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曾是咱老祖宗主粮之一的大麦,如今欧洲大量种植,为何我国高价进口也不种? [打印本页]

作者: 启明星    时间: 1 小时前
标题: 曾是咱老祖宗主粮之一的大麦,如今欧洲大量种植,为何我国高价进口也不种?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关于菰米的文章,说过在古代,菰米是咱老祖宗的主粮之一,与稻(水稻)、
黍(黄米)、稷(小米)、菽(大豆) 、麦并为“六谷”。其中,麦可能很多人以为就是单指小麦,其实在古代它包含了大麦和小麦!不过如今说起大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啥,只知道小麦,毕竟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高达约3.39亿亩,2024年产量约1.4亿吨。
可在欧洲地区,人们不止种植小麦,还大量种植大麦!据相关数据显示,整个欧洲的大麦种植面积达到约3.6亿亩,其中、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俄罗斯的大麦产年量更是高达千万吨。
相比之下,我国的大麦种植就显得极为小众,年产只有约220万吨,基本无法满足需求,高度依赖进口,就拿去年来说,我国的大麦进口量达到约1424万吨。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国对大麦的需求这么高,为何高价进口不自己种?欧洲地区又为何要大量种植大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有趣的问题!
大麦是什么?和小麦有什么不同??
大麦,别名牟麦、饭麦、赤膊麦等,它是禾本目禾本科大麦属下的一种草本植物,跟小麦算是“表亲”关系,大麦属于大麦属,而小麦则是属于小麦属。
不过,从外观上来看,它们长得很像,可能很多人在野外看到也不一定能分清楚,其实懂的人都知道它俩很好辨认:大麦的麦芒比较长,且颗粒较细长呈长椭圆形,而小麦的麦芒较短或是没有麦芒,颗粒饱满呈椭圆形。
成熟后,大麦壳和仁长在一起不同意去壳,而小麦的壳和仁是分开的,搓一下就能轻松去掉外壳。从口感上来说,大麦的口感就偏硬比较有嚼劲,所以它其实并不太适合做口粮,通常是充当饲料喂养牲畜,亦或是用来酿酒的。
而小麦呢,口感柔软细腻,适合将其磨成粉制作面包、馒头、饺子、糕点等食品。
虽然如今大麦的种植面积以及产量不及小麦,但其种植历史也十分悠久,它是由野生大麦驯化而来,据相关资料显示,早在新时期时代,叙利亚地区的人们就已经驯化了大麦
后被引入到世界各地种植,由于其环境适应能力强,耐旱耐旱,不挑土壤,即便到如今,其分布范围也极广,尤其是在欧洲地区,中世纪时,这里的农民就会将大麦研磨成粉加入到面包中食用,一直到如今,其大麦种植面积及产量都屈居世界前列。
那么,欧洲人为何要大量种植大麦呢?是因为它可以用来制作面包吗?其实这也勉强算一个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因为大麦本身口感偏硬,早就古时候人们食用大麦就是将其与小麦混合来制作面包,如今虽然也有食用,
比如在英国、瑞典等地会在大麦粉参入小麦、燕麦粉等制作面包、烤博饼等食物,但因口感不是很好,食用的量并不多。其实,欧洲人大量种植大麦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是因为这三点:
欧洲人大量种植大麦的根本原因:
第一、酿酒业的发展导致市场对大麦的需求增加。前面我们就说了,相比于小麦,大麦的主要用途就是酿酒和饲料。而欧洲地区尤其是法国、苏格兰等地盛产威士忌,德国盛产啤酒。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
在这方面大麦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酿造作物之一。一般来说,啤酒好不好喝,主要在于其原料和酿造方法以及地域等原因,其中,麦芽的种类又决定了啤酒的甜味和浓度
而大麦呢,其颗粒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发芽后能合成大量淀粉酶,从而分解发酵成高含量的麦芽糖,经过再次发酵后,这些麦芽糖还能转化成酒精,使其最终酿制出来的酒比起其它谷物而言更为醇香浓郁。威士忌也是如此,可以说,没有大麦可能就没有闻名世界的啤酒和威士忌。
第二、用来喂养牲畜。众所周知,欧洲地区畜牧业发达,尤其是德国、法国、丹麦等国家,猪、牛、羊等畜牧业呈规模化,从喂养到除粪、屠宰等都是一条龙,机械化操作,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上百上千头猪牛等牲畜,如此发达的畜牧业,自然也就需要大量的饲料。
牧草是其中之一,但想要猪牛羊长膘,就需要营养。而欧洲人发现,大麦中富含比玉米还高的粗蛋白和纤维质、产量也高,此外,再加上大麦本身是一种十分喜凉、耐旱耐寒的经济作物。
尤其是冬大麦,即便是在严寒的1℃环境下也能发芽,而欧洲地区的地理环境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地广人稀,十分适合种植大麦!于是,人们便开始大量种植大麦,用来喂养猪牛羊等牲畜。
第三,很多国家虽然地广人稀,但是土地贫瘠,种植其它经济作物不太合适,只能长牧草或是种植大麦等少数作物。
大麦的其它用途
其实,大麦除了可以用来酿酒和充当饲料喂养牲畜以外,将其烤焙后,还可以用来制作具有独特风味的大麦茶。国外一些人会将它作为咖啡的替代品饮用。
大麦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铁、叶酸等物质,可以用来制作大麦片。同样是经过烘焙后,利用特制的机器将其轧成片,皆可得到上班族们爱喝的即时早餐大麦片!制作简单口感好,最主要的是很符合如今年轻人的健康理念,食用时可以添加坚果、水果碎粒等食品,营养均衡。
此外,大麦经过加工后还可以用来制作麦芽糖、即食膨化粉、老年人保健食品、婴儿方便食品、淀粉等,在日韩一些地区,人们甚至还会将它和大米一起煮来食用。
既然大麦用途及价值高,为何我国不种植呢?
其实,大麦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并不比小麦短,早在约4000年前,国内就已有栽培,前面我们说到的六谷之一的麦,就是包含了大麦和小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麦的变种青稞更是在藏区广泛种植成为主食。到明朝,大麦不仅仅只是食用或是作为饲料,还被用于医药行业,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大麦可消渴除热、健脾开胃之效的记载。
此后,虽其地位逐渐被小麦所取代,但到上世纪30年代左右,国内的大麦年产量还能高达约85亿公斤,之后年产量便逐年下滑,80年代仅有约500~900万吨,截至去年,年产只有约220万吨,比起小麦而言,简直少的可怜。
如今,除了长江、黄河流域有少量种植大麦外,就是在青海、西藏等地区,有种植大麦的变种——青稞,藏区的小伙伴们最熟悉了,青稞炒熟后研磨成粉状后,制成的糌粑是当地最传统的主食之一。
那为何不大量种植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口感不好,被小麦水稻取代。大麦做出来的食物口感硬而粗糙,在欧洲地区尚且需要跟小麦配合才能做出稍微适口的面包,在国内,我们的传统食物就是馒头、米饭。
用大麦来制作馒头其口感并不好,而且大麦的产量不如小麦、水稻等经济作物,我国人口基数又大,想要吃饱,高产且易脱离易加工口感更好的水稻、小麦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
第一、相比于水稻、小麦而言,地理环境不适合种植大麦。大麦属于喜寒耐寒的作物,只有西藏、青海等少数地区适合种植,可能有人说了,那西藏这些地方这么宽,也可以大量种植啊?但西藏、青海等这些地区不是有种植青稞了嘛。
其实话又说回来,不大量种植还是因为大麦口感不好以及产量不如水稻小麦高。
对此,大家有何不同见解?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amhl.vip/)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