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天涯过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的思想过时了吗?“去鲁迅化”到底在去什么,为何会兴起?

[复制链接]

78

主题

1658

帖子

55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12
21#
发表于 2021-3-24 16:27:02 | 只看该作者
<
21楼 铁血丹心说:回5楼袖里乾坤
弟子规也没有教人学阿q ,中国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仁人志士哪个不是从小学孔孟长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25

帖子

21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58
22#
发表于 2021-3-24 22:08:01 | 只看该作者
<
22楼 诈尸者说:回20楼铁血丹心
顶你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23

帖子

27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77
23#
发表于 2021-3-25 07:22:39 | 只看该作者
23楼 风月入怀说:
鲁迅的思想是,把以前的东西。把洗脚水和娃儿一起到了的到!最后啥都没有。可以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但是用了就会被丢掉。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827

帖子

97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777
24#
发表于 2021-3-25 07:46:33 | 只看该作者
<
24楼 水仙花说:回复18楼铁血丹心
鲁迅他为什么要去死呀,他活的好好的,收入也很好,至少一般人是不能比的,打嘴仗做键盘侠也就是他的爱好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的,他生活的好好的,不可能为了一些不值得的东西去死的,,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他觉得他这样做很快乐,不就是这样吗,,前几天这里有个乌龟壳说,真正的勇士不怕面对惨淡的生活,不怕淋漓的鲜血,谁吃饱了好好的日子不过,去过惨淡的生活,去没事流血呀,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有的人选择去流血,也就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过好生活,鲁迅他的日子已经是过得非常好了,,你要他去面对惨淡的生活,去流血,是鲁迅有病还是你有病啊,,我看前几天那个说话的硬硬的乌龟壳就是病的挺重的,哈哈哈哈,18楼 铁血丹心说:


回楼主天涯过客
我一向比较鄙视这类文人,真正的勇士是自己赴死,而不是像鲁迅这样的自己躲在书屋中,天天劝别人去送死


发表于: 昨天?16:07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658

帖子

55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12
25#
发表于 2021-3-25 08:41:10 | 只看该作者
<
25楼 铁血丹心说:回24楼水仙花
关键的问题在于,凡事劝别人斗争的都是让别人去送死,自己就可以座收余利,这个和孔子的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思想是相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658

帖子

55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12
26#
发表于 2021-3-25 08:48:24 | 只看该作者
<
26楼 铁血丹心说:回24楼水仙花
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说些什么 ,而要看他做了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658

