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本文95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打印本页]

作者: 醒着,做梦    时间: 2021-5-23 22:17
标题: 本文95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大家好,我是罗伯特刘。
今天先给你看张照片。
像这种戴在手上的红绳圈,在我们老家是招魂用的。
小时候每次生病,吃药打针不马上见效,我妈说肯定是被吓到,,魂,掉了。
然后,就要给我叫魂。
叫魂仪式可简可繁,记得母亲一边呼唤我的乳名,一边将崭新的红绳一圈圈系在手腕上,说这样就能把魂给牢牢拴住。
小时候觉得很好玩,一开心病也好了。长大后母亲再也不给叫魂了,生病只能上医院。
这种在我看来母亲骗孩子的把戏,在老兵张凤鸾家发生后,竟引发了一件怪事,科学也难以解释。
1984年春天,我们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家里收到一封信,香港来的,收件人写着父亲的名字。
我把信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来回看。确定无误,信里写着:我叫张凤鸾,是你的父亲。
张凤鸾是我的爷爷,他是一位解放军烈士,牺牲在淮海战役。同乡战友亲眼看着他被炮弹炸死。
人,怎么能死而复生呢?,一家人关起门来悄悄商议,思前想后,最终得出结论:这一定是个骗子。
爷爷不仅是烈士,家里还给他举行过“招魂”仪式,正式办了葬礼。
那是在1982年,在爷爷牺牲33年后。
爷爷不在后,奶奶身体一直不太好,断断续续病着,到这一年,奶奶的身体似乎再也等不到好起来的那一天了。
看奶奶时日不多,父母亲和姑姑轮换着为她守夜。我们住的地方离奶奶只有几百米远,有天半夜我忽然醒了,不知为何,就想起来去看看奶奶。
我去时发现父母都在旁边睡着了,我一看奶奶没反应,上前一摸才知道,奶奶已经咽气了。
在我们家乡夫妻去世能够合葬是一件寓意吉利的幸事。奶奶生前也说过,她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和爷爷合葬在一起,她怪自己没能把爷爷从战场上带回来。
奶奶结婚时,爷爷年纪还很小,奶奶大爷爷足足9岁。
那时候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女方比男方年纪大是极普遍的。别看爷爷年纪小,结婚后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
到了1947年,爷爷31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15岁。穷人家的孩子不能上学,奶奶很内疚,爷爷却大手一挥,说:“没关系,将来我会帮他们的了。”,这一年,也是中国解放战争关键的一年,我们老家山东成了两军争夺的重心之一。战事惨烈,部队减员严重,到处是征兵号令。
按照征兵名额,爷爷家得有一个上战场,儿子还小,爷爷果断应征入伍了。
爷爷不识字,一上战场就再也没有消息,奶奶只能站在家门口盼着爷爷早点回来,日子就这样艰难地过了两年。
一天晚上,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屋里突然进来一个陌生叔叔,他刚负伤从前线回来,赶来给我们家报信,说我的爷爷牺牲了。
他亲眼看到一个炮弹落到了爷爷所在的伙房里,炮弹炸了,什么都没剩下。
听闻消息,奶奶没哭没闹,只是缓了好一会儿,才若无其事说:“吃饭,我们吃饭”。
接下来一段时间,奶奶仍然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说:“我不信!”,几天之后,奶奶拉上两个亲戚,赶着家里的毛驴车上了路。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小脚奶奶,第一次出门却是要为丈夫寻尸。
从山东聊城老家到江苏徐州,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如今坐火车也要7个钟头,奶奶裹着小脚,只靠一架驴车,又没有地图指引,更无钱投宿,怎么走到的已经无从知晓。
奶奶辗转到徐州后,联系求访了各方机构,负责统计伤亡的工作人员在战场上足足找了几天几夜。
淮海战役只打了两个多月,但却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解放军伤亡超过13万人。
当年奶奶就是沿着这样的路去寻找爷爷的,在成千上万的牺牲将士中,没有找到爷爷的踪影。官方最后给出结论:爷爷可能是被炸弹炸得死无全尸了。
当兵总归是要死人的,看着那么多牺牲的将士,奶奶不得不接受爷爷牺牲的事实。死就死了吧,奶奶只想带自己的丈夫回老家安葬。
可如今却连尸首都找不到,这个打击对奶奶太大了。
没能找到爷爷的尸骨,奶奶现在自然无法和爷爷合葬了。
家里再三商量,最终决定买下两口棺材。其中一口棺材放了一块新砖,刻上爷爷的名字,在奶奶的葬礼上为爷爷招魂,然后和奶奶一起落葬。
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这个魂魄就会像他的尸体一样留在异乡,受着无穷无尽的凄苦,没有投胎转世的希望。
只有家人替他招魂,他才能顺着声音归来,入土为安。
招魂仪式各地风俗不同,但一定会高声呼叫死者的名字:"某某来呀!某某来呀!",“张凤鸾回来呀”、“张凤鸾回来呀”……呼唤爷爷回家的声音非常凄凉。
我2岁就是奶奶带大,感情比父亲还亲近。那天我哭得特别伤心。心里想的都是慈祥的奶奶。奶奶40岁守寡,家里没了顶梁柱,孤儿寡母过得很辛苦。
要不是有爷爷的烈士证书,我们一家老小能不能熬过困难时期,很难说。
爷爷的烈士证明上明明白白写着:张凤鸾于淮海战役中光荣牺牲。
奶奶不仅能定期领到抚恤金;逢年过节政府还会来人帮忙给我们家贴对子、放鞭炮。
从小奶奶就告诉我,虽然爷爷走了,但他走得光荣,是人民的英雄,我们家的太平日子全靠爷爷保佑。
爷爷刚评上烈士时,国家还很穷,烈属也分不到米面。但作为烈属子女,不管是上学还是在生产队,我们都受到许多照顾。
没上过一天学的父亲也早早入党,后来还当上了生产队的大队长。我们兄妹也按照贫困生的标准入学,受到额外的照顾。
我们都知道,家里的一切幸事都来源于我的爷爷是烈士。
