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海螺入侵黑海泛滥成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成全民公敌,为何人们不吃了它?科普文章

[复制链接]

285

主题

2562

帖子

970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启明星说:
在世界上,螺包括了海螺、淡水螺、蜗牛等种类,其中,海螺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下多种类的总称,我们餐桌上的常客香螺、东风螺、椰子螺、辣螺、脉红螺等等都是属于海螺,其中,有些品种不仅能吃、能做成染料染衣物,甚至还可以产珍珠,其价值不菲。
比如安徽的一位女士,花几十元买了三只椰子螺回家吃,结果却在螺肉中找到一颗约4.5克的黄色珍珠,经过鉴定后发现这是约5万只海螺中才可能有一颗的“美乐珠”,因其十分罕见,有商家开出高达10万元的高价想要购买!
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椰子螺,而是脉红螺,在国内,它主要就是食用价值,在市场上,根据地区不同,一斤脉红螺能卖到约6~35元,野生的能卖到50~100元,被吃到需要人工养殖,可你知道吗?
这种让中国吃货们垂涎三尺的海螺,却在黑海泛滥成灾了,它们大量捕食牡蛎、蛤蜊,给附近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度黑海北边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岸的土耳其等国家头疼不已,那么,原产于中国沿海、日本海域的脉红螺,为何会在黑海泛滥以及为何人们不吃了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脉红螺究竟是什么螺?
脉红螺,其实它还有很多俗称,红螺、菠螺、假猎螺都是它,在青岛地区,人们喜欢叫它大海螺。是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红螺属下的一种海螺。
从外观来看,它的外壳整体呈黄褐色,坚厚而大,可高达约104毫米,肉质肥美有嚼劲,螺口大内侧呈橘红色,属于典型的右旋螺,可能很多人要问了,左旋和右旋如何区分呢?
其实很简单,你就将海螺的屁股底部位置(尖端)朝上,螺口朝向自己,螺口在左则是左旋螺,在右则是右旋螺。(下图脉红螺就为右旋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脉红螺算是一种“变态”生物,在卵期,它呈黄色菊花状,被人称为海菊花,半个多月后孵化形成幼虫,此时它只是浮游生物,还不是螺,经过“变态”后才形成我们餐桌上有着坚硬外壳的脉红螺,是不是很神奇?
脉红螺为何会在黑海泛滥?
前面我们就说了,脉红螺其实原产于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等沿海,并不算黑海本土物种,它的泛滥其实算是通过航运“偷渡”过去的。
早在上世纪40年代,随着航运贸易的繁荣,为了船只稳定,在轮船里会加装多个压载水舱,它可以根据船只的载重变化来吸入以及排出压载水,而这就给了脉红螺可乘之机,它在吸水时潜入等船只到港卸货排水后进入当地海域内,凭借这样的方式,脉红螺也就进入到了黑海海域之中,可通过船只带去的数量并不多,为何它能在短时间内泛滥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就是脉红螺的食物充足且环境适宜。脉红螺浮游期,主要以一些小球藻、角毛藻等单细胞藻类为食,变态成海螺后,具有掠食性,会以青蛤、牡蛎、蛤蜊等贝类为食
进食时,它是通过腕足分泌特殊粘液来将其包裹,使其窒息后再从壳缝隙中渗入,并将消化液注入其中将猎物液化嘬着进食。而在黑海中,生活着大量的牡蛎、蛤蜊等贝类,为脉红螺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此外,脉红螺喜欢栖息在水下数十米深的浅海泥沙、海底以及岩礁区之中,水温达到18℃以上就陆续产卵,而黑海的海域环境以及均匀达到约25℃的气候,十分适合脉红螺生长繁殖。
第二、繁殖能力强且生长速度快。一个物种想要泛滥,繁殖能力强是主要的条件,而脉红螺单次产卵量可高达约十万~百万粒,在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它们的孵化率也高,再加上生长速度快,能不泛滥吗?
在国内没泛滥,主要是吃货们大吃特吃,控制了其种群数量,可在黑海,没什么人去捕捉来吃,自然就泛滥,缺乏天敌这也是它泛滥的第三大原因。
第三、缺乏自然天敌。脉红螺最大的防御机制就是它那坚硬厚实的外壳,加上又喜欢潜入泥沙中伪装,在海域中,基本没什么天敌会去捕食它。
所以,基于这些优势,脉红螺得以在短时间内繁衍泛滥成灾。
早在1947年时,人们就在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家发现它的身影,这些泛滥的脉红螺也给当地生态带来了极大发挑战,它们大量捕食牡蛎、蛤蜊等经济贝类,不仅对牡蛎的种群造成威胁,还给黑海附近的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让人头疼不已,成全民公敌。既然脉红螺的泛滥如此招人“恨”,为何黑海附近的人不吃了它呢?毕竟脉红螺肉质鲜美。
脉红螺肉质鲜美,却在黑海泛滥成灾
在国内,脉红螺个头大,肉质肥美,吃法多种多样,不仅可以清蒸、烧烤、煮汤还可以爆炒,是海鲜火锅中必不可少的海螺之一。除了火锅外,最常见的吃法还有清蒸,做法简单,将买回家发红螺清洗干净后,直接放入锅中蒸个约15分钟即可,出锅后再用葱姜蒜、生抽等佐料调个酱汁蘸着吃,可别提有多美味了!
其次,还可以做成油爆红螺,将新鲜的螺肉取出后,放入食盐搓洗干净,接着将其切成片,锅中下油将葱姜蒜爆香后,下入脉红螺大火翻炒皆可,喜欢吃青菜的也可以加上一点菜心或是青椒一起炒,吃起来口感鲜美有嚼劲。
当然,在少数地方,也有人将脉红螺的肉取出后,用食盐反复搓洗后,直接切片生吃,据说口感很鲜很有嚼劲,不过我不建议大家这么吃,毕竟脉红螺常年生活在野外水域,生吃有一定的风险。
为何人们不用吃来解决黑海泛滥的脉红螺?
首先,肯定是饮食文化的原因,你要知道,一种食物在当地没有流行开来,要门就是做不好吃要么就是没想过要吃,在国内,国人们烹饪手法高超、炒蒸炸煎皆可做的好吃
可在保加利亚、土耳其、美国等这些黑海附近的国家,他们的食谱中基本很少有海螺,对于海鲜,它们的消费观念主要集中在三文鱼、鳕鱼、蟹、虾、牡蛎等鱼类甲壳类以及双壳类食物上,对于脉红螺它们不会烹饪,做的不好吃自然也就不会去捕捉来吃。
其次,捕捞运输成本高。脉红螺基本都是栖息在浅海底部的泥沙之中,而且又是野生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再加上捕捞成本远大于养殖成本,所以就很少人去特地捕捉来吃。
最后,就是用吃也难以解决这些泛滥的脉红螺,脉红螺的繁殖速度生长速度快,光是依靠人为的捕捞难以达到目的,人们一边捕捞它一边繁殖,可能捕捞速度都远比不上它的繁殖速度,如果光靠吃就能解决泛滥物种,美国野外泛滥的百万只山羊、亚洲鲤鱼;澳大利亚野外泛滥的兔子为什么还会泛滥呢?所以,单凭吃很难解决问题。
对此,大家有何不同见解?你喜欢吃脉红螺吗?如果这些脉红螺是在国内泛滥,你觉得依靠吃货们的实力,能解决吗?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沙发
发表于 8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H2O说:
本帖最后由 H2O 于 2025-11-23 00:27 编辑

可以尝试进口到中国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5-11-23 08:27 , Processed in 0.0515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