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学习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5-31 10:39
标题:
学习资料
一、六淫辨证
六淫辨证——是根据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对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通过辨证以确定患者六淫致病的具体病因和病机。
(一)风淫证候
【临床表现】
风邪袭表——恶风,微发热,汗出,头痛 (表虚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干痒不适,舌苔薄白,脉浮缓
风客肌肤——皮肤瘙痒,瘾疹,局部麻木
风袭经络——口眼歪斜,甚则颈项强直,口噤、抽搐,角弓反张,震颤,蠕动
风历关节——游走性关节疼痛(行痹)
风水相搏——头面眼睑浮肿
【辨证要点】
恶风、汗出、喉痒、脉浮缓,或瘙痒瘾疹,或肢体异常运动,以及症状出没无常、变化迅速等
(2) 寒淫证候
【临床表现】
寒客肌表——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伤寒)
寒凝经络气血——拘急,冷痛,得温痛减
寒中脏腑——腹痛、呕吐、泄泻,咳喘等 (中寒)
【辨证要点】恶寒肢冷,局部冷痛而喜暖,苔白滑,脉浮紧或沉迟
(三)暑淫证候
【临床表现】
暑邪伤津耗气——发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黄、脉虚数(伤暑)
暑邪扰神——卒然昏倒或昏厥,舌绛干燥, 脉濡数(中暑)
【辨证要点】壮热,烦渴,伴见神疲气短,汗多尿少,食少乏力等气阴耗伤之症
(3) 湿淫证候
【临床表现】
伤湿——发热、头胀痛、胸闷、纳呆、身重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冒湿——头胀痛如裹,遍体不舒,身重,脉濡弱
湿痹——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着痹)
【辨证要点】
1.以局部或全身重困、痞闷、分泌物排泄物增多秽浊、舌苔厚腻为特征性表现
2.起病缓慢,病情迁延难愈,其症状的发生或加重常与潮湿环境、阴雨气候有关
(五)燥淫证候
【临床表现】
凉燥——干(口唇、鼻、舌咽)、干咳; 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无汗
温燥——干(口唇、鼻、舌咽)、干咳 ; 伴身热、烦渴、舌红、脉浮数
【辨证要点】
外燥证——多见于秋季,以口鼻、咽喉、肌肤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难于咯出,以及轻微表证为辨证要点
内燥证——无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热证的后期,以全身脏腑津液亏虚的表现,如消瘦、尿少便干、口渴喜饮、毛发干枯、爪甲脆折及其它阴虚内热证为辨证要点
(6) 火(热)淫证候
【临床表现】
热盛——壮热、口渴、面目红赤、烦燥、谵妄、狂越、脉洪数
津伤——口渴饮冷、便秘、尿黄
动风——抽搐、角弓反张
动血——咳血、吐血、衄血、斑疹
火邪壅滞,腐烂血肉——疮痈,局部皮肤红肿高凸
【辨证要点】壮热恶热、面赤渴饮、烦燥出血、局部红肿热痛并化脓、舌红绛等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5-31 10:46
(1) 脾与胃病辨证
1、 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 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 瘦,或浮肿、肥胖,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要点】以纳少、腹胀、便溏和气虚见症为 辨证要点。
2、 脾虚气陷证
【临床表现】脘腹重坠作胀,食后尤甚;便意频 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或脱肛、子宫下垂、 胃下垂,或小便如米泔;伴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头晕目眩,食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 缓弱。
【辨证要点】以脘腹坠胀、内脏下垂和脾气虚见 症为辨证要点。
3、 脾阳虚证
【临床表现】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腹胀纳少, 大便稀溏,便次增多,畏寒肢冷,或肢体浮肿,或 女子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以腹部隐痛,喜温喜按,浮肿和脾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4、 脾不统血证
【临床表现】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 月经量多,崩漏,伴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 懒言,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要点】以慢性出血和脾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5、 寒湿困脾证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痛,纳呆,泛恶欲呕, 口淡不渴,大便溏泄,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 便短少,面目肌肤发黄,色泽晦暗如烟熏,或白带 量多,舌胖苔白腻,脉濡缓。
【辨证要点】以脘腹痞闷,呕恶便溏和寒湿见症 为辨证要点。
6、 、湿热蕴脾证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满,纳呆厌食,恶心呕 吐,口苦或口甜口黏,肢体困重,小便短黄,大便 溏泄不爽,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色, 皮肤瘙痒,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 腻,脉濡数。
【辨证要点】以脘腹痞胀、身体困重、便溏不爽和湿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7、 胃阴虚证
【临床表现】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嘈杂不 舒,口燥咽干,或干呕呃逆,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和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8、 胃火炽盛证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消谷 善饥,或见口臭,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大便秘 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要点】以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饥,牙龈 肿痛溃烂和实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9、 寒滞胃脘证
【临床表现】脘腹冷痛,痛势剧烈,拒按,得温 痛减,遇冷痛剧,或恶心呕吐,吐后痛减,口淡不 渴或口泛清水,腹泻清稀,畏寒肢冷,面白或青, 舌淡苔白润,脉弦或沉紧。
【辨证要点】以胃脘剧烈冷痛,呕吐清涎和实寒 见症为辨证要点。
10、 食滞胃脘证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 或呕吐酸腐食臭,吐后胀痛减轻,纳呆厌食,或肠 鸣矢气,大便溏泄,泻下物酸腐臭秽如败卵,舌苔 厚腻,脉滑。
【辨证要点】以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厌食 为辨证要点。
11、 胃脘气滞证
【临床表现】胃脘胀满疼痛或窜痛,每因情志不 舒而加重,情志舒畅或嗳气、矢气后好转,嗳气, 呃逆,呕吐,食少纳呆,苔白,脉弦。
