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断线的木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故事学推拿系列文章

[复制链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01#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07:10:20 | 只看该作者
101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81》推拿四法活血治闭经Part1 ?听故事



一次给一个社会上办的针灸推拿班讲课,那天讲的是腹部和腰骶部手法,有摩法、揉法、擦法、拍法等。
在讲完理论部分后,就进入了手法示教、练习环节。我示教一个手法,学员练习一个手法。学员两两一组,或先当医者或先当患者,相互练习,相互体会,练得非常认真。
快到课程结束时,一位正在接受拍法的女学员,从治疗床上突然起身离开了教室。过了一会她回来了。我只是注意到了她这一举动,但并没有多想。
下课后,她走过来,大体上跟我有这样一段交流。






她说:“于老师,您前面讲总论时,不是说手法有活血的作用吗?还提到腰骶部手法有可能会影响到月经。当时我根本不信,认为一个外治方法,仅仅在腰骶部揉揉,就能引起体内那么大的变化,我根本不信。但刚才我信了!”














我问:“什么事让您突然相信了?”





“是这样,我闭经好几个月了。”女学员说:“今天练手法之前我就想看看、体会一下有这种作用吗?刚才做了一会儿手法,我就觉得小肚子里有反应。”

















“那后来呢?”





“刚才越做肚子里的反应就越强。后来我不是出去了一下吗,就……”女学员继续说,“所以我信了。太棒了,太神奇了,我真得好好学习手法。”















Part2 ?专业提示






专业提示1

手法具有活血的作用毋庸置疑。上面只是众多病例中的一个,当然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例。通常治疗时需要一定的疗程,操作部位还有一些特殊讲究,手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



专业提示2


正是因为手法具有活血作用,所以常用于治疗月经病瘀血型、寒凝型。



专业提示3


治疗闭经常用的活血手法有:摩腹活血、点穴通经、横擦腰骶、掌拍八髎。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23:04:38 | 只看该作者
102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82》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Part1 ?听故事
































一次,一位30来岁的女患者来诊。我问她:“您哪儿不舒服呀?”





她说:“刚才看见一个彩色的鸡毛毽,特别好看,就没忍受,踢了一下。结果大腿根这儿给抻了一下,痛得不得了,差点摔倒。”











“还有什么别的不舒服吗?”





“没有了。”



















“以前痛过吗?”










“没有。”











“受过伤吗?”





“没伤过。”














我问她:“做哪个动作扭伤的呀?”
她站起来,一手扶着诊台,用左腿学了一下踢毽的动作。






?至此,我想她应是一个髋关节扭伤。?









于是我说:“我给你检查检查吧。”
于是我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给她检查。检查时我发现,她的双下肢无明显畸形,双下肢等长,下肢力线正常,髋关节压痛并不明显。然而检查时发现髋关节内旋、外旋、屈曲三个方向明显受限且疼痛。进而我又查了内收与外展,同样受限。我又让患者改为俯卧位,检查后伸功能,不出所料,后伸功能也受限。










这是什么病呢?只踢了一下毽,就各方向受限,用“髋关节扭伤”不太好解释。我再次问她:“伤过吗?”





?她说:“没伤过。”?





我建议她去拍个片子,然后再治疗,但病人和我商量,坚持要先治疗后检查。治疗后病人髋关节活动受限明显缓解,但并没有一次性全部解除。我嘱咐病人做相应的功能锻炼,病人满意地走了。经过三次治疗,加上她自己的功能锻炼,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全部恢复了。
在第二次、第三次治疗中,病人和我聊天,聊起来她前不久去爬山,往山上爬时没有什么不适,但下山时一个一个台阶下,下山后就觉得腿痛,而且痛了一段时间。她自己认为是爬山累的,并没有多想。后来就出现这次踢毽导致的疼痛。
根据病人的爬山、踢毽导致的疼痛以及治疗过程,我考虑这个病人的髋关节应是一个“粘连”性质的关节炎。我就把这个病称为“粘连性髋关节炎”吧。其实这个病很像肩周炎,临床中还是很常见的。
就在这篇公众号的写作过程中,又接诊了这样一例患者。这位患者也是女性,也是30岁左右,是因为前不久练功时,过度追求高难度动作而引起的。












Part2 ?专业提示









病因提示1

“粘连性髋关节炎”几乎都有一次髋关节过度使用的过程,紧接着就出现疼痛。因患者知道是累的,所以通常以休养代替就医。此时有可能痊愈,也可能出现粘连。随后,当患者再一次大幅度运动时发生“髋关节疼痛”,并常以“扭伤”为病因来诊。但当有严重外伤时,应首先考虑骨折、脱位。



症状提示2

“粘连性髋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髋关节疼痛、功能受限,尤以屈曲、外旋、后伸受限最为明显。患者常以不能下蹲为主诉,实为屈曲受限;常以不能跷二郎腿为主诉,实为外旋受限(文前的病例描述方式为踢毽);常以不能迈大步或大步跨跃时疼痛为主诉,实为后伸受限。