在我心里,一直把爷爷当做学习的榜样,为了不给爷爷丢人,我在学校里也极力争做到最好。
1973年,中苏关系剑拔弩张,为了追随爷爷的步伐,我从学校里报名参军,到新疆去当兵,弟弟也相继到部队去磨练。
那时候当兵讲出身,农村孩子能入伍是至高荣誉。要不是爷爷,我们不可能那么顺利穿上军装,成为毛主席的兵。
出征前,村邻们都来请我去吃饭,吃的是过年才能吃上的饺子。
到部队后,连长和指导员都知道我的爷爷是烈士,为了不让他们看轻我,我在每一次的训练中都拼尽全力。
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新疆,车辆和武器都被冻得结了冰,我们经常在半夜进行突击训练,趴在厚厚的雪地里,匍匐,拉练,擒拿,格斗,侦查,样样都得会。
就这样,在部队历练了一年后,我获得了多次嘉奖,被评为标兵模范。组织批准了我入党,我是排里第一个入党的。
那一瞬间,是我感觉离爷爷最近的时刻。我没有给爷爷丢脸。
那时年轻,高昂的斗志仿佛能压倒一切困难,我也曾无数次想过,要像爷爷一样为祖国献身。
庆幸的是,中苏两国的大战并未打响,我也最终没能踏上战场。
在部队训练三年后,父亲写信告诉我说:“你作为家中的大哥,弟弟妹妹需要你的照顾,你还是回来吧。”,虽然不舍部队生活,但身为长兄,肩上的责任也义不容辞。
只是当我拿到退伍证的时候,我多么希望爷爷拿到的也是一张退伍证,而不是烈士证。
我的退伍军人证明书,1976年我复员回家之后,专程去家乡附近的烈士陵园参观瞻仰先烈,竟发现陵园的祠堂里供奉着爷爷的牌位。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爷爷在战场上真实存在过的痕迹,心中无比动容。爷爷是个真正的英雄,奶奶没有骗我。
只可惜现在奶奶也走了,再也没有人给我讲爷爷的故事了。我本以为爷爷的故事到此结束,可没想到故事才刚刚开始。
事情就是从1984年春天,家中突然收到这封香港信件开始。
信上的落款地址清清楚楚写着:山东省清平县康庄西十二里,收件人张东华——父亲的名字。
那是多年前老家的称呼,早已经改了新名。但由于当时父亲是那个村子的村干部,十里八乡的人很多都知道父亲的名字,所以信件辗转一番后仍回到了我们手中。
看着手中的信,我们全家都很忐忑茫然,想起过去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我们一时间不敢打开信封。
家里很怕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其次,我们在香港压根没有认识的人。
信是用繁体字写的,父亲文化不高,不太识字。直至晚上,他悄悄把信交到我手上,“你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里的内容,却使我们全家人大跌眼镜。
来信人居然是已经牺牲多年的爷爷。
他在信中询问家中是否还有人。我转述给父亲听后,家人都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以为是骗子设下的陷阱,又惊又怕。
毕竟爷爷在家人的心里已经去世将近40年了,虽说当年没有找到尸首,但我们早已认定了他已经死了。
现在突然冒出来认亲信件,到底是天意弄人还是天见尤怜?,若爷爷还活着,那岂不是这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因他而流的眼泪都白流了!,这封信就这样躺在家里,成了一家人的心病。
思前想后,大家最后还是决定,由我冒险代笔写了回信,询问了一些往事,告知了目前家里的现状。
过了差不多一年,我们才收到第二封香港的来信,里面还夹着200元钱。当时我们劳动才能得到几角钱,这是很大的一笔钱了。
我们终于相信,爷爷还活着!骗子怎么能给你这么多钱呢。
这件事对我的冲击很大,从小我便是听着烈士爷爷的故事长大的。如今奶奶刚去世,我们就得知爷爷还活着这个消息,戏剧化的转变让我久久回不过神来。
让我想起我们家有位老姑奶奶,是爷爷的亲姐姐,逢年过节,老姑奶奶只要一来家里走亲戚,就说爷爷一定没死。
问她为什么觉得爷爷没死,她也说不上理由,没什么证据,自然是没有人相信。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这难道是血缘的心灵感应?,在我的回信中,爷爷得知了家族里人口众多,当时我父亲家有十口人,叔叔家五口,姑姑家五口。
见家中人丁兴旺,爷爷十分感动,他在信中留下一句话:有生之年,一定回家。
爷爷的信是从香港来的,但爷爷人却在台湾。
两岸敌对数十年,直到1979年元旦,大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名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大陆和台湾的同胞却不能自由来往呢?”,大陆想积极拥抱台湾同胞,争取和平统一解决台湾问题。
然而,当时的台湾当局依然秉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1980年有人撰文主张开放大陆探亲,被当局以“与匪唱和”“为匪宣传”判处有期徒刑5年。
爷爷写封信都要通过“大信封套小信封”,大信封寄到香港,再托人由香港转到大陆。
一个大活人想要逃离台湾,回到大陆,谈何容易。
但1986年春天的一天深夜,爷爷竟突然毫无征兆就出现在了家门口。
一家人又惊又喜,家里没一个人认识他,我父亲也认不出他的爸爸了。他离家时才31岁,现在已经年近七旬。
我更是从没见过爷爷,虽然奶奶一遍遍讲过爷爷,但一切都是想象。那时候农村吃饱饭都困难,那里能见到这种又高又壮的老头。
爷爷用颤抖的声音,亲切地呼唤我父亲的小名:“三儿……”,父亲一下叫不出“爸爸”二字,则激动地和我们说:“这是爷爷,快叫爷爷。”,把爷爷安顿下来才知道,为了能回家,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大逃亡。
当时两岸不互通,亲人要相见只能偷渡,或者到其他国家中转。这在台湾都是重罪。
爷爷决定回家后,为了掩人耳目,先在台北买了墓地喜棺,打好了灵幡,做好了往后也要葬在台湾的准备。
同时,爷爷还雇人充作自己的子女,办理了房屋继承的证明,找好为自己在台湾养老送终的人,解决孤寡老兵的后顾之忧。
其实暗地里,爷爷却把自己能卖的物产都变卖了,换成了现金,然后去申请日本旅游签证,购买了去日本的飞机票。
没有人怀疑爷爷日本旅游的动机,当顺利拿到去日本的机票时,爷爷高兴地一夜未眠。
