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打架打不过,换件衣服试试?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富帅的烦恼
时间:
2020-8-29 22:53
标题:
打架打不过,换件衣服试试?
。。。本文作者大胜,
战国时期,烽烟四起,群雄争霸天下。
老大周王室日渐衰落,以至礼崩乐坏,继楚越吴三国国君僭越称王之后,魏国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各诸侯国纷纷称王结盟,周天子权威彻底消失。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年仅15岁的赵雍继位赵国国君。
大臣说:你看人家都称王了,要不我们也改称您为王吧?
赵雍说:你才是王八!咱不凑这个热闹,赵国国力孱弱,内忧外患不断,我有什么资格称王?
不但没有称王,赵雍连候也不当,自降一格,让人称呼自己为君。
此事在《史记》中有记载:
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已曰“君”。
作为从春秋晋国分裂出来的新兴帝国,当时的赵国在诸侯中实力确实相对较弱,不但经常受魏、秦、齐、楚等大国的欺负,北方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连中山这样的番邦小国也来进犯,以至于赵国竟然被中山国硬生生分割成了南北两块。
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胸怀大志的赵雍深深地懂得,名号称呼啥的都是虚的,把国家建设好,特别是把军事实力搞上去,开疆拓土,实现祖国统一,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才是硬道理。
1
锐意变革
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赵国积弱积贫,军事上屡战屡败的现状呢?
专题会议连着开了好几天,各级官员和专家学者们发言都很踊跃。
有人说要走出去,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有人说要请进来,吸引国外人才到赵国工作;有人说应该首先发展军事,军队强大了自然就不会受人欺负;有人说应该优先发展经济,所有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
总之一句话,赵国必须实行变法,不变就没有出路。
赵雍说你们说的都对,但千头万绪总要一步一步来,我想,我们先从服饰变革开始。
一句话把大家都给整懵了,与会者面面相觑:啥?衣服咋啦?
赵雍说:你们看看,赵国不论文官武将,百姓士兵,无不宽袍大袖,峨冠博带,服饰啰里啰嗦,别说上战场,就是在市井街头跟胡人打起架来,你这儿还撸胳膊挽袖子呢,人家那边拳头就到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依我看,要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国民干脆利索的办事风格,就从服饰变革开始。五日后,全国军民一律改穿胡服,束袖短衣,不得违令。
为啥要五天后?你得给大家留出来做衣服的时间对不对。
改革一号文件一经发布,可把赵国的服装设计师和裁缝们给忙坏了,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赶制胡服。
赵雍作为服饰变革领导小组组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脱下长袍,天天穿紧身胡服上下班。
2
冲破阻力
虽然有领导带头,但变革还是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朝中一大批保守派表示不满:打架打不过人家,换件衣服就能打过了?这不是瞎胡闹吗?!再说了,学咱也跟那些中原强国学,堂堂赵国居然模仿胡人穿衣打扮,成何体统,这不让天下人耻笑吗?!
赵雍的叔叔公子成首先站出来反对:
臣闻之,中国者,聪明叡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王图之。
啥意思?就是说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不论哪方面都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现在你放弃祖宗的优秀传统文化,去学那些野蛮人穿衣服,你这是忘本,是不得人心的,知道啥叫东施效颦吗?盲目模仿是会被人笑话的。
赵雍说:你要说西施这事儿我得跟你好好理论理论,书上说:
“西施捧心而颦,邻人效之,皆弃而走。”
为啥?并不是因为东施长得丑,而是因为她胸小。请注意(敲黑板),“西施捧心而颦”,一个“捧”字,说明西施胸部至少在D罩杯以上,否则不会用这个动词来形容,美人手捧巨乳,这才显得风情万种,而邻居东施基本上是个太平公主,也学人家捧胸口,所以才招来世人耻笑,与我倡导胡服这件事,不可相提并论。
公子成说:大侄子你语文是哪个老师教的?我不听你瞎哔哔,反正老子不穿胡服。
赵雍面色一沉:有胆敢阻挠变法者,斩!
