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慈禧太后为什么说,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1013

帖子

34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2 21:5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高富帅的烦恼说:

对清朝来说,列强只是要钱,要割地,要开埠,要特权,并不是真的要命,所以是可以谈价钱的。太平天国就不同了,太平天国是来要命的,只能是你死我活。   
对于这一点,清朝无论是道光皇帝还是慈禧太后,都非常清楚。所以,清朝的态度也完全不同,对洋人可以妥协让步,可以要钱给钱,要地给地,可以签城下之盟,但是对太平天国必须下死手,坚决剿灭,斩草除根,不留死角。   
在清朝君臣眼里,他们其实只是暂时统治中国的外来者,所以内心对中原汉人始终内心是不信任的,也很恐惧。清朝始终认为,自己不可能千秋万代,总有一天混不下去,是要回到关外去的。所以,清朝才始终坚持禁止汉人向东北和内蒙移民垦荒,进行开发。   
而且,汉人的这种抗争从清朝入关之后,就一直不绝如缕,而且经常是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流涌动。从康熙时期的朱三太子,到乾隆时期的白莲教,再到太平天国起义,在清朝眼里,都是汉人对满人统治的反抗。   
慈禧太后说过一句名言,宁与外人,不予家奴。什么意思呢?就是清朝如果非要亡国,宁可把中国交给外国人,也不能交给家奴,这里的家奴说的就是汉人。清朝在根子上始终是把中原汉人当成自己通过战争征服的奴隶,而不是真正的把自己当成民之父母。这和历代汉人王朝始终把自己视为民之父母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清朝从鸦片战争开始,就开始算账,发现打仗不如签合约划算,那就签合约。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洋人要羊毛,无非就是多从老百姓身上再多搜刮一些就是了,毕竟羊还是自己的。但是太平天国起义就不一样了,这是羊要造反,那就不能容忍了。   
清朝把什么人当成自己人呢?其实就是蒙古人和满人。现在很多人经常说明朝灭亡,就是因为明朝的宗室造成的财政负担实在是太重了,拖垮了明朝。清朝其实也一样,而且清朝不只是用财政供养宗室,而且用财政供养整个满族的男女老幼,以及蒙古的王公贵族。   
明朝把宗室分遣到各地进行镇守,清朝也是一样的。清朝并没有把满族人都聚集在一起,而是分散配置在全国各地的军事和战略要点上,并且在各地普遍修筑满城,和汉人分开居住和生活。比如成都的宽窄巷子,就是清朝满人居住的地方,和成都其它城区是隔离开的。   
哪怕是清朝到了鸦片战争之后,财政越来越紧张,满族人口已经很多了,清朝也从没想过动一动满族和蒙古的这种特权,仍然坚持继续供养着。哪怕是在所有战争中,满蒙八旗兵已经完全腐化堕落得不能用了,也还是坚持供养着。   
那么清朝供养着这些人干什么用呢?辛亥革命的时候,清朝的第一反应就是先调发在各地镇守的满蒙壮丁充军,组成军队,去镇压当地的武装起义。因为在清朝眼里,这是自己人,是最信得过,最靠得住的。只不过,当朝廷下令调发的时候才发现,八旗兵早已经不复祖先往昔的勇武了,只会提笼架鸟看戏斗蛐蛐。   
所以,清朝被推翻之后,溥仪最恨的就是袁世凯,而为了清朝复国,什么都可以,哪怕是给日本人当傀儡,也在所不惜。在这种心态背后,就是溥仪为代表的满清皇室始终并没有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是把自己当成外人。   

本帖来自微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358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0350
沙发
发表于 2022-8-23 08:22:0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苏北第一帅说:
说的有道理。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1347

帖子

35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512
板凳
发表于 2022-8-23 08:50:32 | 只看该作者
<
板凳 庆丰大地说:回楼主高富帅的烦恼
蒋介石的话没有错;攘外必先安内;中国古人一直是这样做的;我们口中的名族英雄岳飞在抗金以前也必然是先血腥镇压了洞庭湖起义;所以老蒋的政策没有错;他就是因为做不到安内这一点所以和日本血拼了七八年最后变成了消极抗战的帝国主义走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013

帖子

34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8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8-23 12:11:55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高富帅的烦恼说:
慈禧当年为何敢向十一国宣战?
其实慈禧之所以宣战,主要是由于一个“假情报”。
当时上海英国商人创办的北华捷报上发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是主张慈禧退位光绪复位。文章上的内容被当时荣禄亲信添油加醋的汇报给了荣禄,结果变成,十一国的公使,已经联合起来准备勒令皇太后归政,扶持光绪帝复位。荣禄立即连夜进宫,将这消息告诉了慈禧太后。
慈禧听到这消息后,根本没有考虑过辨别真假,而是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尤其是害怕光绪帝掌权。于是在第二天早上就召集了大臣,宣布要和各国打仗,并且立即召集主张“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进宫。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013

