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转帖自科学公园:汉字限制了中国人科学思维的抽象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kttell
时间:
2024-11-14 09:34
标题:
转帖自科学公园:汉字限制了中国人科学思维的抽象能力
汉字限制了中国人的科学抽象能力
汉字限制了中国人的科学抽象能力
石毓智 科学公园 2024年11月13日 21:55 作者:石毓智(斯坦福大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职)
汉语采用的是汉字这种书写符号系统,它制约着汉民族的科学抽象,致使思维一直停留在直观的层次上,难以把发现上升为科学理论。
人们在进行科学抽象思维时离不开书写符号。与罗马字母相比,汉字有一个不便之处,只能做“第一级符号替代”,而不利于“第二级符号替代”。
所谓“第一级符号替代”,就是用一个词汇来概括现实世界的一类事物现象,比如“狗”可以替代各种品种的同类动物,这就是从现实世界到语言词汇。
相应地,“第二级替代”则是从语言表达到科学概括,比如可以用一个字母“a”代表一个变量,指示各种各样可用自然数称数的对象,比如狗、人、车、文章等。
第二级替代对科学公式的建立至关重要,这是推演和证明的关键,也是科学系统赖以建立的工具。世界的科学技术史表明,没有这些字母符号,任何科学系统都难以建立起来。
除了少数的连绵词,如“蝴蝶”、“仿佛”等,绝大多数的汉字都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拿任何一个汉字来表达,都摆脱不了它原来意义的干扰和制约。
因此,这对科学抽象思维十分不利,即使有些天才发现了抽象的科学公式,用汉字表达起来也显得十分笨拙,既不容易做进一步的推演,也难以让别人清楚明白其科学普遍性。勾股定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只要简单对比下面的罗马字母公式表达和汉语古文表述,就会明白符号表达的重要性。 a² + b² = c² 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周髀算经》)
严格地说,上述商高这个发现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定律,因为他还拘泥于“三”、“四”、“五”这几个具体的数字,尚缺乏数学概括性。没办法呀,也许商高心里清楚,可是汉字书写系统没有给他提供便利的表达工具,因此不能把科学发现说清楚啊!就一个平方符号“x²”,就用了三个不同的汉字“广”、“修”和“偶”来表达,学生能不迷糊吗?后人知道他在说什么吗?结果,中国人虽然有天才的发现,却没有发展出任何系统的数学。
纵观中国科学技术史,不乏有闪光的思想,但是始终都停留在直观应用的层次上,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科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原因之一是受汉字这种书写系统的制约,无法上升为科学抽象。
再让我们以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故事来说明汉字对科学抽象的影响。“曹冲称象”见于《三国志·魏书》,中国邮政还为此专门发行了纪念邮票,故事编入小学课本。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一则优秀的益智故事,但是也暴露了中国科学发展中的一个缺陷。先看其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五六岁的曹冲是不是有这么高超的智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起码在陈寿写《三国志》的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浮力定律的运用。但是这还是一种直觉的观察:同样重量的物体置于船上,船吃水的深度相同,它还不是科学定律,因为没有被抽象化和普遍化,尚不清楚背后的原理,尔后也没有形成流体力学这样的系统科学。
要形成科学规律,还必须弄清楚液体的物理属性,即浮力及其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计算浮力:把物体浸在一种液体中时,所排开的液体体积等于物体所浸入的体积;维持浮体的浮力,跟浮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相等。这就是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它可以用精确的数学公式加以表达。
当然,我们不能苛责一个五、六岁的儿童为什么没有独立发现浮力定律。然而,当时在场的曹操及其他官员只是觉得曹冲聪明,也想不清楚其中的道理。曹操虽然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军事家,也不能把儿子的天才发现用公式表达出来。最值得人们反思的是,在过去近两千年的历史上,后人都忙着称赞曹冲的聪慧,而没有人对这个问题再做进一步深入探究,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定律就这样与中国人擦肩而过。中国传统上普遍缺乏一种数学的思维习惯,没有意识把对象量化和形式化,找出其间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结果致使很多发现一直停留在直觉观察层次上。