3
胡服骑射
变法能进行到哪一步,完全取决于决策者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革除宽袍大袖,推广胡服,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穿衣习惯,更改变了赵人以往慵懒散漫的行为方式。这之后,各行业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全国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此基础上,赵雍又大胆改变军队现有体制、装备和作战方法,在各诸侯国中率先建立了骑兵部队。
我们知道,在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大多采用战车作战,一个国家有多少辆战车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人们常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强大。
赵雍在与林胡、楼烦、中山等游牧民族长期的战争摩擦中,屡战屡败,终于发现了对方骑兵的优势:反应快速,机动灵活,而且擅长在奔跑的马上射箭。
所以,赵雍变法的第二步,就是抛弃笨重的战车和传统战术,在军中大力开展骑射训练,培养了一支能快速反应的精锐骑兵部队,极大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
赵雍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史称:胡服骑射。
就这样,经过数年的潜心磨练,赵国军队很快开始了一连串的开疆拓土复仇计划。
将赵国领土一分为二的中山国是赵国的心腹大患。公元前305年,赵雍亲率骑兵部队北击匈奴,重挫中山。随后的几年里,赵军不断出兵讨伐,公元前296年,一举灭掉了中山国,赵国长期分裂的南北两地终于合为一体,百年耻辱得以昭雪。
胡服骑射后的那些年,骁勇善战的赵国骑兵四处出击,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东败齐国,南败魏国,西渡黄河,攻取秦国的榆中地区,一时间所向披靡,十几年的时间里,赵国领土面积扩大了足足三倍,一跃成为当时秦国之外最强大的帝国。
在此期间,赵雍还一手扶植了燕昭王流亡政府回国主政,由此与燕国建立了一衣带水的同盟关系,赵国国际地位获得显著提升,不论在国内还是诸侯各国中间,赵雍的个人威望都达到了顶峰。
4
二元政体
但赵雍的雄心远不止于此,他的长远规划是,率部南下陕北,直取咸阳,吞并秦国,然后以太行山脉和关中地区为依托,逐一扫灭其它各国,一统天下。
为此,赵雍甚至不惜化装为使者,冒险入秦,详细考察秦国的地形地貌和军事实力,并拟定了一个从北面绕过函谷关天险,闪电战突袭秦国的作战计划。
可是,自己毕竟是一国之君,成天带部队在外面打打杀杀,家里怎么办?
只要赵雍在宫里,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议,批不完的文件,见不完的外宾,各种政务琐事缠身,哪有时间和精力开疆拓土,一统天下?
鉴于此,一向富有创新精神的赵雍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退位。
上古时期,尧舜禅让,传为千古美谈,后来的帝王就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了,全都在位置上干到死,历史上仅有的几个所谓禅让,也是被人赶下台的,好端端的自己主动提出禅让,赵雍是尧舜之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在王位终身制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大臣们纷纷劝阻:君上不能走啊,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啊,赵国人民离不开您啊。
对,领导提出要退休,部下一定要阻拦,如果你说:好啊好啊,领导高风亮节主动让贤,让年轻同志上来主持工作更有利于赵国的发展,如此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人民幸甚。
那就太不懂事儿我跟你讲,属于不知道自己姓甚了,万一老领导只是随便说说做做样子,你就麻烦了。
所以,连准备接班的儿子也劝:爸你身体不是挺好的嘛,咋说不干就不干了呢,这么重的担子我可挑不起来。
赵雍说:傻孩子,我退休可不是为了享清福,第一是想让你早点经受历练,我还可以扶上马送一程,第二是想腾出精力来图谋霸业,你当赵王,负责政治经济,我当太上皇,负责军事外交,咱父子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珠联璧合,比翼双飞,携起手来,共同开创赵国辉煌的新篇章。
就这样,公元前299年,赵雍禅位给小儿子公子何,史称赵惠文王,自己则自称“主父”,一面辅政,一面领兵打仗,开疆拓土。
一个国家,两个君王,赵雍在赵国开创性地实现了前无古人的二元政治体系,其震铄古今的奇思妙想,诸侯各国无不为之赞叹。
然而,让赵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矛盾重重的政治体系,为自己后来的命运以及赵国的衰败,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5
沙丘宫变
事情出在接班人的选定上。
赵雍宠爱的小老婆吴娃早逝,临终托孤,要赵雍善待自己的儿子公子何,赵雍爱屋及乌,加之公子何确实聪颖过人,于是,脑子一热,便废黜了大老婆所生公子章的太子之位,改立小儿子公子何为储君。
废长立幼自古就是宫廷大忌,每次上朝看到长子反而要向次子跪拜,赵雍又觉得对不起公子章,加上公子何,也就是赵惠文王羽翼丰满后,越来越不把他这个主父放在眼里,赵雍不免有些失落和后悔。
于是,脑洞奇大的赵主父又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提出把公子章也立为赵王,国家领土还像以前一样,一分为二,由两个儿子分别治理,兄弟二人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这种荒唐的要求当然遭到了赵惠文王的断然拒绝:爸你老糊涂了吧,这不是分裂祖国嘛,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以后这样的话不要再讲了!
