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代皇帝如何消磨他们的私人时间

[复制链接]

2110

主题

661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0 11: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天涯过客说:
相信不少人想象中的清代皇帝的生活都是这样的吧:每天处理完那一点点的公务,就可以享受各种荣华富贵,吃穿用度都是“天字一号”,在后宫翻翻牌子。没事还可以下下江南,微服私访一番。以清代皇权之盛,也没什么人能管得了皇帝,生活自在乐无边。


实际上,真实的清代皇帝的生活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你可能听说过“朝乾夕惕”这个词,它出自《易经》,指的是每天都勤奋谨慎,不敢有丝毫松懈。不过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词,恐怕还是因为年羹尧在折子里错把这个词写成了“夕惕朝乾”而被雍正帝借口降罪的典故。其实用“朝乾夕惕”来形容清代皇帝的日常生活,是相当恰当的。清代皇帝以“勤政”闻名,这个“勤政”是需要牺牲大量“业余时间”来达成的。

? 雍正朝服像


曾经有学者通过《穿戴档》《膳底档》《实录》《军机处档》《宫中档》《起居注》等宫廷档案复原了乾隆帝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初八日这一天的完整生活作息。稍加整理如下:

4:00,起床,更衣,参加坤宁宫朝祭。5:00,祭祀完毕,回到宫内饮冰糖炖燕窝。6:00,在中南海同豫轩进早膳。之后前往乾清宫西暖阁阅读先帝《圣训》。7:00,更衣,在建福宫稍坐,前往重华宫参加茶宴,持续到9:00之后。10:00,在养心殿勤政亲贤殿批阅奏折,持续到12:00之后。13:00,在养心殿前殿召见臣子,持续到14:00之后。14:30,在养心殿进晚膳。15:00,略微休息。之后继续批阅本章。16:00,召见傅恒谈事。17:00,前往三希堂等处鉴赏文物,持续到18:00之后。19:00,略微休息。20:00,在养心殿后殿东暖阁就寝。


这一天的乾隆帝凌晨四点起床,晚上八点就寝,只能勉强达到八小时睡眠而已。在十六小时之中,餐饮和休息不足四个小时,私人娱乐活动不到两个小时,剩下的十个小时基本都是在处理内外公务。而这一天是正月初八,属于“封印期”,也就是还在“假期”里。要是在普通日子里,就要更忙碌了。


? 乾隆帝妃古装像,图片引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对于清代皇帝的日常生活,如果我们对之进行归类的话,大致有五个方面:


第一,祭祀。清代作为封建朝代,标准的“家国不分”。国家级祭祀有不少,清宫之内大大小小的祭祀更是多如牛毛,清代皇帝每年里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日子都要参加祭祀典礼。


第二,军事、军礼。清代皇帝参与的军事事务除了行围之外,还有阅兵等重要军礼,在清代中后期,这些活动一年之中次数并不会太多。


第三,政务。这是清代皇帝最重要的工作,召开会议,批阅奏本,召见臣子,下达命令,等等。国家的事务也是以其为中心开展的。


第四,典礼仪式。清宫每个月,甚至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典礼、仪式,就算只是走过场,也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第五,学习。清代皇帝就算已经成年,不需要每天在书房念书,但是依然注重知识学习。比较典型的就是经筵,也就是皇帝定期进行经史知识学习,或者阅读先朝的《实录》《圣训》等书籍。(相关阅读:《光绪皇帝学英语,让许多人痛心疾首》)


对于这五个方面,从乾隆朝之后,清代皇帝的处理方法,或者说作息方式,基本上是固定的,大致为:


每天天明前即起。起身穿戴完毕后,如果有朝祭的需求,就先前往朝祭,如果没有,就先饮用一碗冰糖炖燕窝。这个习惯据说是乾隆帝的养生秘方,后来被延续了下来。饮毕这个冰糖炖燕窝,走出寝宫开始处理日常事务。

? 燕窝。乾隆皇帝是清代燕窝的最大消费者,有说法称福建所产燕窝的约半数进了乾隆肚子。


因为前一天已经下令将次日的早膳摆在哪里,所以可以先理事再用膳,也可以先用膳再理事,看具体情况而定。用晚膳之前的主要生活就是请安、祭祀、用早膳以及召见大臣、处理奏章,还要抽时间学习。学习一般是在处理奏章和召见大臣的间歇,阅读一刻钟以上的先朝《实录》或者《圣训》或者其他经史书籍。


中午或者下午用过晚膳之后,可以稍微休息一会儿,接着处理剩余的公务。基本都处理完毕了,才轮到皇帝自己的私人事务。皇帝可以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大多快傍晚了。