治疗提示3


手法治疗“粘连性髋关节炎”并不复杂,局部松筋后做髋关节摇法以恢复患者髋关节运动功能,有针对性地在内旋、外旋、屈曲位进行重点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康复提示4


“粘连性髋关节炎”治疗后功能锻炼是十分必要的。务必要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是促进恢复、巩固疗效的重要方法。通常我都会建议患者晨起、上午、午前、午后、晚餐前、睡前至少进前6次功能锻炼。练习髋关节各方向的运动即可。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0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23:13:39 | 只看该作者
103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83》肘后滑囊炎的治疗。Part1 ?听故事




工作早期,现在回想起来,至少是20年前的一幕了。
那时的“国医堂”在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南门外西侧,是一排平房。那时的三环路还不像现在这样,也没有这么多的车。那时我们学校东边有一个铁路桥,桥的东西两侧全是土道,而现在这个桥称为“太阳宫桥”,上面走的是13号轻轨。
一次门诊时,一位60来岁的大爷紧紧抓着一位小伙子的胳膊。小伙子看着很紧张。大妈的身上全是土,一脸痛苦,左手托着右臂,跟着大爷来到诊室。一看便知大妈受伤了。
简单地询问便知,小伙子骑车把大妈给撞了。经过一番检查,大妈上肢各关节功能正常,锁骨、肱骨、桡尺骨各部位均没有明显的压痛、环状压痛、纵向挤压痛。基本上可以除外骨折的可能。但大妈的右肘后方有一个很大的血肿。





就在我刚检查完时,大爷喊了一声:“那小子跑了!”






我抬头透过诊室的门向外看,那小伙子正在国医堂门口外推自行车,显然是要跑。那大爷冲着我说,你快帮我把他抓住。
我未加思索,追了出去。当我跑到国医堂门口时,那小子已经骑上车,快速地向东猛骑。而我则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赶那小子。





大爷在后面追,并且喊:“抓住那小子。”





当时我们大学南门外的西侧有一个小商店。从商店正好出来了一个中年男士,那男士伸手就想抓我,还伸腿绊我。我一跃躲过了他的腿,但那人还是抓住了我的白大衣。










我差点摔倒,气喘嘘嘘地冲着他喊:“不是我,是那个骑车的。”





?????他赶??忙说:“对不起!对不起!”???????





当我再次向东追,追过我们大学南门时,那小子已经骑得好远了(我看得有300米远),眼看着就要过了那个铁路桥了,没有可能追上了,我慢慢地停下脚步。





可就在这时,一辆吉普车突然停在了我身边,司机冲着我说:“快上车!追!”














我拉开吉普的左后侧车门,上了他的车,坐在司机的后面,说:“你这可是逆行,行吗?”





“没事,我是武警。”武警开着车飞快地向东追去。





但终因是逆行,又差着太远了,追过铁路桥后,就看不见那小子了。而且不知那小子是向前跑了,还是拐弯了。





武警很懊恼,“让他给跑掉了。”说着,气得还直拍方向盘。
















Part2 ?肘后滑囊炎的专业提示






病因

急性者多因猛烈撞击形成,如本例的外伤。慢性的多因反复摩擦而引起,如矿工,所以也有称此为“矿工肘”。



症状

急性的有明显的疼痛,且迅速肿胀。慢性的在安静时和运动中肘后部可以有痛感、或胀感、或根本就没有痛感。









治疗

急性的可冰敷、外用活血药。肿胀较重时可在消毒后,用三棱针穿刺、注射器抽吸、或火针穿刺。而对于慢性的、无疼痛者的可不做任何处理;若肿胀较重,亦可做穿刺,将滑液排出。参见下图。








注意事项

急性期注意休息,如有伤口可对症处理。慢性的肘部避免支撑负重。



身体素质

作为一个好医生,还要有一个好身体。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04#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23:18:03 | 只看该作者
104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84》解决膀缝痛只需两个手法。Part1 ?听故事



两周前一位病人来诊,主诉“膀缝痛”。















我问她:“怎么弄的?”





她说:“退休了,老在家待着,浑身难受。那天被邻居拉着去公园锻炼,刚抡了两下胳膊,就给抻了,痛得动不了。”














“那现在哪儿痛呀?”





“就是膀缝痛。”














“那一共几天了?”





“三天了。”














我一看患者的脸色有些苍白,眉头紧锁,我又问:“胸口痛不痛?”





“不痛!”








我又摸了一下患者的脉膊:正常!