帖子

34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84
5#
 楼主| 发表于 2022-8-23 12:13:46 | 只看该作者
<
5楼 高富帅的烦恼说:回复地板高富帅的烦恼
公元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向十一国列强宣战,这份诏书被称为“对万国宣战诏书”。
诏书全文如下:
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遵我约束。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怨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毁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肯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吾人民耳。故一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吾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夙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然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公然有社士兰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
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於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肆兵坚器利,自取决裂如此乎。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戴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只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无所。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慷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馀省,人民多至四百馀兆,何难减比凶焰,张我国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儴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勋。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朕即刻严诛,绝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实有厚望焉!
同时还对民间发布公众悬赏:
“但凡杀一洋人者赏五十两;杀洋妇一人赏四十两;洋孩赏三十两”。
这11国,是
英美法德意日俄奥比荷
,基本囊获了大大小小所有列强。
很快,在京的各国使馆遭到来自义和团以及民间甚至清军的围攻,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京被枪杀后,德国以此为由联合慈禧宣战的其他10个国家准备入侵中国,最终一共有8个国家愿意出兵,组成八国联军。
时任山西巡抚的毓贤,杀洋人十分积极。某日,他以“集中保护”的名义,把山西省内的外国传教士四十余人全部“请”到了他的府衙内,然后将他们剥掉上衣,在府衙前的广场上一一砍头。仅这次屠杀,就杀死外国传教士及其家属共46人,其中包括15个男人、20个女人和11个孩子。而据其“捷报”,共杀传教士191人,杀死中国教民及其家属子女6060人,焚毁教堂、医院225所,烧拆房屋两万余间。成为轰动一时的“山西教案”。
山西的洋人被全部消灭,这使慈禧非常振奋。她令清军会同义和团攻打各国驻北京使馆,欲将北京的洋人也肃清,于是演出了一场令全世界瞠目结舌的闹剧。
号称“刀枪不入”的数十万义和团和清军攻打只有400洋兵把守的东交民巷各国使馆区和只有41条枪的西什库教堂,攻了两个多月也没攻下来。直到八国联军从天津打到北京,各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竟没有一处被义和团及清军攻下。
好在当时两广总督李鸿章率先抗命,回电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在李鸿章的影响下,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以及大部分思维正常的督抚都抵制了这个“乱命”。
最终慈禧自己仓促逃出京城,一路落魄至西安。而留下百姓惨遭劫掠,1901年清朝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大清醇亲王载沣赴德国就克林德公使被杀一事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跪道歉。
《辛丑条约》,中国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为什么要赔四亿五千万两呢?据说是因为中国有四亿五千万人,一人一两。
之后发生的故事
曾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过力的英国人李提摩太到中国传教时才20多岁,他认为,中国是他眼中非信教地区中最文明的一个。但是,义和团运动使李提摩太大失所望,因此,他坚持要在太原开办一所高等学府以使中国青年摆脱愚昧,在征得英美等国公使同意后,他用从山西罚得的五十万两白银建立了山西大学堂(即后来的山西大学),他说,建大学的目的是“专门开导晋省人民知识,设立学堂,教育有用之学,使官绅庶子学习,不再受惑”。
美国人深感中国之所以发生义和团运动,是因为下层百姓太愚昧。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致国会的谘文中,要求国会授权退还中国赔款,作为中国人的教育费用,这项提案在国会顺利通过。1908年,罗斯福签署此法案,这次退还赔款一千多万美元。主要用途有二,一是兴办清华学堂(即后来的清华大学),二是作为中国官派留美学生的费用(詹天佑即是靠此资助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之一)。此次退款尚有余额,后来又第二次退还。北京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实际上也是用这笔赔款建设的。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771

帖子

3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578
6#
发表于 2022-8-23 12:45:08 | 只看该作者
<
6楼 蓝色心情说:楼主高富帅的烦恼
据说美。日。含。奥。德。十几个国家在台湾海峡军演。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76

帖子

39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928
7#
发表于 2022-8-23 12:55:44 | 只看该作者
7楼 时光旅行者说:
这个事情就有意思了呀。慈禧把汉人叫成奴隶。那么 给清朝续命的晚清四大陈,是不是很贱啊?甘愿做奴才,还呕心沥血。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013

帖子

34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84
8#
 楼主| 发表于 2022-8-23 17:03:55 | 只看该作者
<
8楼 高富帅的烦恼说:回复7楼时光旅行者
据说汉人还没资格自称奴才呢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734

帖子

2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99
9#
发表于 2022-8-23 17:17:16 | 只看该作者
9楼 日破苍穹说:
我们得感谢这些愚蠢的蛮人,没有它们的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才有咱们的新中国。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013

