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2-5-29 00:30:0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太乙散仙说: 盲人按摩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南肖林工作室
肖林工作室
2019-08-06 01:26
图片
↑ 点击屏幕上方肖林盲人推拿》关注,免费订阅获取更多学习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南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要点解析: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在结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上表现出整体性。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季节气候、昼夜变化、地域等自然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都会产生影响。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一般说来,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机能,危害身心健康。。中医讲求的是“恬淡虚无”,“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一:病、证、症的概念。
要点解析:
1.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2.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3.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称体征)。
要点二:辨证论治的概念。
要点解析: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法和处方遣药。
要点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要点解析:中医在临床上认识疾病时,既辨病又辨证。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
要点四:病治异同。
要点解析:
1.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或类型不同,故表现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2.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要点解析: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要点二:事物的阴阳属性及其划分。
要点解析: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凡属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将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如脏为阴而腑为阳,精为阴而气为阳,营气为阴而卫气为阳等
要点三: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要点解析:
1.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如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水不论多热,对火来说,仍属阴;火不论多弱,对水来说,仍属阳。
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阴阳的相互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2)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方面,随着归类、划分条件和范围的改变,可以无限地一分为二,即阴阳的每一方可以再分阴阳。例如就昼夜而言,昼为阳,夜为阴。昼夜之中可以再分阴阳,即白天的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一:阴阳对立制约。
要点解析: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类经附翼?医易》所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的相互制约关系。
要点二:阴阳互根互用。
要点解析:
1.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2.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都说明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要点三:阴阳消长平衡。
要点解析: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互为消长,即阴长阳消、阳长阴消;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即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
“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虚阴盛”、“阴虚阳亢”都属于阴阳对立制约失常在人体的反应。“精气两虚”、“气血两虚”,则是阴阳互根互用失常在人体的反应。
要点四:阴阳相互转化
要点解析: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要点解析: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标志着这种协调平衡的破坏,故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阴阳学说用来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疾病是由于病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六淫之中,风、暑、火(热)为阳邪,寒、湿为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互损和转化。
(1)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偏盛导致实寒证。
(2)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
(3)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最终导致阴阳两虚。
(4)阴阳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
要点二:用于疾病的防治:确定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使其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1.指导养生: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益寿,二是防病治病。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确定治疗原则: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则泻之,表现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的虚热证,不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滋阴制阳,《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
阳虚不能制约阴而致的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扶阳抑阴,《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3)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对阳损及阴导致的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对阴损及阳导致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
3.归纳药物的性能: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确定的治疗原则,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沉浮,又都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药性主要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五味: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故实际上不止五味,但习惯上仍称为“五味”。辛味有发散之性,甘味能滋补与缓急,淡味有渗泄作用,酸味能收敛,苦味能降能坚,咸味能软坚和泻下。其中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浮为向外浮于表,升浮之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降是下降,沉为向内沉于里;沉降之药,其性多具有收涩、泻下、重镇的特点,故属阴。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的概念
要点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要点解析: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要点二:五行的特性。
要点解析:
1.木曰曲直
2.火曰炎上
3.土爰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3.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五行分为木,火,土,金,水,
自然界中的五音分为角,徵,宫,商,羽;
五味分为酸,苦,甘,辛,咸;
五色分为青,赤,黄,白,黑;
五化分为生,长,化,收,藏;
五气分为风,暑,湿,燥,寒;
五方分为东,南,中,西,北;
五季分为春,夏,长夏,秋,冬。
人体中的五脏分为肝,心,脾,肺,肾;
五腑分为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分为目,舌,口,鼻,耳;
形体分为筋,脉,肉,皮,骨;
情志分为怒,喜,思,悲,恐;
五华分为爪,面,唇,毛,发;
五液分为泪,汗,涎,涕,唾。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一:五行相生、相克和制化。
要点解析:
1.五行相生与相克:各自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及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
2.五行制化:概念、规律和意义。
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中每一行都存在“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对每一行来说都是克中有生,生中有克,形成五行间既相互生化、又相互制约的“制化”关系。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要点二:五行相乘与相侮。各自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1.五行相乘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如木的亢盛而引起的相乘,称为“木旺乘土”, 土的不足而引起的相乘,称为“土虚木乘”。
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2.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如“木旺侮金”、 “木虚土侮”。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要点一: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要点解析: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运用五行学说还可以阐释五脏发病与季节的关系。五脏外应五时,所以五脏发病的一般规律,即春天多发肝病,夏天多发心病,长夏多发脾病,秋天多发肺病,冬天多发肾病。
要点二:指导疾病的治疗: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疗原则、治法。
要点解析:
1.控制疾病的传变: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因此,在临床治疗疾病时,除对本脏病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调整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
2.确定治则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基本治则是补母泻子。
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等。
必须说明的是,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以暖脾土。但自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将“益火补土”法用于肾阳(命门之火)衰微而致脾失健运之证,而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基本治则是抑强扶弱。
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等。
第四单元 藏象
细目一:藏象学说概论