至此,根据病史,应该可以除外心绞痛的可能。经过检查,就是左侧肩胛间区疼痛,压痛,有条索。实际上就是菱形肌痉挛。经过5分钟的治疗,疼痛立刻缓解,患者的面色变为红润,眉头也舒展了。














Part2 ?专业提示









膀缝痛

在这里我指的是肩胛间区的疼痛。伤科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一般称为“劳损“或”扭挫伤“。我个人觉得这两个诊断定性诊断很好,但定位诊断不够。



膀缝分层解剖

在皮肤与皮下组织的深层,主要是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群(颈最长肌、颈髂肋肌、胸髂肋肌、胸棘肌、胸最长肌)、肋椎关节和胸椎椎间关节。














诊断

分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1)根据压痛的深浅,条索的深浅与走行、胸椎棘突正偏与间距,可做出定位诊断。个人经验如下:如果痛在肌肉层,不伴有吸气时的疼痛,就定位于肌肉;如果有呼吸时的疼痛,尤其是吸气末的疼痛,就定位于肋椎关节或胸椎椎间关节。
(2)定性诊断需要根据损伤史和检查所得做出。



手法治疗

(1)病位在肌肉,辨证为筋强:也就是说只要触及条索,就须采用拨法,应手即可,条索消失即止,症状立现,也就需要1-2分钟的时间(实际治疗时还应花一些时间做放松手法)。
(2)病位在关节,辨证为骨乱:也就是说只要有吸气痛,就采用胸椎提抖,弹响即效,“云散天睛”,正所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瞬间就出现疗效。



注意事项

(1)病位在肌肉时,强调应手即可,条索消失即止。意思是不可竭力攻伐,倘若竭力攻伐,一定会有“后遗痛”,也就是手法造成的局部肿痛。
(2)病位在关节时,应“松筋在先,整复在后”。虽整复手法(如胸椎提抖法)有立竿见影之效,但还是要遵循“骨伤与筋伤”的基本原理,即“骨乱必伤筋”,故在此建议“松筋在先,整复在后”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05#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23:20:20 | 只看该作者
105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85》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治疗。Part1 ?听故事



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按摩推拿学》里,在推拿“禁忌症”章节中,我写了这样一条“醉酒精神失常等与医生不合作者”。

课堂上我都会讲醉酒精神失常是“例示”,强调的是“等”、强调的是“与医生不合作者”。案例教学中我都会讲到下面这个病例。
如果没记错,应该是1997年的一个病例。当时我和韩老师(教研室主任)一起出诊。
有一天一个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病人(女,30多岁,圆脸)来诊。韩老师给她检查完,开了些中药,还开了点膏药,开了4次推拿治疗,嘱她定时来做手法治疗,还建议她休息几天。
二诊时,这位病人来诊说效果不是很明显。





韩老师说:“小于,你帮她好好治治”。














我说:“好,没问题,我给您治。”治疗后我问她:“怎样,感觉好点吗?”





她说:“嗯,不错。”














“那您就继续治疗几次,一定能好的。”
三诊时,这位病人直接就找我给她治疗。治疗后她很高兴地走了。可是四诊她没有按时来治疗,二周后她来了。可这次来的情景可就大不一样了。
四诊时,她不是推门进来的,而踹门进来的(注意,这可是位女士)。当时我们国医堂的门窗是铝合金的,“当”的一声门被踢开,门窗乱响。韩老师、诊室里的病人和我都被吓了一跳。这是我唯一见到的针对我们的,这样的架势。





只见那个病人,双手插腰,大声说:“你们说怎么办吧?我的腰越治越重!”














韩老师赶紧让病人坐下,问:“怎么了?坐下坐下,慢慢说。前几次治疗不是挺好的吗?”





“是呀,前几次是挺好的,可现在重了。”














“别着急,慢慢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冲我说。”韩老师先是安慰着患者。“来把病例给我,我看看怎么回事。”韩老师看看病例,说:“怎么两周没来了?”





“我工作忙,没时间来!”这位女士气呼呼地说。














“那我给你开的中药,你吃着怎样?”





“我不爱吃中药,我根本就没取!”














“那我给你开的膏药,你贴了吗?”





“我橡皮膏过敏!”














“我让你休息几天,你休息了吗?”韩老师继续与这位患者沟通着。





“没跟你说吗,我工作忙,得上班,没时间休息!”














韩老师说:“你看看,让你治疗、让你休息,你说你忙,让你吃中药你不爱吃,让你贴点膏药你过敏,你说医生还能怎样办?”













Part2 ?“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专业提示








解剖特点

腰三位于腰椎生理前屈的量高点,这一节段负重大,活动度大,因此腰三横突就长,相应的损伤几率就大。
也正是因为这一解剖特点,在筋伤中腰三横突综合征最为常见,在骨伤中第三腰椎横突骨折最为常见。
这一解剖特点有其生理上的必然和优点,病理上也有其必然和疼痛特点。








关于疼痛

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疼痛特点为:
(1)轻者腰三横突局部痛
(2)中度的疼痛可从腰连及臀部
(3)重者疼痛可达大腿外侧



关于治疗

大部分病人通过推拿手法、针刺可以治愈。但因解剖特点无法改变,所以医学不能保证此病不复发。



医嘱是关键

嘱患者避免受寒、损伤、劳累。
(1)寒主收引,腰部受寒,寒凝经脉,即会使腰部血管、肌肉痉挛产生疼痛。
(2)若损伤导致附着于腰三横突部位的肌肉损伤,就会产生本病。
(3)劳累的实质是局部反复受到牵拉,产生慢性损伤,出现疼痛。
以上三点既是原发病因,也是复发病因。因此需要提请患者特别注意避免受寒、损伤、劳累。
分析今天的病例,一定是因没按时治疗而未痊愈,因劳累而复发。
今天的故事也提示我们在下达医嘱时务必要和患者说清楚。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06#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23:25:49 | 只看该作者
106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86》从头晕看推拿治疗中的“三因制宜”。Part1 ?听故事



