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2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抗疫:御敌于城门之外。全部阅读需要、90分钟、左右。

[复制链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醒着,做梦说:
本帖最后由 醒着,做梦 于 2022-4-27 12:39 编辑

静思有我,04/13。
最近,疫情给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4月12日零时到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426例。其中上海的数字最高,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89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141例。
全国超过4万名医务工作者已经紧急驰援上海,另外还有每天238万管核酸检测能力支援上海。这个规模已经达到、甚至超过2020年初全国支援武汉的规模。
与此同时,全国很多地方的疫情防控措施不断收紧,很多地方都在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
抗疫,抗了两年多了,新冠病毒这东西总是出乎人的意料。
它来的时候,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它来了之后,我们尽锐出战,迅速取得阶段性胜利,原以为2020年上半年的那场猝不及防的激战应该就是主要的战斗,接下来也就是零零星星的剿匪了。没想到,大仗之后,还有大仗。
这个大仗,何时是一个尽头?
疲惫之下,人们自然要开动脑筋、开阔视野、开辟新渠道,思考新问题,于是,人们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搞这么大阵仗,打这么大的大仗吗?新冠病毒真的这么可怕吗?我们是不是有点反应过度,杀鸡用牛刀了?
于是两个问题出现了:
第一个问题是,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坚持动态清零?所谓动态清零,也就是对病毒斩尽杀绝。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那就不需要动态清零,不需要斩尽杀绝。反过来,如果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它很恐怖,那自然就需要动态清零,需要斩尽杀绝。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好流感?
关于这个问题,这段时间后台希望我分享一下我的认知的留言很多。我一直觉得这个事情的答案是很清晰的,所以老是觉得没什么话说。但由于问的人比较多了,我今天就做一期回答问题式的节目,把我这段时间看到的资料整理整理,再附加上我的一些感想,奉献给朋友们。
自然,我不是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专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所以,我的视角是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我的观点是一个普通人的观点,我的情绪是一个普通人的情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能力。
关于新冠肺炎是不是大号流感,确实有国外的科研机构发布研究结果,说它是。
比如,3月初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统计结果说,新冠感染后死亡的人数比例已经低于流感了,他们还具体说英国季节性流感的致死率为0.04%,而他们发现奥密克戎病毒导致的死亡率只有0.035%。
比英国还早两个月的1月3日,澳大利亚邦德大学临床研究员保罗·格拉齐乌也发布了他的研究结果,他说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不到0.1%,低于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
那么,这些研究结果是否靠谱呢?
说实话,普通百姓怎么有能力判定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呢?所以这问题我回答不了。我相信很多听我节目的朋友,也没这个能力回答。
不过,我们自己没能力回答,我们也可以去问一问别的科学家。当然,普通人很少有机会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但我们可以看一看其他的科学家发布的研究结果。
比如,2022年1月份,为日本卫生大臣提供咨询的科学家分析,根据1月份以来的累计过量死亡人数和感染人数,奥密克戎在日本的病死率为0.13%,高于流感的病死率。
再比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4月上旬说,一些国家的死亡率已达到了大流行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总干事的这句话呢?
我们目前已知,新冠肺炎流行以来的最初病毒和后面的德尔塔病毒都比流感要厉害得多,后来有人说新冠肺炎是大号流感,是指目前最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导致的新冠肺炎是大号流感。
当下全世界流行的主要毒株就是奥密克戎。世卫组织总干事说当下很多国家的死亡率是大流行开始以来的最高,那也就意味着当下奥密克戎主导的新冠肺炎,导致的死亡率要大于德尔塔和德尔塔之前的新冠病毒。
那自然而然地,我们从世卫组织总干事奥德塞的话当中可以得出判断,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率肯定要大于流感,而且应该是远远大于。
我们小小的归纳一下,科学家们的意见是不一致的,关于奥密克戎导致的新冠肺炎是不是大号流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那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还是糊涂的,晕!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稍微细致一点,对科学家们发表的结果进行稍微深入一点的分析,就会发现,他们之间说的话根本没有可比性。
比如所谓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是说奥密克戎主导下的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低于流感的病死率。
那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流感的病死率是多少?
很遗憾,不同的科学家,不同的国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比如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认为流感的死亡率大约是0.053%,而英国认为是0.04%,日本认为是0.06%~0.09%。而我们看到很多资料上提到说,流感的病死率一般估计为0.1%。自然我们还会看到资料说流感的病死率大约是0.15%-0.2%。
总之,是一本糊涂账,有个大体的数,但没有准确的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要计算病死率,首先要知道死了多少人,然后还要知道得了流感的人有多少,而这两个人数都很难准确统计。有的人因为得了流感引发别的并发症死了,政府和科学家并没有统计。比因为流感而死亡的人数更难统计的是,有多少人得了流感。很多人得了流感就待在家里休息休息,或者自己随便吃点药就好了,没有纳入政府和科学家的统计。
还有的科学家考虑到这个因素,根据实际统计出来的数字再建立一个模型,再推理出有多少人死了,或者有多少人曾经感染过流感。
这样的数字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那毕竟是推理出来的,靠不靠谱就很难说了。
不仅流感的病死率没有一个很确定的答案,而且,新冠肺炎的病死率在不同的科学家那里,所使用的数据也不一样。
比如前一段时间香港的一些医学界人士赞同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说法,他们在计算奥密克戎的死亡率的时候,要确定感染了新冠肺炎的人数,不是按照政府统计出来的结果计算,而是考虑到有很多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没统计进去,于是自己建立了一个模型,然后进行了一下推算,推算的结果是400万人,大约是政府统计出来人数的4倍。这样一来,它计算出来的死亡率,就只有正常计算结果的1/4,于是大约本来0.7%的死亡率就变成了大约0.18%,于是就跟流感的死亡率有点接近了。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一种计算方法,我们不能说他一点道理都没有,但确实有凑数的嫌疑,好像是为了论证一个自己期待的结论,想千方设百计的去调整数字。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关于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的问题,这个科学家跟那个科学家说的不一样,不同的科学家的计算方法也五花八门。
那怎么办呢?还是一本糊涂账,还是晕。
那又怎么办呢?作为老百姓,有没有简单直观一点的办法呢?
我认为是有的。
科学家们讨论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盯住的核心概念是病死率,要计算病死率,必须要有两个数字,一个是死亡数字,一个是感染的数字。
要把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率和流感导致的死亡率做对比,必须要确切的奥密克戎的感染人数和流感导致的感染人数,可是这两个数字很难搞定。
那我们完全可以简单一点。
不管病死率是多少,也就是说不管实际感染的数字是多少,总之我看死了多少人。也就是看流感导致多少人死亡,再看奥密克戎导致了多少人死亡,然后把两个数字做对比,只看绝对死亡人数。
当然有人会说,流感死亡人数的统计可能没有奥米克戎死亡人数统计那么严格和全面,那也行,我们可以拿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比。因为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死亡人数的统计是同等规格的严谨。而我们一致认为,德尔塔病毒比流感要厉害。如果发现奥密克戎比德尔塔还厉害,那自然可以得出结论,奥密克戎比流感厉害。
重复强调一下,流感死亡人数的统计,可能没有奥密克戎死亡人数的统计那么严谨,可能可比性有点让人担心。但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死亡人数的统计是相等规格的严谨,所以有可比性。
这样一来就好办了,我们看看奥密克戎导致多少人死亡?德尔塔导致多少人死亡?流感导致多少人死亡?这事应该就清晰了。
那么我们先拿奥密克戎和流感做对比。
香港的《巴士的报》社长在4月7日的《凤凰正点播报》节目当中提供了一组数字。他说:
“我查询过香港不同年份的季节性流感死亡人数,在流感爆发的年份,一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大约是100多人到300人,2018-2019年死亡人数比较多,死亡人数为352人,而现在香港一两天就死300人,这一轮疫情累计死亡已经超过8400人。”
简单的说,大概的说,香港的季节性流感,一年才死亡300人,而现在的奥密克戎,一天就死亡大约300人。
重复一遍,香港,流感是一年死亡300人,奥米克戎是一天死亡300人。
流感和奥密克戎哪个厉害?应该很明白了。
我们再看美国的数据,美国疾控中心曾经发布研究结果,认定全世界每年正常情况下的流感死亡人数是65万。那么今年的奥密克戎在全世界导致了多少人死亡呢?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2月29日欧洲中部时间下午4:14,全球累计死亡541万。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截止北京时间4月8日,全球累计617万人死亡。也就是说从2021年12月29日到2022年4月8日,全球死亡人数是617-541=76万。
也就是说,奥密克戎大约一个季度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流感一年导致的死亡人数。
那流感和奥米克戎哪个厉害?一目了然。
前面已经说了,那些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人会说,流感死亡人数统计不全面,奥密克戎的死亡人数的统计相对全面。所以,这两个数字比出来的结果好像还是有点让人不放心,那么我们换个角度。
德尔塔和奥密克戎都属于新冠病毒,都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横行世界,全世界建立了相同的统计标准和统计机制。这两个家伙导致的死亡人数的对比结果应该是有可比性的,我们来对比一下。
英国,2021年8~10月这三个月当中,那时候他们的新冠肺炎以德尔塔毒株为主,他们的死亡数字是每10万人里面有16人死亡。到了2021年11月到2022年1月这段时间,流行的新冠肺炎主要是奥密克戎毒株造成的,他们的死亡人数是每10万人里面有22人。
简单的说,三个月的统计区间,每10万人里面死于新冠的人数,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是22人,而德尔塔毒株的死亡人数只有16人,所以,奥米克戎比德尔塔更恐怖。
再说美国的数据,同样是对比2021年8~10月德尔塔病毒横行霸道的时间段,以及2021年11月到2022年1月奥密克戎横行霸道的时间段,美国的情况是,德尔塔病毒横行的时候,每10万人有40人死于新冠,奥密克戎横行的时候,是每10万人有42人死于新冠,对比的结果仍然是,奥密克戎比德尔塔恐怖。
所以,结果是非常明显的。
我觉得,作为普通老百姓,如果要听一些专业表述绕来绕去,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解释过来解释过去,最后会被绕晕。
我倒不是说他们都是别有用心,也不是说他们水平不行。而是说那个玩意儿太专业了,我们脑子不够用。更何况科学研究都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科学家们每发布的一个报告都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过一段时间他会有新的研究发现,这都很正常。新发现和旧发现有矛盾,也很正常,这是科学家们应该深入钻研的事情。咱老百姓,期待他们最终搞出一个确定的结果,然后我们直接把他们的结果拿出来用,用的时候不忘记说一声谢谢。但是,在他们没搞出确定结果之前,他们自己都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时候,我们先让他们搞着,我们先用我们的简单办法算账。
说到科学家们搞出一个最终的非常确定的结果这事儿,我们必须要承认,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比德尔塔病毒的病死率要低,这是科学家们搞出的一个确定的结果,全世界科学家都这么说,没有不同的声音。那么我们直接拿过来用,并且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可是问题来了,刚才我们对比的结果是,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人数还要超过德尔塔。这怎么解释呢?这个问题,即便对于老百姓,也是要搞明白心里才踏实。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
从数学上讲,死亡人数等于感染人数乘以病死率。比如有1万个人感染,病死率是0.5%,那么就用1万×0.5%=50.于是死亡人数就是50人。
我们假定(仅仅是假定),德尔塔的病死率就是0.5%,根据刚才的计算,当1万个人感染的时候,死亡人数就是50人。
我们假定(仅仅是假定),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比德尔塔的病死率低,比方说是0.3%,如果奥密克戎的感染人数也是1万人,那么1万×0.3%就等于30人,那么死亡人数就应该比德尔塔低。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奥米克隆的感染人数不是1万而是10万呢?那么用10万×0.3%就等于300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人数是300人,而德尔塔毒株的死亡人数就只有50人,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人数就远远大于德尔塔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虽然奥密克戎的病死率确实低于德尔塔。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来了,奥密克戎导致的感染人数是不是远远大于德尔塔病毒导致的感染人数?或者顺便说一下奥密克戎导致的感染人数是不是远远大于流感的感染人数?
回答是:是,肯定是,100%的是。
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奥密克戎的传播性更强。这也是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确定的结果,没有科学家持反对意见,我们可以直接拿过来用,并说一声谢谢。
关于病毒的传播性,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传播系数。这个传播系数的含义也很简单,不复杂,也就是,如果人不刻意地限制自己的活动,该咋地咋地,该嗨嗨,该吃吃,该喝喝,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感染了病毒的人会把毒传给几个人。
2020年5月4日,外交部和卫健委联合邀请钟南山院士与中国海外留学生视频连线。他说,一般流感的传染系数是1,当时的新冠病毒毒株的传染系数是3。(顺便说一句,非典是2,中东呼吸综合症是1.5。)
当然他这说的是中间值,对于流感来说,不同的流感的传染系数也不一样,大约是在0.9~2.1之间,我们就拿钟南山院士说的这个1来说事儿。
如果流感的传染系数是1,那就意味着,一个感染了流感的人,在不限制自己的行动的前提下,随便嗨随便跑,他会把流感再传染给一个人(当然这是平均算账,有的人可能传给了三四个人,有的人可能一个都不传,拉平算账是一个人传给一个人)。这样一来,第一个得病的人病治好了,但是他又把毒传给了一个人,等到这一个人把病治好了,由于他已经把毒传给了另一个人,所以还有一个带毒的人。所以这个流行病就永远不能消停,但是规模也不会扩大。
假设进行一下干预:比如得了流感的人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乱跑,那么他本来正常要传给一个人的就不传了。假设有10个人得了流感,有5个人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乱跑,这5个人不传给别人了。剩下的5个乱跑的人,还传给别人,一个传一个,5个人就传给5个人。最后的结果是,最初得病的10个人病治好了,但新传给了5个人。
假设这5个人又有两个人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只有三个人随便到处乱跑,还是一个传一个,又传给了三个人。最后的结果是,这五个人的病好了,新得病的人是三个人。
如果这三个人又有两个人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传给别人,只有一个人随便出去跑,于是就只传给了一个人。最后,这三个人病好了,新得病的人是一个人。
最后,这一个人如果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他就不传给别人了,等他的病好了,流行病就消失了。
我们再来看看新冠病毒,钟南山院士在2020年5月4日说当时的新冠病毒毒株的传播系数是3,这个3应该比后来的德尔塔毒株的传播系数还低,我们这会儿就拿3来说事儿。
假设有10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由于它的传播系数是3,所以,如果这10个人不限制自己的行动的话,随便跑,随便吃,随便嗨,每一个人可以传给三个人,所以这10个人就可以传播给30个人,等到这10个人的病治好了(当然也不排除有可能会死),最终又有30个人得病,这30个人如果不限制自己的行动,每一个人又可以传给三个人,最终又会有90个人得病。
这90个人如果不限制自己的行动,每一个人又可以传给3个人,很快就会有270个人得病,再往下270个人又会让810个人得病,810个人又会让2430个人得病……
就这样传播下去,很快,很多很多的人都会得病,所以新冠病毒的感染者肯定会远远大于流感。
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限制人的行动。比如正常有10个人染毒,如果不限制人的行动,他就会再传给30个人,可是如果把这10个人的行动都限制起来,让他基本上不传给别人了,或者说有时候行动限制总是有漏洞,有两个人没被限制住,这两个人每个人传给了三个人,于是就导致了6个人染毒。最后算总账,那就是第1批有10个人得病,第2批有6个人得病,人数是下降的。把这个模式再循环往复的操作下去,总之人数是下降的,最终病毒就没了,流行病就没了。
那么我们现在来说一说奥密克戎的传播系数是多少?回答是:9。
也就是说,一个人感染了奥密克戎病毒,如果不限制人的行动的话,正常情况下,平均算账,一个人会传给9个人。
这意味着,如果最初有10个人感染了奥密克戎,如果不限制人的行动,很快就有90个人会感染。接下来这90个人,每个人又传给9个人,那么很快就有810个人感染,在接下来这810个人里面,每个人又再传给9个人,又会导致7290个人感染……
所以,这个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不限制人的行动,比如隔离、戴口罩、消毒这些措施,可以说,传播系数是9的奥密克戎病毒,很快可以让几乎每个人都感染。
2022年3月份,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20多位科学家、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联合发表报告指出,如果悲观来说,从现在到2023年3月,若有新变异株出现,将会是80%的美国人受到感染。
简单一句话,美国未来一年将会有80%的人染上新冠肺炎。这说明我刚才分析的“可能所有人都会染毒”的说法,不是瞎说的,不是乱说的。
当然,回头要重复强调一遍,导致这么多人染毒的前提是这个病毒的传播系数非常高。
而奥密克戎的传播系数就非常高。重复一遍,流感大约是1,新冠肺炎流行初期的新冠病毒的传播系数是3,而奥密克戎的传播系数是9。
这样一来就很好理解了,尽管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低(至于它是否低于流感我们不好说,但总之它是比较低的),但由于感染它的总人数很大,用这个很大的总人数乘以一个相对较低的病死率,最后得出的死亡人数,还是比德尔塔高,比流感要高。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关注死亡人数这个最终的绝对数字,而不是关注病死率这个中间的比例数字。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怀疑,借口奥密克戎病死率偏低,而忽悠国家不采取严格管控措施的人,很可能居心不良。
因为,我们到底是应该关注病死率,还是应该关注最终的死亡人数?这个道理应该很简单啊。
如果最终死的人多,你再怎么低的病死率有啥用啊?你抱着那个很低的病死率,是能吃?还是能喝?还是能健康长寿呢?
这事儿算是基本说清楚了。但是,还有更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奥密克戎要人命,主要是针对三类人,一是老人,二是儿童,三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当然这三个群体,本来就是在各种疾病抵抗当中的弱势群体。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说,香港这次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在死亡的8200多例病人当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我从另外的渠道得知80岁以上的死亡病例,占到了死亡总数的70%),另外90%的死亡病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
而根据中国环球时报引用英国卫报的报道来看,美国在截止到2021年底的20个月里面,平均每月有36.75名儿童死于新冠疫情,而今年奥密克戎在全美国扩散以后,这个数字上升到70名。
这个数字,一方面说明了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人数在上升,另一方面说明了奥奥密克戎更擅长攻击儿童这样的弱势群体。
小小归纳一下,在有些人口中认为只是大号流感的奥密克戎,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专找老人、孩子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势群体欺负。而对于正常的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尤其是接种了疫苗的青壮年,它大概率无可奈何。
这就好比是,一帮强盗冲进了我们的家里,几番战斗下来,我们发现,这帮强盗专门欺负老人、孩子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者,正常的青壮年基本没事儿。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新的伦理问题,那就是,在奥密克戎横行霸道的背景下,抗击新冠疫情有了一个新的含义,那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青壮年要不要努力地担当起保护老人、孩子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势群体的责任。
如果青壮年在面对奥密克戎病毒的时候,判断未来自己估计没多大事儿,而绞尽脑汁的编造理由呼吁我们放弃对病毒的抵抗,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眼睁睁的看到他身边的老人、孩子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势群体的人的死亡。----虽然,他自己可能会活得好好的。
如果这些人是因为无知,那么我们应该好好地教育他们,讲清道理。如果这些人是别有用心,比如想自己自由一点,能自由地出去嗨,能自由地赚更多的钱,那他们就是良心坏了。
正常情况下,家里来了强盗,理应是青壮年挺身而出,无所畏惧,不怕牺牲,奋起反击,保护老人、孩子和弱者。
现在奥密克戎来了,我们的青壮年,不需要抄起家伙和强盗以命相搏,只需要服从国家统一管理,牺牲一部分自己的自由,也可能还要牺牲一部分挣钱的机会,就可以保护我们身边的老人、孩子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者。在这个搏斗的过程中,青壮年自身的安全风险是很低的。
世界上很少有这样的战斗,战斗者自身基本没有生命危险,却可以很好地保护老人、孩子和弱者的生命。
在这样的战斗中,我们也要当逃兵吗?
在这样的战斗中都想当逃兵的人,不管你在外面玩的多嗨,混的多开,当了多大的官,发了多大的财,当你回到家里,你有何面目,面对你年迈的双亲、年幼的孩子,还有哪些长期与你相濡以沫的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亲人?
我今天在节目临近结束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表述我的观点和情绪,是因为我受了刺激。这个刺激也是我最近本来一直觉得动态清零的道理很很清晰、很直白,所以觉得没啥话说,可是今天突然有话说、决定说一说抗疫的直接原因。
我受到的这个刺激是:
我读到了一篇鼓吹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文章。文章的前半部分,在啰里吧唧的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但我还是始终保持平和和客观的心态,在阅读、思考和分析。到了文章的最后,我受刺激了。
这篇文章的最后,他说了这么一层意思。他说,香港这一次高达8000多人的死亡病例,70%是80岁以上的人,他预估这一批80岁以上的死亡者的平均年龄是85岁。然后他说,香港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刚好是85岁。接下来它阴阳怪气地做总结,原话是:“这背后引申出来的意义,难以言说但显而易见”。
翻译一下它的意思:虽然香港这一次死的人多,但是70%的人的平均死亡年龄刚好是香港的平均预期寿命85岁。这些人本来就到死的时候了,本来就该死,只是碰巧遇上了奥密克戎,不怪奥密克戎。
他的言下之意是,这部分死亡不应该算到奥米克戎头上。归根结底是在面对奥密克戎造成大量死亡人数这样铁的事实上面前,他还在狡辩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
我真心想说,人到了平均预期寿命就该死吗?人到了平均预期寿命,有病就不治了吗?人到了平均预期寿命,有风险就不防范了吗?这是什么下三滥的逻辑?
我建议,对于说这话的人,都登记造册。等到他们到了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的那一年,他得病了,不给他治;有强盗要杀他,不帮他不救他。因为,按照他当下所表达的那个逻辑就是,他反正要死了,到死的时候了,本来就要死了,管他干嘛呢?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这里是微信公众号“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给大家推荐几个微信公众号。。
远方青木,英国那些事儿,一个坏土豆
,史客郎,静思有我,英国报姐,
每日怡见,纯科学,燕梳楼,
乌鸦校尉,熊老六,酷玩实验室,明叔杂谈
,猫哥的视界,冰汝看美国,后沙月光,子稻看世界。
各位朋友……


大家如果觉得这些文章还行的?可以微信搜索这些公众号关注更多文章。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1:4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醒着,做梦说:
每日怡见,04/05。
今天,我们不该忘记,不能忘记的人,实在太多。

我国政府为纪念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这块人民英雄纪念碑,不是用来看的。
这是在告知所有国人,中华英魂,应当牢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图片
一块纪念碑,承载了太多英雄故事,知道的,不知道的,永远也讲不完。
今天聊一聊,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特级战斗英雄,什么概念大家知道么?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例,对个人奖励的相关规定,表彰从低到高,依次是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又分为二级战斗英雄、二级模范、一级战斗英雄、一级战斗模范、后面才是特级战斗英雄。
因此特级战斗英雄,比一等功足足高出了5个等级。
一等功已经相当了不起了,立一等功还能活着的都没几个,你说什么样的人,能获得特级战斗英雄称号?
目前我军历史上,获得特级战斗英雄的有两人,一个是杨根思,另一个是黄继光。
图片
杨根思在前,黄继光在后,黄继光的英雄壮举,其实都不乏杨根思的影响。
1922年,杨根思出生于江苏泰兴县羊货郎店一贫苦农民家庭。
8岁那年,父亲羊德堂累死在晒谷场的麦垛旁,几天后,体弱多病的母亲也死了。
从此以后,羊庚玺开始给地主家放牛,给工厂做苦力,直到1944年,羊庚玺才以五官乡基干民兵的身份加入了新四军。
杨根思原名羊庚玺,是新兵登记时,部队工作人员将羊庚玺误写成了杨根思。
进入部队的杨根思,如鱼得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杨根思都参加过,战功显赫,表现极为英勇。
初次参加战斗,杨根思就用长矛缴获了枪。
接下去的表现就更为惊人了,杨根思用炸药包,直接俘虏过国民党军的一个排,被授予了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1945年11月,杨根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开始学习爆破技术,经过他的勤学苦练,最终成为了一名超级爆破手。
1946年6月,新四军攻打泰安,杨根思身穿装有手榴弹的“背弹衣”,飞速穿过开阔地,冲到敌人的屋檐下。
战士们见状,也赶紧冲了过去,并立即开始疯狂砸门,这时,屋顶上的敌军扔下一大串手榴弹,我军战士倒下了一大片。
杨根思见状,立即冲到开阔地,连甩18颗手榴弹,为我军做了极大的掩护,战士们才趁势砸开了门,冲了进去。
此时,敌人的子弹击中了杨根思的脸部,杨根思整个头部,连同双眼都被包扎起来,但他依然在危难关头,蒙眼扔出了两颗手榴弹,并且精确命中目标。
战后,杨根思获得团“战斗英雄”称号。
图片
这些还都是杨根思战功中的冰山一角,此后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杨根思履立战功,各种奖章拿了一大堆。
1950年9月,杨根思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由上海到北京出席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并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接见。
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入朝的部队,都是英雄,而杨根思在朝鲜战场的表现,英雄二字甚至都不足以形容了,他的表现直接诞生了我国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图片
对面的进攻敌军,是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双方火力悬殊,相差巨大。

炮火摧毁了我军大部分阵地工事,杨根思毫不畏惧,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突然袭击,打退了敌军的第一次进攻。
不久后,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又开始了新一轮进攻。
杨根思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和敌人展开拼杀,随着敌军的增援,杨根思亲自率领两个班,正面抗击,再次将敌军击退。
这时候,对面的美军终于着急了,他们以空中优势,对杨根思所在阵地发射了巨量炮弹,开始狂轰滥炸,随后在炮火掩护下,发起了集团冲锋。
杨根思率领全排拼命抵抗,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连续击退了美军的8次冲锋。
最终,阵地上弹尽粮绝,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时,其余战士,全部阵亡。
此时,又有40多名美军冲了上来,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阵地上最后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阵地上的40余名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图片
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杨根思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杨根思同志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
1951年12月11日,杨根思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
图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很多人永远无法理解这几个字,在当初那批跨过鸭绿江,入朝的战士心目当中,意味着什么。
那他们的最高信仰,杨根思在最后一刻,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不是因为他不怕死,不想打完仗回家。
他们比谁都想,但是他们都知道,战场的阵地不能丢,否则家国都有危险,甚至国将不国,家破人亡。
因此哪怕阵地上只有杨根思一个人,他也敢于拿起炸药包,搭上性命,和敌人血战到底。
杨根思烈士影响和教育了整个志愿军,后来阵地上的“杨根思”,不断出现。
尤其上甘岭战役,包括黄继光在内的,有68个“杨根思”,黄继光同志牺牲后,从他的饭包里发现三本连环画。
第一本就是《杨根思》。
解放军部队,杨根思连,有三个不相信。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这绝不是喊口号。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开始了。
敢于和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最强的军事力量较量,还能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一战而胜。
这才是我们能喊出三个不相信的底气所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时世界没一个国家相信。
凭什么你说站起来就站起来了?
抗美援朝结束那一刻开始,所有人都信了。
而这些,都是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用生命换来的。
英雄先辈,绝不敢忘。
那些逝去的先辈们、英雄们、我们记得你们,我们想念你们。
人民英雄,必将永垂不朽!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2:36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醒着,做梦说:
远方青木,04/09。这几年欧美一直在向中国发动舆论战,我见过最离谱的一个理论甚至说什么“中国人每吃一口肉,亚马逊热带雨林就会冒出一缕白烟”。
我本以为这套歪理邪说就是欧美造谣生事的想象力极限,没想到欧美的底线可以永无止尽的被突破。
最近欧美媒体又发明了一套新理论,说中国种树有罪,因为中国每年强迫数亿棵新树被种植,这很显然侵犯了树权。
《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声称“中国每年强迫种植数亿棵新树”,这简直是在“犯罪”!?
图片
我捋一捋他们的思路,大概意思就是说中国每年种数亿棵新树,但把这些新树种下去之前并没有征求这些树的同意,这数亿棵树是“不一定同意自己被种植”的,但全部被中国强迫种在地里了。

