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7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官后遗症,有这么恐怖吗?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2161

帖子

744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15:1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壮志在我心说:
  “得了新冠,丁丁(阴茎)会缩小”、“得了新冠会造成脑萎缩”、“得了新冠,哪怕痊愈了人也废了”。只要有确诊病例出现,社交网络上就会出现有关新冠后遗症的如上猜测的说法。
  但事实上,目前有关新冠会造成脑萎缩、阴茎会缩小的情况只有少数个例,并无权威依据。一位不愿具名的免疫学教授对新冠影响“丁丁”、新冠造成脑萎缩等问题指出,有关新冠后遗症的问题都需要长期进行大样本研究,目前相关研究都缺乏大样本研究和严格平行对照,结论并不可靠。
  “丁丁”缩小概率小于十万分之五
  这一说法实际上来源于今年1月13日《纽约邮报》上的一篇报道,报道称感染新冠病毒后,有些男性会患有持续勃起症和勃起功能障碍。报道还引用了《世界男性健康杂志》于2021年5月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2名男子新冠完全康复后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并在他们的阴茎血管内皮细胞附近发现新冠病毒。
  该论文得出此结论的依据为,勃起功能需要血管的完整性,而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了内皮功能紊乱,内皮损伤可能会影响阴茎血管的流动,导致勃起功能受损。

  但在这份研究中,2名病例都因严重勃起功能障碍接受过阴茎假体手术,年龄也偏大,分别为65岁和71岁,因此很多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论的权威性有待商榷。
  虽然如此,“新冠或永久损伤男性性功能”一说法仍然火速登上热搜。直至今日,任何新冠确诊病例的相关报道出现时就会有评论称,“你的丁丁缩小了吗?”
  事实上,有关新冠是否会影响“丁丁”的相关研究并不算少,但总体来讲都是停留在通过个案来分析原因,并不能形成权威的科学依据的阶段。
  2021年3月,罗马第二大学内分泌学和医学性学教授EmmanueleA。Jannini博士在ANDROLOGY期刊(中文译为《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团队对100名男性(25名新冠阳性,75名新冠阴性)进行分析显示,感染过新冠的男性患有ED(勃起功能障碍)的预估风险比正常水平高5倍多。研究人员对此得出了“男性感染新冠后,性功能存在潜在的长期风险”的结论。
  但该研究的规模小,受试者也是通过在线问卷参与调查的方式参与,可能会产生回忆偏差,因此该研究也并不能被称为权威证据。
  2021年7月15日,《柳叶刀》上的一份研究则表示,英国伦敦大学在对超过3700名确诊或疑似长期感染新冠(病情持续28天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分析结果显示,新冠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约15%)和“阴茎或睾丸体积变小”(不足5%)。
  在国内也有新冠与“丁丁”变小联系的相关研究。
  新冠疫情伊始之际,2020年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教授张铭等人就曾发表一篇论文称,通过检测81名年龄从20至54不等的育龄男性新冠患者的多种激素发现,这些患者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而睾酮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显著降低。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睾丸功能障碍引起。这也是首个有关“新冠攻击睾丸功能”的间接的临床证据。
  然而,论文发布不久,中南医院就公开回应称,新冠病毒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只是一个研究方向,该研究成果尚未成型。目前研究有部分数据支撑,但尚无大量数据作支撑。
  2020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的团队也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布了一篇论文,证明新冠病毒会对多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性损伤。其中,睾丸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生精细胞减少和损伤。
  但彼时,《人民日报》报道援引一位生殖科医生指出,该研究只能说有相关性,两者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尸检的患者多为重症患者,很有可能是出现炎症风暴,才导致多器官损伤。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对此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有关新冠造成生殖器萎缩、睾丸萎缩等案例的人数过少,所以没有办法研究出权威的结论。但目前看有数据显示新冠影响生殖器的概率十分低,影响男性生殖器的可能性低于十万分之五,而且只新冠重症患者身上才有可能体现,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不可能受到影响。
  他解释,这是由于在人体的组织中,生殖系统是最不容易被病毒攻陷的。而即使新冠的确感染到了睾丸,睾丸也有自己的血睾屏障,可以阻止病毒继续感染生殖细胞,生殖器也不会因新冠病毒的攻陷而形成病灶。
  造成脑萎缩概率远小于多种疾病
  有关新冠后遗症的另一个关注点是“脑萎缩”。界面新闻记者查阅多论文后发现,的确存在新冠会造成脑萎缩的个案,但目前仍无权威结论。
  3月7日,《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轻中症新冠感和大脑改变相关”的研究。研究提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会减少大脑边缘系统和嗅觉皮质系统灰质的厚度。
  该研究纳入了785名51-81岁的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在新冠患者确诊前后,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两次的大脑核磁共振(MRI),第二次扫描平均在第一次扫描后141天进行。其中有401名在两次扫描之间感染了新冠病毒。
  结果显示,新冠患者相对健康人出现了在眶额叶皮层和海马旁回中,灰质厚度和组织对比度的减小、在与初级嗅觉皮层功能相连的区域中,组织损伤标志物增加、大脑的总尺寸缩小、认知能力下降。
  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出现“脑雾”或精神浑浊等问题,包括注意力、集中力、信息处理速度和记忆力的损害。但研究也表示,目前尚不知这种有害影响是否可以逆转、是否会长期存在,仍有待进一步随访。
  上述研究发布同日,牛津大学的研究学者也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新冠肺炎病例中出现与大脑相关的异常,新冠患者的大脑平均萎缩了0.2%到2%。但研究人员尚无法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对此,常荣山表示,不用过度恐慌新冠对脑萎缩的影响。一是案例稀少,不足以形成权威依据。新冠病毒出现至今仅有两年时间,而有关脑萎缩的观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报道的论文中的研究前后化了140天,而奥密克戎被发现距今也没有这么长,大量的研究表明,其造成的重症比此前的变异株减低了7成或更多。因此,现在的研究无法推断出新冠患者的后遗症是否可逆、是否会在五年后清除以及会持续多久、造成何种后果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他认为,脑萎缩是一种并不算罕见的疾病,常荣山表示,中国有两百多万酒精成瘾的人群,而长期饮酒人士的脑萎缩的概率在60%左右,这个数字要远高于新冠引起脑萎缩的人数。
  此外,经常服用药物的老年人、患有中风的群体、有过外伤、感染的患者的脑萎缩概率也远高于新冠引发脑萎缩的概率。所以“不能用放大镜来看新冠重症出院后的罕见的脑萎缩这件事”。
  最后,常荣山还表示,正常人的脑容量为1480ml,但即使是减少一部分脑容量的人群也可以正常生活。并且有很多人的大脑较小,容量在1300ml左右。目前来看,新冠的确有可能造成患者脑萎缩,但是概率极低,且症状并不明显,更不可能会像阿尔茨海默病般严重。
责任编辑:祝加贝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82