今天的病例发生在1990年的夏天。那时我工作不到一年。这位肩周炎患者的治疗经历,让我重新学习、重新认识了“三因制宜”。

那天气温很高,患者也很多。一位患者一直等到11点多才看上。她是一位肩周炎患者,50多岁,女性,一看便知体质不是很好。
我给她治疗时,认认真真,专心治疗。先揉后点,做完各种放松活血手法后,开始做帮助肩关节运动的助动手法,摇法助动、内收助动、外展助动。
当我做拔伸时,依旧认认真真,专心治疗,用力拔伸。说得更明白一点,我只关注着治疗,并没有观察患者,做了一会儿,我觉得患者有些不对劲,不出声了,不喊痛了。我再一看患者,患者脸色已经发白。









我赶紧问她:“怎么,不舒服?”





患者有气无力地说:“头晕。”














“那您赶快躺下。”我扶着患者躺下,过了一会患者缓过来了。我问:“怎么头晕了?”





她说:“哎,我这个肩呀,夜里痛,睡不好;起了一个大早;没吃早饭就来了;天又这么热;等了一上午,这都11点多了,才看上;你那么认真,我也不好意思打断你的治疗,我就忍着,后来实在忍不住了。”














我嘱咐她:“您下次来治疗时一定要吃早饭。”过了几天,患者又来了,我问:“今天吃早饭了吗?”





她说:“今天吃了。”














我还是认认真真地治疗,还是没太关注患者的即时感受,过了一会,我发现患者又有点不对劲了。我赶紧让患者躺下,我问:“您不是吃早饭了吗?”








“嗨,我就喝了一碗粥。”
















Part2 ?“三因制宜”的专业提示






三因制宜


三因即“因人因时因地”治疗,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思想。患者第一次头晕后的一段话里有6个关键点,解读如下:
①“夜里痛,睡不好”说明病之痛;
②“起了一个大早”说明没休息好;
③“没吃早饭就来了”是头晕的原因之一;
④“天又这么热”容易出汗,体力下降;
⑤“等了一上午,这都11?点多了,才看上”说明患者体力不支;
⑥“你那么认真,我也不好意思打断你的治疗,我就忍着,后来实在忍不住了”说明我在治疗中没有及时查明患者的感受。
以上六点虽不能说是三因的全部,但已经在体质、就诊时间、就诊时的状态给予了高度的总结,是很典型的状态。



辨体质

患者之所以两次出现头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患者体质弱,且没有引起我注意。当是我只认为患者是因为没有吃早餐而出现的头晕,实际上是上面分析的6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头晕,即使第二次吃了早餐,也还是头晕了,更何况这顿早餐的营养价值极低、量极少。
说到底,我没有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给予适当的刺激量,没有充分认识到“因人(体质)”治疗的重要性。
从这例患者后,我没有再出现因手法刺激量大而出现类似现象。



关于治疗

在推拿治疗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尤其是肩周炎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听取患者对治疗的反馈,这就是“守神”在推拿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0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23:29:06 | 只看该作者
107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87》颞下颌关节炎的治疗及衍生出的治法。Part1 ?听故事



在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按摩推拿学》中,在头痛治疗手法里,有这样一个手法“远端配穴”,我做了这样一段注解:无论哪型头痛,也无论哪个部位头痛,均应配1~2个远端穴位??目的在于引气下行,防止气聚于上,出现头晕等症。
这种“引气下行”的治法来源于一例颞颌关节炎的治疗。
有一次在给一位颞下颌关节炎的患者做治疗时,其中有一部分治疗手法是:与患者相对而坐,着力于颞下颌关节、上关、下关、太阳穴等部位,做揉、推等手法。





也许是因为治疗部位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我专注于治疗,没有和患者做过多的交流;也许是患者过多地关注我的治疗;也许以上三个原因都有。
治疗了也就十分钟吧,患者就说头晕、头胀。









我说:“您要不休息一会。”





患者休息了片刻,说:“没事的,也不是特别的晕,就是有一点儿晕呀、胀呀,也说不清。”



















Part2 ?专业提示








病例分析

应该说这位患者的症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头晕,而是不适。就是中医里所讲的“气聚于上”。



原因分析


(1)治疗部位的原因。因病位居于颜面,所以治疗时患者自然容易关注治疗局部,所以容易“气聚于上”。
(2)因我专注于治疗,没有和患者做过多的交流。也就是说我没有主动去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气聚于上”。
(3)患者过多地关注我的治疗。因为我们面对面而坐,患者也没有什么可以看的、想的,只能“意守”着治疗部位,自然容易“气聚于上”。
(4)也许以上三个原因都有。