因此,中国侵犯了树“自由被种植”的权力,强迫树木劳动,这属于犯罪,因此中国需要反思自己这种野蛮的行为。
逻辑好像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哦,但我怎么就觉得那么奇怪和荒谬呢。
中国人种树怎么了?种树不是在保护环境吗?
怎么拐了一圈之后种树居然成犯罪行为了?
更荒谬的是,同一家西方媒体,前几年报道中国的标题是《中国对一次性筷子的成瘾正在摧毁森林》。?
图片
首先,一次性筷子不是用森林做出来的,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是一个月能长3米的竹子,以及速生经济林的边角废木料。

用森林里的好木头确实可以做一次性筷子,但没人这么做,因为成本太高商家会亏本,只有速生林边角废料和竹子的低廉价格才能让商家赚到钱。
其次,抛开筷子的真实原材料不谈,这家西方媒体的主要立场好像也是森林是宝贵的,森林对人类有益,并以此来指责中国。
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种植森林也能被指责一番。
是不是中国人干什么都不行,连呼吸都是错的?
强迫新树被种植这罪名居然都能发明出来,真是开眼界了,这得是多么仇视中国的人在挖空心思之后才能想出来的角度,简直是舆论战的奇迹,刷新了全人类的底线。?
图片
其实类似的荒谬逻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进化来。

几年前,欧美媒体报道说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中国人种植水稻会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因此中国人吃大米正在毁灭全球气候,进而导致人类灭亡。
2019年,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中国政府治理沙漠,大力推进的荒漠绿化工程,种树过多,可能导致人类水资源枯竭,因此会对地球自然生态造成极大影响。
《自然》杂志本是人类最顶级的科学杂志,但写这篇文章的“科学家”逻辑推导却很简单,算一算中国政府要消灭荒漠需要种多少棵树,种这些树需要消耗多少水资源,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种树会破坏自然环境。
别笑,这是真事。?
图片
中国人花费几代心血把沙漠变成了绿洲,对人类如此巨大的贡献居然招来西方期刊的指责?治理沙漠居然都能成为破坏环境的罪证。

那下一步,是不是中国人呼吸都会被指责说在浪费人类氧气??
图片
巴西烧毁森林种地的时候,西方批判,说这样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从而破坏人类环境。

中国种树消灭荒漠的时候,西方又批判,说这是在破坏人类环境,还不如让土地继续荒漠化。
澳大利亚和美国森林大火,烧毁无数森林,漫天黑烟,西方说这都是很正常的行为,对人类环境没有丝毫损害。
从1991年到2016年,中国新增森林面积冠绝全球,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的造林总和,人造森林面积相当于7~8个韩国。?
图片
但没有西方人说那群在荒漠里植树造林的中国人有功劳,反而把一个从来不种树的嘴炮少女捧为“环保公主”。?
图片
不承认中国人的功劳也就算了,如今居然说中国人种树是在“犯罪”。

先说中国人种树是在浪费水资源,又说中国人种树是“强迫行为”,侵犯“树权”,是“犯罪行为”。
我本以为说中国人吃肉有罪就已经很离谱了,没想到连种树都是有罪的,当然不种树那估计被罗织出的罪名更大。
欧美人种一点点树就是天大的功劳,但中国不是,不仅无功,反而有罪。
类似的双标相当常见,当初意大利封城,那就是“冒着经济风险保欧洲”,而中国封城则是“以牺牲人民自由为代价”,两篇文章不仅在同一家媒体《纽约时报》发布,而且时间居然只差了20分钟。?
图片
这些年,我们已经基本摸清了欧美媒体报道中国的规律。

如果报道中国的负面,那就阴间滤镜,大肆渲染,把3分的事情说成10分,无所不用其极的夸大事实。
如果报道中国的正面,首先选择是不报道,如果到了不得不报道的时候,那也简单。
首先,在中国正面消息的前面加上“也许”,“似乎”等词语,然后一笔带过。
你的正面我报道了啊,但出于严谨求实的精神,我加上了“也许”,“似乎”,因为我还没有完全核实清楚。
另一招,就是在报道中国正面的同时,再加上一句,就是鼎鼎大名的“但代价是什么”。
组合起来的效果给大家展示一下,比如说“中国也许有效控制了疫情,但代价惨重”。?
图片
比如说,武汉这座城市似乎不再受到疫情的威胁,但代价是什么??
图片
比如说,中国经济看起来趋于稳定,但代价是什么??
图片
比如说,中国正在变得智能,但代价是什么?中国投资于环境保护,但代价是什么??
图片
这,就是欧美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常规格式。
把中国的好事变坏简直太简单了,你这个好事似乎存在,但代价是什么?
西方人在文明竞争层面就是不拿中国人当人,这是他们的根本标准,但是更应该批评和反思的是中国人为什么一直把西方人和西方文明想的那么好。
我们真的把他们想的太好了,因为他们是真的坏。
现在的局面已经从中国人种树破坏环境发展到中国人种树有罪了,再过几年还能发展出什么奇葩逻辑简直不得而知。
我是想不出来,因为种树是“强迫行为”所以有罪这一条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力极限,更高深的我当然更加想不出来。
不过我想用同样的套路反问一下。
欧美人似乎有点钱,但代价是什么?
欧美人也许天天吃肉,但代价是什么?
欧美人看起来科技发达,但代价是什么?
你还别说,这句式还真好用。。
美国是世界第一毒品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第一禁毒大国,这是一个常识。
世界上禁毒最严厉,对毒品态度最严厉的国家,就是中国。
我知道美国喜欢抹黑中国,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打算在毒品这一领域下黑手。
颠倒黑白可以,选毒品作为突破口是不是有点太弱智了。
前几天,一名禁毒领域的知乎答主@陈敏接到了一个“商业合作”,一家美国媒体希望他能出一期专栏,“客观公正”地谈谈中国的毒品问题。
本来是好事啊,但对方却要求按他们预设好的大纲来报道。?
图片
这个大纲,不是一般的邪恶。

我把截图整理成了一张图,大家可以先看一看这个美国媒体设定的大纲。?
图片
首先,其核心议题就很邪恶。

什么叫“中国是否成为全球毒品生产中心?”,是什么样的奇葩脑回路才能想出这样的议题。
在这样的问题下讨论问题,和“客观公正”有一毛钱关系么?
按这个议题写出来的文章,看似满篇都是专业知识,实际通篇都是政治污蔑。
甭管你怎么写,这个议题都可以保证你离不开污蔑中国的大方向。
再看看大纲的第二步。
什么叫中国对吸毒者的犯罪化?什么叫对毒品的污名化。
神特么脑回路。
把吸毒列属于犯罪这有问题?毒品还需要污名化?
槽点太多,以至于我竟然无言以对。
下面这句就更无聊了,什么叫“若政治领袖选择加深对毒品的恐惧或加强禁止性措施,他们就在间接的造成一些最脆弱群体的严重困境,如果政治领袖选择挑战当前一些关于毒品或毒品使用者的认知,他们能否实现真正的改变”。
听起来好绕口,好专业,好圣母光环。
翻译过来就是呼吁吸毒无罪化。
比方说所谓的“认知改变”:
“毒品”,更换为“药物”。
“吸毒”,更换为“不按规定使用药物”。
“上瘾者”,更换为“患者”。
“吸毒成瘾(患者)”,更换为“药物使用障碍(患者)”。
他们说,这样可以保护“最脆弱群体”,也就是那些严重吸毒者。
我长这么大,头一次听说毒品这个词汇是在污名化毒品,建议改名为药物的。
原来吸毒的人不是在吸毒,而是在“不按规定使用药物”。
说实话,这份颠倒黑白的功底属实了得。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我的认知里,毒品就是毒品。
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我做梦都想不到原来还可以从这种角度去描述毒品。
至于第三步,对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人权观察。。。
这手段实在太恶心也太恶毒了。
我就想问问,美国你自己的吸毒问题解决的怎么样了?达到及格线了么?
作为全球禁毒考试的倒数第一名,跑来对状元尖子生指手画脚,是怎么有脸这么做的啊。
大纲中的第二步其实还有个对比,说是“美国大麻合法化的进程看对大麻与毒品的认知”。
这句话我放到了最后说,和第三步一起说。
因为这个议题的设置,和最后所谓的对吸毒人员的人权观察是相辅相成的。
美国自己禁毒彻底失败,打算把大麻等毒品全部合法化,于是逼着中国也一起把大麻等毒品合法化。
不合法,强迫吸毒人员戒毒,那就是侵犯人权。
这个大纲的设定只是个开始,如果没人管,等舆论炒作成熟之后,美国的下一步就是开始谴责中国政府剥夺了人民吸毒的权力。
不要笑,因为这一步已经在美国开始了,他自己就是这么搞的。
2018年10月17日,加拿大正式终结了大麻禁令,成为了继乌拉圭之后第二个大麻全面合法化的国家。
大麻是全球公认的毒品,毒品居然能合法化?
欧美国家不仅没有反对加拿大的举动,反而群起效仿之。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47个国家把大麻合法化,美国已经有36个州把大麻合法化。
为什么这么多的西方国家在短短的2年内,推翻了上百年的禁毒决议,统统把大麻合法化,甚至还有人把所有的毒品合法化。
因为加拿大的政客,发现了西方民主选举的一个漏洞。
长期以来,大麻都是违法的毒品,但欧美国家始终无法彻底禁毒,吸毒的人特别多。
尤其是大麻这种入门级的毒品,尝试的青少年无数。
别说底层了,就是奥巴马自己都吸过大麻,而特斯拉的CEO马斯克,甚至还公开在镜头面前吸过大麻。?
图片
而毒品之所以被称之为毒品,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这玩意只要你吸了就戒不掉,哪怕生理上被强制戒毒了,心瘾也会让你复吸毒品,几乎终身无法摆脱。

这个特点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吸毒人群的比例在欧美始终在缓慢扩大。
同时,欧美是一人一票制。
等吸毒人群扩大到一定的比例后,天大的闹剧上演了。
加拿大共有490万大麻吸食者,但全国总人口不足3600万,愿意投票的选民只有1755万。
问你个问题,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是希望政府把毒品合法化还是非法化?
很明显,无论其他正常人是怎么看待毒品的,吸毒者都一定会强烈要求把毒品合法化,因为这样可以方便他们吸毒。
总共就1755万张选票,而全国有490万大麻吸食者,这些人会强烈支持一切号召大麻合法化的政客。
其他人或许嫌麻烦不去投票,但这些大麻吸食者一定会去投票。
犯毒瘾的时候,吸毒者连自己都敢砍,何况是去投个票。
现在问题来了,那可是加拿大接近30%的选票,足以逆转乾坤的票源。
加拿大自由党为了扳倒连续执政三届的保守党,提出了极富争议的大麻合法化纲领。
回报很丰厚,在大量大麻吸食者的选票支持下,自由党一举获胜,击败了执政成绩优异的保守党。
上台后,诺言自然要兑现,于是加拿大全国开始了大麻合法化。
是自由党政客邪恶么,为了政治利益不惜毁灭加拿大?
这你就错了,这是加拿大人民的选择,美国等其他国家也是一样。
看看这些游行示威,当众吸食大麻的人群吧,人数是如此的多,多到了黑压压的一片。?
图片
为了防止反对派用大麻牌翻盘,各国的政客纷纷先下手为强,全部打起了支持大麻合法化的旗帜。

因此,短短的2年时间里,全球47个国家已经把大麻合法化了,而且还有迅速扩大的趋势。
最激进的俄勒冈州,不仅把大麻合法化了,甚至把所有的毒品都合法化了,其政客一口气堵死了反对派所有可能打的牌。?
图片
当一个国家吸毒人群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整个国家就不可逆的向着毒品国彻底沦陷,任何有良心的政客都救不了自己的国家,十个林则徐再生都没用。

外敌可以抵御,自己家的人民要求你开放毒品,不然就把你选下去换人,你能怎么办?
大麻合法化的政令持续越久,就会有越多的普通人被转化成吸毒者,坚定支持大麻的人就会越多,后面的政客就越难以改变现状。
比如说加拿大,把30%的选民都关进戒毒所?
呵呵,亏你想得出来,这话你敢提一句就等着下台吧。
等以后吸食大麻的选民比例达到50%,70%乃至于90%的时候,你看哪个政客敢说大麻半句坏话?
新冠病毒击中了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一个死穴,而毒品击中了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另一个死穴。
两者都具备同一个特征,那就是传染性。
欧美国家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他们的体制框架内,这个问题无解。
于是他们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所有人拖下水。
如果全球都吸食大麻,甚至都吸毒,那美国的这个问题,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中国是世界上种植大麻最多的国家,但绝不是什么全球毒品生产中心。
大麻除了可以当毒品外,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生产出多种商品。
这种工业大麻叫汉麻,其纤维可以用来织布,制绳索,编织渔网和造纸,"麻绳"、"麻线"、"麻布"等等词汇的来源,追根寻底都是这种汉麻。
除此之外,工业大麻还能提取食用油,用于化工、医药、建筑、饲料等等有益用途。
图片
因此,我们大面积种植。

这种工业大麻和毒品大麻有什么区别呢?
毒品大麻中的有效成分是四氢大麻酚(简称THC),这种物质可以有效刺激人类大脑,但工业大麻并不需要这种物质。
含量高于1%的大麻,都可以用来当作毒品吸食。
通过选育后,汉麻的THC含量低于0.3%,已经彻底失去了当毒品用的经济价值。
而外国种植的毒品大麻,其THC的含量则进行了反向选育。
以前的含量是4%,如今已经出现了含量高达12%的新品种。
虽然大麻体内的THC可以进行提纯浓缩,但因为成本的原因,在大量低成本种植的墨西哥大麻面前,中国的工业大麻毫无任何提纯的价值。
再加上中国严格的监管措施,因此中国的工业大麻可以老老实实的为人民服务。
而美国的毒品大麻,则非常不老实的在喂人民吸毒。
在中国,自动售货机里一般都是卖饮料的。
而在美国,自动售货机是拿来卖大麻的。?
图片
大麻仅仅是个开始,吸食大麻的人,为追求进一步的刺激,尝试其他毒品的概率非常高。

美国以世界5%的人口,消费了全世界50%的毒品,是绝对的第一毒品大国。?
图片
大量的美国人惨死于毒品之手,曾有一对夫妻在车上因吸食毒品过量而死亡,后排坐着的就是他们4岁的孩子,不知所措。?
图片
如今,美国人想把中国变成和他们一样的吸毒国。
这种事情,中国一百多年前就尝试过了,绝不想再尝试一次。?
图片
广东虎门太平广场上的一座雕塑——折断的烟枪,图新华社

美国全国都被新冠病毒感染了,所以中国人就必须被感染?
美国全国都在吸毒,所以中国人也要跟着吸毒?
但偏偏,有些人还真拿了美国人的钱。
中国网络上还真的出现了一篇文章,完全按照美国给出的大纲来写的,还特么说大麻是起源于中国。?
图片
大麻确实是起源于中国,叫汉麻,甚至中国现在还在用。

火药也是起源于中国,你咋不说起源于中国的火药正在屠杀全人类?
对了,指南针也是起源于中国,所以当初欧洲殖民船屠杀印第安人,大肆贩卖黑奴,也是中国造成的对吧。
特么的,一群弱智。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3:33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醒着,做梦说:
正解局,04/05。放开,时机远远没到。

灾难,并不是平均摊到每个人头上的。
大家好,今天我们还是聊疫情。
大家可能已经看到数据,上海感染人数第一次单日破万,昨天(4月4日)筛查出确诊病例268例、无症状感染者13086例。
3月份以来,上海这次疫情已经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7.3万例。
不过,就这样还是有人在鼓吹“和病毒共存”,而且振振有词,貌似“句句有理”。
关键是,还有很多人无脑附和。
下面,是在一个社交媒体上随便找到的两条留言。
图片
我想说的是:
谈共存,你要首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资格,千万别被别人带到沟里去了。
首先,要说到一个概念政策的“非中性”。
什么意思?就是说,任何一项政策,对于不同的人,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得利多一点,有的人得利少一点,还有的人吃亏,甚至吃得亏很多。
疫情政策,也不例外。
就说和病毒共存。西方拉胯的防疫政策其实已经给我们清清楚楚地说明了,不同的人受到的影响,那是千差万别的。
美国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社会学家德马约(FernandoDe Maio)有句话:“公共卫生领域数十年来的研究已有共识:不平等会杀人(Inequality kills)。”
更直白地说,新冠病毒“杀死”的穷人,要比富人多得多。
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时,《美国医学会杂志》也有一篇论文,其中说到,在纽约不同地区,曼哈顿区的死亡率最低,布朗克斯区的死亡率最高。
布朗克斯区的死亡率是曼哈顿区的差不多2倍。
而布朗克斯区是少数族群最多、贫困人口最多、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地区。
曼哈顿区则恰恰相反,是以白人为主的最富裕区域。
英国统计局的数据更直白。
英国贫穷地区每十万人中有55人死于新冠肺炎,非贫穷地区每十万人中有25人死于新冠肺炎。
图片
直到2年后,虽然疫苗出来了,治疗方法也更成熟了,现在还有了特效药,但是这种“贫富之别”,丝毫没有改变。
就在半个月前,加拿大安大略省有个统计数据显示:
在这次奥密克戎主导的第五波疫情中,低收入地区的死亡率是最高收入地区的2~2.5倍。
与其说是病毒不平等杀人,不如说是原本不平等的社会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
预防新冠,最核心的要点,是控制人与人的接触。
假如放开,富人,可以开着小汽车上下班,甚至居家办公,但穷人必须得挤公交车、地铁。
富人,住的是大房子、别墅,而穷人住的是公寓楼,甚至是贫民窟或者拥挤的集体宿舍。新加坡有次疫情大暴发,就是因为外籍劳工们恶劣的居住环境,造成了反复交叉感染。
穷人甚至还要打几份工,没日没夜地工作,身体也得不到充分休息。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相关人员也说,低收入者可能因为打疫苗要请假,而选择不去打疫苗。
富人会存在这个问题吗?当然不会,他们原本就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当然,也有人会说,你说得不对,你看施莱辛格、安德鲁·杰克、戈约·贝尼托、穆罕默德·吉卜里勒等明星或者政要,不也因为感染新冠死了吗?
但是,凡事要讲概率。
的确有知名人士因为新冠去世,但是,一共才多少人?
中文互联网上,有个梳理过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有133位名人死于新冠。
但2020年全球新冠死亡人数高达188万。
再看个案。2020年10月,特朗普确诊,仅仅3天就恢复,据说用药费用超过10万美元。
现年95岁高龄的英国女王得了新冠,也恢复了,没有精心的医疗,肯定是不可能的。
图片
女王和儿子儿媳坐在一起
我不是想挑起不同收入人群的争论,而是想说,一旦放开,选择了和病毒共存的做法,对于不同人群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再举几个简单的数据。
2020年时,有个数据显示,每一百万人拥有的呼吸机数量,美国是500多台,中国是60多台,即便中国这两年的总采购量翻番,每一百万人拥有的呼吸机数量也就100多台。
每十万人拥有的ICU床位数量,美国大概是34个,中国只有3.6个左右。
更不要说,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城乡差距。
这次上海疫情的恶化,恰恰说明,在上海这样资深的一线城市,贸然放松管控,后果都是十分可怕的。
更不要说,全国如果放宽了。
当然,也有人说,你看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已经很低很低了。
但是,还有个因素,在前两年,新冠已经收割了500万人的生命,这里面很多是年老体弱的人。
我们因为防控得当,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可如果放开,他们能不能经受得起冲击?
就像我们在上周一篇文章里说的,在应对奥密克戎方面,假设把香港作为最差的情况,新加坡作为最好的情况:
如果放开,被夺去生命的人的数量,可能高达30~120万。
全面放开,只有一次机会,但现在时机还远远没到。
简单跟着别人鼓吹共存,小心被带到沟里去。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5#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4:23 | 只看该作者
5楼 醒着,做梦说:
英国那些事儿,04/15。最近,加拿大一桩有关安乐死的案件引发了国际关注:
渥太华一位名叫Sophia的51岁女士,因为对烟味等气味极度过敏,持续两年请求改善居住环境未果后,跑去申请了安乐死。
最后,医疗机构就这么遵照她的意愿给批准执行了…
图片
案件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人们纷纷提出质疑:
加拿大安乐死的“合理边界”到底在哪里?
一个人有了暂时解决不了的健康问题,就可以通过申请安乐死来获得彻底解脱,那这到底是安乐死还是“协助自杀”?
基于类似这样的疑问,我们来捋一下案件的来龙去脉。
一切要从两年前说起,当时Sophia从加拿大慈善机构救世军那里租下了一套廉租房,可住了没多久,她就感觉哪儿哪儿都不对劲。
只要待在屋里,她就能闻到烟味,无论是烟草还是油烟味,都让她难受到抓狂——
她本人患有严重的多元性化学敏感症(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ies,MCS),对极小量的化学品都会产生过敏反应。
公寓通风系统漏过来的细微香烟,油烟,甚至是门外公共走廊的清洁工打扫卫生时使用的清洁剂,都会立刻让她感到疲劳,恶心,头疼不止…
图片
2014年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约有2.4%,也就是约77万加拿大人患有不同程度的MCS,
一些人症状较轻,不会受到什么大的影响,而另一些人则会严重到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Sophia属于后者,过去一旦发病,Sophia可以选择逃出门,跑到空气干净的地方应急,等整个人缓过来了再回去。
然而不巧的是,2020年正赶上新冠疫情爆发,渥太华也一度颁布了限制出门的法令。
无法出门的Sophia不得不把自己关进卧室里,把每一处透气的地方都密封起来,
可即便如此,依然不能彻底隔绝外面传来的烟味和化学剂气味…
无法忍受的Sophia,一开始向房东提了建议,希望帮忙改造一下公寓,加强房间的密闭效果或者改善一下通风,好让她能在里面“生存下去”。
可房东压根儿不相信Sophia的说法,认为她小题大做。
Sophia只好给渥太华政府部门写信,希望政府能给她提供一套有安全保障的,负担得起的房子。
对Sophia这种患MCS的人来说,安全无非意味着环境非常干净,干净到她闻不出任何化学品的气味。
然而,Sophia的求助信写了整整两年,也把自己MCS的病情反复陈述了很多次,却没有收到来自政府部门的任何答复。
而这期间,Sophia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她也去看过很多次医生,医生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无一例外都是:
离开那栋公寓,从有难闻气味的环境逃离,找一处空气足够清洁的地方居住,症状自然会消除…
图片
Sophia也打听过足够干净适合她居住的公寓,价格却不是她能负担得起的。
就这样,带着严重的MCS,Sophia在旧的公寓里将就了整整两年,到今年2月,她实在扛不下去了。
她对朋友说,再不搬家的话,自己迟早会死在公寓里。
了解Sophia病情的朋友们立刻行动起来,上网替她发起众筹。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此时的Sophia已经彻底绝望,在她看来,既然永远摆脱不了那间公寓,迟早会被“熏”死在里面,不如趁早解脱。
无奈之下,她想到了“安乐死”这个解决方案…
然而,她这样的情况可以申请安乐死吗?
Sophia研究了一下法律,发现还真的可以…
原来,过去加拿大安乐死的法规比较严,只有患了癌症或其他绝症,一直遭病痛折磨的人才能申请。
可到了2021年3月17日,加拿大安乐死的法律条款有了大幅度修改和扩展,新法律条文规定,只要有“可合理预见自然死亡的到来”,就能申请安乐死…
根据新法律,Sophia恰好符合要求,她的确有“可合理预见自然死亡的到来”:
找不到可以适合搬家的地方,继续住下去真的会死在里面…
渥太华安乐死法律条款中文版
图片
于是Sophia跑去安乐死机构提了申请,根据相关规定,Sophia只需要找到一位同意她安乐死的医生签字,便可以顺利通过。
最终,Sophia成功申请到了手续,预定于今年2月22日实施安乐死。
2月14日这天,她录下了一段视频,预备在自己安乐死之后发布,
视频里,她诉说了自己两年多来的痛苦,说自己四处求助,但总是得不到任何解决方案,既然迟早要死在家里,她决定去安乐死。
Sophia生前录的视频
图片
当Sophia在偷偷准备后事时,她的朋友们还在网上为她众筹搬家费用。
等朋友们终于众筹到12000加元,准备帮Sophia搬到一个足够干净,远离化学品和烟味的家时,
却传来Sophia去接受了安乐死的消息…
一直没办法获得一处能健康住下去的房子,Sophia申请安乐死寻求解脱,被顺利批准和实施。
在不少专家看来,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给Sophia看过病的四位医生写了一封联名抗议信,批评了渥太华政府:
“我们认为,对Sophia的状况,政府除了肯提供安乐死,竟然不提供其他解决方案的行为,这是极其过分的!”
另一名医生则评论到:
“她只需要一些帮助,找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就能彻底解决问题,避免走上绝路。然而当局居然就这样批准了她的安乐死请求…”
而Sophia曾经的房东——加拿大慈善机构救世军,以及渥太华政府都暂时拒绝对Sophia事件发表评论。
在媒体看来,Sophia实际上成了加拿大因患MCS申请安乐死成功的第一人。
可MCS毕竟不是癌症,只要换个合适的地方,Sophia本可以安然无恙地活下去。
图片
鉴于此,另一位专家更是激烈批评到:
“如果有人因为得不到妥善的帮助,最终不得不结束自己的性命,这不是安乐死,这是协助自杀…”
多伦多大学一位教授则表达了对安乐死新法律的担忧:
“Sophia的案件表明,安乐死在加拿大的适用范围正在扩展,这很值得担忧…”
看起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Sophia的案件都将是人们讨论安乐死的焦点。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6#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5:19 | 只看该作者
6楼 醒着,做梦说:
远方青木,04/04!?
美国很富裕,美国人很有钱。
很多带路党曾幻想中国被美国占领后,自己可以直接成为美国人,借此一跃收入翻好几倍,从穷人变成富人。
脱贫致富这么容易?
那让全世界都并入美国,人类岂不是直接就进入大同社会了?
实际上,穷人就不要指望加入美国了,美国就算接受中国人,也只要个别富裕或者有技术的中国人,中国穷人是不可能要的。
在地球上,有多个国家自愿加入美国,把整个国家的土地送给美国,美国都不要,这种事情还发生过不止一次。
美国不是不想要土地,是只想要土地,但不想要土地上的人,尤其是穷人。
开疆拓土对中国这样文化的国家来说,是大事,写入史书的大事。
但是对美国这样的海洋系国家来说,则未必。
就算是美国已经到手的土地,如果上面贫困人口太多,美国一样会拱手送出去。
对,你没看错,美国会把到手的土地送出去。?
买下来的土地美国不要了?
1898年,美国海军缅因号战舰在古巴近海爆炸沉没,美国认定此事为西班牙所为,并以此为理由对西班牙宣战。
战争,同时在古巴、中美洲波多黎各以及菲律宾打响。
很快,美国海军就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湾歼灭了西班牙的主力舰队。
战败的西班牙,不得不在法国的调和下,和美国在巴黎签署了合约《巴黎协议》。
1898年8月,西班牙同意割让菲律宾群岛、关岛、波多黎各给与美国,免除对美国军舰的赔偿责任,另外美国再支付2000万美元给西班牙作为差价补偿费。
菲律宾是什么地方?
中国南海边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人口约1亿人。?
图片
波多黎各在什么地方?