【辨证要点】以胃脘胀满疼痛、脉弦涩为辨证 依据。
(2) 肺与大肠病辨证
1、 风寒束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咯痰色白质稀,微恶寒发 热,鼻塞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要点】以咳嗽、咯痰色白质稀与风寒表证 共见为辨证要点。
2、 风热犯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咯痰色黄质稠,身热,微恶 风寒,鼻塞流黄浊涕,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 脉浮数。
【辨证要点】以咳嗽、咯痰色黄质稠与风热表证 共见为辨证要点。
3、 燥邪伤肺证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 出,甚则痰中带血或胸痛,唇、舌、咽、鼻干燥, 尿少便干,或微有发热恶寒,苔薄而干燥少津,脉 浮数或浮紧。
【辨证要点】以干咳少痰、口鼻干燥等肺系津伤 症状伴轻微表证为辨证要点。
4、 肺热炽盛证
【临床表现】咳嗽喘急,甚则鼻煽气灼,面赤气 粗,发热烦渴,口鼻干燥,胸痛汗多,咽喉肿痛, 尿黄便干,舌红苔黄燥,脉洪数有力。
【辨证要点】以咳喘气急,咽喉肿痛和里实热见 症为辨证要点。
5、 痰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 痰稠色黄量多,喉中痰鸣,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 痰,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以咳喘,咯吐黄稠痰和里实热之见 症为辨证要点。
6、 寒饮阻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稀,量多易咯,胸闷,甚则气喘痰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腻,脉滑。
【辨证要点】以咳喘哮鸣,痰多色白易咯和里实 寒之见症为辨证要点。
7、 肺气虚证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益 甚,咯痰清稀色白,面色淡白,声低懒言,神疲乏力,或自汗,畏风,易感冒,舌淡苔白,脉虚。
【辨证要点】以咳喘无力,咯痰清稀和气虚见症 为辨证要点。
8、 肺阴虚证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 出,甚则痰中带血,口咽干燥,声音嘶哑,形体消 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 细数。
【辨证要点】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和阴虚见 症为辨证要点。
9、 大肠湿热证
【临床表现】腹痛,下利脓血黏液便,里急后 重,或暴注下泄,或腹泻不爽,色黄而臭,肛门灼 热,小便短赤,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辨证要点】以下痢脓血或暴泻,腹痛,里急后重和湿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10、 肠热腑实证
【临床表现】脐腹部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 结,或热结旁流,气味恶臭,髙热,或日晡潮热, 汗出,口渴,小便短黄,甚则神昏谵语、狂乱,舌红苔黄厚而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有力,或沉实 有力。
【辨证要点】以腹满硬痛,大便秘结和里实热之 见症为辨证要点。
11、 肠燥津亏证
【临床表现】大便干燥如羊粪,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左少腹或可触及包块,口干咽燥, 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淫。
【辨证要点】以大便燥结,难以排出和津亏见症为辨证要点。
12、 大肠虚寒证
【临床表现】泄泻不止,或大便滑脱失禁,甚则 脱肛,腹痛隐隐,喜温喜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滑,脉弱。
【辨证要点】以泄泻无度、大便失禁和虚寒见症 为辨证要点。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5-31 10:48
脏腑辨证,是指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 化的基础上,将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 析,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从 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 是临床各科辨证的基础,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 之一。
(1) 肝与胆病辨证
1、 肝血虚证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面白无华,视物模糊或 夜盲,爪甲不荣,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 手足震颤,肌肉_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 经,舌淡,脉细。
【辨证要点】以筋脉、爪甲、目睛失养与血虚见 症为辨证要点。
2、 肝阴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 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或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 细数。
【辨证要点】以头目、筋脉、肝络失润与阴虚见 症为辨证要点。
3、 肝郁气滞证
【临床表现】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情志抑郁或 易怒,善太息,或咽部异物感,或见瘿瘤、瘰疬、乳癖、胁下积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甚则闭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辨证要点】以情志抑郁或易怒,肝经部位胀痛 与妇女月经失调为辨证要点。
4、 肝火炽盛证
【临床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耳鸣如潮,或耳内肿痛流脓,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胁肋灼痛,不寐或恶梦纷纭,尿黄便结,或吐血、衄血,舌红 苔黄,脉弦数。
【辨证要点】以头晕胀痛、胁肋灼痛、急躁易怒 与实火见症为辨证要点。
5、 肝阳上亢证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 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辨证要点】以头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 为辨证要点。
6、 肝风内动证
肝阳化风证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头摇头痛,语言謇涩, 项强肢颤,手足麻木,步履不正,舌红脉弦细。或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 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
【辨证要点】以肝阳上亢病史与突发动风或卒然昏倒、半身不遂见症为辨证要点。
热极生风证
【临床表现】高热神昏,躁扰如狂,四肢抽搐, 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 舌红绛苔黄躁,脉弦数。
【辨证要点】以髙热神昏与动风见症为辨证 要点。
阴虚动风证