衍生治法

从那以后,在治疗中我特别注意“引气下行”的治法,特别是病位在头(如头痛、头晕)、病位在胸胁(如胸闷、心慌、胁胀痛)、病位在腹(如腹胀)时,无论推拿、也无论针灸均应注意调气,引气下行。这已经成为我的一个重要治法--“引气下行”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08#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23:32:58 | 只看该作者
108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88》一个整复胸椎的手法。Part1 ?听故事



1998年在给本科生讲完扳法,做“仰卧位胸椎整复法”示教。





和往常一样,我对这个手法的每个细节、要领边讲边示教,包括:患者的手臂怎么放;医生的手如何半握拳、如何放在错位的部位;医生的胸部如何抵住患者的两臂;什么时候发力。
示教后学生开始练习,我开始辅导。





一个留学生向我走来,说:“老师您讲得真细。我在***国就是做整脊的。”














我一听,有些吃惊,说:“那么我讲的这些整复手法,与你们做的有区别吗?”





“有!中国有许多手法我们不会做。”留学生说。














“那对我们的课程、我们的手法有什建议吗?”我问他。





“我就是想跟您说,您讲得很细。我在我们国家也学过这个手法,老师没有讲那么细。”














“那怎么样了?”





“老师刚才讲‘医生的胸部抵住的是患者的两臂’,太重要了!”留学生停了一下,继续说:“我学习时老师没有讲,结果我做的时候,是用‘胸抵住了同伴的肘’,我一用力,我的肋骨就断了。”





说着他用手指了指右侧的胸部。(按他指的部位,我估计应是个肋软骨损伤)









“那你的伤现在好了吗?”





“好了,好了!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




















Part2 ?关于“仰卧位胸椎整复法”的专业提示







操作提示

患者先坐于床上,两臂交叉置于胸前。医生一手半握拳,置于患者偏歪棘突的两侧,然后使患者逐渐仰卧于床上,医生胸部抵住患者两臂,并嘱患者呼气,在呼气末瞬间按压,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



要领提示

(1)两臂交叉,但不是两手交叉;










(2)半握拳的手,掌根与屈曲的手指分别置于偏歪棘突的两侧;





(3)医生的胸部抵住的部位是患者两臂,而非两肘;
(4)呼气末发力;
(5)复位的标志是听到或感觉到弹响音。



作用提示

整腹胸椎椎间关节、肋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错位。



变化提示

为防止损伤胸部、挤压到胸部,医生亦可用手或腹部抵住患者两臂进行操作。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09#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19:59:15 | 只看该作者
109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90》头部保健&治疗双料手法“扫散法”的轻与重。Part1 ?听故事



“扫散法”是一个具有保健和治疗“双料”作用的手法。这个手法在我们大学特色教材中,遵循了传统的做法与描述,采用轻刺激的方式施用手法。我一直是这样教的,也是一直这样用的。
直到2010年,我这个观点开始“松动了”。
有一天,在我办公室门口,遇见了以前教过的一位成人教育班的学员。





他先叫的我:“于老师,您好!”





我一看,虽叫不上来他的名字,但认识,一定是我教过的学员。只不过是什么时候教的、哪个班的我已经记不清了。









我说:“你好,你来有事?”





他说:“我姓X,十几年前您教过我。”














“是吗?真对不起,我记不住你叫什么名字了。”





“我叫XCE。”














“噢,是吗,来我办公室坐会吧。”
CE也没客气,就进了我办公室。简单地聊了会,我得知,他以前听过我的课,毕业后就自己在外打拼,出门诊、做手法治疗。目前到学校进一步深入学习。





CE说:“于老师,最近一段时间,每周四下午我都来学校,只要您没事,我就来办公室给您做一次保健按摩,学生给您汇报一下我这几年的成绩,您也再给我一些指点。”














听了以后,我很高兴,立刻说:“好呀!”





“那今天先给您做一次吧!”CE说。





于是CE就开始了给我做手法。背腰部手法,一气呵成,舒展流畅,力量适度,速度均匀,部位准确,手法灵活。

最后CE给我做头部手法,当做到“扫散法”时,我感觉到他的力量很大,头皮有明显的痛感,我有些受不了,但碍于面子,没说,坚持着。同时我也在想:他这样做一定有这样做的道理;我接受不了强刺激,并不等于别人也接受不了这样的强刺激;忍着吧,看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
说心里话,我盼望着他尽快结束这个手法。可他做了好长时间。









我轻声问:“平时你给别人做,也用这么大的力吗?”





“对呀,有时比这力量还大呢。”














“那,病人受得了吗?”这话等于暗示他,我觉得有些重、有些受不了。
可他似乎没有明白我的意思,继续着他的手法。而我尽量放松,不让他察觉到我有些受不了、尽量不妨碍他的手法发挥。

手法结束后,我觉得头皮发热,但整体感觉很好。用一个比较流行俏皮的说法是“痛快,即痛并快乐着”。









我跟他说:“我觉得那个“扫散法”发有些重。”





他说:“您是不是觉得头皮热乎乎的?”














