一首歌是我童年的回忆,从小时候的记忆再看看他们现在的样式,每一位都多了许多岁月的痕迹,但他们的声音技术依然在线、保持得很好,他们声音一出来,我就开始起鸡皮疙瘩了。气息支撑深,压缩够,拥有很好的共鸣音色,他们现在应该都是60以上的人,但技术依然是科学平衡,所以更加见证了正确的发声方法无论岁月如何都依然能唱出让人感动的声音。
【第四场】
@Jasper黄润捷
1:耿斯汉《待到山花烂漫时》 中国风浓厚的摇滚,发声平衡,咬字位置中低音区偏后,高音区会靠前,所以会突然听到声音变紧。(合理处理)这个现场更能体现,耿斯汉是非常有意识的在运用他的撕裂音(这首歌就完全没有)
2:Mr.Miss《明天的烦恼交给明天》超好听的Jazz、超适合下午茶时间。两位歌手都发声平衡,女生用气声,男生则唱的比较实,设计的非常棒。
3:王以太《Superposition》让我超级意外的一位,和艾热一样是vocal很过关(发生平衡)的说唱歌手(甚至吊打很多流行歌手……)这首歌一点也不好唱(超多弱混),但是王以太唱的非常好,个别几个音不是那么闭合,完全可以接受。原版有非常多的合成器效果充满迷幻的感觉,而这一版更像英国民谣,清新动人。
4:艾热《都是小事》第一次听艾热的快嘴,果然综合实力强劲(能唱能说)。这首歌主要是说唱所以就不分析技术啦。(发声平衡)
5:王啸坤《琴麻岛的海》从《我型我秀》那一阵后,也许是太久没在做歌手,演唱方面支撑做的不是太好(憋气),所以高音有些挤,声区会断层。声音也缺少重量
6:Click#15《We Are The Champions》缺少支撑(憋气),喉外力较多,但是能听得出是一位声带机能很强的歌手,好多个瞬间我已觉得他像GD(造型)……
7:房东的猫《时光一如既往》伴奏人声比有点不舒服、自然声区偏高的部分会缺少支撑(憋气),整体来说这首歌定调不算太高,所以能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多。
8:布衣乐队《守候》民谣摇滚,声音缺少压缩,高音比较接近喊的状态。有明显的喉外力。非常原生态啊这个歌。很洒脱的感觉。
9:暗杠《小桥》发声平衡的一位民谣歌手,声音温暖舒适,不过这个歌也是不太容易体现技术的那类。
10:马伯骞《小丑的眼泪》 他的说唱让我想起宋岳庭,hook部分很好听。主要是说唱,不作技术分析。(仅从这首歌,算作发声平衡)
11:After Afters乐队《如果我哭,世界会不会轻松一点》苏貌似没戴监听,麦克风的效果偏干,这首歌也不低,所以还蛮难唱的,会稍微有点偏重(压缩偏少),但依然可以keep住。
12:Panta.Q《对不起》 由于写了一季的歌手,即便周深没出镜,我一听就知道是周深(和声)哈哈哈。电子音乐非常好听。Panta.Q的声音也很温暖和周深很搭。Panta.Q主要负责低音部分,都在自然换声区,不太体现技术问题。(发声平衡)
13:火星电台《推开世界的门》主唱控制声音的能力挺强的,整体很平衡。和杨乃文的版本很不同,杨的版本的声音有一种不屈和自强。这个版本更有过来人叙述过往的感觉。后面的雷鬼金曲《No Woman No Cry》算是一个彩蛋哈哈。(也让整首歌更有过来人的洒脱感和无所谓)强烈推荐!
14:Hulu BoyZ《彩虹恋人》总觉得这个定调低了,主唱明显是个男高。所以主歌部分真的调太低了,他唱的挺不自在的。但发声还是挺平衡的。
15:阿肆 《仰视而来》阿肆的音色和咬字方式是真的很有辨识度。虽然气息有的时候不是很连贯,但瑕不掩瑜,这首歌其实也不算好唱可以难倒不少flipper。(整体发声平衡)强烈推荐!
