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1-3-5 09:13:2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天涯过客说: 赵匡胤五十岁驾崩,他有儿子,为何要传位于其弟?
答:中国古代皇权争斗史上一桩“千年悬案”,正是“赵光义怎么接的班”。
即使从官修的《宋史》《续资治通鉴》等史料看,赵光义这位堂堂的“宋太宗”,“接班儿”接得都堪称诡异:公元九七六年十月十九日夜,病重的宋太祖赵匡胤,急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议事,他把赵光义叫到身边后,让宫女太监都退下,而后哥俩一通长谈,外面的人只看到烛火把赵光义的影子投射到窗户上,而后又听到宋太祖赵匡胤用斧头戳地的声音,外加一声“好自为之”的嘱托……
次日,以“黄袍加身”方式开创大宋三百年江山的宋太祖赵匡胤,就彻底闭上了疲劳的眼睛。“晋王”赵光义也摇身一变,在给“嫂子”(宋太祖皇后宋氏)做出了“我和你们共保富贵”的承诺后,正式即位称帝,是为大宋历史上第二任皇帝宋太宗。但对他即位的“合法性”,后世一直争议不少: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时,他其实是有儿子的,特别是次子赵德昭已经二十五岁。他又为何放着已成年的儿子不管,偏把皇位传给弟弟?
更值得玩味的是,就是在赵光义“合法登基”后的几年里,宋太祖赵匡胤在世的两个儿子,就先后英年早逝。其幼子赵德芳(野史里的八贤王)年仅22岁就病故。
赵匡胤次子赵德昭的死更让人心痛:高粱河惨败后,赵德昭替将士请命,请求赵光义兑现战前赏赐,却被赵光义骂了句“待汝自为之”,也就是“等你当了皇帝再赏”,一句话就把这二十八岁的亲侄子吓得不轻,接着就横刀自刎了……
于是,关于赵光义“即位不正”的传言,也就从此越发有鼻子有眼,就连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前“烛影斧声”的一幕,千年里就演变出了无数野史传奇,每一个“传奇”里,宋太宗赵光义都是一幅虚伪狰狞的面孔。诸如“杀兄篡位”之类的恶评,更是一股脑砸来。但实事求是说,虽然一辈子荒唐事办了不少,但这类恶评放宋太宗身上,是真心冤。
因为,虽然至今存在着许多难解的疑点,但结合各方面史料看,宋太宗赵光义的即位,大概率是合理合法的。
有多大概率?可以看看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前,作为弟弟的“晋王赵光义”的权力位置: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闹剧里,“好弟弟”赵光义就是幕后策划之一。赵匡胤多年的戎马生涯里,赵光义也经常留守后方,做好“后勤工作”,是他实打实的“大管家”。公元九六一年,赵光义更就任开封府府尹,从此直到九七六年“烛影斧声”时,他在这岗位上“一呆十五年”。
以赵光义本人的话说,正是这番经历,让他深知了民生的“稼穑艰难”和人心的“真诚假伪”。他的势力,也从此在大宋帝都里扎得极深。但比这更重要的事实是,敢把他放在这个要害位置上的宋太祖赵匡胤,等于就是拿他当接班人来培养。
而且对这位“接班人”,赵匡胤在世时,也是好得不得了:赵光义受封晋王后,宋太祖几乎每遇大事,都找他一道商议。有次赵光义生了重病,宋太祖知道后急的不行,亲自找来艾草给弟弟“艾灸”,在赵光义床前从早晨伺候到晚上,直到赵光义脱离危险才放心离开,真真诠释了何为“兄长如父”。
看过这样的呵护,再比比赵匡胤驾崩后,其子赵德昭的悲惨结局,也真心让人唏嘘。
《宋史》里许多其他人物的细节经历,也佐证了赵光义的“继承者身份”。典型就是“饭桶宰相”张齐贤。早年赵匡胤巡视洛阳时,特意宴请了身负奇才却当时穷困潦倒的张齐贤。宴会上张齐贤一边胡吃海塞,一边用油手在地上比划,提出十条治国方略。却惹得赵匡胤当场发飙,命人把张齐贤给扔了出去。但从洛阳回来后,赵匡胤却特意叫来赵光义嘱咐:“洛阳也就张齐贤是个人才,我就不用他了,留着给你当皇帝时再用”。
只看这位宋初劳苦功高的“名相”的发迹过程,就知有着“弑兄嫌疑”的赵光义,在哥哥赵匡胤心中是什么分量。
而在“烛影斧声”发生前,公元九七六年的另一件大事,更证明了赵匡胤在世时,“晋王”赵光义的“话语权”:当时赵匡胤巡视完洛阳时,深感北方辽国威胁巨大,开封又无险可守,打算迁都洛阳。但随行在旁的开封府尹的赵光义,闻讯后就拼命反对,还当着众臣的面,在赵匡胤面前说出了“在德不在险”的名言,硬是把这件事给弄黄了。迁都是对是错?这事儿有争议,但没争议的是,此时赵光义的“接班人”位置,已经十分稳固。