我说:“是呀!”
除了热以外,头皮不碰还好,若碰则有些痛感。到底有多痛呢?第二天早上我洗头时,我还不太敢碰我的头皮呢。












Part2 ?关于“扫散法”的专业提示











手法提示



1.操作提示:医生手指屈曲置于患者头部两侧,做前后方向的快速滑动。
2.要领提示:力量宜轻不宜重。这也就是“扫”含义。这是我的认识。但故事的主角用的力量很大,虽然我感觉到有些痛,但效果很好。因此请大家根据具体情况,区别使用吧。
3.作用提示:调理少阳之气。
4.应用提示:治疗失眠、偏头痛、眩晕,也是常用的保健手法。
5.作用层次:皮下。









态度提示

这里我必须说一点,CE的强刺激,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体会、理解了这个手法。后来上课再讲到这个手法时,我会讲到这个例子,提示学生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与自己风格不一致的手法和同行。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10#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20:01:56 | 只看该作者
110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91》“妈妈手”的治疗Part1 ?听故事








前不久,一位病人进了诊室就说:“大夫,您帮我看看我的手腕,疼得不得了。”














我一看,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女士。笑着说:“好!好!好!我帮你看。”说着拍了拍椅子,示意她先坐下,“坐下说。哪边痛呀?”





“这边、这边!”说着,女士将左手伸了过来。























“刚生完小孩没几个月吧?”我问。





“您怎么知道的?”女士有些惊呀。














“抱孩子抱的!”我说。





“真的呀!?开始还没这么痛,这几天越来越痛,痛得厉害,都不敢抱孩子了,怕抱不住,再把孩子给摔了。”女士继续问:“大夫,这是什么毛病呀?”














“这就是‘妈妈手’。”





“什么,‘妈妈手’?”














“对!就是年轻的妈妈、或奶奶、姥姥抱孩子,抱的。”





“对对对,我手痛,不敢抱孩子,我妈抱孩子的时间就长了,结果这两天她也开始说手腕痛,我还以为这病传染呢。”女士说,“那这病应该叫什么呀?”














这个病叫“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Part2 ?妈妈手的专业提示






关于本病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是指发生于桡骨茎突部的,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鞘的狭窄性病变。也称Finkelstein’s病,男女发病比例大约为1:6。



病因提示


好发于手工劳动者,年轻的妈妈、或奶奶、姥姥因抱小孩而得本病的非常多。因此今天的故事里我讲,当我猜出她刚生完小孩没几个月时她有些惊呀。同样的道理,有时我们问那些年龄大一些的患者:“抱孙子抱的吧?”这些奶奶、姥姥也会觉得惊讶。



确诊方法

除了腕关节侧面的疼痛、压痛、肿胀(一般较轻)外,我们让患者患者拇指在里四指在外握拳、尺偏,桡骨茎突部(腕关节侧面)疼痛者就提示是“妈妈手”--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治疗提示


1.点揉活血患者取坐位。医生一手托住患者腕部,以另一手的拇指、鱼际在桡骨茎突部施以揉法。力量宜小不宜大以起舒筋、活血的作用。





2.推捋消肿在腕关节桡侧涂少量按摩乳,上下推捋以消除腱鞘内肿胀。





3.拔伸助动医生一手拇指点揉痛点,另一手握住患侧拇指拔伸,并使腕关节及拇指尺偏、桡偏以疏通狭窄帮助拇指运动。





4.擦以温通沿腱鞘走行方向做擦法以透热为度,以达温通经络的目的。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充分休息,避免接触凉水。
2.可嘱患者局部涂一些外用活血药,自我按摩以巩固疗效。
3.也可采用中药外敷、或外贴活血祛风湿的膏药。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20:10:17 | 只看该作者
111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92》“伤科第一法”摸法。Part1 ?听故事



摸法是诊断性手法,是医生用手触摸损伤部位及相关部位,以明确诊断的方法。
在古代,没有今天的影像检查,医生在诊断伤科疾病时全凭手法触摸。如果医生触摸清楚了、对于损伤的部位和性质诊断明确了,也就是说达到了“手摸心会”的地步即可正确治疗;否则无从下手。因此摸法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各种治疗手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摸法始终被称为“伤科第一法”。
工作早期,也曾因不能触摸清楚患者的伤情而失去患者的信任。






在骨科进修时,李祖谟主任反复告诫我们:“我不反对你们这些年轻的医生拍片明确诊断,但在放射申请单上一定要写清你摸出了哪个部位的损伤、什么样的移位、你的初步诊断和分型是什么,待影像检查结果出来后做对比,看哪里摸对了,哪里摸错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你们摸法的水平。”





几年前参加一次医疗服务。一位贵宾来到我的诊室就诊,主诉是颈痛和臂痛。我先是给这位贵宾检查,当我的手触摸到这位贵宾左肘关节时,我立刻感觉到他的肘关节与常人的不太一样,我停了一下,他看了我一眼,我也看了他一眼。






他问我:“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我说:“您的肘关节好像有些问题,??”