即使现代的很多有识之士,包括陈寅恪这样的大学者,都还是忙着争论曹冲称象这则典故的真伪。然而,真也罢,假也罢,弄清这些有多大的意义呢?要知道,第一个发现者是不是曹冲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中国人在那时已经有了这个蕴含着科学规律的实际运用。值得今人认真思考的是,在过去几千年里竟没有人再进一步把曹冲称象的原理上升为一条科学规律。那么,是什么因素制约了人们对科学规律的探讨?很值得人们去反思。
中国传统中的数学思维或者逻辑推理,一直停留在第一符号层次上,也就是用日常语言替代直观的形象,所以虽然有闪光之点,但是很难概括为一条定律,更难发展成一个科学系统。这样就不大容易找到普遍的规律,也很难进行逻辑推演。
数学语言则是第二层级的符号替代,比如用X、Y替代所有的变量,而且数学运算和数学关系则需要一套特殊的符号,比如“+”表示“相加”,“≥”表示“大于等于”,如此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符号,单靠自然语言,不仅表达十分笨拙,而且很多公式定理甚至都无法说清楚,更无法进行推演的。
我们不妨可以做一个实验,下面是一个在数学上不算复杂的泰勒公式,请用自然语言说给另外一个尚不知道这个公式的人,看你能不能说清楚,再看对方能不能听明白,结果肯定是令人沮丧的。通过这个实验就可以明白字母符号对科学思想表达的重要性。
然而话又说回来,汉语选择汉字这种书写系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理据的,有什么样的语言就会有什么样的书写系统。汉语的音节结构简单,同音词特别多,比如跟“一”发音相同的就有成百上千个字词,这么多字词如果用拼音字母写出来就一模一样,如此会导致读者很多时候无法辨认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就会大大减缓阅读速度,也会妨碍理解的准确性。印欧语言选择拉丁字母或者罗马字母,也是由它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决定的,它们的词汇大多是多音节的,而且常常用一个音素来表达一种语法范畴,比如用“s”表示名词的单复数,因此用拼音文字记录这种语言最为便利。
很多人分不清楚汉语和汉字的区别,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有些人说汉语难学,实际上是指汉字难写。实际上,语言本质上是一种听觉系统,文字则是把这种听觉系统转换成视觉符号。文字是语言的外在载体,并不是每种语言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甲骨文算起,有汉字记录的历史只有三四千年,然而在此之前汉语早已经存在了。世界上有6000余种语言,然而绝大部分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系统,还有相当一部分语言是借用其他语言的书写系统的。书写系统借用现象很常见,比如以前日语、韩语、越南语等都是借用汉字书写系统,现在除了日语还保留着汉字书写系统,韩语和越南语都已改用了其他书写系统。
有没有书写系统对一个民族的文明至关重要,而采用什么样的书写系统对一个民族科技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如果没有书写系统,思想只在个人的大脑里转悠,既难以深入思考,更无法成系统,也无法准确传递给别人,自然也就难以发展传承下去。靠口耳相传的思想是很难流传久远的。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文明,汉字所扮演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汉字不利于第二层级符号替代,所以中华文明主要表现在文史哲方面,就是直觉思维的领域,无法建起抽象的、严谨的科学系统
作者:
大开杀戒
时间:
2024-11-14 11:07
标题:
回楼主kttell
那么你认可这篇文章吗,站铜铝是多少,如果他的这种假设是确切的,应该怎么办呢,文中多次提到反思,应该反思些什么呢,希望反思出什么结果呢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作者:
爱我中华
时间:
2024-11-14 11:16
标题:
回复楼主kttell
这种人就是放屁,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最浪漫的小雨
时间:
2024-11-14 12:08
不光是放屁,还是放的嘟噜屁。科学跟汉字根本没关系。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作者:
kttell
时间:
2024-11-14 13:32
不要只给出结论,在你给出结论的时候呢,要给出你得到这个结论的理由是什么呢?来吧说出你的理由,然后我会说出我的理由。
作者:
凌宇
时间:
2024-11-14 13:57