次日从高雄飞到日本,飞机落地后爷爷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一刻也没有停留,更无心看日本的风景,立即打电话到日本中国大使馆。
爷爷语无伦次地说:“我是被台湾俘虏的中国解放军老兵,中国山东是我的故乡,我要回家!”,工作人员查看了他的护照,问了一些相应的情况,立即联系中国统战部,然后将爷爷亲自送到了飞往北京的飞机上。
按照原计划,爷爷到北京后,要先到统战部报道,然后由统战部派人送他回家。
但飞机一降落北京,思家心切的爷爷也顾不上三七二十一,直接在机场打了出租车往家里赶。
400多公里的路程,由于司机对道路不熟悉,从上午10点出发,一直到晚上9点才回到家中。
当年台湾老兵返乡的经典老照片,这趟长途出租,花了爷爷400美金,这在当时实在是一笔巨款了。但用爷爷的话说,就是“恨不得一步迈到家”,哪儿还在乎得了钱。
当已经死了几十年的爷爷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时,怎么能不惊呆众人。一家人彻夜未眠。
全村的人都闻讯赶来,这在大家眼里实在是一个奇事。
爷爷离家时兄弟六人,回来时只剩四弟还在世。四爷爷仔细端详了他一会,眼泪就流出来了,两人拥抱了很长时间。爷爷几个儿时的伙伴也来了,对他说“你可真是好福气!”,爷爷只剩乐呵呵地笑。
的确啊,经历那么多的九死一生,在外流离几十年,连爷爷自己也没想到最后还能回到家中,还子孙满堂。
第二天,临清市统战部的工作人员赶来家中,查明情况,询问爷爷怎么不去统战部报道,爷爷挠了挠头笑着说:“我太兴奋了,老糊涂了,忘了...”,引得大家欢笑一堂。
得知爷爷不回台湾后,统战部的工作人员不仅帮爷爷办理了户口和居住证,还给他申请了每月30元的补助和供应粮。
期间还多次来家中慰问爷爷,帮他改善居住环境和适应情况。一直到爷爷去世,统战部还帮忙支付了丧葬费。
爷爷非常开心,直感叹国家的政策好,对他照顾非常周到,再加上能和家人重新团聚。他笑着说:时隔多年没有体会到的温暖,如今全都体会到了。
爷爷也成了统战部门的座上宾,邀请他去做讲座,让他介绍台湾老兵的情况,讲讲这几十年在台湾的经历。
我这才知道爷爷死而复生的秘密,那也是解放军不为人知的往事。
在淮海战役徐州战场时,爷爷的伙房确实被炸了。
不过当时国民党军队有飞机轰炸,爷爷的连队只能白天隐蔽,晚上游击作战,伙房被炸时爷爷根本不在房里。
在这场战役中,爷爷不仅获得了二等功,还因此加入了共产党。
淮海战役胜利后,爷爷来不及通知家里,很快投身到下一场战役中去。爷爷说,本想着安稳下来再和家里报平安。
可是没想到战火一直没有停歇,爷爷随部队一路势如破竹打到福建沿海,准备进攻金门,解放台湾。
1949年10月24日攻打金门时,爷爷是作为第一梯队的成员参加战斗。
爷爷所在的部队是28军,前身属抗战时期山东渤海军区部队,部队里十之八九都是山东人。
战前叶飞司令用筷子指菜盘说:“金门就是这盘中的一块肉,想什么时候夹,就什么时候夹,跑不了。”,战友们都士气高昂,带队的邢永生团长下海前,炊事班做好饭,他说:“回来再吃!”结果一去不回,他们再也没有吃上这顿饭。
当时大家普遍认为打金门是“小菜一碟”一顿饭的工夫就解决了,炊事班没有跟过去,少数像爷爷这样经验丰富的炊事班老战士上了船。
爷爷当时乘坐的小船上大概有30个人,凌晨2点时要登陆,可船还没到岸,守军发现了登岛部队,激烈的炮火点亮了夜空。
解放军的冲锋号瞬间吹响,年轻的战士们立刻跳下船,不顾一切地向海滩扑去,大家振臂高呼:“同志们,冲啊!冲啊!”,刚开始,战斗打得很顺利,敌人投降的投降,缴械的缴械,部队的士气也很高涨。可是仗再往前打,大家就发觉情况不对劲。
前面是一片开阔地,敌人三四十辆坦克往前冲,后来才知道这时敌人的兵力大大超过我方的预料。
漆黑的海水向这支士气高昂,却毫无渡海经验的部队展示了它的恐怖之处,只不过恶果推迟到天亮时才显现出来。
部队登陆后,恰好退潮,船只统统搁浅,回不去了。
天亮后,国民党飞机和军舰赶来,对搁浅的船只实行了猛烈的轰炸,三百战船无一幸免,沙滩一片火光。
前线船只被炸毁殆尽,第二梯队船因海水退潮无法驰援,只能远隔海湾听着隆隆的炮声干着急。
前有强敌,后无支援,登岛解放军处境如困兽犹斗。
死亡就在瞬间降临,有被飞机炸死的,有被坦克碾成肉泥的,也有被面对面刺刀挑死的……,这些还等着回去吃饭的山东汉子,再也闻不到家乡的馒头味了。
攻上金门岛三个团的90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5000多人,被俘3000多人。
这场悲壮的战役,在大陆因为失败而被人遗忘;在台湾因为成功,被称为“古宁头大捷”广泛宣传。
爷爷那一艘船只剩下三个人,因子弹打光了,最终他们都被俘了。
从此,命运的航船漂向了另一片前途未卜的激流险滩。
在被俘的解放军战士中,有一些原本就是从国民党部队俘虏过去的。现在再次被国民党军队俘虏后,立即被补入国民党的金门守军,调转枪头对准战友。
像爷爷这样的战俘,先后被从金门用登陆艇或商船押送到台湾基隆港,然后分别被转运到台北内湖的“新生营“等地集中关押,进行“新生训练”。
1949年11月6日,是解放军战俘从金门被押往台湾基隆港的日期。
国军正在看守的解放军战俘,清晨,如血的太阳从海面升起,战俘们的心却沉到了海底。他们先是被人用小船分批运转到一艘大船上,大船停泊在大小金门岛之间的一片水域。
战俘们身上所有的东西都被搜走了,一切都被掏空了,漫漫长夜即将开始。
有老兵回忆时说:在金门时已经饿了几天,到了大船上,依旧没有吃的东西,已经饿得昏昏欲睡的战俘们,只能吃随身携带的残余生米。
有一些人挺不住就饿死了,还有些人实在饿得慌,就开始抢别人身上的米袋,你争我夺之间,有人从船上掉落下来,直接跌落到船舱底部,立刻被摔死了也无人闻问。
就这样,在钢铁囚笼中,战俘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路上绝望而死的人不在少数。船抵高雄港,大船慢慢靠了岸。
等待这批战争幸存者的,是生不如死的磨难。
所谓的“新生营”就是“集中营”,营区内外岗哨林立,四周铁丝网密布,“管训队”监管森严,对被俘战士从肉体和精神上进行双重折磨,部分军官及“共产党死硬分子”被很快处决。
年龄较大,有伤残的和一些坚决要求返回大陆的战士被分批遣返回大陆,先后于7月,10月,11月遣返三批,约900人。
回到大陆的归俘,先后被送往归俘集、政治部审查。他们要求互相揭发被俘后的表现,很多人为免去死刑拼命揭发别人,更有人通过诬陷他人来洗脱自己,导致不少人因此被判刑甚至枪毙。
这些归来的战俘大都被开除党籍和军籍,回乡务农。但历史没有放过他们。
