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的气候不一般。已有三个季节超长待机。

[复制链接]

50

主题

418

帖子

1794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7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9 14: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833

帖子

30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30
12#
发表于 2022-11-9 20:23:29 | 只看该作者
12楼 听风说:
回复10楼白石溪
副热带高压的锅。这货加强西伸将偏南暖湿气流输送到我国导致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规模升温。不过。大火别担心。冷空气在路上。过几天。气温就会跳水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18

帖子

1794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794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9 17:41:1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50

帖子

37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790
10#
发表于 2022-11-9 17:11:02 | 只看该作者
10楼 白石溪说:
都立冬了,我们这里还是30度,还得热上这几天。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45

帖子

40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74
9#
发表于 2022-11-9 16:37:08 | 只看该作者
9楼 九霄云外说:
回复 1楼 LXF笑脸
专家说的话就是放屁。
本楼来自 虚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94

帖子

32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59
8#
发表于 2022-11-9 16:13:07 | 只看该作者
8楼 lybxf123说:
这种话都是卖衣服的说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833

帖子

30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30
7#
发表于 2022-11-9 15:55:42 | 只看该作者
7楼 听风说:
昨天,这条的推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今冬

其中,大家最关心的就是,2022/2023年冬季拉尼娜事件持续影响的背景下,这个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

每年到这个时候,是冷冬还是暖冬,就会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

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怎么去定义冷冬和暖冬。

根据国家《暖冬等级》《冷冬等级》标准,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也就是用这个冬天的平均气温和以往多年冬季的平均气温作比较。具体评定标准如下图。



以全国性冷冬为例,就需要满足单个站点平均气温距平、冷冬站数超过总站数50%、冷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以上这些条件。

那今年冬天在拉尼娜事件的背景下,会是冷冬还是暖冬?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发生拉尼娜事件大概率会导致我们冬季偏冷。但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同样是拉尼娜事件,但暖冬出现频率在增加。1986年以来,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中,冬季偏冷和偏暖的比例各占一半。

拉尼娜只是影响冬季气候的因子之一,偏冷?偏暖?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目前还没有最终结论,今冬情况如何仍有待进一步监测分析。

在这种时间跨度长、以平均、占比的方式统计情况下,必定会有被忽视的部分。像在全国性暖冬下,也有偏冷的地方,也有过极端寒冷的时候。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冷冬或暖冬,更需关注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正越来越频繁。

像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冬季为暖冬,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到那个冬季遭遇的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


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2021年1月6日至8日的寒潮过程中,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共计60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但在2021年2月下旬,近500个国家级站点打破2月历史最高气温纪录,把2月“热成”5月。


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及距平逐日变化。

根据IPCC第一工作组的第六次报告,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仍将加剧,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可能还会增多,今天的“极端”或成为未来的“常态”。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833

帖子

30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30
6#
发表于 2022-11-9 15:52:10 | 只看该作者
6楼 听风说:
副热带高压异常增强北压 南方罕见暖秋背后跟拉尼娜有关?

原创 天·临时工·儿  中国天气网  2022-11-07 19:25 发表于北京
话先说前头——
不能这么简单归因

今冬我们迎来“三重”拉尼娜已成定局
小工怕的就是大家把每一次天气异常
都跟它挂钩起来
到底怎么回事 咱们下面细聊↓

如果你对天气稍有关注
就会发现最近的天气挺“不对劲”
自打10月初和10月中旬两股较强冷空气之后
(其中一股还达到寒潮级别)
冷空气就一直一蹶不振
尽管不时有弱冷空气来给北方降点温
但都难以扭转气温偏高局面↓



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立冬节气
这本是一年中寒潮最多的时节
但本周出现了这个时节不多见的天气局面——
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位置偏北
偏南暖湿气流+海上来的东风回流
强势北上并直抵东北



↑到11日前后,这个格局更加明显,太平洋赤道附近东风强劲,副热带高压直接北上控制华南至江南南部一带,升温“加码”,出现同期异常偏暖天气,同时东风回流+偏南暖湿气流给北方带去大量水汽,东北一带高空槽后部弱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在北方对峙,并形成锋面,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到本周五前后
南北天气将出现明显“两极”
北方雨雪降温——一派冬日景象




南方偏暖格局加剧升级——上演秋日“疯狂”



●本周南方气温能有多“疯狂”?

本周中东部大部气温继续稳步回升,到11日前后,东北、江淮、江南等多地偏高幅度达到10℃上下!尤其湖南及周边不少地方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偏暖。

其中,武汉、长沙、南昌、杭州最高气温会比常年同期偏高10℃以上,南京最高气温27℃同期非常少见,武汉、南昌、长沙甚至有望接近或达到30℃,最低气温也普遍在15℃以上,像长沙11-12日最低气温甚至可达20℃出头,仿佛一下穿回到两个月前。

如此异常天气
是否与我们当前正迎来的拉尼娜有关?
对此首席有话说↓


“不要遇到什么都甩锅给拉尼娜!”
从10月开始的偏冷到现在的偏暖
都是气温在明显的震荡变化
而且到了本周后期
南方气温也将从顶点迅速跌落
局地气温甚至可能打对折

从偏冷的极端走向偏暖的极端
这样的气温大幅震荡
我们近几年来已经历了很多次
它正是全球变暖对天气气候的“加码”影响

在这样的大趋势面前
尽管今冬我们迎来“三重”拉尼娜
但在今天中国气象局11月新闻发布会上
依然给出了以下预测↓
预计今年冬季(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
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
除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北部、华南大部
西南东南部、西北中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
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833

帖子

30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30
5#
发表于 2022-11-9 15:44:57 | 只看该作者
5楼 听风说:
回复沙发默默无闻在
拉尼娜不等于暖冬,你看到的都是以偏概全。气象爱好者和气象工作者都不会这么说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93

帖子

45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65
地板
发表于 2022-11-9 15:07:32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松哥说:
专家说的对,我这夏天刚关掉空调的制冷的第二天就开始冷从八九月份开始越来越了,现在都快冻死我了,而且屋里还不如外边暖和。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1729

帖子

6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93
板凳
发表于 2022-11-9 14:53:25 | 只看该作者
<
板凳 广东白马王子说:回楼主LXF笑脸
专家说的话最不可信。某些专家说话就是胡说八道。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07

帖子

662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25
沙发
发表于 2022-11-9 14:44:47 | 只看该作者
<
沙发 默默无闻在说:回楼主LXF笑脸
哈哈哈,这些专家在胡说八道你既然还相信了,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5-11-29 02:48 , Processed in 0.0599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