帖子

55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12
27#
发表于 2021-3-25 08:49:44 | 只看该作者
<
27楼 铁血丹心说:回24楼水仙花
当然还得看他吃的是什么 ,住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901
28#
发表于 2021-3-25 09:12:18 | 只看该作者
<
28楼 倒数第一说:回25楼铁血丹心
没错啊,其实你的很多观点我都不见得同意,但是这个必须要顶,所谓的鲁迅思想其实就跟那些网络上流传的那些鸡汤差不多,在那个圈穿百孔的时代,只要你愿意稍微有点文化的都可以整出点这些玩意儿来。关键是只有思想没有行动的东西就是嘴炮。自己没有实践过的然后就胡思乱想想出一堆东西来,然后就键盘侠,跟这里的那个什么球迷同志有得一拼,不过这个球迷同志可能读书读得比鲁迅少一点而已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621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369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3-31 10:57: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9楼 天涯过客说:
鲁迅的尖锐是出了名的,鲁迅的温和则鲜为人知。鲁迅那次演讲,除了《玩偶之家》还提到另一个剧,说娜拉走后怎样,其实易卜生自己就有解答,这便是他六十岁时写的《海上夫人》。剧情大致如鲁迅所说:“这女人是已经结婚的了。然而先前有一个爱人在海的彼岸,一日突然寻来,叫她一同去。她便告知她的丈夫,要和那人会面。临末,她的丈夫说,现在放你完全自由。走还是不走,你自己选择,并且要自己负责任。于是什么事全都改变,她就不走了。”
鲁迅意不在此,介绍过于简单。一件事的复杂程度,往往能引起人的复杂程度。换言之,如果事很复杂,那么当事的人便会很复杂。“这女人”叫艾莉达,自幼随父在孤岛上守灯塔,习惯了海与寂寞,以至于到了陆地结婚、持家、生子,始终郁郁寡欢,怅然若失。她常不辞舟车劳顿,独自去海边散步、伫立、凝望。当她回到镇上,邻居们会见她一头秀发飘逸,满面容光焕发,便称她作“海上夫人”。她的丈夫是位医生,知道妻子的魂在海边,表示要把家搬到海边去,但被妻子谢绝了。丈夫不知道妻子的魂更在海边的一个人的身上——尽管她连这个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十年前,艾莉达邂逅了一位水手,他们一见钟情,从初旭聊到星月,从海鱼聊到海鸟,从涨潮聊到退潮……但船上出了命案,水手被迫逃亡。临别时,他们把各自的戒指串在一起,抛向波涛,让大海见证他们的婚约,十年后见面,再续前缘。十年之约,已到今日。艾莉达向丈夫摊牌,说当时嫁他并非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生存,她只是把身体卖给了他而已。三年前孩子出生,她惊恐地发现,孩子的眼睛竟与水手的一模一样,跟着大海的变化而变化——若风平浪静,孩子的眼神明亮安静;若惊涛骇浪,孩子的眼神浑浊迷离。全剧高潮,也即“临末”,丈夫对妻子说“现在你自由了”,艾莉达转身向着水手良久,一字一顿地说:“我再不想跟你走了。”又回头对着丈夫,一字一顿地说:“从今以后,我再不想离开你了。”艾莉达的纠结虽然痛苦而漫长,但不难梳理。首先最不重要的,是时间,十年前的她,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十年后的她,是一个为人妻母的少妇。她虽然常去海边,但每次都会回来,并对丈夫说:“一个人过惯了陆地生活,就没法再回到海上生活了。”此言悲从中来,却又无可奈何。其次相对重要的,是生存,也就是鲁迅说的经济权。她若跟水手而去,大半不会有钱,也许情况更为糟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自由。艾莉达原有机会当第二个娜拉,但她在获得自由后,作出了这一个基于自由之上的选择。许多人善于选择,但不一定拥有自由,但艾莉达在那一刻是自由的。鲁迅说:“娜拉倘也得到这样的自由,或者也便可以安住。”这表明自由不是外来的,而是本来就有的,除了自己的感觉,还需别人的确定。艾莉达知道这一点,她曾从反方向对丈夫说:“威胁我的并不是外来的暴力,可怕的东西是在我的内部。”我想,鲁迅对娜拉走后的两个预言——不是堕落,便是回来,易卜生都会想到。但他以《海上夫人》作答,则是十年后的事,他似乎也经历了艾莉达那样漫长的纠结。十年前《玩偶之家》上演,一面遭到保守人士的攻讦,一面得到新派人士的拥护,被誉为妇女解放的宣言书。但易卜生在一个妇女组织为他举办的致敬会上,却说他并不是这意思,自己不过是在作诗。所谓作诗,说穿了就是自说自话,毫不顾及现实情况和别人感受,恰如鲁迅所说,作诗如同黄莺唱歌,是它自己要唱的,不是它存心要唱给人听的。易卜生说自己在作诗,等于承认了自己的不切实际和没有办法;等于告诉全场的人,他只有决裂的火气,没有度人的金针。然而,易卜生对那些批评的舆论,好心的建议譬如“娜拉终究是回来的好”之类,觉得净是从纯粹的道德出发,非但无法认同,更逼出了极端的话:“一个作家的笔必须违背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去突出自己个人自由的天性。”除了《海上夫人》,还可提到另一个剧,那就是比昂逊的《新婚的一对》。比昂逊比易卜生小五岁,《新婚的一对》却比《玩偶之家》早问世了十多年。同样是一对夫妇,地位和经济关系则倒了过来。剧情大致如鲁迅的口气说:“这男人是入赘豪门的了。然而受不了贵族的清规戒律,放弃了诱人的庄园财产,新婚第三日就把妻子从她父母身边带走,到城市自食其力。但不管他怎么卖力,终究不能让妻子高兴起来。那女人的闺蜜得知,便故意当她的面去引诱她丈夫,令她吃醋。那女人虽然天真,毕竟不傻,终于发怒把闺蜜赶走了,从此发自内心地爱她的丈夫。临末,她丈夫说,这是你闺蜜的奉献,你应向她致谢并道歉。于是什么事都没改变,他们和好了。”顺带一提,“这男人”叫阿克尔。我想《新婚的一对》若换了易卜生来写,那么阿克尔会以十年为期,先后作出两个行动。前一个是像娜拉那样摔门而走,从此自食其力。阿克尔是男性,因此鲁迅的两个预言于他都不适用。后一个是像艾莉达那样获得自由,选择坐享富贵。易卜生早年身世坎坷、经济拮据,中年文坛成名、生活优裕,晚年身体欠佳,缠绵病榻。原有的叛逆性格,原来的愤世嫉俗,未免会慢慢地消减。尽管如此,易卜生始终坚持个体的自由,他从不相信圣人相助,也从不构思完美结局,绝不会按比昂逊的套路出笔,更不会按公众们的要求行事。究竟是无情和痛快地揭开现实的缺陷,还是有情却勉强地遮蔽生活的坑洼?作家必须选择,且必须基于自由之上去选择。选择以后,作家还可以通过以后的作品作出调整,甚至反转。这一点作家实在比艾莉达优越得多。《海上夫人》和作者易卜生肖像那次演讲两年之后,鲁迅作《伤逝》,用涓生和子君的故事再次强调了对娜拉出走后的预言,也呼应了那次演讲所说的,妇女的解放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家里要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二是在社会上要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但他话锋一转,说可惜自己并不知这两个条件究竟如何取得,单知道仍然要战斗、剧烈地战斗。鲁迅的尖锐是出了名的,鲁迅的温和则鲜为人知。我想,鲁迅基于自由之上的选择,似乎介于易卜生和比昂逊之间。易卜生制造尖针,比昂逊编织软绸。当尖针轻易地刺破软绸,而尖针自己无法补救,更是谁都无法补救时,我想还是小心地同时保管两者为妙。那次演讲,鲁迅也说了这个意思:“战斗不能算好事情,我们也不能责成人人都是战士。那么,平和的方法也就可贵了。”绸有杂丝复有尘,欲撕欲护每伤神。事关紧处当由己,针到金时方度人。