这一看也是好地方,中国这种大陆国家梦寐以求的海洋要地,人口约370万人,而且还在美国旁边。?
图片
关岛就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战略要地,二战的时候美军和日军血战关岛这件事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区区2000万美元加一艘军舰,就换来了这么多土地,美国真的是赚大了。
但是在签约拿这些土地的时候,美国政府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并不是这些土地上的人民反对美国政府,也不是西班牙反对美国政府,而是美国人民自己反对美国政府。
他们普遍认为,不应该花钱去买这些地。
和西班牙的巴黎协议在美国参议院投票的时候,遭到了大量人的反对,包括美国前总统克利夫兰、马克吐温、龚帕斯均公开反对这一合约。
最终,这一明显有利于美国的合约,在美国以57票对27票惊险过关,比法定要求的2/3多数票仅仅只多了一票。
为什么如此明显有利于美国的,开疆拓土的行为,却遭到了如此之多的美国人反对,反对者中甚至还有3届总统。
因为这些土地好肯定是好,但上面的穷人太多了。
1900年的时候,菲律宾群岛上有800万人口,达到了当时美国人口的1/10还多。
如果把菲律宾并入美国,就会导致一个和美国主流价值观并不一致的人群得到了太多的选票。
那不给菲律宾人民选票行不行?而且也不给公民身份,该有的福利什么的都不给,只让菲律宾人干活就行了。
如果这样,那不就是殖民地么?菲律宾人民不答应。
正因为看穿了这一点,很多美国人才反对购买菲律宾的土地,认为这是白送钱,因为美国不可能接纳菲律宾上面的800万人口,而菲律宾人也不可能甘愿做殖民地的奴隶,以后这肯定是个定时炸弹。
果不其然,菲律宾并入美国后,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美国没有给菲律宾人投票权,没有给公民身份,甚至也没有给福利待遇,仅仅是允许菲律宾人来美国做苦工,就引发了铺天盖地的反对。
大量的美国穷人,认为这些廉价的菲律宾苦工抢走了自己的工作,要求美国政府让那些菲律宾人收拾铺盖滚出美国。
强烈的反菲律宾移民情绪在美国多地引发了暴乱和示威,而这些美国穷人是有投票权的。
因此,美国被迫彻底和菲律宾撇清关系,于1934年宣布还处于美国本土的菲律宾人为外国人,并且将菲律宾人每年加入美国籍的配额定为每年50人。
美国已经彻底不认同菲律宾人了,那菲律宾人自然也不认同美国了,双方只好分道扬镳。
于是,菲律宾独立,成为了一个国家,再不属于美国。
事实上,今天的菲律宾人口已经达到了1亿,美国的1/3,而且穷的掉渣。
如果菲律宾还属于美国,那么菲律宾将拥有1亿选票,而整个美国本土才3亿,菲律宾将左右美国的总统选举,最后很有可能变成整个美国本土来给菲律宾扶贫。
当初美国选民让菲律宾独立,是有道理的,符合美国的体制特色,倒是当初花2000万美元购买,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菲律宾那边一直闹独立,反抗行为此起彼伏,美国最终放弃菲律宾是不是可以归咎于菲律宾人不配合呢?
看看波多黎各就知道了。
波多黎各人口约367万,面积1.3万平方公里,而且还是白人为主体民族,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后裔占76.2%,文化认同感强,土地还就在美国边上。
这个国家疯狂的想要加入美国,50年搞了5次公投,全民同意加入美国。
最近的一次公投,就在2017年6月11日,波多黎各全民公投,97%的波多黎各人希望加入美国,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面对配合的不得了,硬贴上门的波多黎各,美国政府高冷的选择了拒绝。
因为波多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如美国,人均GDP仅3万美元,约为美国的一半,而且波多黎各地方政府还欠下了720亿美元的债务,正在寻求破产。
这么一个穷地方,地理位置对今天的美国来说又不是很重要,美国当然拒绝他们的加入。
时至今日,美国只承认波多黎各是自己的领地,但不承认波多黎各是自己的领土。
在和西班牙的这笔交易中,唯一获得美国领土身份的,就是关岛人。
原因很简单,关岛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是一个真正的军事要地,今天的关岛1/3的面积都已经被建设成了美军要塞,这地方肯定不能丢。
而关岛人口也太少,到今天也才16万人口,当年才几万人口。
穷不穷这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才16万人口,无所谓。
于是,关岛成为了美国的领土,而不是领地,关岛人成为了美国公民,可以自由在美国打工。
但关岛人也和美国本土的人有区别,美国法律上把关岛定义为“未合并的领土”,而不是完全的领土。
在现实中的意义,就是关岛人没有权力参加总统大选投票,但作为对等条件,关岛人也不需向联邦政府缴纳所得税。
另外,关岛享受一定的自治权,有权利组建自己的足球队参加世界杯,这也是美国“未合并的领土”和真正领土的区别。
2021年5月30日,中国男足在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以7比0的成绩大胜关岛队。
鉴于关岛队的成员都具有美国公民的身份,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男足把美国人给踢赢了。
美国想要的土地长啥样?
在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的同年,美国还吞并了夏威夷。
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正式成为了美国第50个州,成为了完整的美国领土。
为什么夏威夷可以获得如此待遇,而波多黎各和关岛都不行?
首先,夏威夷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地处太平洋正中央,是战略要地中的战略要地,控制了夏威夷就等于控制了太平洋。?
图片
这种地方,再眼瞎的美国人也不可能放手。

第二,夏威夷人比较少,到今天人口也才121万人,不会影响美国的选民结构。
但第一点和第二点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自1898年吞并夏威夷开始,足足61年的时间里,夏威夷都没有领土身份,美国选民不愿意把夏威夷并入美国本土。
为什么1959年的时候,夏威夷突然有资格并入美国本土了,而波多黎各和关岛都不行?
因为二战之后,夏威夷这个地方的旅游业突然发展起来了,成为了全球的旅游热门景点。
而夏威夷人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今天夏威夷的人均GDP为6.4万美元,比美国的人均GDP5.6万美元要高出一大截。
夏威夷人有钱,非常的富裕,比美国本土的人还富裕。
这是夏威夷能获得美国领土身份的唯一原因。
想并入美国领土居然如此之难?
实际上,以前想成为美国领土没有那么难,甚至美国还主动的对外兼并领土。
一切的转折点,都是1848年美墨战争。?
美国的成长史?
美国的成长史,就是一部领土的扩张史。
在兼并了大量的领土后,美国终于扩张到了墨西哥的边上。
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购得佛罗里达州后,就试图以500万美元的代价,从墨西哥手里收购德克萨斯州,但墨西哥政府回绝了。
在美国的挑动下,德克萨斯于1835年爆发了独立战争,最终脱离墨西哥,成立了德克萨斯共和国,随后加入了美国。
如此赤裸裸的侵略,墨西哥自然不服。
1846年,美墨战争爆发,两年后美国军队占领了墨西哥首都,迫使墨西哥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按照合约,墨西哥割让了一半的领土,把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总计近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给了美国,而美国补偿墨西哥1500万美元。
吞并半个墨西哥的时候,拿走的领土基本都是墨西哥北部的领土,人口较少,当时墨西哥富裕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南方,人口也大多数在那边。
但即便是这较少的墨西哥人口,也给美国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1840年美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全美仅有1706万人口。
如此之大的地盘,只有这么一点人口,自然是到处缺少劳动力,所以美国长期以来对移民和人口并不排斥。
但1846年战前,墨西哥就有700万人口,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成为了美国人,那也是几百万之多。
美国的人口,突然增加了一大截,这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自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就出现了劳动力过多,工作岗位不足的情况,反移民,反外国人的情绪日益浓烈。
1882年,美国甚至还通过了所谓的《排华法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限制外来移民的法案。
美墨战争,是美国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吞并外来领土,并接纳外来土地上的人口。
在此之后,哪怕是倒贴上门的土地,如果上面有穷人,美国也不要。
今天的墨西哥民间有个笑话流传甚广,说墨西哥人最恨的事情有两件。
第一件是美国侵占了他们一半的领土。
第二件是美国没有侵占他们另一半的领土。
今天的美国不仅不要墨西哥,甚至还在美墨边境修起了边境墙,视墨西哥人为洪水猛兽。
墨西哥的土地,美国其实还是想要的,毕竟谁都不嫌土地少。
但墨西哥人,美国不想要。
地球上还有一个国家,叫多米尼加共和国,哭着喊着想要加入美国,多米尼加共和国政府曾多次请求美国政府吞并自己的土地,但美国坚决不要。
因为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人均GDP才7881美元,和美国相比穷的掉渣,美国政府对它的土地确实感兴趣,但不愿意要上面的穷人。
美国是一个海洋系的选举制国家,更看重短期利益,每一笔交易都要求是对自己有利的。
如果我能控制一个地区的军事和外交,并能把这个地方当殖民地使用,倾销商品并掠夺原料。
那我为什么要授予这个地区穷人美国公民的身份呢?我占领这地方是为了发财的,可不是来扶贫的。
至于长期以后,这个地区的人会不会和美国离心离德,最终独立,那是多少任政府以后的事情了。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美墨战争以前,成为美国的领土那么容易?
1783年,美国独立时,仅仅只有13个州的土地。?
图片
到1803年,短短20年的时间,美国的土地就扩张了好几倍,中间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一直到1848年吞并墨西哥的时候才最终出现了问题。?
图片
1783-1803的这20年,美国吞并的土地可不是无主之地,上面是有很多穷人的。

当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有上千万之多,非常穷,且敌视美国政府,同化非常困难。
为什么占领这些土地没有闹出乱子?
很简单,那个时期的美国政府,不把印第安人当人,直接屠杀干净了事,当然就不用烦恼新增土地上穷人的问题了。
如果不能把新增土地上的穷人屠杀干净,需要倒贴钱去扶贫的话,那么这片土地美国宁可不要。
中国有13亿人口,数量远远超过美国本土,且人均GDP极低,经历20年经济奇迹后,目前也才刚刚突破1万美元。
波多黎各的人均GDP是3万多美元,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人均GDP是7881美元,这些地方美国都不要,倒贴上门美国都不要,只因不想要这些土地上的穷人。
很明显,也许极少数的中国富人和精英能加入美国,但绝大多数的中国穷人是不可能加入美国的,指望美国政府来扶贫那是不可能的。
愿意照顾中国所有穷人的,慢慢带领全体中国人致富的,只有中国人自己的政府。
美国希望搞垮中国,希望搞穷中国,唯独不希望占领中国。
你是愿意当殖民地的奴隶?还是愿意当被屠杀干净的印第安人?
如果都不愿意,而且还不是特别富的富人。
那你唯一的指望,就是中国不要战败。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7#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6:11 | 只看该作者
7楼 醒着,做梦说:
英国那些事儿,04/15。今天要说的故事关于她↓
图片
她叫Mary,曾经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丑的女人”。
但这个称号背后,其实是一个母亲为了抚养孩子而忍辱和坚强的故事。
Mary出生于1874年的东伦敦,父母是工人阶级,除了她,还有另外7个孩子。
Mary年轻时长相清秀,参加培训后成了一名护士。
图片
1902年,她嫁给了当地菜贩Thomas Bevan。
两人一起生下两儿两女,日子过得平静幸福。
但好日子没过几年,不幸就接连席卷了这个家庭。
Mary得了一种怪病,双脚,双手开始不断变大,脑门和下巴开始拉长,鼻子也越来越大。
如果放在现在,医生可能很容易就会发现,她这是患上了肢端肥大症,
这是人体的生长板关闭后生长激素仍过度分泌所引起的疾病,如今只要及时发现并治疗,病情基本能得到控制。
但Mary所在的20世纪初,医疗还没有这么发达,甚至连是什么引发了这种疾病都还不清楚。
Mary只能忍受,她不仅要忍受剧烈头痛和衰退的视力,还要面对每一天都更畸形的脸。
情况越来越严重后,她不得不辞掉了护士的工作。
好在丈夫支持她,对她不离不弃,独自赚钱照顾着一家六口。
然而,1914年,Mary丈夫突然中风去世了。
丈夫去世后,抚养4个孩子的重担落到了Mary肩上。
她急需收入,但因为长相,她很难找到工作,最后只能靠着各种零工艰难维持生计。
作为母亲,她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但打零工显然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农民曾经跟她说过的一句话:“你只适合去参加丑女比赛。”
如果能给孩子们赚到足够多的钱,丑女比赛又有什么关系?
不久后,她真跑去参加了,并且一举击败250名参赛者,拿到“最丑女人”的称号。
图片
1920年,她翻阅报纸时,看到了这么一条广告:
“寻找:最丑陋的女人。
但不要有令人厌恶的、残疾的或毁容的状况。
保证报酬丰厚,成功者可长期聘用。
请寄近照过来申请。”
发布广告的,是美国一家马戏团。
Mary抱着试试的心态发去了自己的照片,没想到很快就被选中了。
虽然接受这份工作,意味着自己要被像动物一样展出,
但对方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保证连续1年每周工资10英镑,承担她所有交通费,并且,售卖她明信片的收入都归她。
为了孩子们,她一咬牙同意了。
从此之后,她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纽约科尼岛上的梦境杂技团,
图片
和“狮脸男”Lionel,“针头怪”Zip,“文身女”Jean Carroll一起,成为“怪胎秀”的其中一名表演者。
图片
商家让她穿上最能凸显她畸形的衣服,
让她在台上展示自己“丑陋”的脸,巨大无比的手和脚。
一群观众围着她,嘲笑、羞辱,用各种丑陋的名字叫她。
她最不想被人看到的地方,如今放在聚光灯下,被一群人仔仔细细地注视,成为他们的谈资。
在台上,Mary机械地笑着,冷静面对各种羞辱,卖力兜售她的明信片。
图片
因为长相奇特,Mary很快“火了”。
她刚到美国就几乎登上了所有报纸的封面,被它们称为“地球上最丑的女人”。
她甚至击败“胡子女”,“连体婴”,“小人”和“巨人”,成为“怪胎秀”的明星人物。
后来,还受邀去世界三大马戏团之一的玲玲马戏团表演。
就这样,在人们猎奇的围观中,
Mary默默为孩子们积攒“教育基金”。
在纽约表演两年,她就赚到了2万英镑,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0万英镑。
她终于有了足够的钱,把孩子们都接到纽约,送他们入读寄宿学校。
见不到面时,她就时常给他们写信。
她拼尽一切让孩子们过上了舒服的生活,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而她为此承受的,是无尽的嘲笑和羞辱。
图片
1933年,在经历了一生的磨难后,Mary去世了。
有人说,她死于一颗破碎的心。
去世时,她刚过完59岁生日。
后来,她的孩子遵从她的遗愿,把她带回了英国,埋葬在南伦敦的Brockley and Ladywell公墓。
她以“世界上最丑的女人”的称号出名,但她更应该被记住的,是一个坚强的母亲。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8#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7:00 | 只看该作者
8楼 醒着,做梦说:
远方青木,04/06。听说最近有个新的友尽话题,就是和朋友聊新冠病毒是该清零还是共存,无数人为了这个在网上吵的面红耳赤。
没明白这有啥好吵的,因为中国在今年只有清零病毒这一个选项,根本没有选择权。
至于和病毒共存,那是明年的事情了。?
中国和病毒共存是必然的事情,就是个时间问题,这一点早在2020年欧美选择躺平,放任病毒肆意传染时就已经注定。
只有中国消灭病毒,全球其他国家都不消灭病毒,那源源不断的病毒早晚会从四面八方蔓延到我们的国土境内,失守是早晚的事情,就算自废经济,彻底的闭关锁国也无法阻挡这一结局。
但是我们在今年只能选择清零病毒,因为今年的奥密克戎毒株杀伤力依然过大。
欧美口口声声说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说中国不必警惕,那请问欧美人自己那么害怕新冠干嘛。
什么时候欧美真的全部放开了,完全不把这病毒当一回事了,老百姓和医护真的一点都不害怕了,我们再开放也不迟,这时间大概就是明年。
我前一段时间说过,再熬一段时间,明年就没疫情了,因为今年秋天进化出来的新毒王传染性一定会再度上升,毒性一定会再度下降。
有人说病毒的变异是随机方向的,可能变弱也可能变强,未必一定如我所愿。
这话对,也不对。
病毒的变异确实是随机的,但进化的方向却是固定的。
变异体不是每年才出一个,以新冠如今恐怖的感染量来看,一天可能会出几十个变异体。
但绝大部分变异体都是没有价值的,传染不了几个人就会被淘汰掉。
消灭它们的不是人类,是最强大的那个毒株。
赢者通吃,最强毒株占据了所有的生态位之后,弱小毒株是没有任何活路可言的。
传染能力最强,杀伤力最弱的毒株,会成为唯一胜者。
如果两款毒株传染能力一样,但第一个杀伤力强,10%的患者有极其明显的咳嗽症状,健康人吓的不敢靠近,最终导致1%的人死亡。第二个杀伤力极弱,只有1%的患者有极其明显的咳嗽症状,最终导致0.1%的人死亡。
很明显,第二个毒株会非常迅速的消灭掉第一个毒株,因为它99%的感染者毫无症状却能到处散播病毒,健康人避开他们很困难。
症状越低,毒株传染越容易,奥密克戎厉害就厉害在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特别特别的高,防不胜防。
无症状比例高会导致难以提防,但你连症状都没有,死亡率当然会很低。
因此,毒株进化的方向是固定的,每一代的毒王杀伤力都会更低,因为只有这样的毒王才有资格淘汰掉前一任毒王,否则就只是一个失败的变异体而已。
欧美今年都快扛不住了,宣传机器到处说奥密克戎只是大号感冒,一旦下一代毒王杀伤力再度弱化,他们必然放开全部防疫措施,时间极大概率就是明年。
这样的经济再容忍今年一年已经是欧美的极限了,欧美绝不可能再忍两年。
一旦欧美全部放开,彻底消除了新冠的经济影响,中国再观望几个月确定死亡率真的很低之后,也会跟着放开。
但,无论如何不是今年。
今年鼓吹共存,口口声声说要我们中国人重新认识病毒,反对清零的那是什么人??都是一群双标公知。
图片
同样的一群人,在2020年初武汉疫情时,大肆鼓吹什么这不是死亡304人,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304次,还写的文采飞扬。?
图片
美国那边已经死了98万人,他从来不说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在美国发生了98万次。?
图片
这个人前后的说法截然相反,但其实屁股从来没有变。

公知说什么都振振有词,就是怕合订本。
美国爹说病毒很可怕,那他就说病毒很可怕,美国爹说人类应该立即和病毒共存,那他就说人类应该和病毒共存。
而且不能拖,要立即共存,等明年都不行,一切以美国爹的旨意为准。
欧美能和病毒共存,那是因为欧美国情特殊,不代表中国也行。
最特殊的一点,就是欧美系统永不崩溃。
美国可以做到日增100万感染者依然保持医疗系统的顺利运行,而中国日增几千人医疗系统就处于崩溃边缘了。
为什么美国可以做到医疗系统绝不崩溃而中国不行?
很简单,因为美国医院根本不收轻症,直接让你回家睡觉喝开水,不病到快死都不让你住院,那医疗系统当然不会崩溃。
为什么美国的老百姓这么听话,你让我回家我就回家,这要是一口气喘不上来死家里了怎么办?都知道新冠病情恶化的很迅速,有时候毫无征兆,你凭什么不让我住院?
以中国的国情,你让我居家我就居家,你让不住院我就不住院了?
你敢不让我住院,我回家就全网敲锣。
美国老百姓怎么就这么听话?难道美国老百姓不怕死?很明显住院的人生存率更高,哪怕只是轻症。
和住院相比,居家会增大你万分之一的死亡率,请问是否同意居家治疗?
美国人同意,所以美国的医疗资源没有被挤兑,所以美国可以和病毒共存。
中国要想和病毒共存,保证自己医疗资源不被挤兑是最起码的事情。
美国人宁可增大自己死亡率也不住院,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心疼政府,心疼医院,而是因为住院要收费,且很贵。
在中国治疗新冠是免费的,无论花多少钱都是免费。
很多中国人似乎都忘了,治疗新冠是要钱的,而且要很多钱。
轻症就算了,要是住进ICU,一天2瓶白蛋白要850元,丙球蛋白每天4800元,这光药费就5000多元,加上医疗服务费和ICU病床费,一天一万起步。
如果上了ECMO急救,开机起步价5万元,运行一天再付2万块,其他药费和医疗服务费另算。?
图片
中国政府于2020年1月22日下发文件,新冠患者的所有治疗全部免费,无条件免费。

就在这一天之前,武汉刚刚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名来自农村的新冠患者,是个孕妇,其丈夫砸锅卖铁,掏空所有积蓄并举债凑出来的20余万,在ICU病房仅仅一周多就花完了,没钱后当场去世,第二天国家宣布新冠全部免费,次日武汉封城。
此事曾被广为报道,这是一起悲剧,但也能侧面反映出新冠治疗到底有多贵。?
图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新冠患者享受的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医疗待遇。

该上ICU就上ICU,甚至该上ECMO就上ECMO,根本不在乎花多少钱,只要能把人救回来就行,砸上百万才救回来的案例比比皆是。
能享受如此顶级的待遇,最大的原因是很多时候全省就一个新冠患者,这个人的出现能直接惊动省委书记,全省不惜一切代价来保他,尽量让他不死。
代价再大,如果只有几个人,那也不大。
欧美一开始也想全民免费来着,但没过几天看到日增感染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议案还没拟好送交议会讨论就直接当废纸扔了。
日增几个人,免费根本无所谓。
日增几万人,几十万人要是还搞免费,十个美国也受不了。
在美国得了新冠要治病,政府是不出钱的,按普通疾病处理,你该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和你得流感没有区别。
这笔医药费你要是没买保险,那就全部自负,费用很贵很贵,贵的离谱,通常来说美国医院会直接拒收,看着你死在外面,因为知道你付不起医药费。?
图片
如果你有保险,那保险公司会负担大头,但你肯定要自付一部分。

平时花的保险费多,自付就少一点,平时花的保险费少,自付就多一点。
但很多美国人,连哪怕只有10%的自付都承担不起,因为住院治疗新冠的费用实在是太贵了。?
图片
到底有多贵?

美国新冠患者珍妮特·门德斯在纽约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新冠的医药费高达40万美元,其中自付7.5万美元。
美国平均年收入3万美元,珍妮特仅自付费用就相当于2年的全国平均收入,家庭元气大伤,要是没医保就可以原地等死了。
珍妮特的账单并不是最贵的。
加州居民杰夫因新冠住院11天,医疗费71万美元。?
图片
还有更贵的,医疗费达110万美元,按10%自付都要11万美元之巨。?
图片
当然,美国保险业很发达,各类产品五花八门,有完全不要你自付的,也有自付金额上限1万美元的,但条件越好的保险价格越贵,就好像你买车险的时候勾选了不计免赔保费会贵一截是一个道理。

一年保费两三万美元,和人均年收入一样高的医疗保险,你舍得买吗?
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舍得买这么好的商业医疗险,性价比是他们的第一考虑因素,还有3000万人什么保险都没有。
对于绝大多数买了普通医疗险的美国人来说,进医院治新冠是要付钱的,哪怕自付只有20%或者10%,那也是要付钱的。
重症监护室床位费每天1万美元,药费3000美元,医护服务费7000美元,收你2万美元不贵吧,自付只要10%,收你2000美元不多吧。?
图片
一天自付2000美元是什么概念?反正大部分美国人是根本付不起的。

就算是普通病房,一天连床位费带药费医疗费只要几千美元,自付10%只要几百美元,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也是个天文数字。
因此,美国老百姓乖乖居家治疗。
美国医生绝不反对你住院治疗,只是告诉你这样没必要而已,美国政府也绝不拦着你去医院,反而欢迎你去。
只要你愿意一天自付几百美元的医药费,你想住多久多可以,普通型新冠住院自付个4000美元就搞定了。
但很多普通美国人考虑了一下自己的钱包之后,哪怕有医保,也自愿居家喝开水。
人家真的是自愿居家的,你让他去医院住院他都能和你急眼,绝不是政府强迫,更不是医院赶人,人家就是要居家。
但如果你要帮他付医药费,那他连夜就会去医院躺着。
美国政府如果今天承诺新冠治疗免费,那明天美国的医疗系统就会瘫痪。
只要不承诺新冠治疗免费,那就永远不会瘫痪。
英国确诊30万例的时候,修建了英国版的方舱医院“南丁格尔医院”,里面设了4000张床位,结果怎么都没病人愿意去,最后收治了50多人就草草谢幕。
我花那么多钱,就住这玩意?那我还不如居家治疗。
要是免费我就住,但你又不免费。
美国政府承诺的唯一免费项目就是新冠检测,但就算是这个也在2022年被砍掉了,现在的美国人检测新冠要自费,无医保的3000万美国人每次核酸检测费用100美元到195美元,有医保的可以找保险公司按比例报销。?
图片
而很多中国新冠病人,到出院了都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医生都不和你聊这个。

香港学大陆新冠免费,结果疫情一个压不住,医疗系统直接就瘫痪了,因为大家都想住院,医院直接爆满后开始建方舱医院,但很快感染人数就是百万级,方舱医院那点容量根本不够用了,现在弄的一片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香港公立医院瘫痪的时候,可以自费治疗的私立医院却门庭冷落,很少有患者选择。
香港嘉诺撒医院拥有医疗等级极高的负压病房,可以有效收治新冠病人,床位费公开报价是每日10万港元(8.08万元人民币)。
香港一百万阳性患者,公立医院彻底瘫痪,这家医院总共只有3张负压病床,至今却只使用了2张,还有1张闲置,医疗资源高度富裕,毫无瘫痪迹象,因为没几个人出得起这个钱。
很多大陆公知张口闭口就是新冠患者非负压病房不住,好像普通病房连垃圾都不算,也不知道他们住不住得起香港嘉诺撒医院的负压病床。
当初武汉火神山医院才1000张床位,为什么要举全国之力建造?
因为火神山医院里的这1000张床位,全部都是负压病床。
然后,全部免费。
这种集全国之力的高等级医疗待遇且免费,只适用于少量感染者出现的情况,一旦感染者人数略多必定陷入医疗瘫痪。
所以,我们现阶段不能学习欧美和病毒共存的做法,除非我们治疗新冠不免费。
上海一个小区,只出现了13个确诊,全小区都濒临崩溃,一线工作者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努力程度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这几天疯传一个视频,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被封控在小区后和居委会书记的对话,大家可以好好听一听,感受下一线抗疫人员到底有多难,这还是举全国之力支援上海的前提下。
播放视频 ,时长 04:25按钮
如果真和病毒共存,每个城市各管各的,还要执行新冠免费政策,那中国基层组织和医疗系统必定崩溃。?
另外,新冠的治疗费不管是政府付,保险付,还是自付,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账单总是要有人付的,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