【临床表现】手足蠕动,眩晕耳鸣,潮热盗汗, 颧红咽干,形体消痩,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阴虚与动风见症为辨证要点。
血虚生风证
【临床表现】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肢体麻木, 关节拘急不利,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 舌淡脉细。
【辨证要点】以血虚与动风见症为辨证要点。
7、 肝胆湿热证
【临床表现】胁肋部胀痛灼热,厌食腹胀,口苦 泛恶,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见寒热往来,身目 如橘黄色;或男子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女子 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辨证要点】以胁肋胀痛、厌食腹胀、身目发 黄、阴部瘙痒与湿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2) 心与小肠病辨证
1、 心气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 或有自汗,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舌淡苔白, 脉虚。
【辨证要点】以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与气虚见症 共见为辨证要点。
2、 心阳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 自汗,畏寒肢冷,面色(滉)白,或面唇青紫,舌淡胖 或紫暗,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结代等。
【辨证要点】以心悸怔忡、胸闷或痛及阳虚共见 为辨证要点。
3、 心阳暴脱证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突然出 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 心痛剧烈,口唇青紫,甚或神志模糊,昏迷不醒,舌淡或淡紫,脉微欲绝。
【辨证要点】在心阳虚证基础上出现亡阳之症为 辨证要点。
4、 心血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 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弱。
【辨证要点】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与血虚共见 为辨证要点。
5、 心阴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五 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口燥咽干,舌红少苔, 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与阴虚 共见为辨证要点。
6、 心脉痹阻证
【临床表现】心脉痹阻证的共同症状是:心悸怔 忡,心胸憋闷作痛,病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血 瘀心脉者: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淫 或结代。痰阻心脉者: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 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寒凝心脉者:突发剧痛, 遇寒加重,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 迟或沉紧。气滞心脉者:心胸胀痛,胁胀、善太息、 舌淡红,脉弦。
【辨证要点】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 肩背或内臂、时发时止为辨证要点。临床需详细辨 别血瘀、痰浊、寒凝、气滞的不同。
7、 心火炽盛证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身热,尿黄 便干,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小便赤涩、灼痛, 或狂躁谵语,或吐血、衄血等,舌尖红绛,苔黄, 脉数有力。
【辨证要点】以心烦、口舌生疮、尿赤、吐衄等 与实热见症共见为辨证要点。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5-31 10:55
肾与膀胱病辨证
1、肾精不足证
【临床表现】小儿发育迟缓,卤门迟闭,智力低 下,身体矮小,骨骼痿软,动作迟钝;或成人性功 能减退,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或经闭不孕;或 成人早衰,腰膝酸软,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 痴呆,足痿无力,舌淡,脉细弱。
【辨证要点】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功 能低下及早衰之象为辨证要点。
2、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失眠多 梦,健忘,齿松发脱,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潮热 盗汗,形体消瘦,男子遗精早泄,阳强易举,女子 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小便短黄,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和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3、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腰膝酸冷疼痛,畏寒肢冷,尤以下 肢为甚,面白,或黧黑,精神萎靡;或性欲减退, 男子阳痿、滑精、早泄、精冷不育;或女子宫寒不 孕,白带清稀量多,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久泄 不止,或五更泄泻;或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 陷不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以腰膝冷痛,生殖功能减退与阳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4、肾气不固证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耳聋,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或 遗尿,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 稀,或月经淋漓不尽,胎动易滑,舌淡,苔白, 脉弱。
【辨证要点】以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 胎元等不固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5、肾不纳气证
【临床表现】久病喘咳,呼多吸少,气不接续, 动则喘甚,腰膝酸软,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舌 淡苔白,脉沉弱。喘息严重时,突然出现冷汗淋漓, 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颧红心烦,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和肾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6、肾虚水泛证