至于另一个“竞争对手”,赵匡胤的宝贝儿子赵德昭呢?当时他虽然已经二十五岁,可直到赵匡胤驾崩,都没有被封王,更遑论“太子名分”。以这个意义说,不管赵匡胤驾崩前有没有“给准话”,当时能坐稳这个皇位的,唯有赵光义一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赵光义是宋太祖多年苦心培养的接班人,那宋太祖为何放着亲儿子不培养,反而一心一意培养弟弟呢?这事儿,就要说说五代之宋初,当时政坛上的出名风气:骄兵之风。
后人说到宋朝,常叹息宋朝“重文轻武”,以至积贫积弱。可宋朝为何会在国防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选择“轻武”的国策?实在是因为受够了“骄兵”的苦头:北宋立国之前,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乱世。仅仅五十三年的“五代十国”时代里,所谓的“法统”“皇位传承制度”统统成了摆设,以藩镇头子安重荣的话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在这样的病态乱世里,有兵有权的“骄兵”们,地位急剧上升,叛乱兵变成了家常便饭。“五代十国”的五十三年,北方的“五代”出了十五个皇帝,其中七个是通过兵变篡位上台。至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一幕,那更是五代时期“骄兵”们的传统把戏,唐明宗、唐末帝、周太祖等人的登基,基本都走的类似套路。
如此风气下,兵将们心中没有朝廷大义,士兵们的利益更紧紧捆绑在朱帅身上,“一不开心就兵变”更成了常见现象,后果就是一轮接一轮的战乱,给每一个王朝都带来流血的困难。虽然“黄袍加身”后,深知“骄兵”威胁的宋太祖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悍将们的权力,又不惜血本打造出一支忠于大宋朝廷的精锐禁军,更以“宰相需用读书人”的治国理念,削弱地方兵力,竭力消除“骄兵”的隐患。
但直到赵匡胤驾崩时,此时的北宋距离五代十国时期,还仅仅只过去了十六年,甚至国家都还没有完成统一。北宋的中央集权制度也并不稳固,许多重要的军政改革并未完成。而这一切,也需要大宋需要一位年长且有威望的“继承者”。而赵光义,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至于赵匡胤自己的宝贝儿子赵德昭?事实是,就算赵匡胤真留下遗诏“传位”给他,这皇位,他也坐不住。
以这个意义说,赵光义的“接班”,放在太平盛世年月里,以“子承父业”的皇位传承制度看,确实很难理解,但放在北宋初年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其实就顺理成章。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曾带来无数次流血灾难的骄兵风气,才叫即位后的宋太宗,继续坚定推行“轻武”的国策。但比起有着卓越军事能力的哥哥宋太祖来,宋太宗却显然跑偏了:极度猜忌武将的他,发明出了荒唐的“阵图”制度,剥夺了武将的前线自主权。以当时直臣田锡的叹息说:“皇上您设立了阵图制度,让将领按照阵图打仗,前线将领要是不理您的阵图,打赢了也有罪,要是按照您的阵图打,百分百打不赢。这怎么能打胜仗呢?”
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北宋明明两次伐辽,开局都连战连捷,打得辽国一度要放弃幽云十六州,却接下来都稀里糊涂惨败。因为宋太宗的矫枉过正制度,把宋太祖生前苦心打造的精兵,活活的捆住了手脚。
而比这更矫枉过正的,却是接下来北宋越演越烈的“轻武”国策。由于对武将的严重防范,于是诸如狄青等忠贞报国的名将,一辈子都处于被猜忌的地位,没倒在战场上,却在朝廷里猜忌里惊惧而死。“北宋缺将”的窘境,其实就是一代代君臣自己“作”的。
更“作”的是,北宋一百多年里,一直拼命防骄兵。像五代宋初年间的“骄兵”,到了北宋中后期确实“绝迹”了。可大宋百万禁军,却摇身变成了“娇兵”:由于北宋一代比一代腐败,军队的训练管理也一代代腐。所谓“禁军”都成了废物兵。宋徽宗年间金军南侵,派去迎战的宋军骑兵,竟连马都不会骑,一个个“上马辄以两手促鞍,不能释放”。这样的废柴,就算有百万,上去也是挨砍。
所以,靖康之耻前的宋金战场上,才会出现一幕幕雷景象:磁州宋军以两千人围攻十七个金兵,却被杀得大败。黄河边上金军擂一夜战鼓,对岸宋军就跑了个精光。把“骄兵”变成“娇兵”的大宋,这下自然逃无可逃,活活承受了靖康之耻的苦果。
“宋太宗接班”这事儿,合理合法不假,却也见证了北宋国策的前因后果。多少生动教训,今天依然有着感同身受的意义。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