不管医疗保险报销70%还是90%,其实100%的医疗费都是由人民群众自付的。
这就是中国新冠费用全部政府支付的逻辑,与其群众出不如自己出了,但前提条件是感染人数特别少。
美国感染人数特别多,但新冠治疗总费用也没有特别高,那是因为他们依靠巨额的自付费用把群众都赶出医院“自愿”居家治疗了,只治疗少数重症,每个人只在医院待几天,那全社会总治疗费用自然就压下去了。
殊途同归,但在奥密克戎毒株面前我不想居家喝开水。
如果中国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感冒,那治疗新冠就应该和感冒一样,医保付一部分自己付一部分,但要是真这么做了,现阶段中国民众能答应?自费部分都承担不起的中国人又该怎么办?
真当这东西是感冒,欧美人就不应该如此怕死,得了新冠也照样上班,真那那一步我们再考虑和病毒共存也不迟。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压的敌人不敢开战,然后觉得他没打仗所以就没有功劳,这是不对的。
中国治疗新冠代价极小,因此就觉得感染新冠没有损失,自己还年轻,千分之一的死亡率也落不到自己头上,这也是不对的。
不死,并不代表你不要付医药费。
美国人治新冠愿意自己付钱,你愿意吗?
不愿意,也没钱,还怕死,那你拿什么和病毒共存。
什么时候美国人得了新冠连治都不治了,99%的人能照常上班,什么时候我们和病毒共存也不迟。
赢得了开头,我们也要赢得了结尾。
在人类和新冠的战争里,牺牲主力由欧美人担任就行了,中国人只愿承担人类生命代价的零头。
阅读 10万+
精选留言
写留言按钮
如果没有如果 : 你起这标题是找骂是吧?
赞 71按钮
远方青木 (作者) : 怎么,难道美国人治新冠是政府付钱?
赞 2324按钮
彦斌 : 我们的党和政府真真正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 完全担得上全世界最文明的国家称号!远远不是虚伪冷血的西方匪帮所能比的
赞 1494按钮
lunch : 在新冠预防和治疗这件事情上,国人都应对国家说声谢谢
赞 1145按钮
、J、唐 : 有些人一天鼓吹全面放开,就举一个最基本的例子,你孩子的同桌或者老师得新冠了,你能不能继续让他去学校?你如果得新冠了,你还会回家陪孩子玩吗?扯淡呢
赞 793按钮
Abu ? : 就是这个道理,说共存之前先考虑清楚,你愿意自费吗?有钱自费吗?如果付不起住院费在家隔离,能自己承担后果绝不网络声讨国家和政府吗? 中国人的观念跟欧美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儿,漂亮国死亡人数都超百万了,这事儿放中国简直不可能想象。如果你家有人是百万分之一,你承担得起吗? 做不到,就不要跟着那群五十万一起喊什么要共存,五十万拿好处了,你拿什么了?被人当枪使不自知,还以为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殊不知是只有你醉众生皆清醒,看着跳梁小丑在演戏
赞 565按钮
岩宝宝的男朋友 : 某些人真会带节奏,共存论和某特效药软文一夜之间大量涌现,胁迫裹挟所谓“民意”,这是何等的愚蠢阴险,这背后是谁(医药公司?)在输送利益?还是故意输送“靓丽风景线”?
赞 536按钮
H : 只要想想,自己或家人愿意不愿意当那个感染者,然后留下后遗症,就想通了。
赞 223按钮
远方青木 (作者) : 什么时候你孩子的同桌得了新冠你还愿意让孩子和他一起上课,而不是坚决要求学校把这个阳性孩子赶回家,什么时候就可以开放共存
赞 442按钮
学哥 ?WFXY : 说到了本质,如果治疗不要钱,美国医院可以瘫痪100次 [呲牙] [呲牙] [呲牙]
赞 339按钮
逢柳 : 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劝说中国人躺平,还给中国人推销特效药,这种是什么精神,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精神。
赞 338按钮
Mason : 完全不能赞同作者观点,清零和共存各有道理,且选择性看医疗费用情况,为何不看其他方面如教育住房生活。如果你现在是上海惨剧的一员,相信不会发这样的文章
赞 11按钮
远方青木 (作者) : 我当初是武汉惨剧的一员,你猜我当初发的是什么文章?要不要翻翻看?互联网是有记录的。
赞 329按钮
清朗旻天 : 真要到跟流感一样了,那就按流感处理了。就让欧美先趟个雷呗。 [呲牙]
赞 317按钮
sinolion : 基本不在青木这里挑刺的,今天不得不挑一下了。要说美国,现在的死亡人数已经不是98万了,昨天就已经99.7+万,文章发出时,大概率过了100万了。 好在是民主的100万,如果这100万发生在国内(如果是国内就绝对不止100万了),那我们早就被民主人权的口水淹没,被公知大V的笔墨口诛笔伐。 所幸,我们还能在这里探讨躺平还是清零(其实没啥可探讨的),那些吃饱了撑的可以去美国那100万后面帮忙增加数字。
赞 303按钮
ZY : 为什么要保持清零政策,讲的最透彻的文章
赞 292按钮
samsam : 卧槽那个双标文章把我看懵圈了,这双标真是一点儿脸皮都不带要的,真是它美国爸爸指哪儿它打哪儿啊
赞 238按钮
海底 : 一线工作者真不容易,所以前年武汉疫情的时候,我是志愿者,有个居民就信方方那一套,我就直接喷他,你有意见就当一天志愿者,结果他说他年纪大了,别人我要。我说我要,我这里差人,只要你愿意,我就能找到你能做的事情,我们这里还有志愿者逼你年纪还大,然后他就在热心居民的嘲笑中灰溜溜的走了。
赞 197按钮
huogefireman : 曾几何时,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忘了治疗新冠是免费的,他们已经把免费当做了理所当然,甚至还在跟风宣扬与病毒共存。现实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他们还不跟着政府的步调,他们很容易被煽动,甚至被人卖了连帮别人数钱的机会都没有。
赞 193按钮
石中剑 : [强] [强] 把公知的双标好好曝曝光,另一个角度其实他们也不是双标,美标就是他们的标准 [偷笑]
赞 183按钮
? 晴晓 : 与病毒共存就是个笑话,怎么不问一问美国死去的100万灵魂为啥不与病毒共存?
赞 102按钮
远方青木 (作者) : 根据科学统计,飞机的发动机和油箱不需要任何防护,因为从来没有发现任何弹孔。其实真正原因是,这部位有弹孔的飞机全死了,没办法返航
赞 164按钮
普利斯帅帅 : 今天我对象问我,我说有一天老百姓能坦然面对死亡和治疗费用的话,就可以彻底放开了。
赞 153按钮
小璇子 : 谢谢青木大大这篇文章,如及时雨一般。我是在上海的武汉人,无论当时武汉的疫情还是现在上海的遭遇战,我都深陷其中。现在上海就有好多共存派,不光公知,很多老百姓也这样,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病毒这么弱了还要封闭,他们觉得是某种政治阴谋,我每天要反驳这些人都反驳不过来。其实道理非常朴素和简单,如果到了可以躺平的阶段国家为什么要劳民伤财的搞抗议搞清零,就是现阶段还不行啊,国家为了我们花费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没有一点点感恩之心,对国家没有一丝丝的信任。我都替国家感到寒心。我能理解大家被封闭生活受影响有怨气,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困境啊,一旦清零了一切都能恢复正常。如果不控制,就会分分钟击穿医疗系统。上海医疗还是在全国领先的,都吃不消。你要那些偏远贫困地区怎么办?那些因为新冠挤兑看不上的病的超额死亡呢?怎么没有全局意识和长远意识呢?青木大大,你说怎么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骂醒那些人,这些天我真的很生气很心痛
赞 137按钮
远方青木 (作者) : 让他们付医疗费就行了,感冒自付医疗费,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嘛,还说不通就把我这篇文章甩过去
赞 145按钮
年羔 : 青木抓住了"自费""免费"这个关键区别,囯内媒体如果能善于用这点来说大白话,相信被公知误导的人就会少一些
赞 143按钮
?Brenda : 20年有一阵子宣布到处跑以后隔离费用全部自己承担 自己付钱 那阵子人就都安生了许多
赞 140按钮
王大雷做汉服 : 忽然忘记了医疗费这个事情
赞 112按钮
张明涛 : 有些同志我也是服了,美国的媒体说啥信啥,说是大号流感,就以为是感冒呢!国内因为新冠死的人少是因为控制的好,感染人数少,医疗系统没崩!但起码可以看看美国的数据啊,一天还是死好几千人,也可以看看韩国的,一天死好几百。都不动脑子吗!不想动脑子就听国家地,别那么多废话!
赞 99按钮
万物皆归尘土 : 青木先生…你远远低估了美国医药费。一天四千刀不知道住的什么野鸡医院。 去年生孩子,剖腹产,住院两晚,妈妈和小孩的账单一共四万九。我们家的保险,每个月1500刀。生小孩自付5000刀。这些是在医院那三天两晚的费用,之前的检查不算。 另外,说出来你别不信,美国真的有自己在家生小孩的。某次产检时我问医生万一预产期时新冠很严重怎么办,医生说其实可以在家自己生,我们以为医生在开玩笑,结果她说她是认真的,医院还会给某种package………
赞 88按钮
远方青木 (作者) : [捂脸] 美国还是有很多穷人和普通医院的,你这个太贵了,医疗保险都接近最高那一档了,就你这个保险,大部分美国人就买不起,也不会买,他们买的保险都很便宜的
赞 89按钮
漠漠 : 这是我看过对共存还是清零最直白易懂的解说!我听到有人说共存,还言之凿凿,还是个老人,我就真无语!他不知道一到放开首先被优化掉的就是他们这些老人吗?
赞 57按钮
实不相瞒 : 著名公知河山硕是怎么死的? 整明白了这个 要不要共存就明白了
赞 49按钮
MUN : 双标公知太多了。今天有个文章,说要更客观看待俄罗斯和乌克兰事件。我想问他,当初北约炸我们大使馆的时候,白皮客观了嘛?致某西塞罗
赞 45按钮
Marco : 只有国家才把你当人来看待,你连抢菜都抢不过别人,还想以后跟别人抢病床。做梦去吧。
赞 45按钮
福禄葫芦 : 我怕死,我也怕身边人死,所以我现阶段反对共存。我隐隐觉得新冠会像西班牙大流感一样,最终进化成致死率低的病毒,然后人类又一次"战胜"了病毒,现在显然还不到时候。
赞 33按钮
51 : 还有很多你们没看到的费用,酒店隔离人员的吃住费用,居家人员的物资费用,各种自愿者所使用的医疗物资的费用等等,全都是政府在承担的!(别的市不知道,我们海宁市是这样的)
赞 3按钮
i-菲尼克斯 : 切,吹成这样真的好吗?你知道吗?英美人民与新冠病毒贴身肉搏付出巨大牺牲,即使名人高官亦不退缩,大英伊莎大娘更是死战不退!堪称全民投入战场。从感染数字看实乃妥妥的抗疫绝对主力。这样的国家不可战胜。反观你共,付出的伤亡连人家零头都不够,经济地盘还越打越多,明显是游而不击,保存实力,就等摘桃子。两相对比高下立判。多少年过去了,有多少人还记得我大英大美当年抗疫中流砥柱……
赞 1按钮
A-Jay : 我不懂经济政治,我就看自己的口袋说话。既然共存派说新冠只是大号流感,那么现在国内三甲医院看流感大概的费用是100左右,那如果新冠的治疗费用在2-300这样,我就支持共存。
赞 1按钮
已无更多数据
网页由 mp.weixin.qq.com 提供
progressBar
远方青木
关闭按钮
更多信息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9#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8:11 | 只看该作者
9楼 醒着,做梦说:
最华人,04/05。4月6日,是王伟的54岁冥诞。
谨以此文,纪念英雄。
作者:竹西
图片
2001年4月17日,中国南海。
海鸥悲鸣,海浪呜咽,人民海军正在举行一场隆重的海祭。
他们祭奠的,是一位阻止美军侵犯中国领空时,不幸牺牲的英雄。
王伟。
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中,王伟的爱妻阮国琴,将丈夫生前种下的三角梅编成的花环,抛向大海之中。
“阿伟,我来了,可是你去哪了啊?”
阮国琴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痛楚,泣不成声。
大海无言,深蓝的海浪汹涌起伏,如同决堤的痛苦,将人淹没。
图片
时光弹指,又是一年4月6号,王伟的54岁生辰。
如今,他的儿子已经继承了父亲遗志,成为了中国人民海军里的一名军官。
如果王伟还活着,应该会很高兴看着儿子的成长,也会如当年的情书所写,和心爱的阮国琴一起,看电视、听音乐,“使初恋延续终身”。
图片
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只可惜,没有如果。
图片
故事倒流回王伟还在读高中时。
当时的他,和阮国琴是前后桌,两人一个帅气俊朗,一个灵气十足,很早就暗生了情愫。
有次上历史课,阮国琴在后面捅了捅王伟的后背:
“嗨,帮我挡一下老师,我要做数学作业。”
王伟竟真的挺直腰板,纹丝不动地坐了一节课。
高中毕业前,空军飞行学院来学校招学员,王伟想去报名,但家人不同意。
得知王伟的犹豫,阮国琴写信鼓励他:
“是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你就去蓝天翱翔吧!”
这让王伟信心倍增,他最终通过了严格的考试,从近千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
送行的那一天,王伟戴上大红花,在敲锣打鼓声中,被亲朋好友送往车站。
但在人潮中,独独不见阮国琴的影子。
原来,因为怕部队发现王伟早恋,影响前程,阮国琴只好悄悄躲在一旁,目送他离开。
阮国琴后来回忆,当时,王伟一直在四处张望。
或许,他是想在离开前,再看一眼心爱的姑娘吧。
图片
第二年春节,王伟休假回到家乡。

那天,他准备去商场买东西,竟意外看到了阮国琴在里面上班。
王伟再也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了,看到阮国琴走出来,他就叫住她,表露了心意。
两个情根深种的年轻人,在大年三十的爆竹声中,一吻定情。
图片
王伟曾说,飞行和爱情,对他而言就像飞机的两翼,缺一不可。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前程往事的因果,也就此种下。
图片
王伟的军校离老家很远,他这并不妨碍他和阮国琴在书信里,互诉柔情蜜意。
有一天,阮国琴收到了恋人的信,她满怀欣喜地打开,却愣住了。
在信里,王伟说自己新找了一个女朋友,除了长得没阮国琴漂亮,样样比她强。
信的末尾,王伟为自己画了一座坟墓,绝情地写道:“这辈子再也不跟你好,你死了这条心吧!”
图片
阮国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一看再看,确定那是王伟的字迹。

阮国琴心都碎了,她不愿让父母察觉自己的绝望,于是以复习考试为由,搬到亲戚家住。
阮国琴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王伟,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内疚之中。
原来,前段时间目睹一名同伴牺牲,让王伟十分后怕。
他想,与其今后自己遭遇不测,让爱人伤心,不如趁早斩断情缘,自己单独承受痛苦。
图片
所以他就编了个谎话,说自己另寻新欢,好让阮国琴彻底死心。
但思来想去,王伟后悔了。
他光顾着自我牺牲和自我感动,把爱人的情感需求,置于何处了呢?
他给阮国琴拨了无数个电话,想要解释事情的原委。但被深深伤害的阮国琴,哪还愿意接他的电话?
得不到心上人的回应,王伟心中焦灼无比。
为了挽回阮国琴,他日夜兼程赶回了老家,希望能见她一面。
图片
●?王伟当时写的日记

那天,阮国琴复习完功课,拉开窗帘,竟然惊奇地发现:王伟就站在河对面,痴痴地望着她。
阮国琴的泪水顿时漫上眼眶,她委屈地想:既然我对你那么重要,为什么当时说那样的话伤害我?
阮国琴狠下心把窗帘拉上,不理会王伟。
可第二天,当她再次拉开窗帘时,发现王伟还站在对面,一脸憔悴。
看到阮国琴,王伟递给她一封信,说:
“看完这封信吧,要是再不相信我,我马上走!”
阮国琴满心疑惑,打开了这封长达9页的信。
信里,王伟详细地说了事情的原委,请求她的原谅。
信的末尾,有5个鲜红的手印,那是王伟的战友们盖的,大家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王伟对感情的忠诚。
阮国琴的泪水瞬间决堤,她扑进爱人怀里,任凭又爱又怨的泪水,打湿他的胸膛。
图片
● 王伟写给阮国琴的情诗
那之后,两人重归于好。
1992年的夏天,王伟用一串子弹壳做的项链,迎娶了阮国琴。
不久,两人就有了一个儿子,取名“王子”。
图片
为了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阮国琴千里随军,跟丈夫来到了海南岛。

王伟很宠爱自己的孩子,经常把儿子举过头顶,说他是自己的骄傲。
当然,王伟对妻子的爱也没有消减。有次他去海口,不仅给儿子买了自行车,还给阮国琴买了一朵玫瑰花。
他对妻子说:“你永远是我可爱的玫瑰。”
昔日懵懂的少年,已经成长为成熟的男人,能勇敢担负起肩头的责任了。
图片
2001年,大年初一,王伟兴奋地跑回家,和阮国琴说起自己赶跑一架美军侦察机的事情。
“我们中国人过年,外国军却在我们家门口探头探脑,我们一升空,他们就逃跑了!”
丈夫说话时的飞扬神采,阮国琴至今仍记忆犹新。
可当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命运的阴云,已经悄然而至。
图片
2001年4月1日,美军驾驶侦察机,再次入侵海南岛上方领空。

那天恰好是王伟值班,他驾驶81192号战机,紧紧跟随美机,发出警告。
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王伟的任务有多艰巨,他驾驶的,是高空高速歼击机,而美军使用的,在低空低速时性能优秀。
图片
仗着武器先进,美军根本不把王伟放在眼里。

趁着王伟不备,他们将机身倾斜,朝王伟的飞机撞去。
顿时,“81192号”控制失灵,尾翼像纸片一样飞散开来。
僚机上的战友赵宇见事态不妙,忙向王伟发出对讲:
“呼叫81192,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机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
王伟的回复,镇定而冷静: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几秒的时间内,战机坠入深海,王伟也在无尽的深蓝中,消失无影。
图片
得知王伟失踪,阮国琴痛哭失声,她难以接受这个消息。
刚开始那几天,她把海南的地图翻到卷边,一次次对自己说:
“附近有那么多岛屿,他肯定是游到哪座小岛上了,他一定能回来!”
阮国琴不知道,手上的那本1:400万的地图,每一厘米,在辽阔海域上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距离。
图片
整整14天的搜救过后,依然没有任何关于王伟的消息。

沧海长空留枯骨,英雄已经和战机一起,永远沉睡在了冰冷的海底。
4月14日,王伟被正式确认牺牲。
那个经常在阮国琴耳边温柔低语“等我回家”的男人,再也回不来了。
图片
曾经,王伟给妻子写过一首诗:
“我还没看见鸟飞向何处,我还没看见道路的尽头,我还没看见你的微笑。但是,我要走了。”
如今看来,这句话多像谶语,预示着后来的别离。
图片
然而,斯人已逝,留下的人,还要好好生活。
阮国琴忍着悲痛,教育儿子,照顾老人,用柔弱的肩膀,扛下了所有。
一个家庭,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陷入无尽的悲伤,也会因为爱,重新凝聚在一起。
在父亲牺牲后,小王子一夜间长大了很多,小伙伴们都知道了他爸爸为国牺牲的事,但王子却很懂事地对大家说:
“不提了,妈妈会伤心的。”
长大后,王子考进中国海军工程大学,并在2017年,进入海军某部基层工作。
图片
● 王伟的儿子王子

而王伟的父母,也逐渐从伤痛中走出。
2020年,两老为全国疫情捐了一万元善款,面对媒体采访时,只是淡淡地说:
“杯水车薪,一点心意。”
图片
在阮国琴的倡议下,“王伟希望小学”建成,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在祖国的疆域上延续。

图片
另一边,王伟的牺牲,也如同一记警钟,让国人意识到我国的边防事业亟需加强。

这些年,中国一直飞速发展经济和科技,成果显著。
2014年,美国侦察机再次进犯海南岛,中国派出“歼11”战机跟踪监视。
与美机擦身飞过的时候,“歼11”出其不意地亮出机腹下的武器,把美国飞行员吓得半死。
图片
2017年,美机再次在我国东海越界。

我国迅速派出歼-10战机迎战,最终使美机被迫改变航线,落荒而逃。
同年,中国自主研发出“大飞机三剑客”,几代人的蓝天梦,实现了。
图片
●“三剑客”之一,水陆两栖飞机鲲龙-600
2021年,中美高层谈话时,面对傲慢的美国领导,杨洁篪说: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从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有人把当时的场景打印成相片,放在了王伟墓前。
图片
英雄你看到了吗?中国的实力,今非昔比,我们正以越来越稳健的速度,走向富强。

愿你安息。
图片
在王伟的老家湖州,有一处王伟塑像,面对湖州的母亲河苕溪,与家乡新地标隔河相望。
阮国琴偶尔会说:
“20年了,我还在等他,多希望他还活着。”
其实,王伟一直活在每个人心里,只要我们不曾遗忘,他就不会离开。
林觉民曾在《与妻书》里说: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生命最好的活法,就是把对个人的深爱,转化成对生活、对社会的爱,乃至实现人生的终极意义——为多数人更好的人活着。
又是一年清明时,南海的涛声阵阵,仿佛是英雄低语,说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这一生,有好好地活,深情地爱,最终带着信仰赴死,他已经了无遗憾。
而我们,唯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81192,祖国已变强,我们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捍卫我泱泱大中华!展开无障碍播放器控制面板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09:25 | 只看该作者
10楼 醒着,做梦说:
远方青木,04/16。写于2021年7月,不过建议大家再看看,因为很有价值。
郑州被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给淹没了,多处发生险情!
这场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大部分力量来不及抵达郑州灾害就已经结束了。
每个中国人都想为郑州做点什么,我也是,但又不知道能做点啥。
想来想去,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辟谣了。
一些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蠢还是坏的人,在网上到处阴阳怪气的说,怎么又是千年一遇的暴雨啊,中国这几年都多少个千年一遇的暴雨了。
千年一遇不应该是1000年一遇么?怎么两三年你就给我整出来一个。
言下之意,中国在夸大灾情,推脱责任。
很多人为此还特地出来解释过,但描述过于学术化,我觉得,需要更详细的解释。
很巧的是,就在几天前,2021年7月16日,德国刚被千年一遇的大暴雨给淹了。
至少133名德国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另有1300余人至今下落不明。?
图片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这次经历的洪灾规模“超出想象、极其恐怖、令人震惊……我几乎无法找出合适的德语词汇来形容灾害的破坏程度”。

甚至有政府人士表示,这场洪灾已经影响了德国政坛的形势。?
图片
这么可怕的灾难,雨水到底有多大呢?

灾难最严重的德国科隆地区,24小时降雨量达到了154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达到了23毫米,超历史最高记录。
按中国规定,24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即为暴雨,达到100毫米为大暴雨,达到250毫米为特大暴雨。
因此,德国这次的154毫米降雨哪怕在我国只是大暴雨,德国方面将其定为千年一遇的灾难,看起来好像有点过分。?
图片
但是,在中国,150毫米以上的降雨简直是和过家家一样平常。

大暴雨在中国可不是啥千年一遇,而是年年都有,而且有很多很多。
别说24小时降雨,就算3小时降雨150毫米,在南方都排不上号。
24小时降雨150毫米这种情况,也就是在东北和华北等比较干旱的地方才能算个事,但也从来没听说能淹成德国那样的。
德国刚被淹,北京又出特大暴雨警报了。
2021年7月18日,干旱的北京下起了大暴雨。
在暴雨前,北京市如临大敌,提前一天通知全市停工停学,动静之大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当时那气氛烘托的,好像北京的暴雨要是下小了点,那都对不起观众。
最终,北京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基本没引起任何波澜,甚至还有不少人在网上吐槽说这雨一点都不大,有必要停工停学么?
德国最严重的地方也就154毫米降雨量,被德国总理称之为“超出想象、极其恐怖、令人震惊”的特大天灾。
北京市降雨量达到了200毫米,居然还被嫌小,认为没必要停工停学。要是德国的154毫米都算千年一遇大暴雨了,那北京的200毫米算什么?
1500年一遇的大暴雨?
2021年7月20日,中国郑州被特大暴雨袭击了,雨量之大令人目瞪口呆。
郑州市的24小时降雨量达到了610.5毫米,最严重的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到了201.9毫米,这个数据成为了迄今为止,人类设立在陆地上气象观测站测出的单小时最大雨量记录。
这个数据被汇报到中央气象台时,连见多识广的中央气象台工作人员都怀疑自己看错了,因为这数据实在太离谱了,反复核实确认后,才把这个数据给发布了出来。?
图片
一小时之内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小时之内把150个西湖直接倾倒到郑州市上空。

德国那边,最大的单小时降雨量才23毫米,降雨强度差了10倍。
再强的排水系统,也扛不住这种强度的特特特大暴雨。
我举个例子,你家的浴缸,如果一直用花洒喷水,排水管可以排出所有的水,根本不会有积水。
但如果你在1分钟之内把整个浴缸的水都给灌进去了,那么排水管需要至少5~8分钟才能把整个浴缸的水给排空。
很多时候你洗完澡了,光等排水都要等很久。
为什么不弄一个可以瞬间排光整个浴缸积水的大水管?
因为用途不大,成本太高,没必要花这个钱。
城市建设其实也是一样,而且情况更特殊。
在很久以前,贫弱的中国在建设城市时,采用的是苏联的建设标准,全国城市都采用了苏联的“地下管网式”排水系统。
这种排水系统的优点是省钱,最为经济划算,缺点是流量整体偏小。
改革开放后中国慢慢变得有钱了,2010年之后,富裕的中国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了。
这个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城市的下水道好像不够用,要改造升级。
但是改造城市下水道极为困难,因为大部分管道都埋在地下,上面已经盖了建筑物,总不能为了升级下水道把整个城市都给拆了。
因此,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努力的升级城市排水系统,工程很困难,但排水能力一直在稳步提升。
不过再提升,也不可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暴雨甚至千年一遇的大暴雨,那种级别的下水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修建起来。
哪怕德国也一样。
2010年6月2日,南方某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无法复制的德国经验》,直接把德国下水道给吹上了天,导致后面的十年德国下水道在中国都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德国人在青岛待了17年,没建别墅大楼,没搞喷泉,把下水道给修了。可是100年以后,全中国人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下水道使用了百余年,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当年建下水道的德国公司已不存在。经同德国联络,青岛发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
“下水道,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良心”。?
就这样,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这种说法响彻全国,而德国下水道成了全球人类下水道的模范工程,良心中的良心。
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城市没有良心,因为当时的中国城市频繁出现积水情况。
这个谣言影响力之大,令人目瞪口呆。?
图片
甚至还有很多名人参与转发。?
图片
很多恨国党甚至因此直接高潮了。

什么叫恨国党,你看看下面这位,这就叫恨国党,希望中国被外国永久殖民。?
图片
但实际上,德国当年占据青岛时确实修建了排水系统,但只修建了80公里,给德国居民区用的,只为德国人服务,华人生活的青岛土地上,德国人一公里管道都没修,甚至直接当了德国居民区的排污地点。

亲,你不会觉得德国当年占据青岛时,会给华人生活的大片土地全部搞基础工程建设吧,这么说你自己信么?
而且德国人修建的80公里排水管,百年之后还能用的已经不到3公里了,但青岛市区的排水系统管道接近3000公里,德国造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一。
至于什么油纸包里有零件纯属扯淡,青岛没有这东西,德国人也没有这么放零件的习惯。
而且德国造的排水管全部都是混凝土浇筑,压根就没有金属零件。
最最后,德国造的下水管原件就藏于青岛博物馆,胸径半人多高。
挺粗的,但你要说粗到令人震惊,那还真不至于,因为并不比中国的排水管粗哪去。?
图片
事实上,整个青岛的排水系统和全国其他城市的排水系统差距不大,都是以苏联系统为基础修建的。

那为什么青岛很少积水?
因为青岛地形特殊,不仅临海,而且西高东低,整个就是一斜坡造型,雨水哗啦啦就顺着斜坡入海了,想积水都难,排水极其简单。
倒是德国,是温海气候,也就是风调雨顺的代名词,全国长期处于一个稳定降雨的环境中,根本就没有应对暴雨的经验,怎么可能修建出高规格的排水系统。
我这么说是有证据的。
在这次德国的暴雨灾难中,有这么一张照片,城市的一块区域整个都被洪水淹没了。
上图是平时的城市,下图是暴雨后的城市。
我们震惊的发现,整片城市建筑,连同高架桥,居然都修建在山谷的河道中,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所有建筑物都被泡在河里了。
这已经不是啥排水系统的事情了,而是这整片区域的建筑物都成为了别人的大排水管。?
图片
为什么德国人会干出这么蠢的事,把城市这么多建筑物都修建在河道里?