在之后发生的历次政治运动中,这些老兵和他们的家庭都曾饱经磨难,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到60岁就抱憾辞世。
直到1983年中央发出第74号文件,要求对金门被俘人员进行复查处理。对处理过重的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平反,大多数人才得以恢复了党籍和军籍,改为复员军人,补发了复员费。
有一位老战士得到消息后,在喝酒庆祝时狂喜而死。
其中还有一个老兵跟爷爷的情况很相似。
他叫赵保厚,老家在山东博兴,他被俘后留在台湾没有回来。但因太想念家中父母,1965年曾寄过一封家书回家,由一位做海员的朋友通过“小信封装在大信封里”的方式,丢进了日本的邮筒。
这封信经过了国内的严格审查寄到了老家父亲手中,父母得知赵保厚没死十分欢喜。但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不久政府来人取消了母亲的烈属待遇,县烈士陵园中赵保厚的名字也被抹去,在之后的历史运动中,因为儿子被俘台湾,父亲被批斗含冤而死,母亲也在村中被强迫扫大街。
他曾在后来撰写的回忆录中感慨——“那究竟是一封不该寄回山东老家的家书啊。”,不敢想象,爷爷的来信要是早二十年,将会面临多么可怕的后果。
爷爷回家时,带了一个手机大小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地址和名字。这是他最后要执行的任务。
爷爷不识字,他刚安顿好就拿出小本子,让我赶紧给上面的地址挨个写信。
信的内容大同小异,就像爷爷的第一封来信一样:我是xxx,是你们的什么人,我在台湾。
这些人和爷爷一样,都是当年留在台湾的解放军战俘,害怕连累家里,至今还没有给家里写过信。
有郓城的,日照的,济南的,广饶的,东营的,分散在山东各地,因为时间太久,各家的住址多有变动,寄出的信很多都石沉大海。
收到信的家属都亲自赶到我家,向爷爷了解台湾亲人的情况。其中也有像爷爷一样被误报为烈士的,他们的后人和我们家一样,平安无事。
爷爷似乎不太想说起在初到台湾的经历,他只说当时受了许多虐待和拷问,好在最后也熬过来了。
从战俘营出来后,爷爷由于本身没有什么技能,再加上没读过书,又是被俘老兵,找工作很困难,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连饭都吃不上。
多亏当时有个东营的年轻老乡,叫王广生,和爷爷在金门一起被俘时只有18岁,是几个同乡里最年轻的。
年轻人脑子活络,王广生出来后,最先结婚生子安了家,慢慢在台湾建立新的人脉,经济上也宽裕。不仅帮爷爷联系了殡仪馆的工作,后来香港转信、策划从日本回国,都是他帮忙。
更多的解放军战俘和爷爷一样,他们大多在大陆有家人,想着总有一天要回家,都没有再成家,但没想到一天之后又是一天。
一心要回家的老光棍们在异乡相依为命,或许只有在彼此身上,他们才能嗅到一丝家乡的味道。
他们平日沉默寡言,封闭阴郁,很少结交外乡的朋友,更不会讲起自己的过去。一个战俘,有什么好讲的。
我不知道爷爷回家前,这群“老光棍”在一起偷偷商议了多久。爷爷是他们的先头兵,爷爷的成功出逃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希望。
而促使爷爷下定决心,死也要回家的原因,现在看来也匪夷所思。
身为伙夫兵的爷爷,做得一手好菜,他最喜欢吃肥肉,用高压锅煮的软烂。也因为吃肉太多,爷爷老年时突然增胖,还患有高血压。
有一年春天,爷爷突然生了场大病。卧病在床,全靠光棍老兵战友的照顾下,才挺了过来。
爷爷病愈后,心里发了狠誓:千万不能死在台湾,死也要回家去死。
他一狠心把高压锅砸烂,戒了肉,开始减肥,筹划回家的计划。
爷爷回家后一算,他生病的日子竟然正是奶奶下葬的日子,也就是家里给他招魂的日子。
“怪不得,怪不得!”爷爷恍然大悟拍下了大腿说!,这件匪夷所思的事,只是巧合,还是真的有心灵感应,谁也说不清了。
回到家后,爷爷心愿已了,不想再克制自己。每天都很放松,尽忙着“吃喝玩乐”,亲戚朋友都来邀请他,他就这家呆两日,那家呆两日,但到点就要回家。
爷爷说他年纪大了,怕哪一天忽然就醒不来了,他不愿意死在别人家,要死也一定要死在自己的家,落叶要归根。
爷爷带回了60万日元,当时以为是很大一笔钱,拿去银行才知道折合人民币有2万多块,他打出租回家的车费占很多。
爷爷按照传统,给家中每一个女眷都发50红包,还花200块给家里的孩子买了自行车。
那个年代,万元户就是奋斗的标杆。我们一家,因为爷爷,又成了全村人羡慕的对象。
伙夫兵出身的爷爷最大的爱好就是吃肉,回家后爷爷也不控制饮食了,餐餐都要有肉,尤其爱吃牛肉。爷爷剩下的积蓄几乎都用来买肉了。
那时老家还是烧柴火,牛肉炖的时候不够,爷爷咬不动还会发脾气,说要是有个高压锅就好了。那是我们第一次听说这东西。
因为饮食不节制,吃太多肉,爷爷才回来一年多,就去世了。
爷爷重病的日子,他拒绝看医生,也不接受治疗,像早已看淡生死,就等着和奶奶去团聚。
爷爷和奶奶(后期合成),我们决定把给爷爷招魂那口棺材挖出来,将他重新装殓埋葬,让他和奶奶真正合葬在一起。
都说落叶归根,爷爷这片落叶用了40年,终于飘回故土。
记得有次我问爷爷,是怎么在战场中活下来的?,爷爷笑着说:“枪子都是有眼的,不会打我!我是有福气的人,我家里有人啊,我一定要回来和你们团聚的。”,老天像给张凤鸾一家开了一个又一个善意的玩笑,好在“玩笑”没有变成“玩弄”。
他的一生,像在走钢丝,只要错一点点,都可能连带家人,一起坠入深渊。
就在张凤鸾去世的那一年,台湾老兵发起“老兵自由返乡运动”,台北街头到处是白发苍苍的“老孩子”。
他们穿着“想家”的衣服,游行、呐喊,和警察对峙,头破血流。而已经完成逃亡计划的张凤鸾,此刻正和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一年后,病榻上的蒋经国终于下令,台湾老兵可以回乡探亲了。张凤鸾如果泉下有知,估计也会哈哈大笑吧……,真不知该感叹命运对张凤鸾的眷顾;还是该感叹,历史对普通你我的无情捉弄。
编辑:,赵斯卡 罗伯特刘。

来自:掌上乐园
作者: 杏花天影    时间: 2021-5-23 22:44
kk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醒着,做梦    时间: 2021-5-24 11:16
1981年初秋的时候,一个身材矮小,面黄肌瘦的老人正在成都中医学院的校口张望。.