【临床表现】全身水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 指,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或咳喘痰鸣,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以水肿,腰以下为甚,小便不利和肾阳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7、膀胱湿热证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小便短 黄,或尿浊,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小腹胀痛,或 腰腹掣痛,或见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以尿频、尿急、尿痛和湿热见症为 辨证要点。
(六)脏腑兼证
1、脾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畏寒肢冷,面白,腰膝或下腹冷 痛,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或完谷不化,便质清 稀,或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甚则腹胀如鼓,舌淡 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以腰腹冷痛,久泻久痢,浮肿和虚 寒见症为辨证要点。
2、心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肢体浮肿,小便不利, 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朦胧欲睡,唇甲青紫,舌淡 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
【辨证要点】以心悸怔忡、浮肿和虚寒见症为辨证要点。
3、心肺气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咳喘,胸闷气短,动则尤甚, 痰液清稀,面色淡白,头晕神疲,语声低怯,自汗 乏力,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
【辨证要点】以心悸咳喘、胸闷、气短和气虚见 症为辨证要点。
4、心脾两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眩晕耳鸣,失眠多梦, 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或见 皮下出血,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舌淡嫩, 脉细弱。
【辨证要点】以心悸失眠,食少腹胀便溏,出血 和气血亏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5、脾肺气虚证
【临床表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久咳不止, 气短而喘,咳痰清稀,面白无华,少气乏力,声低 懒言,或见面浮肢肿,舌淡苔白滑,脉缓弱。
【辨证要点】以腹胀食少便溏、咳喘气短和气虚 见症为辨证要点。
6、肺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
干,或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形体消痩,骨蒸潮热, 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 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咳嗽痰少、腰膝酸软、遗精、月经不调和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7、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 腰膝酸软,胁痛,口燥咽干,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胁痛、遗 精、经少和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8、肝火犯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阵作,痰黄黏稠,甚则咳血, 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头胀头晕,面红目赤,烦热 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要点】以咳嗽或咳血、胸胁灼痛、急躁易 怒和实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9、肝郁脾虚证
【临床表现】胸胁胀满窜痛,情志抑郁,善太 息,或急躁易怒,腹胀纳呆,腹痛欲泻,泻后痛 减,或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舌苔白,脉弦或
弦缓。
【辨证要点】以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腹胀纳 呆、便溏为辨证要点。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5-31 11:00
三、内科按摩基本治疗方法
基本治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按摩手法的性质和刺激量,结合疾病的性质、部位和按摩的作用等,其治疗方法分为温法、通法、补法、泻法、汗法、和法、散法、清法等八法。
(一)、温法
温法是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虚寒证和里寒证,常以按、摩、揉、擦、搓等手法为主。临床具体应用时,虚寒证常使用较缓慢柔和的操作手法,连续作用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使患者有较深沉的温热感;里寒证常使用频率较快的操作手法,使治疗部位的皮肤发红,并使热量渗透于患处。如按揉中脘,擦脾俞、胃俞,有健脾和胃、散寒止痛之功效。又如五更泻者,可按摩中脘、关元,以温中散寒;直擦肾俞、命门,以温补肾阳,从而达到温补命门、健运脾胃的目的。
(二)、通法
通法是祛除病邪壅滞不通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一切气血经络壅滞不通的病证。通法常用的手法有一指禅推、按揉、拿、点等,手法要求刚柔兼施,刺激量大,使作用力达到经脉得气的效果。常用穴位有郄穴、俞穴、募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经脉交会穴等。
(三)、补法
补法是具有补气血津液之不足,增强人体脏腑功能,改善人体虚弱状态作用的一种治法。常用的手法以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手法为主。总的来说,轻手法、顺经、频率慢为补。摆动类、摩擦类手法,用力轻而柔,具有调整脏腑功能、补益扶正的作用,为补法;顺经为补,推拿时,顺经脉走向,在穴位上作短时间轻快柔和手法治疗,或顺其经脉走向施以推法、揉法,以使气血流畅,使虚弱的机体恢复正常活动,为补法;频率慢的手法常用力轻柔,为补法。此外,受术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同样具有补益作用,推拿临床常选用一些特定穴,如俞募穴、五输穴、原穴、八会穴等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配合适当手法,对脏腑起到补益作用。常用的补脾胃,以轻柔的指揉法、较缓的摩法,在中脘、关元、气海、天枢穴上操作,再配合按揉脾俞、胃俞,顺脾经五输穴施术,可调整脾胃功能,起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四)、泻法
泻法是祛除体内病邪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的一种治法。常用的手法以摆动类、挤压类、叩击类手法为主。重手法、逆经、频率快为泻。摆动类、叩击类、挤压类手法,用力稍重,刺激强,具有发汗、活血、止呕、祛邪等作用,是为泻法;逆经为泻,推拿时,逆经脉走向,施以重力推法、压法、掐法等,或依次在穴位上进行长时间重手法推拿,使亢盛的病势得以削减,是为泻法;频率快的手法多用力重,为泻法。此外,受术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同样具有泻实作用,推拿临床常选用一些特定穴,如五输穴、郄穴、络穴、俞募穴等,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配合适当手法,对脏腑起到祛除病邪的作用。例如肝阳上亢、痰火内扰、胃肠积滞等均可用泻法来治疗。又如热秘病证中,常用叠掌重揉骶骨背面、拇指重刺激大肠俞、膀胱俞,较快频率晃推结肠,起到清热通便的作用。