16:钢心乐队《冠军》超级奇怪的咬字。声音气息支撑这块有点不太好(憋气),加上咬字很大,听起来有点大舌头……
17:彭坦&小猫《重来》声音很干净,挺适合单曲循环的歌。歌曲整体定调都在自然声区,所以技术方面也没有太多的体现。听动态,应该做过一些后期(发声平衡)
18:何美延《黛丝猫》底音比较大,刚开始我还以为是纯对口型,后面才听到她的声音。高音部分有点缺少气息支撑.(低音比较大算对口型处理)。颜高,身材好,貌似是《青春有你》的选手。
19:刺猬乐队《星光》这个女生,听起来像童声演唱,但我记得她是成年人,主要负责用头声来和声,声音比较平衡。男生声音缺少重量,支撑方面也有提升空间(有点憋气)
20:解忧邵帅《你是人间四月天》咬字有点随意,但声音连接不错,不过听动态像是修音做过后期了。到高音的时候会有喉外力帮忙。声音缺少压缩
21:叶蓓《玉兰花开》弱声唱的非常好,功底深厚,控制声音能力很强,声音很通。就是这个麦克风收音有点糟糕,混响也有点太大了。
22:黑撒乐队《如果这些都可以》摇滚,麦克风收音不太好,听起来很dry。声音缺少压缩,所以高音听起来有些“喊”,不过胸声很足,支撑也不错,所以听感也没有特别糟糕。
23:陈鸿宇《鱼书》同样的迷惑定调,太低了(唱的都气泡音了,还有更低的音),导致不少音都跑了。声音重量不够
24:许明明《Grow Up》乡村乐,轻松欢快,甜甜的女声可以学,国内玩乡村乐的都还玩的挺好的。这个歌难点不在发声技术,而在于律动和节奏。包括你能不能唱出这种轻松快乐的感觉。(发声平衡)
25:声音玩具《你的城市》摇滚,胸头连接有些断层,高音部分缺少压缩。这个编曲真的太酷了,有点迷幻,有点丧。应该是做过后期的
26:赵照《戴口罩的人》民谣,支撑还可以更好(高音有点憋气),麦克风收音不太好,然后也没太注意动态的问题,所以弱的部分有些听不清。
27:黄觉《毕赣更新了他的QQ空间》这个歌太挺酷的,复古disco的感觉(非歌手)
28:满江《天启.光明》民谣,满江唱功真的不错,弱声,换声都做的很好。有好几处的弱声渐强,都不简单。(发声平衡)
29:鞠起《当这一切过去》刚开口我以为是杨宗纬哈哈哈,语感挺不错的。高音咬字稍微偏大,但是整体还是平衡的。但是这个应该是后期过的,所以修音+1
30:沈以诚《寻宝》非常好听的一首歌。温暖的男声,声音稍微缺少一些压缩。不过瑕不掩瑜,依然是很好听的歌曲。强烈推荐!
31:邵夷贝《未来俱乐部》这个效果太奇怪了。支撑可以更好(漏气),声音稍有一些缺少重量。咬字很有特色,“唱腔”很有个性的女生。
32:尧十三《北方女王》支撑(漏气)和压缩不够好,比较原生态的声音。这个表演是配的mv,所以算对“口型”了。
33:Vika曾昭玮《在遥远的未来等着你》声音很疲劳啊,感觉有些嘶哑,闭合有些不良。胸头连接有些断层,低音部分也是有些闭合不良。要好好注意声音状况了
34:左立《你愿意吗》民谣,左立跟比赛的时候比进步大超多。声音很平衡很舒服,气息支撑也做的很好,语感也是越来越好了。这一场民谣里最抓耳的一首。
35:杨嘉松《春天2020》算mv类的所以对口型+1,第一换声区有喉外力。气息支撑这方面做的不够好(憋气)
37:唐汉霄《让我留在你身边》这首歌大家都不陌生了,很平衡。很适合次高的一首歌
,唐的发声很平衡,非常不错的示范,主歌部分语感丰富,也有气流感,副歌部分爆发力十足。强烈推荐!
38:薛凯琪《Better Me》完全超出我意料之外的唱功!气息连贯,声音平衡,语感丰富。比起以前的进步太多了!声音控制的也很好。人美声甜(逆生长)。高音部分有刻意的收嘴角,应该有专门训练过了!强烈推荐!