只见他身穿浅蓝色的中山装,戴着一顶褪色的军帽,脚上却穿着一双黄色的胶鞋,神情十分焦虑地拿着一个布包,左顾右盼,像是在找什么人,又不敢贸然进入学校。.
门卫已经去帮忙通知他要找的人,但他还是不放心,碰到人就问,正巧这是过来一个老婆婆,他立刻迎上去询问:“婆婆,请问一下你认识曽紫霞,曽先生吗?”.
不一会,曽紫霞随着门卫出来了,曽紫霞看着来人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是谁,见曽紫霞这幅表情,门卫就要撵人。.
.
图片.
曽紫霞拦住了门卫,询问来人:“你是……”.
来人激动地说:“我是黄、黄茂才啊!”害怕曽紫霞想不起来,又说到:“解放时候我当过国民党的看守,当时给你们送过些信件。”.
当黄茂才说到这里,曽紫霞一下子想起了这个人,当即握住他的手:“我想起来了,你是小黄啊,不对,现在该改叫你老黄了,现在可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呀!”.
原来在渣滓洞中时,江竹筠(江姐)与曽紫霞策反了黄茂才,在艰苦的条件下,充当监狱中的通信员,将很多宝贵的信息从狱中传出。.
仅仅三十年的光景,让曾经的小黄憔悴成这个样子,言语之间更是缺乏自信。.
曽紫霞将其带回自己的家中热情招待,黄茂才说:“霞姐,我今天到你这里一来是来看看你,二来是有事相求。”.
然后黄茂才就将自己这几十年的遭遇说给曽紫霞听,由于之前做过国民党在渣滓洞的看守,建国后被当作反动特务对待,黄茂才回到家乡不久就被当地公安机关逮捕,直到1964年才被减刑释放。.
黄茂才这些年来一直坚持上诉,为自己平反冤屈,1979年他还将要求平反的申诉书送到当地公检法系统,但是公检法的部门都告诉他,尽管很愿意为你复查,不过可能性很小,因为没有能证明你为共产党做事的证据!.
一筹莫展的黄茂才,想起了渣滓洞中的幸存者曽紫霞和况淑华,可是又上哪里去寻找呢?为自己平反的事情,又陷入到了瓶颈,但是黄茂才一直没有放弃。.
1981年5月,黄茂才收到一封来信,信的落款是“重庆烈士陵园纪念馆”,他连忙拆开来看,原来是纪念馆馆长卢光特写给他的信,信中说,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在清理档案时,发现档案中有脱险志士撰写的材料,在这些材料中提到了黄茂才为狱中党组织做过很多事情的情况,因此纪念馆请他到烈士陵园进行核实。.
.
图片.
黄茂才接到信后,当即买了去重庆的车票,到了重庆后,受到卢光特馆长热情地接待,并且询问他,在狱中的具体情形。.
黄茂才就详细的将自己被江竹筠、曽紫霞策反并做秘密工作的详细情况实事求是地讲述了一遍。.
听完黄茂才的讲述,卢光特十分感动,深切地为黄茂才在那种情况下,冒险为党所做的事迹所感动,然后问道:“老黄,建国之后的这些年,你都在干什么呢?”.
那一刻,黄茂才一个五六十岁的老爷们,却哭了起来,老泪纵横地哭诉自己这些年来受到的冤屈。.
卢光特听后,当即拍案而起:“一个革命功臣怎么成了特务和凶手呢?”.
当黄茂才说到,想要给自己平反,必须找到当时的见证人曽紫霞和况淑华才行。.
因为卢光特一直在做渣滓洞相关的档案方面工作,跟很多渣滓洞相关的人都有联系,当即告诉黄茂才:“你赶快到成都中医学院,曽紫霞现在在那里教书,你的历史,曽紫霞是最重要的见证人,如果她写了证明材料,那么,你的冤屈就可以纠正了!”.
于是,黄茂才又来到了成都中医学院,找到曽紫霞,当黄茂才说明来意后,曽紫霞当即追问:“你为什么不让那些办案人员来找我呢?”.
黄茂才说:“那些办案人员既不调查,也不相信,何况我压根不知道你在哪里!”.
曽紫霞当即跳了起来:“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嘛,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把一个为革命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给折腾了几十年,这算是历史的悲哀呀!就是九泉之下的江姐也不会瞑目的!老黄,我马上组织几个知情者来为你写材料,争取早日给你平凡。”.
.
图片.
听了曽紫霞的话,黄茂才当即感动不已,又让他回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那段时光。.
黄茂才是四川自贡市荣县杨佳场半边山人,祖祖辈辈都是贫穷的佃农,好不容易到了黄茂才这一代,读到了初中毕业,算是农家子弟出来一个“知识分子”。.
然而他刚刚初中毕业,父亲就突然去世,他不得不回到山村,照顾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后,又与同乡的女子杨淑琼结了婚。.
黄茂才本来可以像上几辈那样过着简单的农民生活,虽然辛苦点,至少还有一个家,还能混口饭吃,可是当时世道很乱,国民党军四处拉壮丁,只有是在家男人就有可能给你抓走。.
黄茂才一家几代都是老实农民,不想去打仗,黄茂才的母亲就恳求他们的地主刘重威,让他们帮忙给黄茂才谋一个差事,以免被军队拉去做壮丁。.
黄茂才的母亲只知道刘重威在国民政府做事,却不知道他是国民党川康绥靖公署二处副处长,是一个典型的大特务。.
刘重威也算讲义气,还真就给黄茂才安排到特务系统里了,不久还将他提升为少尉文书,给他弄到了渣滓洞监狱当看守,他的上司是看守所所长李磊、管理组组长徐贵林。.
黄茂才是稀里糊涂地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特务,他们告诉黄茂才对监狱里的犯人要凶狠,这些都是罪大恶极的犯人。.
黄茂才刚上岗的时候,对被关押在监狱里的人充满轻蔑和厌恶,但是在监狱里待了一段时间后,黄茂才心生疑惑:怎么这些被抓进来的“犯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呢?怎么看也不像是“杀人放火”的凶犯啊!.