(五)、汗法
汗法是发汗、发散的意思,是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常用的按摩手法以挤压类和摩擦类手法中的按、拿、推、擦法为主。在施行推拿手法时,对风寒外感,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加强刺激,步步深入,因重则解表,使全身汗透,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风热外感,则用轻拿法,宜柔和轻快,使腠理疏松。施术时,患者感觉汗毛竖立,周身舒适,肌表微汗潮润,贼邪自散,病体则霍然而愈。汗法多用拿法、按法等,如拿颈项部之风池能疏散风邪;按、拿手部之合谷,可祛一切表邪;大椎为诸阳之会,用按、揉等法治之,有发散热邪、通三阳经经气之作用;按、揉风门、肺俞皆可祛风邪,宣肺气。拿、按肩井穴,则可开通气血。凡外感风寒、风热之邪,用拿法、按法等,对祛风散寒,解肌发表,功效卓著。
(六)、和法
和法是具有和气血、调经脉作用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少阳证或气血不和、经络不畅所引起的肝胃气痛、脾胃不和、周身胀痛等证。和法多用滚法、摩法、按法、揉法、拿法、搓法等。手法要求平稳而柔和,频率稍慢。通过手法达到疏通表里,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和法又可分为和气血、和脾胃、疏肝气三方面。和气血的方法有四肢及背部的滚、按、揉、搓等或轻拿肩井等。和脾胃、疏肝气则用摩、揉、搓诸手法在两胁部的辄筋、日月、期门、章门,腹部的上脘、中脘,背部的肝俞、胃俞、脾俞治疗。
(七)、散法
散法是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散结、行气导滞作用的一种治法。散法一般以摆动类、摩擦类手法为主,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如饮食过度,脾失健运所致的胸腹胀满、痞闷,可用散法治疗。气郁胀满,施以轻柔的揉法、摩法、推法治疗;有形的凝滞积聚,用推、摩、揉、搓等手法治疗,频率由慢变快,可起到消结散瘀的作用。
(八)、清法
清法是运用刚中有柔的手法,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操作,达到清热除烦之目的的一种疗法。适用于一切热性病证。病在表者,当治以清热解表。病在里,且属气分大热者,当清其气分之邪热;在血分者,当治以清热凉血。实则清泻实热,虚则滋阴清火。
清法常用的手法以摩擦类和挤压类手法为主。如气分实热者,自大椎向下轻推督脉至尾椎,以清泻气分实热;血分实热者,自上而下重推督脉,以清热凉血;气血虚热者,横擦腰部,以养阴清热;表实热者,自下而上轻推膀胱经第一侧线,以清热解表;表虚热者,自上而下轻推膀胱经第一侧线,以疏散表邪。此外,经穴中如大椎、曲池、后溪、照海等许多穴位都有很好的清热之功,经外奇穴中如肺热穴等也有清热之效。五输穴中的荥穴,具有治疗发热的作用;而对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内热病,可以取用相应的八会穴进行治疗。对于虚热证,除横擦腰部肾俞、命门外,还可取肾经的涌泉、太溪、阴谷等穴,其疗效也非常显著。
八法的临床运用,在治疗复杂的病证时,常常配合使用,例如虚实夹杂证当攻补兼施;脾虚食积证需消补同用等等。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5-31 11:03
姓名:????得分:
本卷共有5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感冒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哪俩季多见?( )
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
2.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 )
A普通感冒B.伤风感冒C.时行感冒D.风温感冒
3.感冒的病位在( )
A.心B.肺卫C.肝D.肾
4.感冒的病理性质总属( )
A.表虚证B.表实证C.里实证D.里虚证
5.感冒的病程约( )
A.1-2天B.3-5天C.3-7天D.5-10天
6.咳嗽的病因有( )
A.外感和内伤B.饮食和劳逸C.气虚和血虚D.阴虚和阳虚
7.咳嗽的病位在( )
A.心B.肝C.脾.D .肺
8.咳嗽与哪些脏腑有关( )
A.肝胆B.脾胃C.心肝D.肝脾
9.外感咳嗽常以( )为先导
A.寒邪B.热邪C.风邪D.燥邪
10.外感咳嗽中不包括( )
A.风寒犯肺B.风热犯肺C.燥邪犯肺D痰热壅肺
11.拿五经逆推督脉治疗( )
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暑湿感冒D.风寒袭肺
12.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 )
A.恶寒的轻与重B.发热的轻与重C.咽喉肿痛与否D.有无流行性E.脉数与否
13.治疗咳嗽,应以治肺为主,还应注意治:( )
A.肝、脾、肾 B.心、肝、肾 C.心、脾、肾D.心、肝、脾E.肝、胃、肾
14.喘证的病变部位在:( )
A.心、肺B.肺、肾C.心、肾D.脾、肾 E.肺、脾
15.胸痹重证,阴寒极盛者,其治法是:( )
A.散寒化痰通络B.理气通阳化瘀C.芳香温通止痛 D.益气温阳散寒E.回阳救逆固脱
16.不寐实证,其病位多在:( )
A.心、脾、肾 B.心、肝、小肠 C.心、肺、大肠 D.心、脾、肝E.肝、胃、心
17.胃痛的治疗,主要是:( )
A.调肝理气止痛B.调肝和胃止痛C.理气和胃止痛D.调理脾胃止痛E.调肝理脾止痛
18.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 )处疼痛为主的病证
A.胸胁B.脐部C.心窝D.背部
19.胃痛与哪些脏腑有关( )
A. 肝脾B.肝胆C.肝心D.心肺
20.外邪犯胃以( )最为常见
A.风寒湿B.寒湿热C.风湿热D.湿燥火
21.呃逆是指( )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A.肝气上逆B.肺气上逆C.脾气上逆D.胃气上逆
22.呃逆的病位在( )
A.胃B.大肠C.小肠D.胆
23.呃逆与干呕、嗳气在病机上的共同点是:( )
A.胃气上逆B.寒气上逆C.肝胃气逆D.肺胃气逆E.积热上冲
24.呕吐的病位在:( )
A.肠、肝、脾B.胃、肝、脾C.脾、胃、肺D.肺、胃、肾E.肝、胃、肠
25.患者,男,35岁。心悸不宁,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疫,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
A.心血不足B.心虚胆怯C.心血瘀阻D.阴虚火旺E.心阳不振
26.患者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其治法是:( )
A.散寒止痛 B.除湿散寒C.温中涩脾D.温胃止泻E.温补脾肾
27.患者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 )
A.消食导滞 B.泄热导滞 C.清热利湿。 D.通腑泄热 E.通腑消食
28.患者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较甚,壮热口渴,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其诊断是:( )
A.湿热痢 B.疫毒痢C.休息痢D.寒湿痢
29.患者胸胁胀痛,走窜不定,情绪不佳则加重,胸闷气短,嗳气频作,舌苔薄,脉弦。其证候是:( )
A.肝胃不和B.肝络瘀阻 C.肝气郁结 D.肝郁化热E.肝脾不调
30.患者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咣皓,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其治法是:( )