傍晚过后,可以稍微用一下消夜,之后安排明日的早膳何时摆在哪里,都要处理什么政务,等等。有精力的话,才在后宫休闲一下。天黑了也就休息了。


到了光绪朝之后,皇宫里有了电灯,虽然对之前“天未明即起,天黑则就寝”的作息有影响,但是说到底还是基本因循成例的。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正寿时,溥雪斋曾经入宫“会亲”一个月,后来他回忆慈禧太后的日常作息时写道:

每晨按定时起床(宫中叫作“请驾”),起床后为梳洗时间,这时各处的供差太监等,皆鹄候着太后的梳洗。梳洗完毕后,室内太监喊“打帘子”,专供开帘的“殿上太监”便应声将帘子打开……太后走出外屋,先披阅各处的奏折,看完即到仁寿殿传见臣工,当时叫作“见起”,又称为“叫军机”。接见之后回到乐寿堂住处“传膳”(吃饭),吃饭后照例要“进果盒”,即吃干鲜水果、点心之类。吃完果盒照例出去散步一次……散步后“回寝宫歇午觉”,睡醒有时到听鹂馆绘画消遣。这时,由“如意馆”(宫中画苑)人跪地手托颜料碟等伺候着……有时不画画,命把“太医院”的大夫叫来,但这并非为看病,而是唤他们来跪在地上朗读“四书”,太后在旁听着。还有时一高兴,命把“咱们本家儿的叫来”(当时呼宫中太监戏班之语),于是太监便开始“髦儿排”,即不上装地清唱。照例还有“内廷供奉”(即当时有名演员,皆经常召入宫中供差)当场指导。观剧后“进晚膳”,用饭毕还要摆上果桌、果盒……晚饭后到仁寿殿写大字,如四尺的福寿字等。写完几幅之后,照例还有一顿夜宵(宫中叫作“灯果”),如酱肉、小肚、烧饼、粥之类。有时还令太医院作灯谜。(相关阅读:《太后一顿饭,小民六年粮》)


这时候是慈禧太后“听政”的时期,太后毕竟不是皇帝,所以对于国政,她要参与的内容比正式的皇帝要少了不少,这也是她有大量“私人时间”的保证。这时候宫内已经有了电灯,作息时间被延长了不少,传统的两餐制逐渐在向三餐制转变,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其基本作息架构依然是按照之前的成例,上午处理政务、召见大臣,午餐(光绪朝之前的“晚膳”)之后才能有时间过私人生活。

? 光绪二十年《月戏档》,慈禧在每月的初一与十五必要看戏。图片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再来说说皇帝的私人生活。



应该说,从时间分配来讲,清代皇帝每天都是先勤奋公事,剩余的时间才能归入私人生活范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私人时间着实是不多的。但皇帝又是“天字一号”的人物,在人力和物力上都拥有极高的权限,所以他们的私人生活虽然时间很有限,却在质量上可以略作弥补。


在清代宫廷留下来的档案中,我们也能多少瞥见清代的皇帝是如何消磨私人时间的,其中不同种类的休闲也凸显了不同皇帝的性格。


第一类是文事。


文事主要指的是书画、诗词等。入关伊始的世祖顺治帝,以爱好文事知名,特别是擅长绘画。清人记载:“章皇勤政之暇,尤善绘事。曾赐宋商邱《冢宰牧牛图》,笔意生动,虽戴嵩莫过焉。”还有人提到顺治帝擅长“指画”,可见其绘画技巧相当纯熟。后来的皇帝们也多有书画传世,康雍二帝书画、诗文多有流传,乾隆帝更是此中名人,尤其以作诗的数量横绝一时,同时也善画山水、花草。到了清中后期,嘉庆帝擅长画梅,道光帝擅长画兰,咸丰帝擅长画马,均有一定的水准。(相关阅读:《是什么支撑着乾隆,写出了几万首破诗?》)


不过现代人有可能是无法理解皇帝为何会把书画作为一种私人消遣的,毕竟这种消遣太“雅”了。

?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该图是乾隆命画师将自己的头像移植到古画之中,这种“换脸画”颇类似于今天的“换脸视频”。


第二类是文事周边。


这一类与文事相关,但是又有所区别,主要是学习和鉴赏。


把学习知识作为休闲的,最知名的即是康熙帝。一方面,康熙帝对于传统的儒家知识颇为重视,他将原本形式化的“经筵大典”改为“经筵日讲”,并坚持了十五年之久,是清代最重视“经筵”的皇帝。另一方面,他对于新学科有着强烈的好奇,无论是和民生相关的治河、工程知识,还是用于修身养性的音律知识,甚至是传教士们带来的几何学知识等,他都有所涉及。他曾经让传教士白晋、张诚等翻译并讲解法国数学家巴蒂版的《几何原本》,其亲自做过批注和笔记的《几何原本》一书现在还保存在故宫中。