关于我们: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亮“在看”,给我们留言,把它分享到朋友圈。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点击下面的篇目链接,可重读夜光杯微信公众号2月高点击率美文:纪实|岁月如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人物|教授王安忆:是叙述令生活变得更有趣
在读|薛舒:《张文宏医生》,一种懂得
和九旬老母亲玩在当下
人物|“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那不是水中的光影
本楼来自:点明生活伴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1

帖子

42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24
30#
发表于 2021-4-21 01:21:29 | 只看该作者
30楼 kwcha333说:
本帖最后由 kwcha333 于 2021-5-29 19:41 编辑

值得令人深思的贈品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621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369
31#
 楼主| 发表于 2021-5-10 17:43:29 | 只看该作者
31楼 天涯过客说:
1881—2021,140年。


140年前的那个秋天,一个婴儿在绍兴出生。


他是近代东方的文学巨匠。他启发中国,名震东亚,蜚声世界,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让他声名赫赫的,除了文学的天才、锐利的批判、深刻的思想,还有就是他自己本身。最硬的骨头,最强大的意志力,以及对民族、人民最深沉的爱。


1936年后,世间再无鲁迅。


无声的中国,何处秋声破寂寥。


1881年9月25日,一声婴啼。绍兴新台门周家新添一名男丁,赋名周樟寿,字豫才。


后来,他叫鲁迅。


不知道前一个名字的人不少,不知道后一个名字的人不多。


鲁迅。


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一篇叫《狂人日记》的短篇小说下面。


这是一个专门用来发出洪钟般巨响的名字。


无声的中国,从此有了一个震耳的声音。周樟寿是一个人,而鲁迅则是一副骨头,又硬又韧的骨头。


朋而不比,周而不党。在众人沉睡的铁屋里,放声呐喊;在千夫所指的旷野中,荷戟彷徨。


毛泽东说,“鲁迅先生没有一丝奴颜和媚骨”。




从周樟寿到周树人
他生于忧患,长于幻灭。


出生时,《南京条约》早已签订,京郊五园已是一片焦土,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仍在持续,中法战争的脚步已渐近。