要点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要点解析:“藏象”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要点二:脏腑的分类和各自的生理特点。
要点解析:依据生理功能的特点和形态结构的不同,内脏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脏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它们各自的生理特点为: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形态似腑功能似脏是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细目二:五脏
要点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要点解析:
1.心, 君主之官
(1)主血脉:是指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2)主藏神:又称心主神志或心主神明,是指心有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神。
2.肺:为华盖,为娇脏,称相傅之官。
(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呼吸的功能,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
(2)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肺气的宣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于肌表,发挥其护卫肌表、温煦机体、调节腠理开合等作用。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肺气的肃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3)主通调水道,是指肺具有推动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的作用。又称“肺主行水”;由于肺参与体内水液代谢,位置又最高,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4)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浊吸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运行于全身的功能。肺还具有助心行血于周身的功能,是因为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从而促进了血液运行。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的作用。肺主治节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调理全身气机;三是辅佐心脏,促进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代谢。由此可见,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3.脾:仓廪之官。
(1)主运化: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物,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大肠吸收的水液、以及由肾气的气化作用重新吸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于全身。二是脾气散津。三是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纽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肾主水而居于下,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之上腾下达均赖于脾的转运输送。
(2)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
(3)主统血:统,即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
4.肝:为刚脏,称为将军之官。
(1)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血液、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条畅契机,调畅情志,促进消化,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调节生殖功能。
(2)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内贮藏一定量的血液,其生理意义有如下三个方面:涵敛肝阳,濡养作用,为经血之源。
5.肾:作强之官,先天之本。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防止其无故外泄的功能。肾所藏的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是生命之本原,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倶来,是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经脾转输至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以维持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其剩余部分,则贮藏到肾中,以充养先天之精。
肾精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一身之阴阳(其中肾阴和肾阳是人体阴阳之根本)。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肾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蒸腾气化、升清降浊;③司膀胱的开合。
3.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要点二:五脏与体、华、窍、志、液的关系。
要点解析: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3.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5.肾,在体合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细目三:六腑
要点: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要点解析:
1.胆:中正之官。
古人认为胆汁是清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之称。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①贮藏和排泄胆汁;②主决断。
2.胃:胃又称为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中脘。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胃的生理特性是喜润恶燥。
3.小肠: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又有“小肠主液”之说。
四、大肠: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传导糟粕与主津。
5.膀胱: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尿液、排泄尿液。
6.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六腑中唯三焦最大,故有“孤腑”之称。
(1)三焦的生理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2)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1)上焦: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上焦主宣发和布散,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营养全身。故《灵枢?营卫生会》将上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比喻上焦心肺的功能如自然界雾露滋养大地一样布散气血,以灌溉全身。
2)中焦: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中焦具有消化饮食物、吸收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故《灵枢?营卫生会》将中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中焦如沤”,比喻中焦的功能如同发酵的过程,将饮食物腐熟消化成食糜状态。就解剖位置而言,肝胆属于中焦。《内经》的脉法和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中,均以肝应左关而属中焦。但明清温病学以“三焦”作为辨证的纲领后,将外感热病后期出现的一系列肝风内动病证,归于下焦范围,故肝又属于下焦。
3)下焦:下焦是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等。下焦具有排泄糟粕和尿液的功能。故《灵枢?营卫生会》将下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下焦如渎”,渎,即水道,形容下焦像水道一样排泄水液和糟粕。
细目四:奇恒之腑
要点:脑及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要点解析:
1.脑:居颅腔之中,内为脑髓,又名髓海,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又称为“元神之府”。脑的生理功能如下: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感觉运动。
2.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
(1)主要生理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2)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与脏腑的关系: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液所化,而血液来源于脏腑。在五脏之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2)与经脉的关系: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以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同起于胞中,能运行调节气血,以充盈和滋养胞宫,孕育胎儿。
第五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细目一:气
要点一:气的概念。
要点解析: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不断运行的、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要点二:气的生成。
要点解析: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二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三是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气的生成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要点三:气的运动。
要点解析:
1.气机的概念:气有不断运动的特性,并通过运动以推动人体的生命活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运动形式,可以归纳为升、降、出、入。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平衡是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称为“气机调畅”。
3.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称为“气机失调”。由于气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气机失调也有多种表现。例如: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要点四:气的功能。
要点解析: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要点五:气的分类。
要点解析:人体的气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主要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四类。
1.元气: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宗气:宗气是由水谷精微之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生成而积于胸中之气。属于后天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3.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富于营养作用的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荣气”。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则营属阴,卫属阳,所以又称为“营阴”。
4.卫气:卫气是运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护卫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