其实这个刚好是搞反了。因为统治者不希望百姓懂得太多,所以根本不鼓励你学习这个东西,既然不鼓励你去学习,也就不会有多少人去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作者为什么拿历史书来举例子,为什么不找一本数学书?说白了,本来就没有多少数学栗子,就算有,普通人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大家都听说过古代要考科举,都知道这个东西持续1400多年。但很多人不知道,科举考试基本不包括数学,唐朝的时候,如果懂得数学,最高可以通过考试成为一个九品芝麻官。宋朝以后,懂得数学,九品芝麻官也当不成。不能当官,我去当工匠行不行?士农工商是古代的阶级分层,工匠算不上多么风光的职业,不当官,当农民也比这个强。古代人写书很多时候都会找一些知名人士写个序言,不管是文学类还是医学类,这个都很常见。科技类的书籍数量本身就少,能够看到有人写序言的基本就没有。可见这种东西多不受知名人士的待见。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铁鞭01
时间:
2024-11-14 14:08
标题:
回复楼主kttell
说的不准确,阻碍你我他,拥有科学抽象思维的不是什么语言文字。那是专制制度和僵化的思想。如你经过研究论证,一加一等于二。无论如何他不等于1.5,也不等于二百五。
但有人告诉你了,领袖说了他必须的等于二百五。你如果非得等于二,那对不起你就是二百五的公敌。这才是根本的。至于此文章的作者,只说明了一点,但终究是只看其表,为触及到根本。最终除了被二百五攻击之外,白白的自找没趣罢了。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凌宇
时间:
2024-11-14 14:27
说到这些二级概念,文科里面其实不少。古代有个词语叫做犯上作乱,如果读过论语就知道来源和出处。大概的意思,孔子的某位学生认为,一般敢跟领导对着干的人都有机会造反,如果不跟领导对着干,大概率不会造反。我们先不讨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首先要留意到,这不是一个特指,而是一个公共概念,这里用到一个上字,用来泛指所有比自己地位高的领导。这可以看成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敢跟领导对着干,等于大概率会捣乱。其实类似的例子有不少,不过我拿着手机,打字不方便,自己去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凌宇
时间:
2024-11-14 15:07
正面的说完了,说点反面的例子。某些人觉得西方如何如何,首先是语言厉害,然后才是科技成果厉害。其实这个东西随便看看资料就知道是扯淡,因为公认最严谨的文字是法文。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官方语言基本都是英语,文字当然也是英文。其实这个就已经足够打脸了。问题是,我上学的时候被英语折磨的够呛,所以还要发几句牢骚。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的每年12个月份基本都是不同的单词,星期一到星期天也是不同的单词,你如果说前面加一个数字,后面来一个月份,例如我们,一月,二月,一直到12月。这个很好理解。例如太阳月亮,还有各种星星,其实按照最规范的方法,应该叫做日星、月星,冥王星海王星之类的。中国人有太阳月亮的说法,英国人太阳和月亮也是两个无关的单词,你要说中国人思维不严谨,发展不起来,我非常赞同,问题是,为什么同样思维不严谨的英国人又能发展呢?其实,很多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不可能被这些所谓的权威人士欺骗。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风起云涌
时间:
2024-11-14 15:21
标题:
回9楼凌宇
是啊,每年12月份还得弄12个单词,实在是多此一举。直接one然后后面再加个月亮的英语单词moon,多省事,还有每个单词的过去式,有些单词改变了很多,过去式如果都是单独加一个什么符号来表示那岂不是更简便,我觉得英语也有英语不合逻辑的地方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作者:
kttell
时间:
2024-11-14 15:45
我认为语言和文字是服务于生活的,生活包括学习,比如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起了非常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现代科学就发展没这么快,不管英文还是中文,写数字的时候呢,都非常麻烦,我认为这篇文章说了一部分,更大的部分是统治者宣扬的儒家思想,用于自己的统治变得僵化比如数学在中国古代,用得上的最多,应该是工匠了,比如木匠,木匠做家具,肯定要测量尺寸,熟悉勾股定理等等农业数学道不多,因为很少涉及计算比如一亩地需要二两种子,按照这个就可以了而计算中数字的简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大树3米长,能做几张椅子呀,木匠就开始计算了
作者:
凌宇
时间:
2024-11-14 21:40