帖子

42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11
沙发
发表于 2022-3-21 15:20:33 | 只看该作者
<
沙发 诱惑说:回楼主壮志在我心
你得了以后治好了吗上来说说哦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1501

帖子

38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4
板凳
发表于 2022-3-21 16:34:28 | 只看该作者
<
板凳 知心玩家说:回楼主壮志在我心
德尔塔的致病率,绝对是高于现在的奥密克戎的,但是,感染率,专家说奥密克戎比德尔塔高,其实,德尔塔的传染率也是很高的。这个病毒是来源于印度的德尔塔,印度后期根本不做防范处理的,任其发展,那么看一下,现在的印度亡国了没有。只是,对于印度人口大国来说,甩掉了很多包袱,例如,印度的老年人,体弱多病的人,少没有文化的穷苦人,儿留下的都是年轻人,和青壮年,那么印度的出生率始终是世界第一位的,以后印度的制造业,超过我们也是必然的。所以,大家想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1501

帖子

38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4
地板
发表于 2022-3-21 16:37:17 | 只看该作者
<
地板 知心玩家说:回板凳知心玩家
对于美国来说,黑人和有色人种,本来就是他们白种人想要驱逐的对象,儿真正在美国感染新冠的,白种人,尤其是金鹰人群,很少的,辉瑞的疫苗是比较强大的,不要拿来和我们国家的对比,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国内的报道的美国,的病例多少万的,可是美国也没有亡国了啊,对了,英国现在已经像全世界开放了,现在担心的终于来了,欧美都敞开大门,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3150

帖子

97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712
5#
发表于 2022-3-21 16:48:41 | 只看该作者
5楼 强康说:
得了这个病有后遗症,肯定是有的。但是体质不一样,轻重也不一样。你想想,用那么多激素到人体里面去,各种器官都衰退了。丁丁说小也是正常啊。我看了一篇报道,03年的非典落下的后遗症。到现在生活过得很痛苦。做不了重工,不能激烈运动。而且现在新患肺炎比以前的非典还要严重。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1501