39:陈翔《走着》这个表演应该也是后期过的。平衡混声刚刚过E4,声音挺平衡的。
40:陈雪凝《绿色》抖音网红歌大户,声音很干净,咬字很小很清晰,发声挺平衡的。不过这个版本应该也是后期过的。
41:李霄云《逻伯特》算MV类了,不像现场演唱的。歌曲体现的技术面不多。(发声平衡)
42:白举纲《我成了自己期待的样子》压缩还需要加强,胸头连接就能变得更好(flip)。强混是白举纲擅长的地方,声音很宽,高音很爽,很有power。解决技术问题的话,他的歌路很宽。
43:关心妍《时刻》很好听,也很难唱的歌,这首歌记忆点挺强的。鼻子的气流如果更通的话就好了。(缺少压缩)普通话需要加强哈哈哈
44:王子异《陪我冒险》底音很大,基本重叠了。胸声给的不够。听着有点憋(千万不要憋着唱高音啊……如果真的怕音量大就换声呗。)
45:江映蓉《We Can Do Anything》效果不太凸显人声。然后这首歌有没有过第一换声区,所以技术方面体现的很少。(发声平衡)
46:黄雅莉《我的光》鼻子稍微有些缺气流(少压缩),所以换声后声音不是特别入麦。这首歌作为女生换声的练习曲也是非常不错。
47:Jeffrey董又霖《我热爱我》声音很温柔的男高,听着这个动态,包括呼吸声,应该有后期过。光听这个版本,还是挺平衡的。
48:陈意涵Estelle《我听说你要回来》麦克风收音不好,钢琴是挺清楚的,人声弱很多。小清新,稍微有些缺少重量。但是作为自弹自唱可以接受
49:UNINE何昶希《谢谢你》效果像在山洞哈哈哈。咬字有些含糊,主要因为压缩不够,咬字也不够靠前。支撑方面有些憋气。不过这个歌很好听,瑕不掩瑜。
50:张钰琪《Outside》乡村乐,乍一看以为是刘亦菲哈哈,烟嗓,演唱非常有味道。01年新生代女歌手,cd版也非常好听,属于可以单曲循环的类型。cd版更能体现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原版编曲是乡村乐+大量合成器,一下就能把你带进浩瀚的宇宙,这也许就是为啥NASA会邀请她去表演的原因。强烈推荐!(发声平衡)
51:伍嘉成《我想给你》高音支撑有些憋气。不换声的第一换声区,胸声给太少所以听着有些勉强(估计是为了控制音量,但是这样得不偿失,只能通过喉外肌来帮忙控制。)
52:刘惜君《光》这个歌让我想起卢广仲的《Rock’n Roll的Style 》,总感觉歌词是硬套的感觉…歌曲难度受限,没有太多的技术点,刘惜君,声音很通,发声点也挺小的。(发声平衡)
53:平安《摆渡人》公认的唱将,声音平衡温暖,发声意识清晰。他胸声主导的平衡混声(A4)真的太强了,唱的很轻松。第一换声区基本已经磨的没有任何的痕迹。(一方面是因为本身条件优秀,一方面是常年规律的练声,最终塑造了一个这么强的平安)
54:黄霄云《Beauty》(这首不是《打开》吗?为啥字幕是Beauty)黄妹妹的唱功真的是很不错,这版没有任何的效果,没有任何的修音,强弱平衡气,控制的都很好。这首歌的记忆点也很强,属于听过一次就能记住的。和歌手的版本对比,这一版更轻机能,黄霄云唱的非常轻松自在。(其实很难唱啊这歌。)
55:唐九州《你曾是少年》应该不是歌手吧,收音也不太好,所以就不多作点评啦
56:王铮亮《家的方向》这首歌很好听,很适合次高,王铮亮唱的也很好。高位置,声音很通,很有力量,细节部分处理的也很到位。唱功挺不错的歌手。强烈推荐!发声平衡
57:叶禹含《蓝》很压抑的一首歌,适合分手失恋听,应该能大哭一场。整首歌定调不高所以技术方面展现的并不多。气感挺好的,开口声音没准备好没能下去(听她说话应该是女中,照理说完全能唱),有点缺少重量。
58:BlackACE《因你》(视作1人)vocal问题较多,底音也比较大算半个对口型。C位的同学flip严重,高音挤卡。后排左边第一个同学也是有高音挤卡的问题(支撑憋气),后排第二位同学喉外力较多。后排第三位同学,同样也是挤卡。c位右边的同学,相对擅长唱高音,不至于到挤卡,但是不太通声音。所以这个表演稍微有点车祸……
59:唐菲《寻你三千遍》非常适合女生练换声的歌曲。主歌部分定调有些低,所以有点难闭合,不过她处理的挺好的,直接用气带过去。(当然最好是可以升下调……)发声平衡
60:多亮《诉衷情》小情歌之后好久都没见到!伴奏比人声大很多,不太容易听清楚。高音稍微有些缺少压缩,到了高音有喉外力出来帮忙。
61:JA符龙飞《为光而生》声音很温暖的男高音。他唱普通话的部分支撑有些漏气,有几处都出现了音准问题但到了粤语高音部分支撑就好了很多。这算是很多的男高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了。
62:洪之光《鳟鱼》歌剧演员表情就是丰富哈哈哈,非常有意思的表演。我认为他有些压喉,所以声音听起偏紧,不是那么自然(自然的放低喉头会更自然)。不过这个算是国内很多男美声歌唱家的通病了吧……