事实上,说语言会影响思考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至于到研究不了科学技术的程度。记得康熙皇帝好像写过一本书,里面介绍过大炮的相关知识,包括炮弹落点之类的其实都可以计算。好多年没看过了,现在找不到,如果有谁知道这本书可以发点内容上来让大家看看。清朝还有一位女天文学家,叫啥忘记了,人家写文章用的也是文言文,也不见得就搞不了科学。定理公式更重要的是教育和传播,怎么才能够让学生一学就会,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个规范的标准,不然沟通都成问题,传播就更困难了。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kttell
时间:
7 天前
所以只能是一部分原因,而是不是全部的原因
作者:
洗剪吹
时间:
7 天前
这个文章中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他表达的意思是说,有些汉字无法描述一些物理理论现象。因为汉字它主要是象形文字和异形文字。而有些专业术语他并没有形象,也没有独特的意思,就超出了汉字可以描述的范围。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蜻蜓点水
时间:
7 天前
文字是根据事物产生的,只要有新的发现或者有新生事物的产生就会产生更多的文字,这个跟哪种文字基本没啥关系。例如有数字的产生,不管你用Abcd还是1234,也或者是甲乙丙丁都是一样的,实在不行的话你用哎呦哎呦哼哼唧唧都可以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作者:
霹雳强强
时间:
7 天前
英语每年都要增加海量词语。例如他的母牛工牛牛肉牛排牛奶都是单独词语要记忆看我汉语多简洁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作者:
霹雳强强
时间:
7 天前
你用英语来描述一下,中医的一些描述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作者:
正能量
时间:
7 天前
限制的主要原因不是汉字而是封建思想,穿个衣服都必须严丝合缝不能露胳膊。那肯定人是呆板的没有想象力的。思想开放脑子才活跃。看看改革开放最辉煌的20年我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腾飞,经济飞跃 。那段时间女人穿的最少。男女关系也最开放。就连官方的电视剧里都有很多的身体暴漏 。丰胸广告那叫一个波涛汹涌。一些电视剧里都有裸体出现。在90年代。走在街头还是农村人们都脸上笑吟吟的。 今年我会农村老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一一张张KB的脸。一个个唉声叹气。光棍儿一大堆。村子里升死气腾腾。就是城市里电视剧里女人的衣服也穿的多了。穿的多了说明是没有了安全感是怕冷了。不过据说正在回暖向好。等暖和了他们就穿的少了。
作者:
正能量
时间:
7 天前
实际上英文很麻烦的。看看各国和中国签订的协议。汉字部分只需要很少的值纸张和文字就可以。英文需要狠厚厚的一堆。看那些新闻里外交记者采访中国人。汉语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他们叽里呱啦一大堆还i表达不明白还要挤眉弄眼的。
作者:
正能量
时间:
7 天前
主要是没有前途。弄数学不能当官也不能发财。谁去研究呢?
作者:
樱花树下的约定
时间:
6 天前
回复 15楼 蜻蜓点水
说的漂亮。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作者:
朗朗乾坤
时间:
4 天前
标题:
回7楼铁鞭01
但是你学过外语就会知道由于我们汉字过于博大精深了,承载的内涵太多,确实影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思想交流。比如,人格应该是平等的,但是抚养子女赡养父母青春期叛逆建议父母和青春期子女相处降低姿态,你也不容易找出更中立的词去表达,找到了别人也不愿意接受,而且因为博大精深,会让人觉得乱,一样会出现新的奇异。比如,我之前写过这样一句话, 出发点截然不同的两种想法很多时候会出现百分之百相似的行为,只有在关键节点才会突然表现出不同。这句话我使用了百分之百相似这个说法尝试强调想法和行为之间复杂的关系,相同行为之间巨大的目标上的不同,但是后来发现基本成了无效表达,因为每个人思考用的词都不完全一样,重点强调的词语几乎不会被另一个人理解。百分之百相似在正规语法里就是个病句。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作者:
风起云涌
时间:
4 天前
标题:
回22楼朗朗乾坤
层主你好,个人建议,你这句话不应该用相似,应该用雷同这个词,你可以把100%相似替换成完全雷同,这句话就没有矛盾了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作者:
铁鞭01
时间:
4 天前
标题:
回复22楼朗朗乾坤
你忽略了语言的自适应了。甭说今天的现代汉语即便是古代汉语,上古、中古语音词汇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就是社会在变化语言也要适应客观环境吗?所以刻意强调语言、文字就是典型的转移矛盾焦点。如果整天的在这上头纠结,其实恰好是迎合了某些利益集团的需要。因为科学的思想,抽象的思维,其根本是自由之思想,宽松的社会环境。这才是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其实不配谈科学,当然更不配说什么抽象思维。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朗朗乾坤