赵雍碰了个钉子,恼羞成怒:妈蛋,我辛辛苦苦把天下打下来传给你,现在你小子翅膀硬了,连老子的话也不听了!
马上找来大儿子公子章,俩人一商量,决定找个机会,逼迫赵惠文王就范。
公元前295年,赵主父以到河北沙丘为自己挑选墓地为由,要两个儿子随行,聪明的赵惠文王已隐隐察觉到其中的杀气。
果然,在沙丘,早有篡位夺权之心的公子章假借父亲的名义,要赵惠文王来主父宫议事,打算趁机行刺。
赵惠文王恐其中有诈,不敢前往,派了个大臣前去一探虚实,结果被当场诛杀。
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宫廷政变已经形成。
此时,作为父亲的赵雍已无力控制局面,眼见骨肉相残,大儿子公子章被杀,一时悔恨交加,悲痛欲绝。
沙丘宫变被成功挫败,主父赵雍该如何处置?
面对大臣们的请示,赵惠文王满脸阴沉,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参与政变,按律当诛,更何况赵雍在国内很有影响力,留着也是个隐患。
可是,那是自己亲爹啊,弑父属大逆不道,天下人知道了会怎么说?这段历史将来如何书写?
领导不说话,不代表没有想法,只是不方便说出来而已,作为下属要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充分理解领导的意图,必要的时候,要勇于替领导背锅,坏人总得有人当对不对。
关键时刻,还是赵雍的叔叔公子成站了出来,下令将主父宫团团围住,宫内所有人逐出,只困住赵雍一人不得出门,断粮断水断WIFI,让其自生自灭。
可怜一代枭雄赵雍,吃光了宫里所有的东西,只能靠抓麻雀老鼠充饥,苦苦支撑了三个月之后,竟被活活饿死在了宫中。
后世有诗叹曰:
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明于此休。
年来月去春寂寞,故宫雀鼠尚含羞。
这三个月来,赵惠文王从未问过父亲的事,仿佛一切都不存在,直到属下来报,主父已经归天,赵惠文王这才如梦初醒,飞马赶到主父宫,感天动地一场痛哭:对不起,我来晚了!
随后,下令以帝王之礼厚葬,全国举哀,赐谥号:武灵王。
赵武灵王死后不久,赵国开始走向衰落,特别是经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军力一落千丈,再也无法单独与强秦抗衡,秦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一枝独秀,战国由此进入诸侯合纵抗秦时代。
公元前222年,赵国被秦所灭。
而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作为中国历史上改革变法的先驱,受到历代的推崇,近代梁启超甚至赞誉赵武灵王为 “黄帝之后第一伟人”。
在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境内,赵武灵王墓历经千年风雨,至今犹存。
正所谓: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无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间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作者简介
孙继胜
坐标洛阳,电视媒体人
喜欢摆弄文字,假装文艺青年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寂寞的弹唱者
时间:
2020-8-30 17:33
说得好 赵武林王果真是人中龙凤,天下豪杰,可惜最后还是死在自己的家人手里,并没有死在战场之上。呜呼,悲叹以。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amhl.vip/)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