? 康熙时代来华的法国传教士白晋(JoachimBouvet)



至于鉴赏,主要指的是对于古代字画以及金石的鉴赏和研究。清初,康雍二帝就已经有鉴赏古物的爱好,但是集大成者显然是乾隆帝。众所周知,除了喜欢作诗外,乾隆帝的最大爱好就是鉴赏古玩,并且盖上自己的章。清代官方所制的《宝薮》里收有乾隆帝前后用过的印章千余方,其中文物爱好者最为熟知的,就是“乾隆御览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玩”“石渠宝笈”等几方了吧。也正是从他开始,之后的清代皇帝基本都备有“××御览”的私章,偶尔鉴赏了书画之后,一定得盖那么一下才能证明自己赏玩过了。


对现代人来说,这个也还是太“雅”。


? “盖章狂魔”乾隆的“杰作”


第三类是宗教周边。


这一类比如说道教的修道炼丹啊,佛教的参禅论法啊,都是与宗教相关的活动。清代皇帝在信仰方面多数是比较“功利”的,如康熙帝就曾经分别点评过各个宗教,认为它们都“于政治无益”,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于宗教的态度;其后乾隆帝虽然也参与过不少藏传佛教的仪式,但是究其本质,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比较特殊的,就是顺治帝和雍正帝,前者信奉汉传佛教极深,后者信奉佛教、道教,并且有一种“三教混一”的风格。(相关阅读:《雍正皇帝是如何成功将自己毒死的?》)


这个算是封建迷信。

? 雍正道装双圆一气图。雍正选择圆明园作为炼丹的主要场所,原因之一便是这里的环境比较私密。



第四类是武事周边。


这一类偏指围猎和习武,清初的皇帝比较热衷此道。比如说康熙帝尤其喜欢围猎,经常借故前往北部,顺便体察各地的风土人情。每到一地,见到生物繁茂,便多要进行围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到达鄂尔多斯,他在给嫡母仁宪皇太后(孝惠章皇后)的信中说:“这鄂尔多斯之地,挤满了雉鸡和兔子,真是太丰裕了。”之后便进行了围猎。在给太子的信中,他描述道:“兔子和雉鸡真是太丰裕了。想要射雉鸡,就把兔子耽误了。想要射兔子,就把雉鸡耽误了。”对于围猎的喜爱跃然纸上。


除了这四类之外,在档案中可以见到的皇帝的私人生活,还有观鱼、钓鱼、听戏、养宠物等,另外还有重要的一个项目,即是游园。



从康熙朝开始,便形成了所谓三山五园的宫苑系统,其实不仅于此,皇城内的中南海、北海,热河的避暑山庄等,都可以归入宫苑系统。当皇帝在紫禁城内生活的时候,迫于先代成例,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一定之规,很难按照皇帝的想法来逾越。而且紫禁城内人员复杂,隐私度低下,这使得清中后期的皇帝大多喜欢长期居住在宫苑内。这样一来,同样是办公,但环境更优美,私密程度更高,自由度也更高,是清代皇帝特有的生活享受。


至于出宫去玩,这个就太困难了。民间所津津乐道的什么“微服私访”之类的,虽然野史里描述得煞有介事,但是其实早在清初,康熙帝就明确表示过不赞成这种行为,他说:“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开创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耳。此等事,朕断不行。举国臣民以及仆隶未有不识朕者,非徒无益,亦且有妨大体。况欲知天下事,亦不系于此也。”也就是说,康熙帝认为,传说中宋太祖和明太祖都有微服私访的行为,实际上是他们有意说给人听的一种假象,为的就是告诉臣子们自己深知下情,让臣子们不要妄图欺骗自己,而康熙帝自己则觉得这种行为不仅有伤大体,而且是否“知下情”,其实和“微服私访”未必就有必然的联系。而康熙朝之后的皇帝们,都有每日办公前恭读先朝《圣训》《实录》的习惯,相信不会不知康熙帝的这种态度。


当然,如果皇帝觉得上面这些娱乐全都很无聊,也还有玩物丧志、沉迷后宫这条路可以走。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主题

662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369
QQ
沙发
发表于 2021-8-20 12:40: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zmy说: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27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46
板凳
发表于 2021-8-20 15:36:16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云公子说:
看来古代的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43
地板
发表于 2021-8-20 15:48:49 | 只看该作者
<
地板 预知未来的我说:回复楼主天涯过客
九五之尊基本上没有什么真心的朋友。就像现在的领导一样,有事情来帮忙都是有目的。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

帖子

33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333
5#
发表于 2021-8-21 14:12:41 | 只看该作者
5楼 算天者说:
第一次知道康熙下江南,原来是野史。/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1-27 10:20 , Processed in 0.4502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