时间:
4 天前
标题:
回23楼风起云涌
所以说症结就在这里,我认为雷同这个词对相同行为带来的迷惑性表达力度不够,只能认为是意思差不多。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作者:
kttell
时间:
前天 02:26
是的是的,因为有时候汉字表达的模糊性,一般国际上的合同都是必须要英文,这是必须要英文的
作者:
蜻蜓点水
时间:
前天 04:07
回复 25楼 朗朗乾坤
雷同本来就是你或者翻译用词不当,不是汉字问题,雷同本来就是差不多的意思,等同不就行了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作者:
蜻蜓点水
时间:
前天 04:12
回复 26楼 kttell
国际合同用英文,是历史原因。文字是根据需要产生的。如果有需要的话,汉字改革起来很简单的,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作者:
俱往矣
时间:
前天 08:18
标题:
回复28楼蜻蜓点水
曾经出现过几个汉字简化方案,比如“国”就用“口”表示,弓长张简写成两竖加个专门的“专”,感觉看着很不协调,后来都被淘汰了。看来汉字也不能走拼音化的道路,咱们的双拼盲文也试图摆脱一直以来沿用的拼音化套路,但兜兜转转又搞出了个所谓通用盲文,总觉得是在走回头路。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朗朗乾坤
时间:
前天 09:43
标题:
回27楼蜻蜓点水
因为常见的使用场合的原因,这个词感觉娱乐性更强,会起到一些破坏严谨性的效果。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作者:
kttell
时间:
前天 09:59
不是的一个词语在不停地语言环境中,它的含义就不一样,比如紧张,看到领导我有些紧张,最近没发工资,我的经济比较紧张,等等的比如你来得早就等着你来得晚就等着,这些可以理解成几种意思的汉字,在法律合同等等的在国际上英文会显得更有优势一些而不是历史习惯的问题
作者:
凌宇
时间:
前天 14:19
其实类似的例子哪种语言都有,不可能有区别。昨天我女儿听儿歌,那些英语儿歌就明确告诉你,舅舅和叔叔是同一个单词,中国人一看就会觉得很奇怪,难道某人的舅舅和叔叔会共用一个老婆吗?还是他们会共用一个银行账户?还有,停止这个单词,可以衍生出车站和小商店两个词语,本身也很奇怪。止痛这个概念,英语里面单词组合就是杀死痛苦,把这两个单词合并在一起。问题是,痛苦是一种感觉,请问你怎么杀死一种感觉?关键的问题,很多止痛片只是让你短时间不会痛,长时间不吃身体还会产生疼痛,难道我们能够说痛苦复活了吗?如果要咬文嚼字,哪种语言都可能会被批判,如果一定要扣帽子,英语一样阻碍文明进步。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kttell
时间:
前天 16:57
当然不是停止stop车站station和商店shop他们之间并没有谁产生的谁的关系英语只是26个字母的组合,比较长的英文有一些歌隐身意思,比如beautiful,字面的意思就是胸部丰满,但是这些意思都是一致性的,比如叔叔舅舅,都是父母长辈的男性称呼意思是一致的然而我提到的紧张,那么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不同
作者:
凌宇
时间:
昨天 10:36
很明显,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叔叔和舅舅不可能使用同一张银行卡,也不可能使用同一个老婆。也不会有血缘关系,这时候说他们有一致性,只能说是一个观点,而不是事实。影响思维的不是语言,而是逻辑水平。很简单的问题,汉语里面有些词语不精确,不代表英语的词语就一定精确。所谓的精确也就是排他性,一个单词出来,只能够代表固定的意思。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内涵。这种情况汉语里面有,英语里面一样会有。搞科学的时候其实注重的不是语言,而是词语的排他性,如果原本的词语很精确,那么可以直接使用,如果原来没有精确的词语,立刻创造一个也不是什么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学的解剖和化学,很多概念甚至符号都是民国以后才创造出来的,也不影响现代中国人学习。回去翻一下康熙字典,会发现,很多字根本没有,并不影响我们后期的创造和发展。而且这还涉及到一个学习难度的问题,现在常用的汉字是3千,多了一些新加入的符号,也就是增加几百个字。而英文单词的数量变化那是非常巨大的,同样的大学生, 50年前掌握的词汇量如果到了50年后可能基本不够用。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乔布斯
时间:
3 小时前
标题:
回5楼kttell
他都觉得汉字限制了中国人的发展,那么为什么他还用汉字呢?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amhl.vip/)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