.
图片.
但是很快,黄茂才就发现原来这些被关押的人都是革命者,是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而勇敢站出来斗争的人,他们的精神博得了黄茂才的好感。.
黄茂才于是决定自己绝不参与殴打革命人士,不刁难他们,在放风的时候,也尽量延长时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狱中的革命志士。.
1948年7月,特务们押来了当时四川省财政厅科长的女儿曽紫霞,曽紫霞家境富裕,是典型的富家小姐。.
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大学医学院后,积极从事进步的学生运动,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活动的时候,与中共地下党员刘国志相识相爱,然而却被叛徒告密,两个人双双被捕。.
看到曽紫霞入狱,黄茂才十分震惊,曽紫霞跟他算是半个老乡,以她的家庭条件原本不需要参加革命就能获得富足的生活,然而她却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加入到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来,让黄茂才十分钦佩。.
曽紫霞入狱后,经过与黄茂才的接触,发现这个看守很朴实,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但是她不敢贸然相信黄茂才,当时国民党特务为了获得监狱中被捕人的信息,曾利用看守欺骗大家的感情,在获得大家的信任后,套取情报后,就把大家出卖了,给党组织带来极大的损失。.
于是曽紫霞决定对黄茂才多加观察,当时黄茂才十分敬仰曽紫霞,经常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久而久之,曽紫霞认为黄茂才这个老乡不同于其他的特务,于是决定策反他。.
在狱中,曽紫霞经常趁着没有其他特务的时候,给黄茂才讲述革命道理,告诉他,狱中被关押的人,都是为了穷苦大众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这样的贫穷佃农,假如革命胜利了,大家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黄茂才听了曽紫霞教育后,深受启发,并且说道:“你们都是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勇士,而我却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今后,只要你们相信我,让我干什么都行。”.
此后,黄茂才就成了渣滓洞中狱中党组织的“自己人”。.
.
图片.
1948年6月17日,特务们又押送来一个女同志,黄茂才感觉有些奇怪,以前特务们送人,只要一两个人也就够了,而押送这名女同志,却是来了一帮人,而且各个都很谨慎。.
黄茂才再见那个女同志,身上处处是血迹,手里提着个白布包袱,显然已经遭遇很严厉的惩罚,但是从她的神情来看,她并没有屈服。.
黄茂才当即断定,这个女同志一定不是普通人,当他接过特务送来的押票,只见上面的姓名一栏写着“江竹筠”三个字,黄茂才十分震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江竹筠?.
当时他从上司那里听说,上面抓了一个很厉害的共产党员叫江竹筠,无论施以上面样的酷刑,她都没有吐露一点有用的东西,把上面的头头急得够呛。.
想到这里,黄茂才更是钦佩江竹筠的坚强,把她当作女英雄来看待,为此主动请求押解江竹筠去牢房,他的上司徐贵林没有任何怀疑就同意了。.
黄茂才带江竹筠来到牢房后,随后关上门,见四周没有人,就轻轻地对江竹筠说:“江竹筠,从登记表上我看到你是自贡大山铺人,而我的老家是自贡杨佳场,我们科室真正的老乡啊。以后你有什么要求或需要买什么东西,就告诉我一声。”.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关心,很是让江竹筠怀疑,她满脸疑惑地点点头,并没有多说,生怕这是敌人使用的计谋。.
此后,黄茂才经常找机会来看江竹筠,给她打气,见到江竹筠身体不适,还主动帮忙打扫监舍。.
由于江竹筠还没有搞清楚狱中的状况,尤其是还没有与狱中党组接上关系,并不敢过多地和黄茂才交流,只是她有点怀疑:“怎么这个特务不那么凶呢?”.
.
图片.
黄茂才知道江竹筠被押送到渣滓洞是很重要的事情,很快就将这个事情告诉了曽紫霞,不久江竹筠也被移送到曽紫霞的牢房中来。.
由于江竹筠在重庆地下党中享有威望,革命经验丰富,并且具有宁死不屈的气魄,自然成为女牢中的主心骨,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江姐”。.
江姐进女牢后便从曽紫霞那里了解到黄茂才的情况,并且把自己对他的印象告诉大家,曽紫霞就将黄茂才是“自己人”的事情告诉了江姐。.
江姐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对曽紫霞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啊!在这戒备森严的魔窟里,居然能够争取过来一个少尉看守,这作用将是无比巨大的。如果黄茂才今后能够真正成为我们的同志,那对我们狱中的斗争将有很大的帮助!”.
为此,江姐告诉大家,一定要保护他,千万不能让黄茂才的身份暴露,以免发生意外…….
几天之后,黄茂才到女牢中点名,当点到江竹筠时,江姐把一张小纸条塞到他的衣兜里。.
黄茂才回到宿舍,把门锁上后,掏出江姐塞给他的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小黄,我已知道了你的情况,你现在还年轻,只要你从现在起多做对革命对人民有益的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你也将会是一个有功之臣,历史将会永远为你写上光辉的一章。”.
晚上的时候,黄茂才躺在床上兴奋得睡不着觉,第二天他找到机会对江姐说:“我愿意做你昨天写的对革命对人民有用的那样的事。”.
由于被捕的一些地下党无法遭受敌人的酷刑成了叛徒,经常到渣滓洞来指证地下党员,这让江姐十分着急,十分牵挂狱外的地下党组织是否知道出了叛徒,同志们是否都已安全脱险。.
想到这里,江姐决定给狱外党组织写一封信,把叛徒的情况汇报给党组织,于是她叫来曽紫霞,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曽紫霞也同样担心外面同志的安危,因此建议由自己来写信,然后交给黄茂才,由黄茂才传递出去。.
.
图片.
曽紫霞写好了信后,把信交给黄茂才,并小声告诉他:“小黄,考验你的时候到了,我们现在有一封非常重要的信,想请你送出去。你看可以吗?”.
黄茂才接过信后,觉得这封信的内容十分重要,他考虑到送信十分危险,如果被抓到的情况下,他的小命难保,但是他看到曽紫霞殷切的眼色以及狱外同志的安全,他答应一定会把这封信送出去。.
在休息日的时候,黄茂才以到市区玩耍的名义从领导那里得到了批准,穿上了军装,来到重庆医学院,按照曽紫霞说的地址,敲开了一间房门后,询问到:“请问况淑华在这里住吗?”.
况淑华开门看到来人穿着国民党军装,十分警戒地说:“况淑华不在家,你找她有什么事吗?”.
黄茂才根据女子的面貌和神情,知道她就是况淑华,但是却并不点破,随即说道:“我受一个叫曽紫霞的人的委托,给她捎来了一封信。”.