“你能摸出来?”














“是,能感觉到您这里有些小问题,是不是伤过?”





贵宾说:“你说说这是什么问题。”





于是我给他说了我的初步印象,伤的情况和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贵宾不住地点头。






事后,组织这次医疗服务的单位领导反馈给我,说:“你给看的那位贵宾,对咱们的医生赞不绝口,说:我什么都没说,医生隔着衣服,就那么轻轻地一摸,就摸出了我原来的伤,真厉害!”





其实每个骨伤医生、推拿医生都有这样的“绝活”。在大部分情况下,均能通过切诊(触诊、摸法)对伤情判断到八九不离十,或通过望诊看出大体的伤情。













Part2 ?专业提示








文献记载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摸法,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其或为跌扑,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



摸法的内容


在触摸过程中,重点摸压痛、畸形,摸肤温、异常活动、弹性固定、肿块。


常用手法


1.直接触摸:在损伤的局部直接触摸,对于诊断局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正所谓“手摸心会”。
2.两手挤压法:用两手在患处从上下、前后、左右方向进行挤压的方法。本法有助于鉴别骨折与脱位。
3.叩击法:在肢体的远端沿肢体纵轴方向进行叩击,用于诊断有无骨折。如叩击足跟以明确下肢是否有骨折,叩击头顶以检查脊柱是否有骨折、颈部神经根是否受压。
4.旋转法:一手扶(或托或握)损伤的局部,另一手握肢体的远端做轻度旋转。如在检查半月板损伤时所做的Mc Murray检查。
5.屈伸法:用手握住损伤处邻近的关节做屈伸运动,用以诊断关节的活动度和损伤情况。
6.摇摆法:一手托住患处,另一手握肢体远端,使肢体做内外翻的运动。本法多用于检查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再如诊断半月板损伤的Mcgregori征(患者仰卧,患膝伸直,检查者一手固定膝部,另一手握住小腿的远端作内收或外展,如膝关节侧方间隙里有固定疼痛痛,则表示半月板中部可能有损伤)。






几句心里话



1.摸法需要反复练习、不断积累、细心揣摩、认真总结。既使影像诊断十分普及的今天,摸法仍有重要临床意义,仍然称得上是“伤科第一法”。
2.摸法要与临床问诊、望诊、闻诊及目前的影像检查所得,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
3.在强调摸法重要性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影像诊断是摸法的延伸,是关键的医学文档,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是今日临床诊断中不可缺少的。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32

帖子

22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83
112#
发表于 2022-9-28 20:13:03 | 只看该作者
112楼 二十四桥明月夜说:
好帖子,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13#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20:13:43 | 只看该作者
113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93》“三壶”的故事。Part1 ?听故事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老师给我开过小灶,给过我无私的指导,对我的成长起了巨大的帮助。我始终记得他们,至今影响着我的行医、教学、带教。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三壶”的故事,不是宣扬“负能量”,而是提示我们珍惜各种学习机会。
我曾经与一位老师有过这样一次对话。我将这位老师称为D老师吧。





D老师大体上这样说的:“你和WW一看就会,太聪明(恕我借别人的嘴自夸),但你俩谁也没学全。我教给了他一部分东西,教给了你另一部分东西。教的东西不一样。”














我说:“您教了我好多东西,我从您这里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





D老师并没有理会我对他的肯定,“你别失望,也别吃惊,因为我学这些东西时太费劲了,不能轻易地全教给你们。”他继续说:“你知道什么是三壶吗?”














这一下可把我给问住了,我小声说:“三胡?柴胡?前胡?元胡?”





D老师看了我一眼,说:“我就知道你不知道。不是问你中药。”














“那是?”





“我学习时,讲究三壶,”我竖起耳朵听是哪三胡,D老师继续说:“师傅休息时徒弟要给拿茶壶;师傅吃饭时徒弟要给拿酒壶;师傅睡觉时徒弟要给拿尿壶。”





我听得有些傻了。但我相信,那是过去学习时的真实场景。我也非常理解这位老师的心情。
后来我当了老师,走上了讲台,秉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毫无保留,手把手教,让学生学、让学生们好好学,不好好学的还会挨说。
临床带教过程中,也是倾我所有,教给学生,包括那些“黑穴”、“于氏**穴”、需要治疗的“小肉”。










Part2 ?关于学习的提示






珍惜师生的情缘

老师要珍惜,学生也要珍惜;今生有缘才能成为师生。



珍惜学习的机会

技多不压身,所有学到的东西都是日后为患者解除疾苦的手段。



珍惜所有倾囊相授的老师

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都会倾囊相授,他们才是主流,是我们的福分。即使因各种原因没能倾囊相授,只要学到了,仍要怀感恩之心。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20:18:32 | 只看该作者
114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94》在技能学习中如何用心“看”。Part1 ?听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专程去拜访一位先生,想跟他学习一个上午。当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后,却被拒绝了。









我心里想:花了2个小时来的,怎么都要学点东西吧,否则对不起往返路上4个小时呀。
打定主意后,我开始推开别的诊室门,想介绍一下自己和想参观一下的想法。





可是总被呵斥:“关上门,在外面等着!”