这个问题你应该从另外一个层面去考虑,为什么这么多建筑物和这么多居民在这个河道里生活了上百年都没事?
如果这片区域频繁暴雨,那么这个河道里的建筑物早就被淹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不可能还有居民生活在这里。
所以真实答案只有一个,至少百年的时间里,这片区域从来没下过这么大的雨,这个河道从来没有成为过真正的河道,居民生活的美滋滋。
是不是千年一遇不好说,但24小时降雨154毫米,德国人真的至少百年没见过。
因为国家环境优越,排水方面经验如此之少,能力如此弱鸡的国家,居然能被包装成人类最良心的下水道,真的是太搞笑了。
事实上,类似的谣言很多很多,下面这个曾经也非常出名。
伟大的美国会为了任何卑微的生命停下脚步?
呵呵,假到我已经懒得说什么了。?
图片
德国良心下水道,美国霸气小护照,日本夏令营呱呱叫,这些都已经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中国城市的排水系统标准实际上远远高于德国等国家,在德国会引发极大灾难的暴雨,在我国只是一场普通雨水,而在中国会引发灾难的暴雨,德国连想都没想过。
那为什么中国频繁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城市排水系统屡屡被击垮,而欧美国家没有?
最大的原因,是中国太大了了,欧美国家太小了,以前的中国人也过于迷信外国了。
先说前面的原因。
千年一遇是一个数学概念,通过对历史降雨量进行拟合,判定发生概率为千分之一。
判定千分之一的概率,并不意味着1000年里只发生一次,可能发生几次,也可能一次不发生,这只是个概率。
但很多人说,就算1000年发生几次也行啊,但现在我看到的是两三年就发生一次所谓的千年一遇大暴雨。
没错,那是因为中国太大了。
郑州这次的暴雨,就是典型的千年一遇大暴雨,但这个记录只能算做是郑州的记录。
你可以从动图中看到,特大暴雨恰好精准覆盖了郑州,旁边的洛阳开封许昌等城市降雨量只有郑州的1/4,才100多毫米。
虽然100多毫米就可以摧毁德国了,但和郑州的610.5毫米真的是没法比。?
图片
郑州触发了一次千年一遇大暴雨,是不是表示未来1000年,南京肯定不会发生大暴雨,合肥肯定不会发生大暴雨,深圳肯定不会发生大暴雨?

这怎么可能呢,这几个地方的距离,甚至比法国到德国还要远。
德国这次发生了千年一遇的大暴雨,是不是代表整个欧盟乃至于全球都不允许发生大暴雨,否则就是骗人?
你自己说说科学么。
你德国暴雨,关我法国什么事。
排除行政区的划分,中国有333个地级市和370个县级市,另外还有1461座县城。
这就是在地理上互相独立的2000座城市。
如果每座城市的降雨概率都分别考虑,那么千年一遇的暴雨,中国每年至少会有2座城市遭遇。
一旦遭灾,所有媒体都会聚焦报道,全面救援。
那么你看到的,就是中国年年都遭受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而且一年还能2次。
之所以没有一年两次,那是因为雨云的面积之大,有时候会一次性覆盖几个城市,甚至十几个城市,他们共用了一次特大暴雨记录。
因此,中国才会每两三年遭受一次千年一遇特大暴雨,而不是一年两次。
道理讲明白了,再说为什么欧美国家为什么没有遭受暴雨灾害。
先问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谁告诉你欧美国家没有遭受暴雨灾害的?公知说啥你就信啥?
就以传说中排水系统做的最好的德国为例,难道你以为德国就这次被淹了?
2013年6月2日,德国帕绍市就被淹成了一片泽国,所谓排水系统的威力我是一点没看出来。?
图片
为什么德国2013年遭了水灾,你一直不知道?

因为没有媒体报道啊,不报道你当然不知道,你还沉浸在公知编织的德国排水无敌的谎言中。
要不是这次德国水灾,媒体一起挖出了以前的资料,连我都不知道2013年德国被淹的这么厉害,要不然当年德国下水道的谣言根本不可能传的那么广。
但如果说了德国的水灾,公知们又开始嘲讽,呦,这新闻联播,国内永远和平幸福,国外永远水深火热。
对于这种完全无视事实的嘲讽,我只说几点:
1998年洪灾,中国人民是水深火热,新闻联播为什么报道了。
2008年地震,中国人民也是水深火热,新闻联播为什么报道了。
2020年武汉疫情,水深火热,新闻联播为什么报道了。
2013年德国水灾,新闻联播为什么没报道?
2020年中国抗疫巨大胜利,欧美媒体为什么不正面报道?
2020年中国取得全球主要经济体唯一正增长,欧美媒体为什么不正面报道?
允许双标,但不能双标的太过分。
回到之前的暴雨话题。
那些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是以历史几十年的降雨数据推算出来的,其实并不一定是千年一遇。
因为全球处于一个历史周期性的升温过程,最近十几年的气温明显高于以前,而且这种升温势头没有停止的迹象。
这样的冷热小循环,地球每几百年就会经历一次。
而地球每升温1度,大气饱和含水量可以增加1%左右,而空气中保持的水汽越多,下雨的时候可能出现的极限降雨量就越大。
一旦再遭遇极端的冷热气流汇聚,就可能出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降雨强度。
以前的德国人在河道里修房子都没事,如今却被大暴雨给淹了,全球变暖就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郑州这种档次的暴雨,如果是温暖潮湿的恐龙时代,那可不是千年一遇,而是年年都会下,和如今我们下小雨一样稀松平常。
但如果到了冰河时代,可能上万年都下不了这样的暴雨。
如今地球处于变暖周期,这意味着特大暴雨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
中国现在有钱了,我们会不断的提升排水系统的等级,但再怎么提升也不可能按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标准去修建。
像这次的郑州,150个西湖的水量在一个小时之内被倾泻下来,修什么排水系统都不可能幸免。
换句话说,类似的水涝灾害,未来每过两三年,都一定会出现在中国的某个城市头上。
怎么办?
不要担心,因为我们有解放军。
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城市的防水标准都提升到千年一遇,但我们拥有大量可以机动支援的解放军部队。
哪里有灾,哪里就有解放军。?
图片
在这次郑州水灾出现的第一时间,驻扎在郑州附近的部队就出动了,大规模进入郑州救灾。?
图片
其他省份的消防官兵,也挑选精兵强将迅速前来支援。?
图片
在暴雨发生后6小时内进入郑州救灾的部队,我没精细统计,但前后就应该差不多有1万人左右。

他们有的人,去救援受灾群众。?
图片
有的人,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到处抗洪抢险。?
图片
奋战一夜后,疲劳的他们就随便找个走道,呼啦啦的睡到一片。?
图片
而他们的双脚,已经被泡成了这样。?
图片
中国下水道的排水能力远远超过德国,这是有实际数据来证明的。

150毫米降雨能被吹成特大灾难,这种事中国城市反正干不出来,嫌丢脸,因为前几天北京下了200毫米的暴雨居然都被群众嫌小。。。
但中国最强的,并不是下水道,而是解放军。
国家军队在重大灾难中的表现,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良心。?
图片
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人民的子弟兵!

虽然千年一遇的暴雨很可怕,但解放军年年都在。
而这些解放军守护的国家,正在被一些别用居心的人用所谓“千年一遇的暴雨为什么年年都有”等谣言来污蔑抹黑。
我虽然不能飞去郑州帮忙,但我可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说,辟谣。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0:25 | 只看该作者
11楼 醒着,做梦说:
英国那些事儿,04/16。愿意救助野生动物是人类善良的一面。
但有时候,善良遇到了愚蠢,反而会给无辜的动物们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就在前两天,就有一只海豚因为游客们愚蠢的善意,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上个星期日,美国德克萨斯州海洋哺乳动物搁浅网络机构接到了电话。电话那头表示,有一只海豚搁浅在大约100公里外的金塔纳海滩县级公园。
图片
接到电话后,机构立刻通知了公园负责人,让他们派人赶往现场。
另一方面,机构通过电话告知报案人,现场的人千万不要触摸海豚,也不要试图把它推回海里……
因为很多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在把搁浅的海豚送回海里时,本能地会去拖拽海豚的尾巴,很可能会伤害到它们精致的尾鳍,导致它们回到水里也无法正常生活。
图片
另外,绝大多数海豚的搁浅都是由于生病、虚弱导致的。在兽医没有确诊之前,随意把它们送回海里,并不能增加它们存活的几率。
综上所述,尽快给救援机构打电话,然后通知附近受过训练的工作人员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但当时海滩上的游客却并不这么想。
十几名好奇的游客团团围住了海豚,在欣赏、抚摸和拍照之后,他们决定自行把海豚送回大海。
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有人还试图骑在海豚身上,想乘着它一起回到大海……
图片
把海豚送回水里后,一群人欣慰地表示大家又做了一件好事,但没成想,海水很快又把海豚送回到了岸上。
这时,救援组织还在路上飞驰,海滩负责人刚刚抵达了现场,但这只海豚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图片
动物组织的官员表示,
虽然这些游客可能本意并不想伤害这只海豚,但他们的行为给海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了它的死亡。他们已经把相关信息转发给了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他们将对这次事件进行评估,然后对这些游客依法追责。
根据法律规定,骚扰海洋哺乳动物而被定罪的人将要面临罚款甚至入狱的处罚。
图片
(炫耀自己摸到了濒临灭绝的僧海豹后被罚款)
事实上,因为近些年来媒体对海豚的正面报道很多,导致人们形成了海豚“乐观、开朗、聪明,喜欢亲近和帮助人”的印象,所以每当有海豚遇到危险时,很多人总是会过于热情地进行帮助,而这往往会给海豚带来更大的伤害。
2017年,西班牙南部海滩上,一只失去了母亲的小海豚被困在了海滩的浅水区。
许多游客高兴地围了上去,又是抚摸又是拍照。来自人类巨大的压力最终造成了小海豚的死亡。
图片
2016年,阿根廷海滨小镇上,
一个年轻人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只搁浅的小海豚,一大群游客围了上来,一边抚摸一边拍照。
等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小海豚早已经失去了呼吸……
图片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人们热爱动物,亲近动物,救助动物,这原本都是人类善良的品质。
但当善良的品质被愚蠢裹挟,这些善良反倒成了对这些动物最大的恶意……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0:59 | 只看该作者
12楼 醒着,做梦说:
以下文章来源于静思有我v,作者静思有我

今天节目的内容,接着我在“静思有我”微信公众号前天、也就是
4月13日的节目,
往下说,而且跟那期节目是无缝衔接。所以没有听我前天节目的朋友,建议您去听一听,这样你才不会觉得今天的节目有些跳。
前天节目的文字有9000多字,将近1万字了,说实话是比较长的,录成音频是30多分钟。这么大篇幅的一期节目,说了一个什么事呢?其实就说了一个事儿:奥密克戎的病死率确实比较低,但是奥密克戎的感染人数很高,用一个非常高的感染人数乘以一个相对比较低的病死率,最后的绝对死亡人数,还是很高的。
这在数学上是极其简单的,只需要小学水平,最多初中水平。
这是逻辑上的分析,逻辑分析完了我们肯定还要去找实证。我在上一期节目里面举了几个例子,由于节目做着做着感觉会很长,我就匆匆忙忙简单举了几个例子,所以例子举得不多。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我今天再提供一个更直白的数字。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提供的数据是,自2010年以来,美国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在一万到六万之间。然后我们看一看美国今年1月1日到3月31日(也就是第1季度),因为新冠而死亡的人数。这个时期新冠主要是奥密克戎,也就是说,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奥密克戎到底恐怖不恐怖。
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美国因为新冠而死亡的人数是846905人,截止到2022年3月31日,美国因新冠而死亡的人数是1007320人。这个数字是美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比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数据略微高一点点。到今天,也就是2022年4月15日为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美国死亡人数是98万多,还没到100万。但是按照美国各州官方公布的数字汇总,美国的死亡人数已经在101万以上了。不过二者的数字相差不远。而且我们要拿奥密克戎跟流感比,刚才提到的流感数字也是美国官方公布的,所以我们接下来用美国官方公布的奥密克戎的数字更有可比性。
对比的结果是什么呢?在2022年的第一季度,美国因奥密克戎而死亡的人数是16万人。而美国过去10年,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在1万到6万之间。
我们假定平均每年的数字是4万。那么,奥密克戎在美国导致的一个季度的死亡人数,是流感在美国导致的一年的死亡人数的4倍左右。
面对这个数字,还有谁有底气说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
我们发现,在回答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的问题上,其实很容易得到答案。
可是,为什么这一段时间关于奥米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的问题,在中国的舆论场上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已经有点晕了呢?
而且我前天做那一期节目,劳神费力地写了9000多字的文章。这说明,要说清楚这个事,需要费了很大的劲,不是那么简单。
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出在西方的一些所谓科研机构、专家、智库的报告上。
比如我前天的节目里面,就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分析那些报告的漏洞和可疑之处。
毫无疑问,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脑子里面有疑惑,也是因为受到了那些所谓的科研报告、以及跟在那些所谓的科研报告屁股后面胡乱分析的文章的误导。
那么,那些所谓的科研报告,到底是因为他们水平不行?还是因为他们良心坏了?还是说他们其实还是对的,而我的分析有问题?
如果你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肯定不认为我的分析有问题。如果我认为我的分析有问题,我就不会把我的分析分享给朋友们。
那接下来,他们到底是良心坏了?还是水平不行呢?
我更倾向于他们良心坏了,别有用心。
原因很简单,他们自己在疫情面前已经投降了。在疫情面前他们搞不赢,于是就投降了,投降了总要给民众一个交代吧,他总不能老实坦白是他自己无能才投降的吧?所以他必须要借着所谓的科研机构的嘴,给民众一个交代,用中国人的话说就叫做:忽悠。
西方的有些所谓的科研机构、专家和智库,胡乱发布所谓研究报告的事比比皆是,罄竹难书。比如我在“静思有我”微信公众号前面的节目里面多次提到过那个名叫章家敦的人,20年以来不断地发布研究报告,还专门写书说中国要崩溃。我在“静思有我”微信公众号2021年10月17日的节目里面这样介绍这件事:
章家敦在2001年8月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即将崩溃》,他在书中说,中国过去50年,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累积的弊病实在太多太多了,所以中国的经济繁荣是假的。他出书的时候,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他认为这是中国的灾难,在世贸组织的强烈冲击下,中国将在短时间内崩溃。他最后断言,原话这样说:“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时间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而不是之后!”
他这本书出版之后,可能他自己也觉得时间上可能不太靠谱,所以他在2002年在香港演讲的时候,还煞有介事地修正他的观点,他说:“看来2005年中国崩溃不了,大约时间推迟到2010年。”
后来我们知道,中国在2005年和2008年,还有2010年,都没崩溃,所以他又预测说2011年中国要崩溃。
到了2011年底,他中国还没崩溃,于是刻意在2011年底写了一篇文章,名字还是叫《中国即将崩溃》。不过,为了区别于他2001年那本名字叫《中国即将崩溃》的书,他给这篇文章的标题加了一个括号:2012年版。文章题目的全称就变成了:《中国即将崩溃(2012年版)》。在这篇文章当中,他原话这样说:“我承认,上次预测中国共产党将于2011年崩溃没有兑现,但我的预测其实只有一年误差,到2012年,中国肯定会垮掉。”
当然,中国在2012年也没崩溃。
到了2015年,他又开始预测。当时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确实比较大,他在2015年5月25日在美国福布斯网站发表文章,宣称中国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所采取的措施,如果成功了,也“最多只能撑一年”,“如果失败了,那么几乎所有的经济灾难都会降临,或许到今年第四季度之前就会发生”。
这意思就是:快的话,中国会在2015年崩溃;慢的话,也会在2016年崩溃。
可是中国一直不崩溃。
转眼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他立刻满血复活,来劲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中国已经失控,政府已经陷入崩溃”
可是中国还是没崩溃。到了疫情的第二年,2021年8月份,德尔塔新冠变异病毒在中国开始传播,他又满血复活了,他在2021年8月5日又发表文章了,文章的标题是《德尔塔变种病毒或将“终结”中共》。
我再重复念一遍他这篇文章的标题:《德尔塔变种病毒或将“终结”中共》。
这人预测的准不准我就不说了。我想特别强调是,这人可是在美国非常有名的政治学方面的专家,更是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他的名气和名号远远大于我在前天节目提到的、散布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那些英国专家和澳大利亚专家。
那他为什么要散布这样不准的所谓研究成果呢?请注意,这个章家墩的文章,和散布奥米克戎是大号流感的医学研究报告,都叫研究成果,只不过是一个在政治学领域,一个在医学领域。
章家敦长期以来散布中国即将崩溃的所谓研究报告,目的是为了黑中国。
他为什么要黑中国呢?逻辑也很简单:
一是搞乱中国的人心。如果所有中国人都信了他的话,对中国没有信心了,那中国还搞得好自己的建设吗?这就好比一个大姑娘马上要跟一个小伙子结婚了,突然有一个专家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说这个小伙子品德不行,将来会搞小三;身体也不行,估计活不过40岁;挣钱能力也不行,将来会一贫如洗......总之,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这个大姑娘还敢跟这个小伙子结婚吗?
二是打击全世界对中国的信心,全世界如果对中国没有信心了,那么全世界的钱就不会来到中国投资了,甚至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敢买了。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后果,我就不展开分析了。
所以,对于章家墩这样的所谓的学者来说,中国崩不崩溃不重要,重要的是,说中国要崩溃,能遏制中国的发展,甚至还真的能把中国搞崩溃。
那么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只有中国能够很好地遏制疫情,西方总体上在病毒面前败得一塌糊涂,到今年2月份他们集体投降了,躺平了,不抗疫了。那么他们怎么给国内的民众和世界交代?
还有,他们躺平了,中国还在积极抗疫,能够很好地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并在此基础上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样下去他们岂不是。更没法说他们的制度比中国优越啊?更没法说他们的民主比中国好啊?那简直是寝食难安啊?
那怎么办呢?
所以,他们就发布研究报告,说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这样可以为他们躺平找到理由,同时也干扰中国的抗疫思路吗?如果中国也跟他们一样的躺平了,中国这个抗疫“优等生”就和他们一样平庸了。就好比,班上有个同学学习成绩很好,那些学习不好的人就散布“读书无用论”,忽悠那个学习好的人也不好好读书,于是,大家学习都不好,也就显不出本来学习不好的人读书没本事了。
我这样说,你可能会认为这是阴谋论。说实话,我也没办法100%地证明他们是这样想的。那么,因为这个话题比较宏观,不具体。那么,今天我给朋友们再奉献一个比较微观的具体的例子,让朋友们感受一下西方的那些听起来很有名气的机构也好,人也好,经常发布的一些报告是一个什么货色。
今年3月15日一大早,有一个朋友给我发过来了一条消息,这个消息是彭博社的报道,是这么说的:“摩根士丹利将其对中国本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零,并预测由于推出阻止新冠病毒传播的限制性政策,中国将无法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听了这段话,朋友们是什么感觉?大体意思就是三个关键点:
第1个关键点,有一个世界上非常有名的机构,名字叫摩根士丹利,发布了最新的研究结果。第2个关键点是,中国第1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为零。第3个关键点是,中国无法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你听了这段话的感觉,恐怕就只有一个词儿、两个字:悲观。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来了,如果你手上有股票,你会怎么处理?
那大概率就是要卖。
我一看到这条消息,我就感觉到当天的股市会跌。
果不其然,那天的股市,上午大跌。
然后呢?然后按照正常的工作规律,也就是在那一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的2月份的经济数据。结果,中国1月份和2月份的经济数据一切正常。
于是,下午,中国股市又涨了。
一直到今天,2022年4月15日,2022年3月15日上午受那条消息的影响而导致的中国股市大跌创造的最低点,仍然是这一段时间的最低点。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那一天的低点买进的人,至少到今天为止的一个月时间里,都是赚钱的。反过来,那一天一大早被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忽悠、而慌慌张张卖出股票的人,都是亏本的。
那么,我们回头看一看那一天的早上摩根士丹利发布的那个最新研究结果,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第1个研究结果是,中国第1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为0。
这是一个很雷人的说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除了2020年上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没有出现正增长以外,其他都是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都比较快。突然,一个世界知名的研究机构摩根士丹利说,中国第1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为0。你说这是多大事?了不得啊!
可是,我当时一看到这个消息,我就认为这又是在忽悠。
为什么呢?因为摩根士丹利这样的美国机构谈增长的时候,用的是环比,而不是中国人习惯的同比。所谓环比,就是用这个季度和上个季度做对比;所谓同比,就是用今年的这个季度和去年的这个季度做对比。
他说他预期中国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为0,是指相对于2021年第4季度来说的,也就是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和去年第四季度的GDP相等,这就是他说的增长率为零的意思。
而我们都知道,一年有4个季度,第1季度由于有春节假期的存在,很多生产活动都停了一段时间,历年来第1季度的GDP数字都是在4个季度里面最低的。反过来,历年来第四季度的数字通常都是4个季度里面最高的。因为看着看着一年快没了,大家都在攒劲。
所以,我们且不说他预测的准不准,即便他预测准了,今年第1季度的数字和去年第4季度的数字相同,也就是摩根士丹利所说的经济增长为零。也没什么了不起,或者说很正常。
再看他公布的第2个研究成果,中国可能完成不了今年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我们还是不说他预测的准不准,我们就是假定他预测准了,也就是中国完不成今年两会上指定的今年经济增长5.5%的目标,比方说只完成了5.4%。可是,那对中国普通百姓的影响有多大呢?5.5%和5.4%的区别并不大,甚至普通百姓都没什么感觉。
甚至,很多普通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今年中国制定的目标到底是5.5%还是5.4%.
所以我想说,摩根士丹利的这个预测结果,就是一句废话。
可是,很多人看到这个预测结果之后,有一种强烈的悲观心态,有一种强烈的卖出股票的冲动,于是当天上午的股票就下跌了。那我完全可以猜测,有人在那一天在悄悄买进。如果那一天他悄悄买进,至少到今天(2022年4月15日),他是赚钱的。
那么那天上午卖出的人就被割了韭菜。韭菜是怎么被收割的?就是被这样的研究报告给割的。
如果你非要说他不是别有用心,我也没办法。
但我有办法的是,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朋友们,如果你相信西方的很多所谓的研究机构、所谓专家、所谓学者的话,你会吃亏。
比如这一次,如果我们相信他们发布的所谓的研究报告说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那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一波奥米克戎导致的第五波香港疫情当中,香港750万人口,死亡了8400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如果中国大陆躺平,比照香港的数字,那么中国大陆14亿人口的死亡人数将是156万。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相信了他们所谓的研究成果,相信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我们首先要付出的代价就是156万条人命。
同样的,在2022年3月15日早上,如果你相信了摩根士丹利的那个研究结果,你卖出你的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是最近这一个月以来的最低价格,也是中国股市2020年7月2日以来的最低价格。
你可以说我的分析是阴谋论,但你总不能不面对所遭受的损失吧?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这里是微信公众号“静思有我v”,我是本期节目文字作者和声音主播“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1:55 | 只看该作者
13楼 醒着,做梦说:
英国那些事儿,04/16。近日,巴西一位54岁男子神色凝重,来到马瑙斯的一家医院就诊。
他对医生说,自己感觉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已经有两天了,而且还无法排便。
除此之外,男子并没有多说什么。
医生进行初步检查后,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于是安排他做腹部X光。
医护人员透露,男子在接受体检时不太愿意配合。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估计他是因为“性行为”而造成的身体问题。
X光片显示,可以明显看到,
一个近20厘米长的哑铃,卡在结肠与直肠的交汇处。?
图片
这一发现,也印证了医生之前的猜测。
在类似这样的案例中,患者通常不太愿意说清楚问题的细节。
图片
随后,医生为这名男子进行手术。
医务人员将男子麻醉后,
起初医生尝试用手术镊子等工具,但迟迟无法取出哑铃。
无奈之下,
医生只好自己“手动移除”,将前臂的一部分伸进去,才成功取出这个哑铃。
图片
据悉,这个哑铃长达20厘米,重量达到2公斤。
医疗人员在期刊的案例报告中指出,
取出哑铃的过程困难重重,但最后手术仍然成功完成。
而男子也在住院3天后,顺利出院回家。
图片
医生表示,大多数因直肠异物而住院的患者,是年龄在20岁至40岁的男性。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出于“性满足”。
但许多病人会先自行尝试取出异物,等到多次失败后才会来到医院就诊。
这样一折腾,反而会耽误时间。
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导致内伤和大便失禁。
图片
之前美国也有一位老哥,不慎将哑铃卡在体内,无法自行取出。
到急诊后有没主动说明情况,直到拍片子的时候,才真相大白。
图片
对于类似案例,外国网友也是很懂了,都会抢答了:
“直达评论区。”
图片
“滑倒了。”
图片
“我知道我知道,他洗澡出来时滑倒了。”
图片
“我想他是在整理健身房时摔倒的。”
图片
“他花了多长时间才练到那个哑铃的大小……”
图片
“他应该是缺铁了。”
图片
“这个星球上有一些非常奇怪的人。”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2:46 | 只看该作者
14楼 醒着,做梦说:
远方青木,04/14。以前的中国,是排斥未婚生育的,从各维度进行排斥。
不谈传统观念,就算是法律法规都排斥未婚生育,非婚生子各种权益都没有,上个户口都困难,甚至还会直接按超生算,强制缴纳社会抚养费。
大概在2016年左右吧,非婚生育可以轻易上户口了,单身母亲自己就能上,不再必须给自己孩子找一个父亲来配合上户口了。?
图片
而2021年的《民法典》则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2021年3月,上海一位名叫张萌的母亲,以“单身未婚”的身份,领取了国家的生育保险金,成为了中国未婚领取生育保险金第一案。
这些本来必须有一位男性配偶才能享受的权益,已经慢慢授予了单身母亲。
11月25日,中国生育率数据再下一层楼之时,中国人口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陈卫表示,建议中国保护同居关系,鼓励未婚生育。?
图片
这新闻一推,下面的评论都炸锅了,网友纷纷表示不能接受,砖头满天飞。