随后将信送给了况淑华后说道:“请你转交给她吧!”然后就离开了。.
过了几天,黄茂才又来到重庆医学院,况淑华看完信后,已经知道了黄茂才是自己人,就把写给曽紫霞的信让黄茂才带回了监狱,告诉她狱外的情况,就这样,狱中党组织与狱外重庆地下党组织接上了联系,黄茂才就是联络员。.
监狱黄茂才两次冒险为组织传递信息,曽紫霞和江姐决定把黄茂才当作渣滓洞狱中党组织与外界联系的秘密联络员。.
在黄茂才成为秘密联络员后,狱中很多信息都通过黄茂才传递出去,那段时间黄茂才经常跟上司请假说要到市区去玩耍,因为监狱里的特务长时间都在这里,很多人都是有时间就跑到外面去鬼混,对于黄茂才的这种行为,并没有感觉到奇怪。.
.
图片.
黄茂才不很快将狱中的消息传递出去,到1948年末,黄茂才秘密地位监狱里的难友们传递出去30多封宝贵的信件,在送信的同时,黄茂才还经常为监狱里的狱友带回报纸、药品、书籍等各类物资。.
后来根据狱中党组织的指示,为了保护黄茂才,未经组织允许,不允许个人传递有关党组织的重要信件,以防暴露身份。.
1948年年底,黄茂才从况淑华那里带来了一封重要的报捷信,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其他战场也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解放全中国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然而在信中,重庆地下党组织同时提醒到,在全国各个战场捷报频传的时刻,小心国民党军统特务鱼死网破,破坏革命志士,因此要大家提高警惕。.
江姐看了黄茂才带来的这封信是悲喜交加,一方面是为全国即将取得胜利而兴奋不已,另一面却为狱中的难友们担心,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有的同志已经出现情绪低落的倾向。.
正值春节时期,江姐就想,能不能借着春节的借口,搞一个庆祝活动,既可以庆祝解放军在全国取得的胜利,又可以鼓舞士气。.
当江姐把这个想法给曽紫霞说了之后,立即得到了曽紫霞的赞同,江姐一边把这个消息传递给狱中党组织的另外几个人,另一边让曽紫霞把这个决定告诉黄茂才,征询他的意见。.
黄茂才得知这个决定后,十分高兴,他找机会来到女牢悄悄地对江姐和曽紫霞说:“我估计春节期间李磊和徐贵林都会回家过节,狱中的大部分看守也会到重庆城里玩,因此在春节搞联欢是可行的。你们都不要声张,在牢里暗暗准备,到了那天,如果戒备放松,我会把所有的牢门全部打开,你们就在院子里搞活动吧!”.
.
图片.
大年三十的时候,狱中的特务头子都走了,只剩下黄茂才和一些看守士兵,他对哨兵们说:“今天是大年初一,监狱里没有一点儿热闹气氛,一会儿我把犯人都放出来,让他们搞点娱乐活动,地点就在这个院子里,你们在旁边看着,不让他们乱跑就行了。大年初一嘛,犯人也得轻松轻松啊!”.
当时监狱里面的特务头子都不在,黄茂才就是最大的官,有他放话,大家都得执行。.
在黄茂才的帮助下,渣滓洞里面的同志们召开了意义非凡的联欢会,在联欢会上,杨汉秀还唱了《解放区的天》,激发了狱友们的斗志。.
第二天,李磊得到消息,当即把黄茂才一顿臭骂,但是考虑到黄茂才平时为人老实,又是刘重威给带来的,也没当回事,只不过对黄茂才有了一些不信任。.
到1949年8月1日,江姐把女牢里的曽紫霞、盛国玉等人叫到一起,告诉大家,虽然现在外面的战场上节节胜利,但是狱中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要大家做好越狱的思想准备,在此期间,江姐还组织女牢的难友给黄茂才织了一件毛衣。.
当时曽紫霞未婚夫刘国志家里积极营救刘国志,找了很多人去做特务头子徐远举的工作,有些国民党内的大佬出面,徐远举抹不开面子,就答应先释放曽紫霞,就这样曽紫霞于8月15日被营救出狱。.
曽紫霞出狱后,黄茂才好像看到了希望,其他的同志似乎都有了获释的机会,他真的希望所有的同志都能被释放出去。.
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形势比他想得要严重了,因为他的上司李磊和徐贵林经常往重庆跑,每次回来神情都很严重,而大特务头子徐远举也经常来渣滓洞检查,监狱中处处弥漫着杀机,黄茂才为了给狱中的同志更多的越狱机会,经常向特务打听情报,然后告诉江姐。.
1949年8月27日下午,江姐在女牢窗口小声招呼黄茂才过去,江姐示意他进来,然后郑重地对黄茂才说:“小黄,我写了一封信给我儿子和我表弟谭竹安,想请你想办法,把这封信送到谭竹安家。你看能办到吗?”.
.
图片.
黄茂才早已得知江姐在入狱前有一个刚出生的儿子叫彭云,江姐在狱中十分想念这个儿子,他猜到这封信可能是江姐留给儿子的绝笔信,当即告诉江姐:“请你放心,我一定能安全地把信送到收信人手里!”.
在心里,黄茂才更是暗暗发誓,就是冒死也要把这封信送出去。.
江姐又嘱咐了几句,黄茂才等到休息日,又向上司打招呼,谎称要进城买东西,就走了,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谭竹安,谭竹安听说是为自己的姐姐江竹筠送信,不由得大吃一惊,接完信后,谭竹安看着姐姐的字迹,心里发酸,信中写道:.
……自入狱日起,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如果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的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决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
担心谭竹安不信任黄茂才,还在信中写道:.
来人是我很好的朋友,不用怕,盼能坦白相谈。.
这封信就是解放后有名的示儿信,是江姐在狱中的绝笔。.
谭竹安读完信后,黄茂才告诉他,江姐现在很好,就是很想念他们的孩子.
云儿,想知道云儿的情况如何。.
江竹筠被捕入狱后,谭竹安就带着彭云东躲西藏,很少让外人接触,见信是姐姐的手迹又在信中嘱托,于是毫不保留地将彭云的情况告诉了黄茂才,并且将云儿的照片请他带给姐姐。.
当天晚上,江姐就拿到了儿子的照片,看到儿子的照片的那一刻,她早已泪流满面。.
江姐的这封信在解放后被送到博物馆展出,引起巨大的轰动,信中的内容虽然朴实,却句句充满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不畏牺牲的品质,以及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挂念。.
.
图片.
然而当时为了保护黄茂才,没有公开送信人的姓名,黄茂才因此不为人所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反动派果然开始疯狂镇压被捕的同志,国民党军统特务接到上级命令要将狱中所有的政治犯杀掉。.