A.健脾益气,益肾温中 B.温补脾肾,通络宁心 C.健脾益肾,活血化瘀 D,补益肝肾,化瘀通络E.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31.下列关于眩晕的论述,哪个是出自《内经》?( )
A.诸风掉眩,皆属于肝B.无痰不做眩C.无虚不做眩D.无瘀不做眩
32.眩晕头痛,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少哪类型的眩晕?(C)
A.肝阳上亢B.气血虚弱C.肾阴亏损D.气血瘀堵
33.关于消渴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多吃B.多饮C.多尿D.多睡
34.消渴病中消的病因是( )
A.胃热炽盛B.脾胃虚弱C.肝火旺盛D.肾阴亏损
35.关于便秘描述正确的是( )
A.大便三四天一次B.便质干硬C.排便困难D大便粘稠
36.眩晕与厥证的区别正确的是( )
A.是否眼花B.是否头晕C.是否不省人事D.是否头痛呕吐
37.头痛病痛在巅顶,是邪在( )
A.阳明经B.太阳经C.厥阴经D.少阳经
38.不寐的病位在( )
A.肝B.心C.肾D.脾D.肺
39.不寐的发生与哪几个脏腑有关( )
A心、肝、脾B.肝、脾、肾C.肺、心、脾D.肝、肺、肾
40.不寐的病机是( )
A,肝风内动,风扰心神B.阳盛阴衰,阴阳失交C .瘀血阻络,气滞
血瘀D.气血虚弱,心神失养
41.不寐的治疗原则是( )
A.平肝熄风镇静安神B.平衡阴阳.宁心安神C.活血化瘀宁心安神D.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42.判断中风中经络和中脏腑的症状是( )
A.眩晕B.头痛C昏仆D嗜睡
43.中风的发生与哪些脏腑有关( )
A.心、肝、脾、肾B.肝、肾、心、脾C.肺、脾、心、肝D.肾、心、肺、脾
44.中风的病因包括除哪项外( )
A.虚B.风C.寒D.痰E.火
45.眩晕多由以下哪项除外引起?( )
A风、B火、C痰、D瘀E寒
46.消渴的临床表现分以下哪项外那三消?( )
A肺燥B胃热C 肾虚D 脾虚
47.面瘫的发生多以气血不足,感受那两个外邪有关( )
A风热B暑湿C风寒D风湿
48.面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面神经( )所致
A疼痛B麻痹C抽搐D坏死
49.正常体质指数(BMI)在哪个范围?( )
A.10-20 B.15-20 C.16-24 D.20-30
50.面瘫发病年龄多在(B)
A30-50岁B20-40岁C40-60岁D50-70岁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6-3 00:49
6.1学习资料
(1) 肺系病证
1、感冒
感冒是指感受触冒风邪,导致邪犯卫表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临床表现】
感冒初起之时多见鼻塞、流涕、喷嚏、声重、恶寒,继而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或头痛、全身不适等,其病程约3-7天。一般伤风感冒全身症状较轻,少有传变。
1.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伴咳痰清稀,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感冒
发热重,微恶风,汗出不畅,头痛而胀,伴咳嗽痰黄,咽喉肿痛,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浮数。
3.暑湿感冒
身热恶风,汗少,身倦,肢体酸重或头痛昏蒙,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不欲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濡数。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⑴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若风邪夹暑、夹湿、夹燥,还可见相关症状。
⑵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
⑶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多见。
⑷本病通常可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胸部X线检查。部分患者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或降低。有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症状者,胸部X线片可见肺纹理增粗。
2.鉴别诊断
⑴感冒与风温:本病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为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而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者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⑵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他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按摩治疗】
1.治疗原则
总体以宣肺解表为治疗原则。
2.施术步骤
1)患者俯卧位
⑴双掌分推颈、肩、上背部5-8遍。
⑵叠掌揉背部脊柱两侧,以透热为度。
⑶捏拿风池到肩井3-5遍。
⑷按揉大抒、风门、肺俞。
⑸自下向上快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5-8遍。
2)患者仰卧位
⑴双拇指分推印堂至太阳3-5遍。
⑵拇指揉印堂、太阳、迎香、天柱。
⑶拿合谷,以酸胀为度。
⑷拇指点揉鱼际。
3.辨证加减
⑴风寒感冒:治以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为主。加重刺激风池至肩井,以拿为主;擦风门、肺俞,以透热为度。
⑵风热感冒:治以疏风清热解表为主。加拿捏风池到肩井,以捏为主;揉大椎,拧委中,按印堂、太阳、头维,拨耳门穴动脉搏动处,双拇指同时点曲池、合谷。
⑶暑湿感冒:治以清热祛湿解暑为主。加点揉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丰隆,自上而下轻推督脉5-8遍,拿五经。
【预防调护】
⑴本病需与流脑、乙脑、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前驱症状作鉴别诊断。特别在流行季节需积极防治,生活上慎起居,避风寒。
⑵推拿治疗本病效果显著,但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咯吐血痰等症状时,应尽快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⑶感冒流行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公共场所。并可按揉大椎、足三里等穴进行预防。
⑷治疗期间应认真护理,防止再次感冒,发热者需适当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2、咳嗽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而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临床表现】
咳嗽是肺系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症状,也可因他脏病变累及肺而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伴咽痒、咽痛、胸闷等。
1.外感咳散
⑴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⑵风热犯肺: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咳痰黏黄,咽痛,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⑶燥邪伤肺:干咳少痰,咳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2.内伤咳嗽