虽然绝大多数专家说的东西都不靠谱,但这个人口专家说的还行。
他是人口专家,不是婚姻专家,只负责增加人口,鼓励未婚生育是肯定可以增加生育率的,他当然要推荐。
更关键的是,这方案虽然情感上很多人不接受,但实施的时候反对的人寥寥无几,因为这方案不侵犯任何人的利益,而且赋予了所有人自由。
不强迫你干嘛,还多授予了你一个选择的权力,用不用在你自己,谁会反对增加自己权力的事情。。。
从欧美日韩的经验来看,从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这几乎是必然选择。
先说结婚率,现在中国的结婚率全靠男性撑着,女性早就不婚主义横行了,女性结婚意愿率明显低于男性。
40年前,如果男女恋爱后,男方表示不想结婚,想换个人恋爱,女方家人能直接把男方的门给堵了,左邻右舍也都会指责这个男人是渣男。
只要你和女方谈恋爱了,哪怕连嘴都没亲,那娶你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20年前,如果男女恋爱且上床后,男方表示不想结婚,想换个人恋爱,女方家人能直接把男方的门给堵了,左邻右舍也都会指责这个男人是渣男。
只要你和女方谈恋爱且上床了,娶你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而现在,如果男女恋爱且上床后,女方表示不想结婚,恨不能堵门的是男方家人。
只要你和女方谈恋爱且上床了,想娶,那女方要慎重考虑,不想娶,那拉倒。
除非,你加几十万彩礼。?
二十五六岁的时候,男女恋爱且上床的情况下,如果一直维持现状不结婚,对谁最有利?
很明显,对男性最有利,拖的时间越久对男性越有利,这也是以前女方家属要直接堵男方门的原因。
只恋爱不结婚,搁20年前这种男人叫渣男,那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现在,只想恋爱不想结婚的是女性,别说生米煮成熟饭,你煮成爆米花女性都不想结婚。
这情况无法解释,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完全说不通。
最大的原因,是中国女性已经解除了身上背负的传统道德枷锁,已经被“解放”,而男性还没有被“解放”,身上依然背负着传统观念的枷锁。
姑且认为这个算“解放”吧,我打了引号的。
欧美的极端女拳思想大概是2012~2015年引入中国的,以咪蒙为标志性思想人物,距离今天时间较短,很多女性第一时间接受了这种思想,但男性还困在传统思维里没有出来。
但利益分配格局在那里摆着,短期的异常终究会回归正常,时间一长,男性肯定会认识到其中的道理。
现在已经出现了“男性解放”思想,越来越多从女拳转换过来的男版言论和思想开始流传,认为男性应该只恋爱不结婚。
为什么不婚对女性好,换个名词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婚对男性好。
不育前提下如何解决女性父母的催促和自身的养老问题,换个名词就可以套在男性身上。
女性有多么喜欢女版的不婚不育理论,男性就有多喜欢男版的不婚不育理论。
说白了,不婚不育就是放弃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只享受自己这一生,甚至只享受前半生,后半生直接让国家负责,后果如何一律不管。
不婚不育者的前半生,肯定比婚育者的前半生要爽,这是没得比的,无论男女都喜欢,就看传统道德枷锁能捆多久了。
那么能否只保留女拳思想,继续用传统思想捆住男性,勉强维系住婚育率也行啊。
答案是不可能。
女拳思想只要引入,必然从女性蔓延到男性。
因为女拳的本质是只要权利不要责任,而这种好事是男女都想要的。
中国式女权思想,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家庭的。
中国从1949年就开始解放妇女,提倡女权。
那个年代的女权定义,可以参考1953年人民日报《“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上面是这么写的:?
“间苗是个细活儿,男人圪蹴(蹲)下一会儿就不行了,想快也快不了,男人们干一天挣八分,女人干一天挣十分。”
“也不是说男人干什么妇女非得干什么,你要说拔苗,就是妇女干得好,要像抬石头,就是男人干得好,这就叫公道、合理使用劳力。”
在拔苗领域,女人干的就是比男人快,所以干这个活,男人的工分就是应该比女人低。
一场劳动竞赛过后,男人们心服口服。
这是中国版的女权,讲权责一致,讲劳动使妇女伟大。
很苦,所以理论吸引力一般。
而发源于欧美的女拳,是典型的只讲权力不讲责任,比起辛辛苦苦才能获得权力的中国版女权来说简直太能诱惑人了。
不是说引入中国后欧美女拳变味了,而是欧美女拳从一开始根子就不正。
中国女拳才发育几年,真没折腾出太离谱的事情,只是凭借中国男女人数失衡的大势发了点小财而已,没有男女失衡的大背景,中国女拳啥都干不出来,因为孕育时间太短。
欧美女拳干过啥事你们知道吗?
人家在男女比例基本均衡的大前提下,硬生生的通过了一系列的奇葩法案。
比如说法国,女拳们通过了一个法案,要求国家禁止父亲进行单方面的亲子鉴定,这法律到今天都存在。
在法国,你只要结婚,女方生下的孩子你必须养到18岁,即便中途发现孩子非亲生也不行,如果男性单方面偷偷做了亲子鉴定,其结果法庭不会认可,而且男性还会被罚款或者坐牢。
这么奇葩的法案严重侵犯男性利益,为什么会被通过?
理由很简单,每一个孩子都是无辜的,母亲确实对不起父亲,但孩子是无罪的,不能因为母亲的过失就对这个孩子造成伤害。
无懈可击,谁敢反对谁就是伤害孩子的人渣。
所以这个法案一经诞生,就迅速风靡整个欧洲,大家纷纷禁止父亲在没有母亲同意的情况下做亲子鉴定。
没有政客敢反对,除非不怕被女拳的口水淹死。
中国有些女拳说女方怀了别人的孩子男方就悔婚变心,这种行为是渣男,引发中国传统男性的震惊。?
图片
这种思想不是异想天开,因为人家欧美的日常就是这样,在欧美你选择了结婚,确实不能因为女方怀了别人的孩子就不认,这理由欧美法律不认可。

类似的欧美女拳法案,还有一大箩筐,这个只是比较奇葩的一个而已,其他的也毫不逊色。
听起来欧美女性好像很爽,这不是想干嘛就干嘛么,简直爽透了,法律还站在自己这边,甚至大道理都站在自己这边,可以占据道德高地指责那个不做亲子鉴定就不愿意养自己孩子的男性。
但是,我刚才说了,女拳思想只要诞生,就一定会蔓延到男性。
只要利益不要责任的事情,谁不想要啊。
如果权责失衡,只要极短时间的博弈,很快就会诞生出新的权责平衡点。
欧美,诞生了对应的男拳思想。
这帮欧美男拳,以不愿看到女性被婚姻束缚,想要让女人享受最美好的爱情为由,只和女人恋爱,不和女人结婚。
欧美男拳说,女人应该只注重爱情,一旦没有了爱情,那就应该离开身边的那个男人,要注重自己的感受,不要考虑世俗的偏见和歧视。
而男人,应该做一个浪漫的男性伴侣,只用最浪漫的姿态出现在女性世界中,一旦无法为女性提供足够的魅力,就应该自己消失。
利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谋取自身最大利益这一套,欧美男拳学了个彻底。
表面上是完全为女性考虑,实际上就是死不结婚,随意搞女人。
顺便说一下,当初在欧美鼓吹性解放,以解放身体束缚为理由鼓励女性滥交的,不止是欧美女拳的力量,而是欧美男拳和女拳的合力,直接动摇了婚姻的基础。
要不是艾滋病来袭,性解放这一击就早就把婚姻给彻底解体了,男拳女拳都支持,政府一点办法都没有。
回到非婚生育的话题上来。
欧美法律规定,没有母亲同意,父亲不允许私自做亲子鉴定。
但在没结婚的情况下,女性未婚生子怎么办?
欧美法律还规定,女性可以强制男性做亲子鉴定,只要鉴定出来是这个男人的孩子,那男性就必须付抚养费。
这两个法律都是欧美女拳搞出来的,占据道德高地,以明显不公平的条约单方面保护女性权益。
听起来都非常好,都对女性非常有利,但是。。。
两个法律同时执行的后果,就是男性彻底不婚,到处谈女朋友,如果有非婚生育,那就等女方做强制亲子鉴定。
法国,从此成了浪漫之都,每一个男人都拼命打扮自己,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每天的日常就是怎么去勾搭刚遇到的美女。
而法国的非婚生育率,也激增到了60%,而且以一个恐怖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婚姻近乎于解体,沦为纯粹的财产平分契约。?
图片
而类似的情况,也蔓延到了整个欧美。

女性很满意,认为自己得到了解放,很自由,想干嘛就干嘛。
男性也很满意,认为自己得到了解放,很自由,想干嘛就干嘛。
男女都很满意,大和谐,多好。
这样同时得到男女支持,且反对者会被喷成女性压迫者、剥削者的现状,谁敢去碰呢?
只恋爱不结婚,看到更喜欢的女人就立刻换女朋友,还能打着保护女性利益的道德大旗。
听起来好像是欧美男拳利用欧美女拳的思想武器,反过来钻了女拳的漏洞,占了大便宜。
但其实,男女利益博弈后一定会归于平等,谁都没办法长期占上风。
男人想那么潇洒的玩女人,代价可大了。
欧美对于孩子抚养费的认定,是只认血缘,不认感情。
2019年美国发生过一件奇葩的案件,一个40岁的清洁女工,指控一个20多岁的男性富豪不付抚养费。
经法院查实,2015年3月上旬,来自赞比亚的简在拉斯维加斯的大酒店做清洁工,在打扫房间时她发现了一个刚刚使用过的避孕套。
入住这个房间的,是一个年轻的美国富豪。
简在记录这个男富豪身份后,利用注射器从这个避孕套内提取了精液,然后将其手动注射进了自己体内。
可亏了这个男富豪够年轻,健康状况够强,这样居然都能怀孕。
一年后,简生下了一个男孩。
抚养三年后,简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富豪接到法庭传票后人都傻了,哪来的什么赞比亚的清洁女工,什么玩意啊,自己从来没见过,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孩子。
诬告,肯定是诬告。
看传票上说,这女工都40岁了,说和自己有孩子,简直是离大谱。
但亲子鉴定后,结果明明白白的写着,这就是自己的孩子,富豪蒙了。
简当庭承认,自己并没有和被告发生过性关系,只是私自提取了被告的精液。
但这孩子确实就是富豪的,而且已经抚养三年了。
按法律,富豪要支付天价的抚养费。
最后,没办法的富豪选择和清洁女工私了,一次性补偿200万美元了结此事,女清洁工不得再以抚养费名义起诉富豪。
这个抚养费有多离谱?
一般是男性收入的20~30%,如果有多个孩子可以持续提升比例,抚养费最高总支出可达到50%。
男性收入越高,抚养费的支出越恐怖。
如果收入高但自己花完了,不给抚养费,男性是会进监狱的。
曾有黑人拳王,因为几万美金的抚养费没有按时支付,被判入狱3个月。?
图片
不生孩子随意睡觉,生孩子了才付抚养费这事,并不代表男性可以放纵一切。

前NBA总冠军,著名球星斯蒂芬-杰克逊曾说:?
“我和5个女人生过孩子,我要对和她们一起睡觉然后生孩子这个事负责任,我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其中3个(女人),我甚至都后悔认识她们。我支付了数百万美元的抚养费,却仍然没有见过我的孩子。?
在美国,类似的抚养费纠纷遍布所有阶层,并不止是高收入阶层有这个烦恼。
欧美男女都很开放,动不动就滚床单,绝大多数时候男性都只是想玩一玩,寻求一下刺激而已,对女方并没有什么感情。
但如果不小心有了孩子,女方上了门,那就必须要支付抚养费。
不想支付,就要做鉴定。
因为抚养费过于高昂,美国有一档名叫《莫里秀》亲子鉴定节目,火了28年,至今不衰。
在鉴定现场,一旦男人被宣布为孩子的父亲,女人的表现是这样的:?
图片
以及,这样的:?
图片
如果男人被宣布并不是孩子的父亲,那男人的表现,是这样的:?
图片
欧美男性身上的传统枷锁早就完全被去除,他们根本不想要什么孩子,哪怕自己不需要养,他们也不想要。

每多一个孩子,他们的生活水平就要下降一大截,每个月按时打钱给一个自己毫无感情的女人,直接背了18年的债务,他们自然不开心。
这就是男拳和女拳思想肆虐欧美40年后的现状。
当一方非要站起来时,谁躺平谁舒服,站起来的那个承担所有的压力。
如果双方都躺平,那权力责任又重新恢复了均衡,和大家都站起来是一样的。
有没有办法阻止躺平,重新让双方都站起来?
答案是没有办法,至少在目前政治格局下没有办法。
中国的传统道德观不赞成未婚生育,但其实欧美的基督教道德观更不赞成。
以带头躺平的法国为例,就在1942年,女性堕胎还被视为重罪,和叛国罪的惩罚都差不多了,直到1975年才允许女性合法堕胎。
但是女性呼吁解放,呼吁不被传统“枷锁”剥削,男性也跟着呼吁解放,呼吁不被传统“枷锁”剥削。
你能咋办?
很快,法国的婚姻就解体了,从一个传统的社会,迅速变成了非婚生育达60%比例的浪漫国家。
确实够浪漫,就是孩子都没爹了。
芬兰第一任女总统哈洛宁曾与伴侣未婚同居15年,当选总统后应该怎么称呼这位未婚男友曾激起了全国讨论。
最后,只有25%的人同意用“丈夫”这个称呼,约50%的芬兰人主张称“生活伴侣”,还有人建议用“男人”一词。
同居和结婚,最大的区别就是共同财产的分割,其他都一样。
结婚了,夫妻两个什么都是一人一半。
只同居,那就各算各,自己赚自己花,共同支出平摊一下,生孩子就算抚养费,其他财产都是自己的。
好不好?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我肯定认为不好。
但这规避了女拳的打击,也规避了男拳的反对。
只要结婚,男女就肯定有矛盾,男女之间的合作,每个人都永远觉得自己吃亏了,这是人性。
你和你同事共同合作一个项目,然后分奖金,你们俩都会觉得自己分少了。
难道还会有人觉得自己分多了?
结婚后,男女都觉得自己财务上吃亏了,这很正常。
但不结婚,那就没有矛盾了。
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生育自由,你们什么都自由,想干嘛就干嘛,政府不插手,就负责盖个章。
这么自由,自己决定一切,你们难道不幸福吗?
政府要的是生育率,不是婚姻。
女人想恋爱就恋爱,想生就生。
生孩子不仅可以跟自己姓,给自己养老,所有的权益都完全归属于自己,和男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还能让男人付抚养费,政府替你要钱。
非婚生育面子上不好听,但里子和好处全都有。
更妙的是,男人也不反对这个。。。
经历20多年的验证,欧美的经验表明,支持非婚生育可以显著提升生育率,因为生孩子这个行为权责基本一致了。
经济水平和欧美差不多,制度也差不多的日韩,因为传统观念导致其政府一直反对非婚生育,全社会也歧视非婚生育,因此总体生育率远远低于欧美,这是工业化和妇女教育水平都解释不了的生育现象。
日本生育率只有1.4了,而韩国更离谱,只剩0.98了,远低于2.1的正常世代交替水平,这两个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
不考虑中国的话,日本的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二,非婚生育率也是全球倒数第二,仅为2.3%。
韩国的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非婚生育率也是全球倒数第一,仅为1.9%。
压制非婚生育,并不会导致男女结婚意愿变强,也不会导致婚生子数量变多。
强行捏合男女结婚,除了给日韩带来极为严重的男女冲突外,一点好处都没看到。
日本那边,男性终生不婚率已经飙升到了24%,而女性终身不婚率也提高到了12%。?
图片
只要在50岁前结过一次婚,哪怕只结一天就离婚了,都不算终身不婚,但即便如此数据都飙升到如此可怕的地步,短暂结婚又离婚,单身过日子的日本男女,数量简直大到离谱。

女拳的本质是极度利己,而且只考虑短期享乐,因此对应诞生的男拳也是同样的思路。
这样的思路推导出来的结果一定是不婚主义,然后就是不育主义。
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思想,不是女拳的专利,欧美日韩的男拳搞这一套更凶。
日本当年没有计划生育,因此如今的男女比例是平衡的,结果24%的男性终身不婚,远超12%女性终身不婚的比例。
这12%的人口差距,直接导致如今日本的婚姻有40%的比例是女性在求婚,颠覆了亚洲文化的传统。
而男拳主义者,不认为这有丝毫不妥,他们宣称自己不希望婚姻束缚女性。。。
从欧美日韩的现状来看,婚姻解体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如果中国想稳住生育率,开放甚至鼓励非婚生育,也是未来的必然。
只要不结婚,就没有财产分割的烦恼,女的不会被人坑,男的也不会被人坑,多好。

再安排人口专家出来鼓吹下非婚生育,落实抚养费,生育率也比正常结婚要高得多。
欧美不过是提前40年帮中国把这条路走了一遍而已。
日韩也许还想挣扎一下,不愿意跟着走这条路,但中国九成九是要走的。
但这种事,我是不接受的,因为我比较传统,本文中我打了那么多的引号也足以表达我的态度。
我这一代的事情我自己做好了,下一代的事情他们自己爱咋滴咋滴吧。
这种思想,女的支持,男的也支持,都认为是解放自己,获取自由和幸福,根本就没法拦。
对错先不谈,但欧美所有国家的生育率都比中国高,也比日韩高得多。
冰岛清一色白人,外来移民非常少,而且超级富裕,67%的冰岛婴儿是非婚生,但冰岛总体生育率达到了2.02,远远优于中日韩,这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未来的世界,谁人口生育率靠近2.1,谁的国家发展有后劲,谁的前途就越光明。
本国人都没了,你谈什么富强和国力。
根据国家越富生育率越低的基本原理,中国目前的婚育制度,远弱于冰岛这种国家,在长期的国家竞赛中是一定要向冰岛等欧美国家学习鼓励生育办法的。
未婚生育,正在慢慢靠近中国,在男拳和女拳的一致赞美声中。
我知道反对可能无效,但我依然反对。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3:38 | 只看该作者
15楼 醒着,做梦说:
英国那些事儿,03/25。很多人都养过金鱼,养起来不麻烦,还有观赏价值,是一种不错的宠物。
图片
但其实金鱼并不总是那样小而美丽的样子,最近加拿大的科学家,就被当地金鱼的体格震惊了……
图片
没错,这些人手上拿的不是气球,而是原产于亚洲,世界上最常见的观赏金鱼。
但在亚洲只是小不点的金鱼,为啥跑到北美洲却能长这么大呢?
事实上,这些都是从家里逃跑或者被丢弃的家养金鱼,它们逃到了野外,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图片
为了搞清楚金鱼为啥这么大,加拿大渔业和海洋部门的科学家们在金鱼身上贴了一种微型发声装置,
通过追踪声音,他们对金鱼的动向有了一定的了解。
到了2021年10月,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金鱼的聚集地,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他们在安大略省一个雨水池中,找到了超过20000条金鱼,每条都是这样的巨无霸……
图片
所以这个雨水池的神奇之处在哪呢?
科学家解释说,这个雨水池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这里的环境非常恶劣:
水潜,含氧量低,夏季气温可达30多度,对大多数鱼类来说,这里是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
不过金鱼却不算“大多数鱼类”,它们繁殖速度快,可以在低氧的环境里生长,
而且这个雨水池里,来自下水道的营养物质也非常充足。
另一方面,金鱼是一种可以“无限制生长”的动物,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和空间,它们就可以一直长大。
通过释放激素,它们还可以带动身边的金鱼一起长大……
总结一下,食物充足,没有天敌和竞争者,爱咋长咋长,互相鼓励着长(大雾)……
这里自然就变成了巨无霸金鱼的天堂。
图片
令科学家们担忧的是,金鱼并不都只生活在这一个雨水池中,如今科学家们在汉密尔顿港也发现了金鱼的身影。
这里本是北部派克鱼等本土鱼类重要的产卵地,如果放任巨大的金鱼在这里生存,很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危害。
这些金鱼会给其他鱼类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只是竞争食物,金鱼的生活习惯也会给其它鱼类带来危害。
与许多鱼不同,金鱼可以在生长着有毒的蓝绿藻的水域中生存,甚至它们还会帮助蓝绿藻生长。
图片
金鱼不但繁殖得很快,食量也非常大。
成群结队出现的金鱼就像水下的蝗虫一样,可以迅速地破坏掉水生栖息地里的各种植物。
金鱼的进食方式也很特别:
它们会在湖底吞下一口泥沙,然后喷出来,在水里形成一团“泥土云”,然后吃掉这团泥土云里的食物。
这种习惯不但会破坏掉水生植物的根茎,也会使湖水变得浑浊。
金鱼一边用这种方式进食,一边顺便改造了湖水的状态。
湖水更浑浊后,它们会更有机会从捕食者的视线中逃脱,但需要阳光生长的水生植物和鱼类却会因此死亡。
图片
因为金鱼的威胁,科学家们也开始设计各种办法来减少金鱼在未来可能造成的危害。
首先就是在各个池塘旁边放置标识,建议人们把不需要的金鱼退回商店或者送给朋友,而不是随意倒进河里。
图片
另外,当地的土地开发商和工程师也会重新调整雨水池的设计,防止金鱼的进入(比如在水里养一些大嘴鲈鱼等可以捕食金鱼的本地鱼类)。
图片
谁能想到,这些看起来美丽弱小,人畜无害的观赏金鱼,却可以带来这么大的环境危害……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4:34 | 只看该作者
16楼 醒着,做梦说:
太阳照常升起,04/17。公共卫生防疫的一个基本要求,是防疫管理者不能过早暴露自己的底牌,因为需要根据自身的防疫条件去影响公众预期,从而使公众能够持续配合防疫措施的开展。说到底,大流行病一定是要死不少人的,区别在于死多少、死谁,以及早死还是晚死。这个话很难听,也很难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准备更充分一些,死的人就会少一些,甚至少很多,少到跟其他疾病类似,这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所以,需要有沟通,但沟通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特别重要。
最近的经典案例就是新加坡。2021年10月新加坡在疫苗接种率超过85%时就开始告知公众新加坡将要放开,这实际是倒逼社会组织、个体去做好心理预期准备。但新加坡本轮真正放开,是在2022年3月29日,在两针接种率几乎完全接种、符合条件的三针都应接尽接(80岁以上接种加强针的人数超过90%)、药物储备和病房改造已经完成,并且从海外数据分析Omicron的致病性之后,才做出这一决定。这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足500万的发达城市国家所做到的。
上海此次疫情防控,可以用极其糟糕来形容。我们今天很难讲上海医学界和防疫学界的水平有多高,或者,可能专业人士水平还是够高的,但整个治理水平怎样呢?在3月份的时候,上海老年人的灭活疫苗两针接种率还不到70%,特效药品储备几乎是零(后来紧急调配2.2万盒paxlovid),披露的上海病床总量是16.15万张,但改造为隔离病房的数量有多少呢?能够用于为阳性感染者治疗的病床和医护数量对应的有多少呢?有提前准备好吗?有研究过当感染者数量指数级上升时、上海500多万老年人(绝大部分都有基础病)应当如何分级、分流收治吗?事实告诉我们,当疫情袭来时,上海就连各个社区有多少老年基础病人、孕妇和及其必须就医患者都没搞清楚。
我提供上海本轮疫情(2022年2月26日至4月16日)的几个公开数据,在上海卫健委网站都可以查询到,再给各位出一道不难的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
条件一:1、已检测出的阳性病例约35万例;2、累计确诊2.2万例,累计住院(中症+重症)2.2万例,重症16例;3、上海病床总数16万张;4、上海本地医护人员30万人。
条件二:1、中症和重症确诊病例需要在医院隔离病房治疗;2、医护人员阳性(院感)后需要隔离转阴后才能回到医院继续工作;3、非隔离病房和其他医护人员要继续保障其他急症患者的救治。
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完全放开,上海医疗资源(病房+医护)在多长时间内会遭受挤兑?是封控遭受挤兑的时间更快,还是不封控遭受挤兑的时间更快?是封控遭受挤兑更严重,还是不封控遭受挤兑更严重?挤兑各自需要持续多长时间,分别的次生灾害是什么?上海本地的医疗资源在现有条件下,是否能够真正承受2,500万人的全面放开?
就是在这样一种几乎没有准备的前提下,上海各方都充满了一种“可以放开”的认识。这个认识显然不只是很多上海普通老百姓的观点,也是此前上海不少专业人士甚至不同层级管理者的观点。
这种认为上海已经可以放开的认识从哪里来的呢?从我最近一段时间从各个渠道的了解,很可能是这样产生的:上海本地居民在海外的亲友数量众多,海外亲友多年没有回国又盼望回国,企业盼望尽快恢复海外经贸往来,海外人士又亲眼看到许多国家放松防疫限制的现实,所以这些消息就不断传回国内。这些消息传回的时候,往往包含了不同国家的病死率等近期数据。单从这些数据看,似乎已经“流感化”。但问题是,并没有多少关于这些数据背后成因的专业讨论,更没有海外反对意见的声音。
事实上,根据我最近与海外一些防疫、医护一线工作者的讨论,他们认为中国当前的准备确实是不足的,也就是我们此前讲的“防疫四要素”,疫苗有效性、疫苗接种率、药物储备和病床准备,整体准备是不足的。当前的重中之重仍然是应该是尽快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尤其是加强针接种率)和继续进行医疗资源(尤其是药物)储备。
如果上海在3月疫情初步扩散时就意识到自己的准备是不足的,如果3月初以来上海上上下下关于防疫的认识不是在“放开”与“控制”之间摇摆,那后来根本不用承受这么大的代价。当专业声音消失的时候,当只谈原则、只谈理念的“文人防疫”占据上海的时候,上海就成为了最脆弱的一环。
今天我与在上海防疫一线的同学又进行了交流。我直言不讳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上海大量的自媒体和文人在本轮防疫中起到了非常负面的作用,也即他们自始至终没有将网络舆论的焦点导向专业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将整个网络舆论浪费在各种情绪宣泄和讨论各种文人关心的话题上。
我完全不理解此时讨论哈耶克对解决上海疫情能起到什么作用;也完全不理解凭什么上海自媒体就认为全中国只有上海是市场经济,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都在搞计划经济?我也完全不理解为什么只有上海自媒体在为其他地区发声,上海疫情之前你们有过发声吗?什么叫文明的高地?你们如果真的关心过那些医疗条件很差的地区,一个月之前还会在放开与严控之间摇摆吗?这叫什么文明?
上海的自媒体真以为现在各地民众是心甘情愿让自己所在城市的医护人员去支援你们的?难道这对各地医疗资源不会造成影响?武汉最近派出的医疗队是麻醉医护和ICU重症医护,既然都认为可以放开了,为什么还要占用其他城市的ICU医护?上海医疗条件难道还不如武汉?你们真不会问问隔壁的苏州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派医护人员去支援你们,苏州民众是种什么心情?