由于我一个一个诊室推门看,很快就被医院的保安盯上了。您想啊,别人去看病,要么是别人搀着,要么就是手捂着腰,面露痛苦表情,没准还不时地“哎呦”两声;而我既没拎着X光片,也没攥着和病历,还不时到处张望。我估计保安拿我当坏人了。保安始终在距我三、五米的地方站着,估计是想在第一时间把我“拿下”。有时,我一看保安,保安就假装没事人似的看别处;我一不看保安,保安就盯着我。我也没时间跟保安去解释。
我站在一个诊室门口,观察着患者进出时间。我注意到一个患者从进到出大约十分钟左右。我想医生时间安排大概是第1-2分钟问诊,第3-4分钟检查,第5-6分钟做放松手法,第7-8分钟做关键的治疗手法,第9-10分钟写病历开药。再等下一个病人进入诊室时,我就站在门口,背对着门,假装站在门口候诊,但实际上是用足跟轻轻将门挡住,不让诊室的门关严。估计医生开始做关键治疗手法时,再用足跟将门轻轻推开。此时向里看一眼,看到了这十分钟就有收获,没看到就还得等十分钟。
其实,这样的学习经历并不多。因为大部分老师喜欢爱学习的学生。
我愿意跟老艺人、老工匠聊天,听他们讲他们学艺时的经历。我发现学艺内容千差万别,学艺之路各不相同,但每个成功的艺人、工匠都有着共同点,那就是:学艺都需要走心、都需要琢磨、都需要坚持、都需要勤奋。
人生要不断地学。在课堂讲授、实训演示、临床跟诊中,都要学会看,要学会用心“看”。











Part2在学习推拿时“看”的方法








首先要看医患间的关系


首先要看医患间的关系:包括医生与患者各自体位、相互关系。



其次要看医生的姿态


其次要看医生的姿态:包括足的位置、手的放置、医生的眼神、全身各主要关节如何协调,相互配合。



第三要看医生做了哪些铺垫


第三要看医生做了哪些铺垫:如体位上有哪些安排、语言上有哪些沟通、手法上做了哪些准备、前后衔接的手法是什么。



第四要看医生的发力


第四要看医生的发力:包括发力与着力的部位是哪儿?持续还是瞬间发力?“根、中、梢”在哪儿;如何“起、顺、发”?(起于根,顺于中,发于梢)。方向如何?力量的持续时间?发力的时机?



第五要看手法的转承

第五要看每个手法的转承:如手法结束后如何过渡到下一个手法,或关键治疗手法的前后还做了什么手法。




第六不光用眼,还要用心


第六技能学习不光是用眼看,更多的是要用心去“看”,即学习要走心、要琢磨、要坚持、要勤奋。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579

帖子

2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30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20:21:30 | 只看该作者
115楼 断线的木偶说:
《听故事学推拿095》学会听也是一门学问Part1 ?听故事











故事一?学会听主诉
有一位儿媳妇替婆婆来问病。





儿媳妇这样描述:“我们家老太太胖,老说腰痛腿痛,我就想让她适当地走走,要不然越来越胖,越不走腿越没劲儿。”














“这不是挺好的吗!?”我迎和着。





“从我们家的楼门口到小区门口也就100米。我扶着她走,她说腿痛。可是她走走停停,站在道上,先后跟3个邻居聊天,前后加起来聊了有1个小时。”














“那聊天时她腿痛吗?”





“她不但没说腿痛,还跟没事人似的。”儿媳妇带着不解的神情描述着。





这是什么病?
为什么走路就说痛,站那儿聊天就没事儿?
据此,你能判断这是什么病的主诉吗?







故事二?从杂乱的症状中听出规律






一位患者说了如下一些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看东西眼发花,心跳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手脚发凉,汗多”等。





这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症状有什么内在规律吗?
据此,你能判断这是什么病的主诉吗?能听出来是什么病吗?









Part2 ?关于“听”的提示









“听”需要专业素养


故事一中儿媳妇的描述,是一个典型的“间歇跛行”。故事二中患者的描述是一个典型的“交感兴奋”的症状。能听出来说明“会听”,会听的基础实际上也是一种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既有赖于知识结构,也有赖于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听”要听出弦外之音


临床学习时,有时带教老师当着病人的面,不便指出实习生的错误,会说得很含蓄,比如“这个手法要这么做就好了”或“这个力要向这个方向就更好了”。这就表明,这个手法这么做不是很好或者说就是错的,这个手法的方向不是很对。



“听”后要模仿


模仿也是一个学习的重要过程,模仿是为了掌握、为了应用。模仿多了,就会用了,就掌握了。



“听”也要用心


上一期我讲了“看”要用心,“听”也要用心。
正如孟子在弈秋中写到:……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这里说的就是专心听/学与不专心区别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1-27 03:48 , Processed in 1.4796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