⑴痰热郁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⑵肝火犯肺:呛咳气逆阵作,甚则咳血,咳时胸胁引痛,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⑴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兼证。
⑵外感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心病、肺癌等。
⑶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沉、痰培养、胸部X线摄片、CT检查,可协助诊断。
2.鉴别诊断
⑴咳嗽与喘证: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喘证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⑵咳嗽与肺痈: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瘍的一种病证,其临床特征是发热、胸痛,咯吐大量腥臭脓血浊痰。
⑶咳嗽与肺痿:肺痿是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疾患,其临床特征是慢性咳嗽,咳吐浊唾涎沫。
【按摩治疗】
1.治疗原则
宣肺降逆,化痰止咳。
2.施术步骤
1)患者俯卧位
⑴双掌分推上背部3-5遍。
⑵叠掌揉背部脊柱两侧,以透热为度。
⑶双拇指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3-5遍,以风门、肺俞为重点。
2)患者仰卧位
⑴两掌分推胸胁部3-5遍。
⑵多指揉胸部任脉华盖到膻中穴3-5遍。
⑶双手多指同时揉两侧中府穴。
⑷拇、食指拧天突穴区。
⑸拇指按揉手太阴肺经前臂段尺泽到鱼际路线3-5遍,双拇指交替按压以上路线3-5遍。
3.辨证加减
⑴风寒袭肺: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主。加多指拿风池、肩井,擦风门、肺俞,擦魄户,掌擦膻中,以温热为度;点经渠、鱼际;擦肺经前臂段,以透热为度,拿合谷。
⑵风热犯肺: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加多指捏风池、肩井,点大椎;分推肩胛骨内侧缘,以推魄户为中心;掌根自下向上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3-5遍,点曲池、合谷。
⑶痰热郁肺:治以健脾清肺,化痰止咳为主。加双拇指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以脾俞、三焦俞为重点;点身柱,轻推督脉从大椎至尾椎;点中脘、丰隆,揉大包、章门,拧廉泉到天突,3-5遍。
⑷肝火犯肺:治以疏肝降火,清肺止咳为主。加双拇指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以肝俞、三I焦俞为重点;分推肩胛骨内侧缘,以推魄户为中心;揉辄筋、日月、期门,搓两胁。
【预防调护】
1.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饮食不宜肥甘、
辛辣及过咸,嗜酒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尤当戒除,避免刺激性气体伤肺。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尚抗病能力。
2.平素易于感冒者,配合防感冒保健操,面部迎香穴按摩,夜间足三里艾熏。外感咳嗽,如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应适当休息。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性发作,尤其应当注意起居饮食的调护,注意劳逸结合。缓解期应坚持“缓则治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6-3 00:52
6.2学习资料
(二)心系病证
1、不寐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健康。
【临床表现】
不寐表现为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或寐而不实;重者彻夜难眠,病程长,并伴有头痛、头昏、神疲等症状。
1.肝火扰心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热扰心
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恶心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心脾两虚
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少华,头晕目眩,神疲食少,腹胀便溏,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4. 心肾不交
心烦不寐,人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5.心胆气虚
虚烦不寐,遇事易惊,心中不安,胆怯心悸,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⑴临床以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或寐而不实为主要表现。
⑵病程应连续3周以上。
⑶患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过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并多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烦不安、多梦等兼证。
⑷临床可检测多导睡眠图:①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长于30分钟);②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5小时);③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
2.鉴别诊断
不寐应与一时性不寐、生理性少寐和因他病引起的不寐相区别。不寐是指单纯以不寐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工作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不寐不属病态。老年人的少寐早醒也多属生理状态。因他病痛苦引起的不寐不可诊断为不寐。
【按摩治疗】
1.治疗原则
平衡阴阳,宁心安神。
2.施术步驟
1) 患者俯卧位
⑴拿揉颈项,揉风池。
⑵双掌直推、分推背部3-5遍。
⑶掌揉、滚背部脊柱两侧3-5遍。
⑷拇指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3-5遍,以心俞、肾俞为重点。
⑸拿揉下肢后侧、内侧3-5遍。
⑹点、擦涌泉,以透热为度。
2) 患者仰卧位
⑴推印堂至神庭,分推印堂到太阳,揉太阳。
⑵点揉头部督脉从神庭至百会,足太阳膀胱经曲差至天柱,多指按揉头部足少阳胆经从瞳子髎至风池,各3-5遍;重点点百会、四神聪、头维。
⑶揉拨枕骨下缘一线3-5遍,点按安眠穴。
⑷拿揉上肢3-5遍,按揉前臂手少阴心经少海到神门、手厥阴心包经曲泽到大陵路线各3-5遍,双拇指交替按压上述路线3-5遍。
⑸掌揉腹部,指揉腹部任脉3-5遍。
⑹拇指按揉三阴交。
3.辨证加减
⑴肝火扰心:治以平肝降火,解郁安神为主。加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以肝俞为重点;轻推背部督脉大椎至尾椎,揉率谷;扫散头部足少阳胆经,分推胸胁3-5遍,揉辄筋、日月、期门,搓摩胁肋,点行间、太冲。
⑵痰热扰心:治以清热化痰,和胃安神为主。加轻推督脉5-8遍;分推印堂经太阳至角孙,揉率谷,分推胸胁3-5遍;拇指揉腹部足阳明胃经3-5遍,点按中脘、天枢、大横;拇指揉拨小腿部足阳明胃经从足三里至内庭3-5遍,揉点丰隆。