既然上海没有为放开做任何前期准备,当然就要承受大规模社区传播引发的各种混乱。为应对这些混乱又产生很多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我们每天都能见到。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讨论有多少呢?上海有多少自媒体和文人愿意将话题集中于讨论如何解决上海的物流问题和医护分配问题?有多少自媒体愿意花时间收集和暴露,哪怕是转发那些真正的问题?有多少老百姓知道一篇制造焦虑的文章能给自媒体带来多少流量和流量之后的收入?你们都是大V,我也不是小V,敢不敢一起做个“财产公开”,到今年年底的时候,把每个月的流量增长情况和所有广告收入情况全部公示出来?有多少自媒体能够抑制每天变着花样转发各种确定的不确定的情绪化信息,等到周末再把上一周的汇总发一遍。我不是说这些文章都有问题,我说的是,为什么那么多自媒体每一天、每一篇写的都是这种消费民众情绪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东西?
如果拥有这么多网络舆论能力,拥有这么多文人,靠文人防疫是一种高级文明,那请派你们的文人去第一线吧,别再占用其他城市的资源了。至少我们不够高级的文明都知道,中国还需要再争取时间去准备妥当,才敢讨论放开的问题。
最后,再说一遍,目前各地最为紧要的是提升老年人接种率,以及储备足够多的特效药物。一个好消息是,关于药物储备,可能近期会有好消息。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5:21 | 只看该作者
17楼 醒着,做梦说:
远方青木,04/15。河南,顾名思义,黄河以南。
河北,顾名思义,黄河以北。
但如果你打开地图,会发现黄河并不是河南河北的分界线,河南的土地有很大一块在黄河以北。
明明是河南人,为什么会在黄河以北?

黄河乃天险,在现代化大桥出现前渡过黄河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和翻越大山脉一样困难。
黄河的南边和北边,因为天险的阻挡,物资和人员的交流必然非常困难,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非常不方便。
你执政一方,想干点啥事都要组织人员和物资渡过黄河来来回回的跑,你觉得方便吗?
很明显,把黄河和山脉这种天险作为省界才是最合适的,两个省以黄河为界,各管各的。
但事实上,隔壁的山东省也没有把黄河当省界,而是让黄河直接把自己这个省一分为二,从中间穿过。
再看看长江那边也一样。
长江这个更大的天险,把重庆一分为二,把湖北一分为二,把安徽一分为二,然后把江苏一分为二。
江南和江北,生活习惯和口音差异都很大,但是在划分行政区的时候硬生生的把大江南北捏合在一起。
图片
苏南和苏北差异很大,皖南和皖北差异很大,但都在长江一侧的差异反而很小。

把苏北和皖北整合成江北省,把苏南和皖南整合成江南省,大家以长江为分界线,理论上来说才是最优的省界划分。
但事实上,历朝历代都故意把长江放在一省之内,没有人把长江作为省界。
湖北不仅被长江一分为二,甚至连自己的省会武汉都被长江一分为二。
长江大桥没修建之前,武汉市内要调度点东西都要从长江上跑来跑去,非常不方便。
但古人就非要这么划分行政区,为什么?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的行政区划分是以山脉河流为分界线的,划分原则是“随山川形便”。
这种划分办法符合常识,便于管理。
这么粗一条河,这么高一座山,闲了没事翻来翻去干嘛呢,实在是没必要纳入一个行政管理区。
唐朝时,黄河就是分界线,河北道和河南道的分界线。

管理倒是挺好管理的,但是当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在河北道起兵后,唐朝政府军被黄河阻挡,没能第一时间扑灭安禄山的叛乱,导致叛军做大,最终引发了开元盛世的崩溃。
唐朝灭亡后,后世的皇帝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如果自己碰到了安禄山叛乱该怎么办。
河北道控河朔幽云,是抵御契丹和蒙古骑兵的第一线,唐朝的绝对边境军事重地,这里囤积了大量边防兵力。
后世很多朝代,河北都是边防重地,也都必须囤积大量边防军力。
而河南则是平原,无险可守,是河北的后勤基地。
所以,黄河不能是河北省的边境,否则一旦驻扎河北的边防军叛乱则根本无人能制。
因此,黄河这个天险被划到了河南省名下。
有人说黄河归河南省是因为黄河改道的原因,这是错的。
不管黄河怎么改道,甚至某一天直接窜到河北省去,古代皇帝也一定会把黄河划到河南省。
这种划分省界的方式,叫“犬牙交错”,考虑维度和“随山川形便”完全不同。
牺牲一点点行政管理效率,把每个省的天险要害之地全部割出来给另外一个省,让省和省之间互相制衡,这是元明清皇帝考虑的重点。
如今的江苏省被戏称为散装江苏,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清朝更为严重,当时根本不可能修长江大桥,苏南苏北管理起来极为麻烦,压根就是两个省。
当时不少人就说要把皖南和苏南合成江南省,北边合成江北省,这样可以让行政管理效率大增。
讨论了很久后,最终被清朝皇帝否决,担心的重点就是按长江分界后,一旦某省叛乱凭借长江天险顽抗,中央反制困难,会造成极大损失。
实际上,中国几乎所有关键行省的省界划分全部都是“犬牙交错”。
长江黄河不是行政分界线,淮河珠江也不是行政分界线,非要弄一个行政单位把这种天险包容在内。
山西汾河,成都岷江,湖北汉江,湖南湘江,江西赣江,哈尔滨松花江,吉林伊通河,沈阳浑河,统统都在一省之内。
除此之外,太行山、大别山、井冈山、秦岭、大兴安岭等大型山脉,也不会被当做一省分界线,非要让这种天险跨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川和汉中的关系。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汉中这块地方是四川的门户之地,唯一出入口。
中原要打入四川,必须先拿下汉中,而四川要反攻中原,也必须先拿下汉中。
刘备拿下汉中,才有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对魏国形成强大威胁。
而汉中被钟会拿下后,蜀国很快也就灭亡了。
仅从地形图上看,你也可以轻易看出四川这一圈大山脉只有汉中平原一个出口,在汉中屯兵屯粮,才有资格进一步攻击咸阳。
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一点不夸张。
四川大平原被群山包围,只需要控制几个关口就可以形成割据势力,天险之强大让当年的日军都打不下来。
因此在划分行政区时,这几个关口绝不能在四川手里,汉中平原更不能在四川手里。
从饮食和风俗习惯来看,汉中和四川非常接近,和陕西差异很大,但汉中被划给了陕西管理。
明清皇帝在做出这一决定时,考虑的维度就是对四川的制约。
其他地区,也是类似的考虑方式。
比如说,军事上安庆市是江苏门户,但行政上被划分给了安徽。
比如说,军事上荆州襄阳南阳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都归以前的荆州牧管理,但南阳后来被划分给了河南省。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然后刘备驻扎荆州的时候把诸葛亮收了。
南阳长期归属于荆州,所以诸葛亮本应是荆州人。
但后来,啪的一声诸葛亮就成河南人了。
当然,现在湖北的襄阳和河南的南阳都在抢诸葛亮出生地这一名头,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襄阳说古隆中其实在襄阳,隆中对就是在襄阳作出来的,我们有考古证据。
南阳说诸葛亮就是南阳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话就是铁证如山,你个襄阳还狡辩。
为了抢这个旅游景点的建设权,双方口水仗不知道打了多少,就因为行政区被分割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对于中央来说不会考虑这些细节,明清时期这么分割行政区,让中央能对地方形成强大控制力,避免形成割据势力。
同时这么划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避免天险之处形成盗匪。
大江大河和山脉之地向来盗匪横行,如果成为两省分界线,那盗匪几乎无人能治,这里会成为三不管地带。
曾经有座人行天桥,恰巧建在了市内两个区的交界处,结果谁都不管,弄的桥上乌烟瘴气,百姓怨声载道。
整整一个桥面,一大半的面积都被小摊贩占满,群众都走不动路了,到处都是小广告等,但就是没人来管。
最后开会,把这座桥划给了一个区,问题立马就解决了。
区区一座天桥都如此难管,一旦长江黄河成为分界线,一旦太行山成为分界线,有个别水匪强盗往里面一钻,谁去管?
但如果这一截长江都归属于某个省,那就权责分明 ,不会出现推诿责任的事情。
中国的行政分界线从来就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扭来扭去的曲线,并且还不以江河山脉作为分界线,很多时候让人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划分。
但实际上,中国每个省的分界线都是一部历史书,是在上千年的时间里慢慢形成的。
历朝历代都会修改省界,每个新朝代都会继承前朝的省界,然后再改一改,改了上千年才形成了目前的省界划分。
对于中央而言,目前的省界就是最优解,其中的复杂程度一时半会任何人都想不清楚,但古人用千年的时间,几乎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很多国家没有千年的历史,也就不需要考虑那么多,那么深。
比如说美国,那省界线连河流山脉都不考虑了,直接一条直线切过去,粗暴省事。
图片
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美国的省界线能切成这样,横平竖直,就算是按河流山脉去分,它也不应该画成这样啊。

这得多无脑多懒得费心去划分省界,才能形成这样的版图。
美国画自己的省界图,只花了几天时间,所以画成了这样。
而我们画自己的省界图,花了上千年。
所以,大家的地图不一样,非常不一样。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6:21 | 只看该作者
18楼 醒着,做梦说:
英国报姐,03/27。每个学校都有校规,但最近日本一条奇葩校规,让很多人惊掉了下巴。

“学校里的女生不允许扎马尾,因为露出脖子会让男性学生‘性兴奋’起来。”
图片
emmmm……
这不是某一个学校的奇葩行为,而是一个很普遍的校规。

根据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福冈县南部有十分之一的学校都禁止马尾辫。
在离东京不远的静冈县教书的杉山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自己曾经在5所学校任职,而这些学校都禁止扎马尾辫。
图片
“马尾校规”也一度在推特上引起大范围的争议。
“学校禁止绑马尾,因为露出后颈部会让男生感到兴奋。”
“周围有不少朋友的学校都有这样的校规,太令人迷惑了。”
图片
有些人抱怨,学校里有游泳课,却不允许扎马尾。所以每次游泳课结束后,制服都会因为头发湿掉。

还有人觉得这个规定的理由很不合理,因为大多数禁止马尾辫的学校,却允许波波头。
图片
(波波头示意图)
更有人忍不住吐槽:
“因为臆测马尾会让中学男生感到性奋,所以禁止女生梳马尾,这对男性和女性都非常失礼。”
“这样的话,大家都这么穿好啦!”
图片
“是因为制定规则的人自己会性奋,所以才想着会定下这样的规则吧?”
“会因此感觉到兴奋的人,是制定这条校规的猥琐大叔吧。”
“相当于他们自己性癖公开了。”
图片
而且,根据媒体报道,日本学校对于发型的要求还不止如此。

有接近一半的学校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是黑色直发——即使头发本身颜色不是黑色,也必须染成黑色。
图片
大阪府立怀风馆高中的一名混血女生天生棕发,母亲也已经提前请求过学校让她保留原先发色。
然而学校教师却仍然要求她将头发一次次染成黑色,并且在她没有及时补色的时候,禁止她来学校。
图片
“这和你是不是混血没有关系,这是校规。黑发是普遍的情况,如果不染头发就不要来上学了。”
“要么服从命令,要么直接退学。”
图片
接受采访的杉山老师在谈到这些规则的时候,坦言道:
“这是不合理的要求,学校应该放弃这些过时的、性别歧视、抑制孩子自我表达的规则。”
“他们担心男性看到女孩的脖子会性奋,这和类似于坚持‘内衣必须穿白色’的原因一样。”
内衣颜色,是另一个臭名昭著的不合理校规。
图片
日本大多数学校都规定女孩必须穿白色内衣——为了防止内衣颜色透出来,让别人看到。
有些学校会要求女生在走廊上站成一排,解开校服胸部的第一颗扣子供老师检查(有时甚至可能是男性老师)。
图片
而一些学校甚至会在男性学生也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女生内衣颜色检查。
如果反抗,就会被以成绩进行要挟,或者记入档案。
如果检查出来的内衣颜色不是白色,甚至可能会被要求当场脱下来。
图片
还有学校规定,低年级女生上体育课时只能单穿体操服、不允许穿内衣。
如果有学生要求穿内衣,就会被男性体育教师单独检查,确认胸部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发育后,才被准许穿内衣。
图片
日本这些奇葩的学校规定,可以说把女性学生限制到了方方面面,每一寸都立下了规矩。
不允许学生修剪眉毛,上学时不许涂防晒霜,不允许使用彩色的皮筋。
裙子不允许过短或者过长(因为过长会让人联想到不良少女),袜筒的长度必须超过15厘米。
图片
校规对于学生的限制无比严格,存在着无数不合理的要求,有些要求在我们看来甚至连校规本身就已经到了‘性骚扰’的程度。
但是,作为学生的她们,却很难反抗这些被称为‘黑校规’的不合理规定。
图片
根据统计,日本这些严格到不合理的校规,大多数都诞生于1980年代。
在那个时候,校园霸凌案件频发。
1984年,日本将校园欺凌作为社会问题列入统计范畴。
1985年,日本的校园欺凌案件达到638件,被逮捕收容的涉案人数有1950人。
图片
日本社会阶级稳定等级森严,从上到下都崇尚强者,这也影响了学校中的学生们,让校园霸凌成为常态。
很多学生出现了“不愿上学”的校园恐惧症,并非是因为厌恶学习,而是因为恐惧校园霸凌。
而学校方认为,想要阻止校园霸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校中没有“等级”存在。
图片
明治大学社会学教授内藤朝雄表示:
“学校校规禁止的具体内容,随着时间、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有的时候禁止学生穿长裙,有的时候禁止学生穿短裙。”

“但,所有校规的效果是一样的:没有人会脱颖而出,也没有人会与众不同。”
图片
然而,这些不合理的“黑校规”的存在,真的减少了“校园恐惧症”吗?
也许学生之间不再会因为发型穿着而出现霸凌现象,但校园霸凌问题却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根源问题并没有解决,想要再找一个理由也非常简单。
图片
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合理的‘黑校规’本身,也导致了更多人出现了‘校园恐惧症’。
在日本NHK电台的一份统计中,黑校规导致的校园恐惧症,高居前五位,甚至和校园霸凌不相上下。
(这项调查中学生可以在所有原因中选择两项,投票前五位分别是:师生关系、校园霸凌、社团活动、校纪校规、家庭因素)
图片
即使有诸多证据显示这些严格校规并没有解决问题,日本学校的校规,却仍然在代代相传。

甚至年轻教师,也会主动维护校规,训斥学生。
有些声音认为:这根本不是为了校园霸凌,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服从性。
反对者认为,日本学校之所以立下这么多规定,实则就是为了抹杀学生的个性。
“这些规定,给学生的印象就是他们的身体受到监管。”
“即使是再私密的东西,也不属于你自己个人,而是可以被控制的物品或者事物。”
图片
即使是再不合理的要求,也要让学生无条件服从,否则就会被重重地惩罚。

会被老师批评、会被当着全校点名、会记入档案,乃至退学,一层层加码,让学生们产生畏惧之心,从而遵守任何不合理的规定。
规定越不合理,学生的服从性就被调教得越高,也越容易“融入社会”,成为一颗岗位上的螺丝钉,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日本的学校就是‘企业战士养成地’。而企业需要的,正是无条件服从任何规定的人。”
图片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会有那样多不合理的要求出现。
某一条看上去十分奇葩的校规,有可能会在足够强烈的反抗、学生的普遍呼声,或者社会群众的舆论之下慢慢更改。
但是,如果不从源头上彻底改变‘黑校规’出现的环境,总还会有其他奇葩校规诞生……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7:20 | 只看该作者
19楼 醒着,做梦说:
远方青木,04/08。2018年的时候,为什么美国敢于掀起和中国的贸易战?
美国的动员力和组织力明显弱于中国,即便没有新冠疫情的检测这也是一个基本常识,美国哪来的胆子和中国开战?
美国最大的底气,来源于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
2018年的时候,美国的GDP总量是20.51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是13.41万亿美元。
20万亿打13万亿,优势明显在美国,这仗当然敢打。
倒是中国,这么明显的劣势,是哪来的勇气敢和美国正面对抗的,美国人很困惑。
老实说,2018年的时候,中国本来是不想和美国打的,时机未到,拖一拖再打效果更好。
但美国非要掀起战争,中国也只能应战,就算只是一锅夹生饭,也要硬吃下去。
这一幕,像极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战前,蒋介石对形势的判断,是80万对60万,所以优势在我。?
图片
而毛泽东对形势的判断,这是一锅夹生饭,但夹生就夹生,我们也要把它吃下去。?

图片
贸易战开启之前,中美之间的兵力差距比淮海战役更大,是20万亿对13万亿,美国当然觉得优势在我。

这一打,就是三年。
最开始的时候,中美双方还是打打停停。
中国希望让一点步就别打了,和气生财,所以想谈。
美国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极小的代价结束战争,获取极大的利益,所以也想谈。
但是谈了二年之后,双方都不谈了。
因为预期差距太大,美国提出的条件中国根本无法满足,而中国提出的条件美国也不愿意接受。
所以没法谈,也不用谈了。
当年抗美援朝其实也是这样,其实战争打到1951年5月的时候,美国就不想打了,杜鲁门主动派人提出想结束朝鲜战争。
1951年7月,双方正式开始谈判.
前期谈的还可以,但是在一个月后,美方代表突然提出,因为美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优势,所以要在地面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中国军队需要在目前的控制区单方面后撤38至68公里。
这一要求立刻被我方代表明确反对,因为我方提出的谈判基准是以目前的实际控制区作为战后分界线。
分歧太大,谈判陷入僵局。
双方代表相视无言以对,足足2个小时没有任何人发言,大家就这么干坐着,互相熬下去。
谁都不肯先开口缓和气氛,因为那代表着服软。
最后是美方的乔埃中将忍不住了,建议今天休会,第二天上午10点继续开会。
第二天的会议,由朝鲜南日将军主持。
10点开始后,双方代表依然在座位上一言不发,气氛陷入了尴尬的沉默,南日将军立即宣布休会。
整整一天的谈判,用时仅25秒,创造了人类谈判史上的最短记录。
多番试探和交锋后,中方代表没有任何让步的意思,最后美国人说,那就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就这样,1951年开启的板门店和谈,一直到1953年上甘岭战役结束后,才真正进行下去。
最后划定的分界线,比第一次和谈还南移了不少。
这次的贸易战其实也是这样,分歧太大,没法谈,索性就不谈了。
就让GDP、通胀率和就业指标去辩论吧。
美国吃定了中国要服软,因为所有主流经济学家都认定中国是外贸型经济,严重依赖于美国,如果美国举起关税大棒,中国经济必然出现极大危机。
熬到2021年6月,美国熬不下去了。
2021年5月27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主动和中方贸易谈判牵头人刘鹤进行通话,中美经济高官的沟通首次恢复。
2021年6月2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主动和刘鹤进行视频通话。
2021年6月10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主动和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通话。
2021年6月11日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主动和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通话。
2个星期的时间,美方高官放下面子,主动找中方进行了四次通话,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不仅如此,2021年6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还主动撤销了对中国TikTok及微信的禁令。?
图片
究竟发生了什么?

6月10日,谜底宣布了,这一天美国公布了5月的CPI,同比大涨5%,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
通胀,真的要降临美国了。?
图片
想压通胀,美国就必须收回美元,进行加息。

敢加息,美股就立刻死给你看。
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只能保一个,但美国两个都想要。
不想自断一臂,贪心求全,美国就必须依靠外部的力量。
美国的所有盟友加在一起,经济体量都没有美国大,没有那个能力帮助美国,更别提这些国家目前全部都是自身难保。
能拿出多少力量帮美国,不好说,甚至愿不愿意牺牲自己帮美国都不好说,因为很多国家比美国还惨。
倒是中国的GDP,一家就几乎相当于美国所有的盟友力量之和。?
图片
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能把美国经济拉出泥潭,那就是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才有这个经济体量。

而且令美国郁闷的是,压制了中国两年,美国的GDP寸步未进,中国的GDP倒是从13万亿涨到了15万亿。
这红色GDP,怎么越剿越多。
按这个增速,最迟到2027年左右,中国经济就将全面超越美国。
新冠疫情对美国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二战之后,美元虽然成了世界货币,但美国并没有获得金融霸权,因为当时的美元是挂钩黄金的,每35美元就能兑换1盎司黄金,美国不能随心所欲的滥印美元。
当时的美国太强了,全球80%的黄金都被美国掌控。
但越战期间,美国打掉了8000亿美元的军费,国库透支,一大堆欧洲国家纷纷把手上的美元兑换成黄金,拉回本国。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不能再兑换黄金,对全世界背信弃义。
按理说,此时美元已经成了一张废纸。
但是美国太强了,在全世界想要进行贸易交流还是只能用美元。
美元虽然稀烂,但其他的国家货币更不靠谱。
1973年,美国为美元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宣布全球石油必须用美元结算。
于是,美元再次成为了全球货币,而且彻底摆脱了黄金的钳制。
美国也从此拥有了金融霸权,可以肆无忌惮的收割全世界。
石油这东西,只要是工业国家都必须要,你没有足够的石油就没资格挑战美元霸权。
其实除石油外,全球大部分对外出售的原材料产能,相当一部分都被美国控制。
工业时代,所有的工业品都是过剩的,只有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才是产量有限的。
因此,美国觉得自己可以死死拿捏中国,因为中国就是一个生产过剩工业品的国家,每年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
万万没想到的是,人类世界的规则会改。
有朝一日,全球短缺的居然不是大宗原材料,而是看起来普普通通,谁都可以造的工业品。
2020年下半年,疫情在全世界迅猛发展后,全球的工业产能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普通人消费的普通工业品,居然能短缺!
据CNBC报道,穆迪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表明,美国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的关税里,9成由美国进口商承担,也就是20%的关税成本,进口商自己承担了18%,中国出口商只承担2%。
凭什么美国进口商承担这么多?不是说捏着钱的甲方才是爸爸么?
因为有求于人,货源太少,这个关税成本不得不91分。
中国的工业品,居然成了世界的硬通货。
毕竟工业品可以用,但美元不可以吃。
以前,人民币和美元高度挂钩,汇率高度稳定。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大量美元的放水,通胀几乎全部被中国消化吸收。
因为如果1美元永远兑8人民币的话,那美元增发1倍,人民币也会跟着增发1倍,以保持汇率稳定。
此时,如果中国有能力把本国滔天的人民币控制住,不让普通工业品涨价,8人民币的工业品还卖8人民币。
那美国人民就会惊讶的发现,原本价值1美元的中国工业品,在美元大放水后,还是价值1美元。
大量释放美元,刺激了美国的经济,重新理顺了崩溃的美国经济关系,让社会生产秩序恢复了正常,普通工业品还没有涨价。解决08年金融危机的整个过程,全世界都没有通胀,看起来宛如经济奇迹。
而中国压制工业品不涨价的代价,就是房价飙升。
08年之前,中国的房价虽然连年上涨,但基本是和每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匹配的,当时还有以租抵贷的广告词。
租金能抵消月供,你想想那是多高的租金率。
所以那时候的中国房价,虽然高,但并不算泡沫。
08年之后的房价暴涨,才是中国的第一轮脱离基本面的泡沫暴涨,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但中国不得不这么做,当时救美国,真的就是在救中国。
当年中国太弱,还需要和美国互帮互助。
但这一轮,中国不愿意去救美国了。
美国经济出现问题时,美联储再次习惯性放水。
10年前可以通过放水解决问题,10年后应该也可以吧。
这一次,中国不跟了!
不管美元怎么滥发,中国坚决不印人民币。
人民币的汇率一路飙升,以前1美元可以兑7人民币,现在居然只能兑6.4人民币了。
带来的影响,就是中国输入美国的工业品,按美元计价的话,全面涨价。
不仅如此,中国还故意缩减产能。
2020年12月,中国对工业体系拉闸限电,保民生不保工业生产,导致工业产能降低。
2021年5月1日,面对铁矿石的疯狂涨价,中国取消粗钢的出口退税,对粗钢进口执行零税率,同时对粗钢出口征收20~25%的税率,全面压制中国的粗钢产能。
对,不用美国征收关税了,我自己给自己征关税,而且还鼓励进口你的粗钢。
怎么样哥们,够意思吧。
效果很明显,全球粗钢价格迅速上涨,导致以粗钢为原材料的一系列工业产品纷纷涨价。
这一轮,中国没有帮美国消化一丝一毫的通胀,甚至还主动帮美国把通胀给抬高了一截。
你不是喜欢发美元么?
好好发,别停。
终于,美国各种民生物资大幅涨价,民怨沸腾。?
图片
在通胀率突破5%之后,美国终于扛不住了,放低身段,主动找中国联络。

是不是美国要求和呢,马上要按中国的要求来签署合约了?
当然不是。
扛不住归扛不住,但美国也不能服软。
就在6月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还以68票赞成、32票反对通过《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
这份1420页的“庞然大物”,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对抗中国的影响力。
其提案人称,法案“为美国未来100年的领导地位奠定基础”,“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胆、最全面的反中立法”。
这边通过这么庞大的一个方案,摆出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那边主动找中国联络。
美国怎么会如此精神分裂?
目前的美国,只能这么精神分裂。
一方面,遏制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了美国上下一致的共识,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政治正确,美国要倾其全力的压制中国。
另一方面,形势所迫,美国又必须寻求中国的合作。
两者同时发生,同步进行。
这一轮美国高官主动和中国进行的对话,官媒宣传的口径是“就中美商务领域内有关问题和彼此关切坦诚、务实地交换了意见。”
这个外交辞令,按照密码本翻译一下,大致就是各说各话的意思。?
图片
中美双方都是为了谈而谈,双方都知道这是流于形式,只是先破个局,大家先聊聊而已。

借拜登100个胆子,他也不敢取消对中国的关税,把中美关系恢复到2018年以前,不然特朗普能借机在舆论上把拜登直接搞死。
但中国,也绝不可能对美国服软。
当年特朗普那么凶,把美国能打的牌一口气全打出来了,中国都一步不退,如今形势明显占优,时间站在中国这边,每天都在隔岸观火看美国笑话,为啥要服软?
而且,中美矛盾是结构性的,只要中国不愿意放弃高科技领域,不愿意安心做血汗工厂,就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一致。
所以注定是不可能谈成什么协议的。
如今,新冠病毒又出现了多个变种,疫苗的出现并没有恢复欧美社会的正常运转。
疫苗能减轻重症,减轻病死率,但不能完全杜绝传染性。
这对于欧美经济来说,其实没啥用。
他们本来就不怕死人,只是怕百姓由于害怕被传染而不敢出门,导致经济出现问题。
因此,美国经济还会陷入泥潭至少1年。
1年,很长啊。
当年美国濒临崩溃,是中国救的,所以1年无所谓,但这一次没有中国了,1年真的很难熬。?
图片
在这种不管中国造多少货,不管怎么提升汇率,欧美社会都会买中国货的疫情背景下。