帖子

34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84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8-23 17:21:15 | 只看该作者
<
10楼 高富帅的烦恼说:回复7楼时光旅行者
“奴才”与“臣”谁尊谁卑,以今人的眼光,无疑是“奴才”低于“臣”。但在清朝,“奴才”比“臣”金贵得多。
“奴才”实际是满洲人主奴之间的“自家称呼”,非“自家人”的汉人是没资格这样称呼的。汉臣称“臣”,并不是皇帝照顾汉臣的面子,而是为与“奴才”相区别,以显示汉臣的地位低于满臣。
清世宗雍正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勤勉皇帝,他虽然在位仅13年,但仅在数万件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从雍正皇帝的这些亲笔朱批中,我们既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雍正其人,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清朝历史。
比如,在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朝原始档案中,有一则来自雍正帝的有趣朱批
:&quot;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quot;
另外,雍正还在给宠臣年羹尧的朱批中说了一句很肉麻的话: &quot;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够上对天地神明。&quot;
如此雍正,耿直中还有那么点可爱,与我们想象中那个不苟言笑的皇帝真是大相径庭。这则朱批透露出的便是雍正皇帝鲜为人知的性格。而在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另一则雍正朱批中,又可窥知清朝鲜为人知的历史传统。
那是湖广总督杨宗仁写给雍正皇帝的一道非常普通的请安奏折,内容并无特别之处,但非常值得玩味的是,杨宗仁在奏折结尾处自称&quot;奴才&quot;,雍正皇帝却特意用朱笔将&quot;奴才&quot;二字划去,又在旁边写了一个&quot;臣&quot;字,并认真朱批道:&quot;称臣得体。&quot;
(雍正朱批)
雍正的这则朱批像极了老师在给措辞不当的学生修改作文,那么,在清朝,&quot;奴才&quot;和&quot;臣&quot;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雍正认为杨宗仁自称&quot;奴才&quot;不合适,而应该自称&quot;臣&quot;才更得体呢?
说起&quot;奴才&quot;和&quot;臣&quot;,笔者不由想起小时候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中的反派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总是自称为&quot;奴才&quot;,而正面人物纪晓岚却总是自称为&quot;臣&quot;,笔者当时以为这只是编剧的小心机、小技巧,就是要用这种方法达到丑化和珅阿谀奉承的目的。直到长大后学习了历史,才知道这背后竟然别有洞天。

对于&quot;奴才&quot;和&quot;臣&quot;的区别,鲁迅先生曾在杂文《隔膜》中有透彻阐述:
&quot;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因为'炎黄之胄',特地优待,赐以佳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
也就是说,在清朝,只有满人在皇帝面前才可以自称为&quot;奴才&quot;,表示亲近之意,而汉人只能自称为&quot;臣&quot;。必须强调的是,&quot;奴才&quot;是尊于&quot;臣&quot;的,汉人若自称为&quot;奴才&quot;,皇帝非但不会高兴,反而会觉这是僭越。
上文提及的湖广总督杨宗仁,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是个汉人,所以他自称为&quot;奴才&quot;,雍正皇帝才会觉得不得体。同理,和珅是满人,所以自称为&quot;奴才&quot;,纪晓岚是汉人,所以自称为&quot;臣&quot;,这非常符合史实。
(汉臣奏折与满臣奏折对比)
雍正皇帝对臣下算是比较宽容的,杨宗仁作为汉人而&quot;僭越&quot;自称为&quot;奴才&quot;,他只是说&quot;称臣得体&quot;,让其改过,并未深究其罪,但乾隆皇帝却没有这么好脾气了,他虽然重用汉臣,但对于满汉之防却比其父更甚。
乾隆三十八年,发生了科考舞弊案,乾隆皇帝派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共同调查此事。案件调查中,天保与马人龙联名给乾隆皇帝上了一道奏折,由于天保为主官名字在前,马人龙为副职名字在后,所以他们在奏折中自称为&quot;奴才天保、马人龙&quot;。没想到,乾隆皇帝看到这道奏折后竟然大发雷霆,斥责马人龙作为汉人,竟然敢冒称&quot;奴才&quot;。
此事之后,乾隆皇帝特地发上谕规定:以后满臣与汉臣一起奏请公事,均一体称&quot;臣&quot;,而不准称&quot;奴才&quot;。
想想也真是可笑,一个如今看来带有侮辱性的&quot;奴才&quot;称号,在清朝竟然成了香饽饽,满人以此为荣,汉人则不可&quot;冒称&quot;。
(乾隆皇帝画像)
不过,所有的看似不合理,背后都必然暗含着某种历史因素。满人入关以前,其社会形态一直非常落后,有着浓重的奴隶制缩影,贵族阶层(特别是八旗子弟)普遍大养包衣。所谓的&quot;包衣&quot;,是满语的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quot;家仆&quot;、&quot;奴才&quot;。包衣本来身份低下,地位卑贱。但正所谓&quot;一人得道,鸡犬升天&quot;,满清入关后,包衣们由于与皇家关系亲近,一跃成为凌驾于汉人之上的人上人,所以自恃&quot;高贵&quot;,以&quot;奴才&quot;身份为荣。
综上,清朝的&quot;奴才&quot;既是满人高贵身份的象征,也是汉人求而不得的称谓。汉人只能自称&quot;臣&quot;,而没资格称&quot;奴才&quot;。 可点击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宫档案》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514

帖子

36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50
11#
发表于 2022-8-23 18:50:44 | 只看该作者
11楼 张恩龙说:
早推翻,少了个祸害什么康乾盛世,什么这个那个的,都是他们自己捧自己,试问在这些所谓的盛世之下咱们汉人老百姓吃的苦它们清朝皇室知道吗?
尤其是后面这些不平等的条约害苦了多少人。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1-20 04:23 , Processed in 0.3003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