当时黄茂才没有意识到国民党反动派竟然穷凶极恶到这种地步,11月初的时候,黄茂才接到家乡来信,说母亲病重,让他速速回去见上最后一面。.
黄茂才担心母亲的安危,惦念家里的妻儿,想要回家,然而却考虑到此时狱中的同志可能会需要他,为此十分为难。.
后来江姐看到黄茂才平时的神情,才知道黄茂才家里出了事,江姐表示,尽管狱中很需要他,但还是要以母亲为重。.
就这样,黄茂才惜别了江姐,踏上了回家了路,回到家里待了几天,就于11月16日启程返回渣滓洞。.
等到黄茂才回到监狱的时候,就看到特务们端着枪,虎视眈眈的样子,一个看守告诉他:“上级已经下达了处死共党分子的命令,现在监狱里已经处死了两批,还有些人正在处理呢!”.
黄茂才听到后十分震惊,当即问道:“江竹筠在处理之列吗?”.
看守告诉他,早在前几天就已经被处理了,听到这个消息,黄茂才十分悔恨,自己不该在这个时候回家,原来在11月14日,江姐等29名共产党员就在歌乐山被杀害了,牺牲时年仅29岁。.
等到黄茂才找到上司李磊报道时,李磊告诉他,现在监狱的很多管理人员正在遣散,你也在遣散之列,黄茂才意识到李磊对他不放心,也只得出来了。.
.
图片.
黄茂才临行之际来到监狱,告诉了大家自己要被遣散的消息,此时女牢中的胡其芬让黄茂才稍等一下,把一份写有狱中情况的报告交给了黄茂才,并且对他说:“这个报告很重要,有可能是狱中送出的最后一份报告,请你出去后立即交给狱外党组织,另外,信里面也为你做了安排,相信他们会帮助你的。”.
黄茂才接过胡其芬的报告后,藏到鞋垫下面,告别了狱中的同志,穿着江姐和狱友给他织的毛衣走出了渣滓洞的大门,后来又交给了在医学院的况淑华。.
况淑华十分感谢黄茂才带来信息,马上向党组织进行了汇报,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马上做出了把黄茂才留在重庆工作的决定,对他的功劳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且着手做劫狱的准备。.
然而在党组织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就制造了“一一·二七”重庆大屠杀,200多名革命志士被敌人全部杀害,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特务们还一把火焚烧了渣滓洞监狱。.
得到这个消息后,黄茂才十分悲痛,曾经一块斗争的同志都已经牺牲,黄茂才考虑到自己的身份,谢绝了况淑华代表党组织让他留下的安排,于12月初回到了家乡,侍奉病重的老母。.
黄茂才回家后,就拿起了锄头、铁锹,想要做一个普通的农民,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怀疑黄茂才是做了国民党的狗特务,在外面没干好事,但是看黄茂才一家还是一贫如洗,又觉得他应该没干坏事,不然不会这么穷。.
新中国开展扫盲运动的时候,初中毕业的黄茂才还当了小学老师,教村里的小孩读书识字。.
然而,1951年2月开始的镇反运动后,黄茂才曾经在渣滓洞当过看守的经历,很快被揪了出来,2月2日,黄茂才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被以为公安人员带走,对他进行了审查,逼他承认是杀害江姐的刽子手。.
.
图片.
黄茂才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承认的,当时人们十分痛恨国民党的狗特务,因此不论青红皂白就把黄茂才当作这样的特务,让他们血债血偿,老百姓都要“枪毙黄茂才”。.
1953年7月20日,荣县人民法院判处黄茂才死刑,并召开了全县的公判大会,就要在现场将他枪毙的时候。.
黄茂才感觉十分冤枉,当即大喊:“我是冤枉的,我不是杀人凶手,我为江姐做了很多事!”.
黄茂才义正言辞地呼喊,让荣县法院的执行人员认为此中可能有隐情,后来当场宣布无期徒刑,对此案再行调查。.
此后,黄茂才被送到劳改队服刑,相关工作人员经过调查后,并没有找到关键性证据,黄茂才则一直被押在劳改队。.
当劳改队的人员得知黄茂才是杀害江姐的凶手,当即对他进行了严格的管理,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然而黄茂才在劳改队中表现良好,一直到1955年被法院改判为有期徒刑15年。.
在丈夫入狱期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妻子杨淑琼一直相信丈夫的话,为江姐做过事,并且坚持不改嫁,等着他出来。.
直到1964年,黄茂才被减刑两年后正式获释出狱,此后,黄茂才一直被怀疑是杀害江姐的刽子手,在社会上无法立足,然而黄茂才一直没有放弃为自己平反冤屈的努力。.
在重庆烈士陵园纪念馆馆长卢光特告诉了他曽紫霞的地址后,他才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曽紫霞。.
在黄茂才找到曽紫霞后不久,曽紫霞就写了一份详细的证明材料,同时又把黄茂才的情况通报给了狱中脱险的一些同志,请他们也都写一份证明材料,然后交到四川省委统战部,再转到黄茂才家乡的荣县的公检法部门。.
1981年11月,荣县组成一个联合调查组,不远行程万里,调查了几十个当事人,翻查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后,经过一个多月调查,终于弄清楚了黄茂才的冤案。.
1982年4月12日,荣县法院里听到了改正判决:“……原判认定被告人黄茂才所犯的反革命罪行失实,且在渣滓洞任看守期间,在革命者的教育下,为革命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据此,撤销本院原判,宣告黄茂才无罪。”.
.
图片.
听到法院的判决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天他等得太久了,虽然自己受到了一定的委屈,但是想到江姐等革命同志在监狱中宁死不屈的精神,他的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而且,他特别感谢曽紫霞和江姐给了他为党做事的机会,不然以他做渣滓洞特务的身份,肯定活不成的,尽管由于缺乏证明材料而长期遭受委屈,可是他的心里是充满了底气,想到自己曾为江姐送过信,那时,他的心里就是暖暖的。.
荣县改判后不久,荣县政协又增补了黄茂才为县政协委员,并给予他每月30元的生活补助,黄茂才一家人高兴了好几天。.
晚年的黄茂才在家里与妻子杨淑琼靠种地和养鸡养活自己,过着平凡的生活,听说了他的事迹后,周围的群众都十分佩服他,如果村里出了纠纷,还会找他去评评理。.
后来黄茂才在给曽紫霞的信中还写到:“我思想上感到,在当时没有你们对我耐心教育,觉不会有今天,所以我一生也忘不了你们。”

来自:掌上乐园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amhl.vip/)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