⑶心脾两虚:治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为主。加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以肺俞、脾俞、胃俞为重点;掌擦背部督脉(第7-12胸椎),以透热为度;擦百会,摩巅顶,拿揉五经;分推胸胁3-5遍,多指揉中府、章门,叠掌揉脐,摩、颤关元区,按揉小腿部足太阴脾经,按揉足三里。
⑷心肾不交:治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主。加横擦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按揉太溪、照海、阴谷,分推胸胁,多指揉中府,叠掌揉脐,揉、颤关元区。
⑸心胆气虚:治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主。加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以肝俞、胆俞为重点;拇指揉拨小腿部足少阳胆经3-5遍,点丘墟。
【预防调护】
⑴不寐的预后一般较好。病程短,病情单纯者,按摩治疗起效快,效果较佳;病程长,病情复杂者,按摩治疗难以速效,需坚持治疗。
⑵重视精神调摄,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进行心理情志的调整,避免过度的紧张、兴奋、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特别是病程较长的时候,更要注意避免引发情志病变。
⑶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定时就寝,从事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⑷睡前不过度饮食,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避免从事紧张和兴奋的工作。
2、中风后遗症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状。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之后遗留的症状,临床上以口舌歪斜、语言不利、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特点。俗称偏瘫或半身不遂。
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与之相近,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他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后遗症,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临床表现】
本病以半身不遂、面瘫、语言障碍为主要症状。半身不遂,以肢体一侧肌肉萎缩,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运动障碍为主要特点;面瘫为中枢性面瘫,仅局限于对侧下面部表情肌;语言障碍以语言不利为主要表现。
1.风痰瘀阻
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2.气虚络瘀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 肝肾亏虚
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⑴半身不遂:以肢体肌肉萎缩,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运动障碍为主要特点。其瘫痪程度可轻可重,依病灶部位及大小而定。多以单侧肢体瘫痪为主,亦可以出现双侧肢体瘫痪或单一肢体、单个肌束瘫痪。根据病程,半身不遂可以分为软瘫期、硬瘫期和恢复期。
软瘫期:为迟缓性瘫痪,轻者肌力、肌张力下降,抗重力下降,患肢有部分活动能力;重者肌力、肌张力下降明显,甚至消失,不能抗重力,无活动患肢能力。此期约为7-10日。
硬瘫期:为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增髙,患肢往往有异常运动模式(上肢以屈为主,下肢以伸为主);肩功能障碍,出现不完全脱位。
恢复期:痉挛性强直降低,患肢的感觉、活动能力开始恢复,但异常模式加深。
⑵面瘫:为中枢性面瘫。多出现在急性脑血管病时,面部肌肉麻搏、瘫痪、功能障碍(瘫痪仅限于对侧下面部表情肌,而上面部表情肌运动多正常。
⑶语言障碍:以语言不利为主要表现。依病灶部位、大小的不同,语言障碍的程度亦不同。部分患者可无语言障碍,多数患者可吐单字母或说简单短句,亦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完全性中枢性失语。
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痿证相鉴别。痿证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但多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神昏,以双下肢或四肢瘫痪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中风后遗症多为单侧肢体瘫痪,日久可致肌肉萎缩。
【按摩治疗】
1.治疗原则
养血和营,行气通络。
2.半身不遂的施术步骤
1)患者俯卧位
⑴单掌推、侧掌滚脊柱两侧5-8遍,以患侧为主。
⑵双拇指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以膈俞、肝俞、脾俞、肾俞为重点。
⑶拇指压拨华佗夹脊穴。
⑷前臂揉臀部,叠掌揉大腿后侧,多指拿揉小腿后侧肌群;拇指或肘尖按压环跳、殷门、委中、承山,肘尖拨承扶。
⑸两手空拳叩击下肢后侧。
⑹患者膝关节屈曲,术者两掌分别置于足踝关节前后,做对揉、对搓、端提动作,并做踝关节内翻、外翻、跖屈、背伸动作。
2)患者侧卧位
⑴一手握其手腕,使其上肢伸直,另一手侧掌滚上肢部3-5遍;拿揉上肢部3-5遍,尽量使上肢部做伸直运动;双拇指重叠揉拨三角肌中点;双拇指对按云门、天宗;单拇指按、压拨肩贞、肩髁、曲池、合谷。
⑵一手托握手腕,另一手扶肘,做肩关节前屈、后伸动作数十次。
⑶两手分握肘部和手腕,做肩关节环转,提抖动作数十次。
3)患者仰卧位
⑴叠掌揉大腿前外侧肌群3-5遍,多指拿揉大腿中下段3-5遍,拇指按揉足阳明胃经膝下路线3-5遍。
⑵空拳分别叩击下肢前外侧。
⑶两手分握膝关节和踝关节,做髋关节屈伸、环转和膝关节屈伸动作。
3.面瘫的施术步骤
患者仰卧位:
⑴双拇指分抹额颞5-8遍,双手多指分揉两颞部,双栂指交替按压督脉神庭至百会3-5遍。
⑵多指揉患侧面部三线(上下眼眶线、睛明—颧骨—耳前线、迎香—颧骨—耳前线)3-5遍,捻揉患侧面肌,点承浆、颊车、翳风。
⑶拿揉颈肌3-5遍;拇指或食指分别按压风池、风府、哑门;多指捏拿肩井数十次。
4.语言不利的施术步驟
患者仰卧位:
⑴医者推、揉、压头部三条线:①印堂→眉弓→太阳→率谷(换中指)→风池→两肩井,数次;②印堂向上至神庭处,数次;③神庭→头维→太阳→率谷(换中指)→风池,数次。
⑵揉压、捏拿两颞,揉压枕骨下缘,点风府、哑门。
5.辨证及辨病加减
⑴风痰瘀阻:治以疏风化痰,行瘀通络为主。加按揉太渊、肩髁、曲池、合谷、梁丘、丰隆、环跳、阳陵泉、悬钟。
⑵气虚络瘀:治以益气活血,舒经通络为主。加揉颤气海、关元区,点命门,按揉肾俞、血海。
⑶肝肾亏损:治以滋养肝肾为主。加横擦肾俞、命门,按揉太溪、太冲、血海、曲池、外关、阳陵泉。
⑷若见肺部感染,咳痰不利,按摩治疗如下:餐前2小时或餐后半小时,患者侧卧或坐位,医者掌指关节屈曲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力,利用腕部力量,自下而上、从外向内,有节律地叩击背部、胸部,重点叩击胸部第6肋间隙、背部第10肋间隙,叩击频率为120-130次/分钟,重点部位各叩击1-3分钟。
【预防调护】
⑴饮食有节,忌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并禁烟酒。
⑵保持心情舒畅,做到起居有常,避免疲劳,以防止卒中和复中风。
⑶恢复期要加强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并配合药物、针灸、理疗、体疗等。
⑷语言不利者,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amhl.vip/)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