虽然美国和中国的兵力对比是20万亿对15万亿。
但优势不在美国,而在中国。
一开始是20对13,现在是20对15,说不定再打几年,就变成20对17了。
以打促谈,边打边谈,打到美国人彻底认怂为止。
当年美国人说,那就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最后不也是中国人辩赢了么?
当年解放军能用60万的兵力打赢80万的国民党。
今天我们中国,用13万亿的GDP打赢美国20万亿的GDP,不是问题。
对了,淮海战役前,蒋介石信心满满的说优势在我。
淮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想求和,想划江而治,但是被毛主席拒绝了。
这一轮疫情对经济的打击,如果美国熬得住,残血险胜病毒,那就是朝鲜协议。
和谈开始时中国的要求是什么样,最后的协议就是什么样,说不定还要南移个几公里。
但如果美国经济没有熬过病毒,直接崩了。
那说不定战争就直接跳跃到渡江战役阶段了。
解放战争开始时,其实我军是不想打的,还去重庆和谈了几次,最后是被迫全面开战。
谁都没想到,最后蒋介石败的那么快,那么惨。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8
20#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0:18:41 | 只看该作者
20楼 醒着,做梦说:
观雨大神经,04/16。应对肆虐的新冠疫情,人类是应该“共存”还是“清零”?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广泛争论的话题。
图片
美国从去年6月份开始就提出了和新冠病毒“共存”的策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在美国的带头下,手握大量医疗资源的发达国家纷纷走上了“共存”之路。
“共存”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放弃社会层面的防线,将医疗系统作为应对疫情的主要力量。“共存”策略下的社会防疫措施不能说没有,但其强度很低,已经完全无法阻挡疫情的扩散。
这些国家既然要张罗着“共存”,那么他们的社会防疫强度自然就是在不断往下躺的,不过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会时不时的支棱起来一下。
图片
比如说德国一度打算从今年5月1日起废除新冠阳性病例强制隔离政策,但在4月5日的时候他们的卫生部长又反悔了。
该部长表示废除阳性病例强制隔离的政策发出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误导信号,让人误以为新冠毒性很低,随后德国卫生部决定延续强制隔离政策。
德国卫生部长劳特巴赫:
图片
无独有偶,英国也开始在“共存政策”上摇摆,他们刚刚在4月1日取消免费的新冠检测,仅一个星期后其首相鲍里斯就表示视情况不排除再次进行严格封控。
“共存”带头人美国则是在4月13日宣布再次延长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这种一下躺下一下又支棱起来的行为看起来很像是在做仰卧起坐,那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来回折腾呢?
其实不管是各国在政策上的摇摆还是普通人对防疫政策的争论,本质上都是对疫情风险认知的不同造成的。
执行严格的防控政策,建立和维护社会层面的疫情防线,这本身就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如果政府觉得风险不大,没必要为此支付太多成本,那自然就躺下了;但如果躺着躺着又发现风险好像比预想的大,那么就又会想着支棱起来一下。
所以我们今天就先把争议放一放,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个疫情的风险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为什么能让一些国家频繁的“仰卧起坐”???
到底死了多少人?
———
虽然疫情的死亡率并非衡量其破坏力的唯一指标,但它肯定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指标。人们对疫情影响的直观感受就首先来自于“这个疫情会死多少人?”。
所以我们就先研究一下死亡率。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死亡率和病死率并不是一个概念,针对新冠疫情而言:

病死率可以理解为个人感染新冠后死亡的概率。

死亡率则是指一个国家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所以疫情的死亡率除了和该疾病的病死率有关,还和病毒的传播力有关,传播力越强,感染者的数量就越多,总的死亡人数和死亡率自然也就越高。
比如说病死率更低的奥密克戎毒株造成的死亡数就比之前的德尔塔更高:
图片
(2021年四季度新冠死亡主要由德尔塔毒株造成,2022年一季度新冠死亡主要由奥密克戎造成)
其实新冠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威胁一直都不是它的病死率,论病死率它跟很多疾病相比都只是个弟弟,那么为什么新冠疫情对世界的破坏力能够“鹤立鸡群”呢?
这主要靠的就是它超强的传播力了。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的能力是低病死率+高传播力的组合,这样的病毒特性就导致了这么一个局面: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疫情扩散的环境中,那么你被感染的概率就很大,但当你被感染后,最终因为这个疾病丧命的概率又很小。
所以即使在一些被疫情反复冲击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人可以岁月静好。这些地区的人们也很容易会根据自己和周边朋友的经验,得出疫情并不可怕的结论。
图片
但是这样的岁月静好是有前提的:

首先是社会运行能够保持稳定。

第二是社会生产力不会出现坍塌。
而这两个前提存续与否,并不取决于个体数据,而是取决于全局数据。
也就是说无论个体在一次感染中遭遇致命危险的概率有多小,只要疫情造成的全社会总死亡人数(以及其他影响)达到一个阈值,社会就会出现动荡,生产力也会开始坍塌,而这又会反过来降低该社会的医疗救助能力,进而导致死亡人数的进一步增加。
那么如果中国出现了疫情的全面扩散,会造成多少人死亡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先拿其他那些疫情已经全面扩散的国家来进行参考。
下图是4月13日当天英国的数据,这一天英国新增病例35836例,新增死亡651例:
图片
目前英国累计新冠死亡总数已经超过17万例。
英国的总人数是6700多万,那么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可知,目前新冠疫情在英国造成的全国死亡率大致是17万/6700万=0.25%。
我们再看看韩国的数据,他们在4月13日一天增加了148417例阳性病患,死亡318例。
图片
韩国到目前为止疫情的总死亡数是2万多人,该国人口大致为5200万人,因此目前新冠疫情在韩国造成的全国死亡率大致是2万/5200万=0.04%。
同样的,根据各国的官方数据我们还可以了解到:
美国的新冠全国死亡率是98.5万/3.3亿=0.30%
越南的新冠全国死亡率是4.28万/9730万=0.04%
印度的新冠全国死亡率是52.1万/13.8亿=0.04%
看完这几个主要国家的全国死亡率,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不同国家之间的死亡率差异很大。
如果按里面的最低水平0.04%套用到中国的人口基数上,那么会得到总死亡数=14亿X0.04%=51万人。
如果按最高水平0.30%套用到中国的人口基数上,那么会得到总死亡数=14亿X0.30%=418万人。
这个巨大的差异可以说是非常不靠谱了,而且更让人觉得不靠谱的是:全国死亡率这个指标居然跟国家的发达程度没多大关系。
强如美帝大英,他们的死亡率居然远高于越南印度,而且是高出一个数量级的那种。
那么为什么这个指标会让人感觉这么不靠谱呢?
图片
因为它确实不靠谱。
首先,在统计疫情死亡率的时候有个技术上的难题:如何确定病患的死亡与疫情相关?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地区的执行标准并不一样。
比如说如果某个地方规定只有做了肺部CT,发现肺部有症状后才认定为确诊,除此以外的其他任何症状都不算数,那么这个确诊数实际上就受限于CT检查的数量。
图片
而一旦出现疫情扩散,那么数量众多的患者自然不可能都去做CT。于是这个标准下的确诊数就必然失真,在该确诊数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当然也就会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了。
这就是数据出现巨大差异的第一个原因:不同地方的认定标准不同。
第二,各国统计数据的全面性也很难保证。现在全球范围内能做到对本国居民“应检尽检”的地方很少。
就比如说印度吧,按照他们的官方数据,该国到目前为止累计确诊的人数为4200多万。
但是根据印度去年10月份在新德里做的新冠病毒血清抗体检测结果,90%以上的样本都是阳性,这表明已有九成左右的人曾经感染新冠病毒。
印度的九成人口就是12.5亿。
图片
如果连基本的感染人数都是错的,那疫情死亡数就更谈不上准确了,这类情况在落后国家非常普遍,他们的数据的参考价值都非常有限。
即使是发达国家,在疫情扩散后,因为感染人数过多,也很难做到准确的统计。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实际的疫情死亡率很可能高于他们公布的纸面数字,再加上各国政府在主观上本来就不希望数据过高影响民众心态,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积极性去查证,甚至不排除人为干预压低数据的情况。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规避这些误差呢?
死亡率的另一面
———
3月份的时候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提出了观察超额死亡数的方法。

图片
什么是超额死亡数?
简单的说就是拿一个国家每年的总死亡数来进行对比,看看他在疫情年份的总死亡数比正常年份的总死亡数多多少。
这个数据的优点在于统计方法简单,不需要设定详细的判定标准,技术上不容易出错。
而且因为该数据统计的是所有原因的死亡,并不针对疫情,所以数据本身受到的外力干预的情况也比较少。
不过也正是因为该数据不针对疫情,所以它并不能直接代表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
那为什么《柳叶刀》要建议观察这个数据呢?
这是因为各国每年的死亡数基本是稳定的,它虽然会因为包括老龄化在内的各种因素而出现波动,但如果不发生特殊事件,这个波动幅度是很小的。
因此一旦某些年份的总死亡数出现了远高于平时的波动水平,那肯定是和这些年份发生的特殊事件有关,比如说大规模战争,大规模自然灾害,以及现在的大规模疫情。
图片
可以说超额死亡数比较全面的反映了特殊事件对社会整体死亡数的影响。
那么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各国的超额死亡数相比之前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看一下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数据
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excess_deaths.htm
下图是从2018年至今美国的每周死亡人数,其中每个小蓝柱就代表一周的死亡人数,红色曲线代表的是往年的平均数。
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从2018年到2020年初,美国每周的死亡数变化一直处在一个平稳的波动曲线中,而从2020年4月份开始,突然就出现了明显高于往年水平的大幅波动。
这意味着死亡人数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不正常的大幅提升,比往年同期多死了很多人,也就是说出现了巨大的“超额死亡数”。
这个异常的波动在2020年4月份,2021年1月份,2021年9月份,以及2022年1月份分别达到了几个高峰。整个变化的时间节点和新冠疫情的发展节奏强相关。
所以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美国2020年4月份开始至今的这波超额死亡数主要是由新冠疫情造成的。
从这个图表上我们可以发现疫情发展的一个特点,它对人类社会的攻击并非一直持续进行,而是以一波接一波的节奏进行冲击,对应到现实中就是一个接一个出现的新毒株。
图中的最高点是2021年1月的第一周,这一周比往年同期多死了2万6千多人,超额死亡率高达43%,是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峰。?
图片
美国是从2021年6月开始采取“共存”政策,紧接着就受到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连续暴击,并很快迎来了第二高的高峰,也就是今年1月份的第三周,即奥密克戎的冲击波:
图片
这一周比同期多死了2万2千多人,超额死亡率达36.8%。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底和2022年初的这两波高峰是连着的,2021年底的这一波是德尔塔,2022年初的这一波是奥密克戎。
图片
很明显,奥密克戎杀的人更多。
顺带说一下,美国流感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是3到6万人,仅相当于奥密克戎一个月的水平。不知道某些向公众暗示奥密克戎=流感的专家是怎么想的?
如果想还看其他国家的超额死亡数,可以看这里:
https://mpidr.shinyapps.io/stmortality/
我们还可以拿美国和中国的历年死亡数做一个对比,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疫情大规模扩散的大国,美国则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新冠乐园”,二者的数据都非常有代表性。
美国在疫情前,其历年死亡数在280万左右波动;但是疫情爆发后,该数字就急剧上升至330万左右,等于是每年多死亡了50万人。
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每年死亡数也在缓慢提升,但这主要是跟老龄化的因素有关,所以其提升的幅度很小,每年死亡人口的变化幅度在3%以内,没有出现美国这种年变化幅度突然超过15%的情况。
我们把这两个国家的死亡数换算成每万人口死亡数来进行对比,这个曲线的区别就比较清晰了。
蓝色的是美国每年每万人口的死亡数,黄色的为中国:
图片
可见美国这两年的每万人口死亡数有一个大幅度的跃升。
算下来美国在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里总共多死了100多万。这和美国自己公布的新冠死亡病例数还是比较接近的。
但是其他国家就没有美国这么老实了。
比如说印度的官方数据是他们这两年因为疫情造成的死亡总人数为50多万。
而实际上他们这两年每年的超额死亡数就超过400万,算下来两年超额死了800多万。
全球官方公布的疫情死亡人数是600多万。
图片
但按照《柳叶刀》的报告,全球疫情造成的超额死亡数是官方疫情死亡数的3倍,即超过1800万人。

不过即使是超额死亡数这个目前相对客观的数据,在未来也有可能越来越失真。因为现在各国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数据是和疫情相关的,有些机灵鬼已经开始动手干预数据了。
比如说英国的统计部门就开始把同为疫情年份的2021年放到2022年的超额死亡数比对中,这样得出的2022年超额死亡数自然就会非常低,甚至是负的。
图片
不过不管英国人怎么折腾数据和控制舆论,顶多只能糊弄一下愚蠢的人类,新冠病毒并不吃这一套。
你既然放弃社会防线,那我就直捣医疗系统的黄龙。
社会防线投降,让医疗系统去直接面对疫情冲击,这本来是一个让人压力山大的局面。但在一些人的认知里,放松防控可以避免“医疗资源过度向疫情倾斜”,从而也就降低了医疗系统的压力。
我不是很理解这样的脑回路,我们还是来看看现实中发生了什么吧。
“共存”= 医院轻松?
———
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报告,目前英国各类疾病就诊排期超过2年的病患人数从2021年开始就一直在明显攀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很多疾病的长期候诊人数已经翻倍,有些疾病的长期候诊人数甚至翻了十倍。
下图不同颜色的曲线代表了不同疾病的病患排队人数变化:
图片
另外,急诊室长时间等待(等待时间超过12个小时)收治的人数明显增加,从2021年年底到2022年年初这段时间里,该数据出现了巨额的增长。
图片
其中2022年2月份的急诊长时间等待人数是2019年2月份的31倍。
根据英国政府最新的数据表明,目前英国新冠患者住院人数已经占到全部住院患者的四成多。该国医疗系统的应对措施是发布公告恳请新冠患者家属将患者带回家,避免占用过多的医疗资源...
而让医疗系统去直面大规模疫情还有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医疗人员感染。
NHS员工因新冠缺勤的人数已经连续数周增加,全英已有3.78%的医护人员患上了感染新冠造成的长期后遗症,医院的病床占用率也达到了94%。
NHS政策总监干脆直接指出该国整个公共医疗体目前正处于“崩溃”状况。
这说明英国的共存策略并未让医疗机构的压力减轻。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共存策略有没有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
下图是全美ICU使用的情况,绿色柱子代表的是其他病患使用的ICU病床数,橙色柱子代表的是新冠病患使用的ICU病床数,灰色柱子代表的是空闲的ICU病床数。
图片
可以看到被用于新冠治疗的ICU床位占比很大,在疫情高峰期甚至可以占到全部ICU床位的四分之一,不过得益于美国强大的医疗资源,全美的ICU病床一直够用。
然而这只是美国全国的平均情况,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州,医疗资源的压力就非常大了。比如说疫情严重的阿拉巴马州:
图片
我们看到该州的ICU床位资源一直在被击穿的边缘疯狂试探,美国是从去年6月份开始走上共存路线的,其总统拜登甚至在当年的独立日白宫派对上宣布美国“已从新冠肺炎疫情中走出”。
结果2个月后阿拉巴马州的医疗资源就被击穿。
可见在西方共存政策下,只要出现新毒株的冲击波,医疗体系就必然承压,然后该国家的防疫政策就会出现摇摆。
无论你对医疗系统有没有信心,都无法否认这个客观现实:社会防线一旦崩溃,医院就会成为战场。
然而社会层面的疫情防控基本上就是一条单行道,一旦放开,就很难再次收紧(尤其对大国而言)。因为应对几万几十万的病患和应对几百几千万的病患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疫情一旦扩散,全社会就再也没有躲过疫情冲击波的可能,人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在新的冲击波到来前,通过加强管控尽可能的减少伤害。
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会在防疫政策上反复做“仰卧起坐”的原因,因为总会有新的冲击波冒出来。
不过即使是做“仰卧起坐”,也是需要综合国力做基础的,国力弱小的国家连仰卧起坐的机会都没有。
图片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相对于各国遭受的疫情冲击,中国的重症率控制水平还算不错,比如说近期数据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春市,其重症率大致是0.27%,这个数字比韩国的0.38%低不少。
目前全球最优秀的重症率水平在新加坡,大致是0.2%,该国的疫苗接种率非常高,他的这个重症率控制水平是世界顶级的。
图片
当然还有地方搞出了0.003%左右的重症率,对于这个低于全球其他地区数据两个数量级的神奇数据,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还无法做出评价。
不过确实有些大V对全球大多数地区的数据视而不见,偏偏拿这个神奇的数据以科学之名到处宣扬...我劝他们还是把科学的理念先搞懂,不是什么野生大V都配谈“科学”两个字的。
中国在医疗层面真正优秀的地方是对病死率的控制,我们的新冠病死率非常低,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有一个解释:
“我国新冠病死率低的原因是一直在采取多项措施预防或减少死亡;此外对所有感染者进行管理,以便对轻症转成重症的病例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提供医疗服务,规避了他们的危重或者死亡的发生。”
图片
简单的说就是我国能够对新冠患者进行无差别的全力救治。
不过能够实现这个效果的前提是我国拥有强大的公立医疗体系,我国主要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公立医疗体系里,这一点和大多数国家并不相同。这个特点使得我国在大规模疫情爆发的时候可以集中全国的医疗资源去进行应对。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将医疗资源向新冠患者倾斜是不是对其他病患不公平?”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逻辑:医疗资源向新冠患者倾斜和公不公平毫无关系,其唯一的原因就是新冠病毒的传染力太强。
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株基本传染指数RO甚至到了10(即平均1人可以传染10人),仅次于人类历史上传染力最强的麻疹。
图片
所以要控制疫情就只能对病患“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既不能放任不理(这样会导致疫情扩散),更不能收了不治(这样不可能获得民众的配合)。
但是,即使是举全国之力,资源也不是无限的。我国能做到对新冠病患的无差别全力救治还需要另一个前提:医疗资源没有被击穿。
不过只要社会层面能够做到动态清零,那么医疗系统所需要面对的新冠病患数量就会很少,重症的数量就更加稀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医疗资源向新冠患者进行倾斜,对整个医疗系统的影响微乎其微,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只有在社会防线不幸被突破的情况下,医疗系统才会因为要应对超额的病患而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如果此时想把医疗系统从长期挤兑的悬崖边拉回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刻去修复破损的社会防线。
图片
而这个工程又无疑会在短期内消耗大量的公共资源,进而导致很多人暂时失去他们本应得到的来自社会的照顾和帮助。这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如果此时再摊上拉胯的组织者,没有安排好暂时短缺的公共资源,民众就将承受巨大的苦难。
所以最开始对社会防线的保护就非常关键,不过只要措施得当,实事求是地认真工作,即使防线出现纰漏也是完全可以及时修复的。而修复所花的时间越短,人们的损失就越小。
比如说最近我国的长春市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完成了社会防线的修复。
那么在那些社会防线已经不复存在的“共存之国”里,他们的医疗系统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应对超额病患的压力呢?
4月初的时候日本出了个新闻,一个10月大的女婴在确诊新冠后一直找不到医院愿意接诊,最终在确诊第三天后死亡。
图片
日本医院做出这样的选择并未违反日本的任何规定,因为该国的卫生部门本来就规定新冠阳性要发烧4天以上医院才有必要接诊,奈何一些体弱的幼儿坚持不了这么多天。
这样的案例在日本并非孤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疫情扩散的情况下,医疗系统减轻负担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
不给治就完事了。
争?议
———
尽管本文列举了很多有关疫情严重性的资料,但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在看完这些资料后仍然认为“疫情扩散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这其实体现的是人们在感性认知和理性数据之间的一个冲突。
正如前文所说,新冠病毒对于个体的致死率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而只要人不死,就算有后遗症别人也看不出来。所以人们很容易根据自己和身边的经验得到一个感性的认知:“这个病得了也没啥事。”
图片
至于客观资料里高额的全社会死亡人数和后遗症患者数量,只要不落到自己身上,就仿佛离自己很远。
当然还有人会说,现在看看那些选择与病毒共存的西方国家,他们确实社会稳定,已经恢复正常生活了啊,这又怎么解释呢?
首先,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穷国是不配拥有姓名的。我们平时关注的“外国”主要都是些发达国家,很容易把他们的状态等同于世界的普遍状态。
而这些发达国家财力雄厚,本来就有更多的资本去“躺平”。
图片
另外,“共存之国(地区)”们之所以可以时不时的向大家展示岁月静好,还和疫情爆发的规律有关。??
我们知道新冠疫情冲击社会的节奏并非持续输出,而是以一个又一个冲击波的模式进行冲击。也就是说社会承受的疫情破坏力是有起伏的。
一个从“病毒家族”中脱颖而出的毒株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波高额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之后随着社会的大面积感染,免疫力不适应该毒株的个体就会被逐步淘汰。
图片
等那些个体“应死尽死”后,剩下的都是自身免疫力能够适应病毒的人群,于是重症率和死亡率就会开始大幅下降,疫情高峰也就此告一段落。

此时的局面会给人们一种“群体免疫达成”的错觉。
等大多数人以轻症的状态完成感染后,这次冲击波的影响也就基本到头了,然后就进入到了大家秀岁月静好的周期。
如果疫情只是走完这么一个周期就结束了,那么躺平就是合理的,因为他们只用冒一次风险,损失一批人,就换取了长期的正常生活。
然而新冠疫情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毒株会不断进化,并且很快就会冒出一个突破人们现有免疫系统的新毒株。
这个新毒株又会掀起一波新的疫情冲击波,让大家再重新优胜劣汰一次,如此往复循环,目前全球各地已经普遍进入到第六波疫情的周期当中。
加拿大于4月12日确认全国进入第六波疫情:
图片
新冠病毒这种快速变异的能力就导致了在疫情扩散的环境下,人们会被反复感染。而反复感染意味着概率累积,包括病死率和长期后遗症概率的累积。
一次感染是个小概率,多次累积下来的概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今就在我们还在受到奥密克戎BA.2毒株冲击的时候,南非那嘎达的奥密克戎已经进化出了BA.5。
发达国家雄厚的家底使得他们抵抗住了前几次的冲击波,但问题是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冲击波还会再来几次,以及每次的破坏力还有多大。
而且就算这些国家的社会能够抵挡住新毒株的轮番进攻,他们也还需要面对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疫情扩散会对社会造成长期且可积累的侵蚀,这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缺勤率的逐步提升,以及生产力降低带来的通胀压力加剧。??
这个问题不像前面提到的新毒株冲击波那么明显,其发展的初速度也不会太快,但最终的影响会非常深远。
只要我们观察得足够仔细,疫情侵蚀社会的趋势其实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在英国,目前的疫情扩散已经导致了大量因感染新冠而造成的劳动力缺勤。该国的食品和农业部门已经空缺出了50万个岗位,中学老师的缺勤率则接近了10%。
图片
NHS领导人甚至在4月10日直接建议英国政府重新考虑英国的“与新冠共存”计划,并同时指责政府忽视了新冠带来的持续威胁。
法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在3月底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因为近期新冠病例增加导致缺勤员工数量上升,目前该国公司每天的平均缺勤率已达10%到15%,这是新冠疫情爆发前的两倍多。
人类社会之所以会被新冠疫情持续侵蚀,主要还是因为新冠病毒会不停进化,造成人们被反复感染,于是反复缺勤。
而反复感染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患长期后遗症的人数不断增加。虽然每次冲击波都只会有少数人患上难以治愈的长期后遗症,但多来几次,累积的人数自然就上去了。
目前全英已经有总人口的2.7%患上了新冠造成的长期后遗症,美国的这个数据则是2.3%,随着未来新毒株的不断冲击,这个比例只会不断升高。
根据美国的官方数据,仅新冠长期后遗症一项,就已经在薪资、储蓄和医疗费用等方面给美国造成了高达3860亿美元的损失。
面对愈发沉重的国民后遗症负担,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开始计划针对该问题进行专项的拨款。
图片
如果病毒不自己消失或者大幅降低毒性,那么疫情对社会的侵蚀效果就会一直积累,早晚会达到一个社会无法承受的临界点,这就相当于给岁月静好设了一个有效期。
而这正是建立社会防线避免疫情扩散的意义所在。
图片
我国目前总体来说处在一个“清零”的状态中,一方面大部分国民可以过上正常而安全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多数人对“共存”的状态缺乏直观的感受。于是我们往往喜欢套用现在的国内数据去推测有可能的“共存”状态。
然而,中国现在所实现的低重症率及病死率并不能拿来作为“共存”状态的参考。
因为在当前的“清零政策”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医疗系统可以正常运转,医疗资源也十分充足,甚至可以调动富余的全国资源去帮助局部地区。这和疫情大规模扩散后的社会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无论人们对病毒的破坏力怎么看,至少有一点是所有人可以达成共识的:
放任疫情在一个14亿人的人口大国里大规模扩散,其所带来的风险有多大目前还未可知。
面对不可控的风险,追求把选择权把握在自己手里是再正常不过的思维。
图片
只要我们的社会防线还在,我们就有随时放开的自由;而一旦社会防线崩溃,就再也没有“清零”的自由。
事实上当前的大多数国家已经失去了选择权,他们现在主观上想不想建立社会防线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已经横竖做不到了。
当然了,对于这些国家的政要精英们来说,无论疫情扩散到什么程度,他们都会有充足的资源来照顾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利益,社会防线能否成功建立根本无所谓。
社会防线真正保障的,其实是平民最后的选择权。
如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通过观察其他国家的状态确认了病毒破坏力已经降到完全可控,那么这条防线自然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但如果病毒的破坏力在未来仍旧反复波动,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继续依托这条防线来进行防御。只要我们认真坚守和维护这条防线,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国民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可以享受到完全正常的生活。
而一旦自废武功放弃防线,绝大多数老百姓从此以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图片
可以说对待社会防线的态度很直接的体现出了一个人所处的阶层(包括精神上的)和立场。
结?语
———
我们和病毒无法谈判和交易,因此对待它们只能以暴制暴。
同时传染病的特性也决定了处在疫情环境下的人们无法对自己完全负责(你无法阻止自己体内的病毒对他人的攻击),所以我们必须守望相助,团结起来共同抗灾。
其实无论抗疫也好,抗洪也罢,各种抗灾行为的逻辑都和战争逻辑很像,都是大规模的暴力对抗,只不过抗灾对抗的是大自然的暴力。
战争意味着直面生死存亡,于是很多和平时期的道理便不再适用,人们在战场上只能不停的去面对一个又一个电车难题,被迫做出一个又一个艰难的选择。
民众的素质和共识是抗击灾害的基础,但抗灾能否成功,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公共资源管理者们的工作水平。
这就好比虽然美国的抗疫成绩远不如中国,但并不能证明美国人的素质就一定比我们差,它只能证明美国政府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水平不如中国。
在大型灾害的冲击下,素质再高的民众摊上拉胯的管理者也只能抓瞎。
而要想打赢一场战争,首先需要的是在参战群体内部达成一系列的共识,比如说大家总得先统一一下思想,这仗该不该打,敢不敢打,有没有信心之类。
而在所有的共识中,有一条是最重要的:
到底想不想赢?
对手虽然十分强大,但我方的作战水平也可以不断提升,只要大家都是真的想赢,就总会找到赢的办法。
比如说面对传播力再次提升的新毒株,可以考虑方舱常态化,检测常态化,抗灾物资供应体系常态化,抗疫队伍常态化,做到手中随时有舱、有粮、有人。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及时发现和安置病患,避免疫情扩散,保障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可以考虑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来对基层组织进行补充。
不过既然是战争,就会有胜负。抗疫斗争有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时间并不站在人类社会的一边。
如果社会防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重建,那么病毒的扩散程度和人们所付出的代价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指数级上涨。
对抗疫情是人类和病毒的战争,理论上全人类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团结一致,然而现实中的国际社会内卷严重,很多人并不希望我们赢,至于为什么,看看这张图就明白了:
图片
最后,全球疫情的肆虐给世界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在这里不做什么预测,只想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
高传播力传染病的客观特性决定了一个客观的局面:
城破即国破。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1-16 14:53 , Processed in 0.3323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