帖子

38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4
6#
发表于 2022-3-21 16:53:59 | 只看该作者
<
6楼 知心玩家说:回5楼强康
非典的时候是用了很多激素类的药品,但是,现在的新冠,没有用,不要不相信,没有用激素一类的药品,因为这个病毒用了激素也没有用。其实,在医院的治疗新冠的,严重的吸氧,轻度的类似连花清瘟胶囊成分的中成药为主,治疗疟疾的瑞德西韦,也曾经用过治疗新冠,结果用处不大。什么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叫什么,阿斯托维的,效果也不加,其实,最终还是你自己的免疫战胜了病毒,因为出院要连续做n多次核酸,直至不出现阳性反应,才能出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1501

帖子

38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4
7#
发表于 2022-3-21 16:55:30 | 只看该作者
<
7楼 知心玩家说:回6楼知心玩家
很多都是自己慢慢康复的。很多无症状的,最后也是回复正常了,只有当你有其他严重性慢性病的,本来就身体很弱,在感染了新冠,那只能是等着见阎王了。如果还不相信,那自己去了解一下,那么多无症状的,怎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2161

帖子

744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43
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18:58:23 | 只看该作者
<
8楼 壮志在我心说:回沙发诱惑
我发现你给我干上了哈,不骂你两句难受啊。别看我的帖子,更别回我的帖子。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4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0045
9#
发表于 2022-3-21 19:03:36 | 只看该作者
<
9楼 希望梦想说:回5楼强康
所以要听国家的话,响应国家的号召,该干什么干什么。听国家的话总不会出问题的。就算你有什么后遗症也会好的。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559