63:黄英《传承之花》民族特有的Flip,她唱的很放得开。支撑方面有些漏气。所以有个别音音准出现了问题。她的Flip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不单单是这个歌要这么处理,你可以听到,她的头声就是有些不闭合。(支撑有一定关系,口型也有)
64:金池《向前看》公认的唱将,胸声超级强的女生。发声意识非常优秀,前半部分的弱声,气声控制处理的很细腻。后面半段放开后,你就能听到她的胸声有多么的扎实,声压强大。高音也非常有意识的控制不让嘴张太大(为了让声音更集中,专业训练的痕迹)。后面连续的高音咬字也是可以难倒一大片女歌手。发声平衡
65:徐方舟《SEA》说唱歌手,首先这首歌在自然音区所以没什么技术特征的。有几处他已经停下来,却还有人在唱。所以这里应该是对口型,发声平衡
66:刘美麟《能走多远》她咬字的方式和语感,让我感觉她是一个受过音乐剧训练的歌手,主歌部分的发声点非常小,高档位,到副歌,他用高低档位来回切换。最后的Belting非常漂亮。强烈推荐!发声平衡
67:钱正昊《楚门》这个名字,好熟,最后一查原来我看过他小时候唱歌《中国新声代》整首歌除了那两句haiei,有点白(缺少重量),其他的都挺好的。
68:赵宥乔《How Do I Live》烟酒嗓,很酷很有个性的女歌手。声带稍微有些不闭合,但是她对声音是有控制的,特别是换声的时候你看她非常注意保持不断层。(看她的表情)强烈推荐!发声平衡
69:于湉《感谢每一个你》高音的支撑可以做的更好(有些憋气听着不够通),我记得他也是2013年快乐男声的,相比那时候给人的感觉,现在朴实无华。
70:Sis组合《My Dear》(视为一体)这个动态,应该是对口型的。发生点都比较小。和声部分非常的韩国,很浪漫的曲风,最左边的女生,似乎中文不好,应该是外国人?发声平衡
71:郑兴《城南》民谣,很温柔的男声,缺少压缩,所以换声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些的flip,但他控制声音的意识很好,语感也非常棒。
72:云朵《我想隔空拥抱你》支撑方面有些漏气,所以在换到头声的时候很多是不闭合的。整体的声音也不是很入麦。但比口音她都唱的很好,如果可以改善支撑方面的问题,相信会有很大的改变
73:张赫宣《请忘记我的名字》猛男歌手,和耿斯汉很像,都是属于合理运用喉外力的歌手(撕裂音色)在这首歌里你能很清晰的听到他的发声是很有意识的,最后的Belting就非常干净,声音集中明亮,没有撕裂感。发声平衡
74:宋秉洋《龙的传人》强行abc口音(有模仿王力宏的感觉),气息稍微有些不连贯,支撑方面稍微有些太憋气了,所以听着有些紧。
说明:第四场上下,有很多歌都未达第一换声区(基本处于自然声区),所以达到“发声平衡”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上半场主要是小众音乐(独立音乐人、乐队)、下半场选秀出身的歌手较多。所有的技术点仅针对这单场表演
作者: 雷霆破晓    时间: 2020-6-27 19:26
看完三楼的内容,感觉挺无奈的,这就是目前国内的流行音乐的状态,所谓的流行音乐学院,专业的流行音乐老师,以及毕业的学生,不过如此。哎!
作者: 小飞客    时间: 2020-6-27 20:20
标题: 回6楼雷霆破晓
没办法,中国就是这样。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里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当中,有音乐天赋的人,唱功好的人数不胜数,有的比出名的歌手的唱功还要好。,就比如说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网络歌手,他们的唱功也是很好的,而且都是默默的在网上做音乐。我也是个音乐迷,但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再说也不由我们说了算。还是那句话吧,不管歌手的命运如何,但他的歌曲,感动过你,或者一直感动着你,那在你心目中她就是一个好歌手。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猴哥    时间: 2020-6-28 08:10
谢谢楼主分享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作者: 猴哥    时间: 2020-6-28 08:16
没有完美的歌手,只有动听的声音。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amhl.vip/)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