帖子

61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189
10#
发表于 2022-3-21 19:04:59 | 只看该作者
10楼 微笑向阳说:
自新冠疫情爆发到现在,网络上的一些文章里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新冠后遗症”,具体说法也差异巨大。一些文章还会夸大地把新冠后遗症说成是“终身的影响”,或是“发生率极高”,其实这些描述都有一定的误解成分。“新冠后遗症”是什么?会带来哪些风险?下面就一起来说说。
1
新冠后遗症到底是什么?
“新冠后遗症”这个说法本身并不是特别科学的说法。新冠是一个非常新的疾病,在全球大流行进入第三年的同时,专家们也发现了关于这个疾病的很多新的现象。比如,虽然绝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新冠几周之后就会好转痊愈,但有些人在此之后仍然有症状没有消失。
这些残余的症状都被人俗称为新冠后遗症。但这些症状是非常多样的,持续时间多久在不同人中差异也很大,对于这些症状,现在科学界的称呼是“新冠后综合征”。
即便是新冠后综合征这个名字,在不同国家也会在具体定义上有差别。例如美国CDC的定义是“感染新冠四周或更久后仍然存在的症状”。但英国则把这个时间延长到12周以上——12周以内的被归为新冠感染期症状,12周以上才属于新冠后综合征。
由于新冠后综合征是按症状留存的时间来定义的,具体的症状自然是多种多样。比如气喘、疲劳、咳嗽、认知能力下降等等,都可能在新冠后综合征的患者中出现。也正是由于具体症状的多样性,网上一些文章会夸张地说新冠后遗症“多达200种”“极为严重”“侵害人体各器官”等。实际上,虽然新冠后综合征涵盖很多症状,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受新冠后综合征影响的人都会得那么多症状。
另外,新冠后遗症给很多人的印象是终身会受其害,然而事实是,目前新冠后综合征的标准只是说感染多久之后还有某些症状,并不意味着这些症状会一直持续下去,影响终身。
2
新冠后综合征风险到底如何?
新冠后综合征是一个新的疾病概念,很多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例如,感染不同的突变株后,出现新冠后综合征的风险是否会有差异?什么样的人会有更高的风险?这些问题现在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随着大量的研究,我们对新冠后综合征的了解也深入了不少。
从症状上来说,为什么新冠后综合征会影响从呼吸系统(如气喘)到神经系统(认知能力下降)等诸多不同器官系统的功能?
■ 一方面,这很可能是由于新冠疾病本身就能对身体的多个器官产生影响。比如新冠虽然是呼吸道传染病,但它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后者可以影响多个器官。
■ 另一方面,新冠后综合征的复杂性也可能是由于它的成因复杂。除了新冠急性感染期内症状延续导致的新冠后综合征,专家们也要考虑到其它因素也可以导致类似症状。比如疫情期间长期的社交隔离导致抑郁等精神疾病风险增加,这些有时候很难与新冠导致的后遗症区分。对于重症的患者,还要考虑ICU治疗、长期插管等本身还会导致后遗症。
因此,专家们在讨论新冠后综合征的风险时,需要考虑到符合新冠后综合征标准的情况有多种原因,有的未必是由于新冠疾病的特殊而导致。成因的复杂性反映到相关研究结果的分析里,就是专家们不能简单看新冠后综合征报告的比例,还要看研究里有没有合适的对照。
比如丹麦的一项研究中,在六千多名感染过新冠的青少年中,61.9%的人至少有一项持续两个月以上的新冠后综合征症状。
这个比例看着非常高。但如果看研究中的对照组,也就是没有感染过新冠的2万多名青少年,有这样症状的比例是多少呢?达到了57%。
所以,对于新冠感染者,只能说出现新冠后综合征症状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22倍。新冠后综合征确实是存在的,但实际影响不能简单看新冠康复者的单方研究,而要结合对照,否则容易失真。
3
新冠后遗症是可以改善的
新冠后遗症这个词给人的最大误解之一就是让人觉得一旦有了就是影响终身的问题。但新冠后综合征并非如此。
确实有一些康复者,几个月后仍然有各种各样的症状,类似描述也是网上一些“恐吓性”文章的主要依据。但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研究中都观察到新冠后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在好转,仍受其困扰的比例逐渐减少。
以前文中提到的丹麦的研究为例,康复者在感染两个月后时常感觉疲劳的比例高达11.1%,到9个月时就下降到7.5%,一年时进一步减少到3.3%。
不仅是绝大部分的轻症患者会有逐渐的症状改善,甚至是需要住院的重症患者,他们的新冠后综合征在追踪过程中也是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的。
西班牙的一项研究以确诊有肺炎的新冠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跟踪他们康复后的情况。在跟踪四周时,28.3%的康复者有新冠后综合征症状,到12周时比例下降到8.3%。而且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症状持续更久的康复者中,有基础疾病的比例更高。可见,一些文章宣称的只要感染就会遭遇后遗症是极有误导性的。
现在也有研究发现,接种过疫苗后,即便发生突破性感染,新冠后综合征的风险也大幅降低。以色列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同的新冠后综合征症状在突破性感染中减少从50%到近70%不等,这与英国一项研究显示疫苗降低新冠后综合征风险50%吻合。
4
新冠后综合征仍需要更多研究
新冠是一个出现才两年多的传染病,很多研究都处于进行中。像新冠后综合征或者普通人眼里的新冠后遗症,专家们的了解更处于早期。很多问题还需要更多研究,而对它的认知也肯定会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更新。
实际上,现在世界对新冠后综合征的认知与最初发现这些症状时已经有了很多变化。
例如,2021年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便不是重症,约三分之一的康复者在新冠感染3-6个月后还有症状。当大家看到这样的结果时自然会感到恐惧。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专家们发现这些症状成因复杂多样,有的未必是新冠特有,随着时间大部分人也会逐渐好转。
确实,由于疫情在全球非常严重,很多人会受到新冠后综合征的困扰,但随着今后研究的继续,专家们对这些症状的成因以及应对手段,肯定会有更多进展。甚至已有科学家在预测新冠后综合征的风险程度上有了突破。
相对而言,一些人声称某突变株如奥密克戎有特殊的后遗症,或后遗症更多等等,并没有科学依据。这些无非是利用大家对新冠还有很多未知,消费大家对未知的恐惧而已。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333
11#
发表于 2022-3-21 19:54:13 | 只看该作者
11楼 小扇子说:
这个丁丁变小 自zhiy9uy他自己知道。因为提前没有做权威的标准的测量呀?就连妻子都未必知道有多少厘米呀?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206

帖子

40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39
12#
发表于 2022-3-21 20:21:04 | 只看该作者
<
12楼 铁魂说:回7楼知心玩家
本帖最后由 铁魂 于 2022-3-22 09:20 编辑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5-9-21 19:55 , Processed in 0.4124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