十几年后,甲午战争将宣告一切改良的破灭。


书香门第周家,最后一位士大夫是爷爷周福清。生性桀骜但“晚节不保”,为了家族前景,晚年的周福清遂行科举贿赂,事发拿问,被判处“斩监候”。


父亲周凤仪,就在此时得了重病。


绍兴的名医都来看过,开出了各种古怪的药方,药引有“秋天的桐叶”“经霜三年的甘蔗”“同穴的雌雄蟋蟀”。年幼的鲁迅在野地、当铺、药店、三味书屋之间疲于奔命。


为了逃避牵连,一家人流离星散。“闰土”的友情和长妈妈的故事,都成美好的过去。


青年鲁迅


周樟寿被安排到大舅舅家,受尽冷眼,被视为“乞食者”,连下人都看不起他。后来他对学生回忆说:“从前人们看我像是王子一样,但是后来又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于是从那时候起,我就痛恨它了。”


父亲终究还是病死了。孤儿寡母,被同族欺凌。他向来尊敬的长辈,在利益面前变得面目狰狞;他抱有好感的邻居,造谣生事让他深陷窘境。


《阿Q正传》的原型,已在早年的经验里塑就。


他决意要离开了。1898年,戊戌年,他进入南京水师学堂。学堂官员周椒生,是他的爷爷辈,身为学官,却对所在的洋务学堂十分蔑视。他说,豫才,你改名吧,出于书香门第却来当兵,若用宗谱名号,辱没祖先令誉。


从那以后,周樟寿改名周树人。




战士的诞生  
周树人很快转入了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并在1902年公派日本留学。


在江南班,他第一个剪去了被西洋人称为“猪尾巴”的辫子。政府派来的“监督”姚文甫雷霆大怒,要对他严加制裁,遣送回国。


偏在这时,姚文甫通奸事发,被周树人的同学、《革命军》的作者邹容等人捉住,一剪刀去掉“猪尾巴”,悬在厅堂的房梁上,日日示众。


回国的是姚文甫,周树人继续留学。


摄于鲁迅日本求学时


在他的周围,有秋瑾、邹容、陈天华、陶成章、徐锡麟、钱玄同、许寿裳……还有他的老师章太炎,以及不断争执的康有为、孙中山。


在精神上包围着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则有赫胥黎、卢梭、尼采、托尔斯泰……


赫胥黎介绍的进化论思想,卢梭的自由民主、天赋人权,尼采个人主义的“超人哲学”,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构建着未来的鲁迅。


对于他喜爱的著作片段,周树人往往能背诵如流,比如《天演论》的开篇。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之时,此间有何景物……”


挚友许寿裳回忆,那时的周树人,每天都在思考着三个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


这也是他一生的思索,以及战斗的指向。


他总结,中国历史只在两种时代里循环往复:“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他希望有第三种时代出现,这一时代,在他留日期间所写的《文化偏至论》中,称之为“人国”。


1904年从弘文学院毕业后,周树人选择了学医,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碰到了他的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综合亲友的回忆,他学西医的动机大约有三个。一是儿时父亲生病的经历让他对中医不再信任,二是他寄希望于西医的手术可以矫正中国妇女被摧残的小脚,三是西医和日本的自强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藤野先生是一个尊敬中国文化的学者,也很喜爱他的中国学生周树人。可惜,周树人学至半途就要退学。因为课堂上一组幻灯片展示的中国人被杀头的场面,周树人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他看到那些围观的同胞,脸上没有愤怒也没有哀伤,“一个个木然无所表示”。


他知道,任何高明的医学也救不了这样的人,因为从存在的价值上,这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人。在当时的日本,报纸和广告上,都把中国人称为“动物”。


于是,他决心从事文艺。中国人之病,不在身体,而在精神。


鲁迅与医学院的五位舍友合影,其中四个是日本同学,中国学生石林坐在最左边的角落,摄于1905年仙台


在日本数年,他看到了一个事实:日本的维新成功而中国的维新失败,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性格——国民性有关。


他国的生机让他震撼,而本国的死寂令他神伤。在送给许寿裳的一张照片后面,他写下了一首诗,概括着那时的精神冲突: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里,是他的一生。这一刻弃医从文,一个战士诞生。



鲁迅
1909年6月,周树人归国。


先回到浙江,在杭州教书,在绍兴办学。辛亥革命,他热情高涨,为了捍卫革命,甚至领着学生手持刀剑走上街头。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他看到的是《药》的愚昧,是《孔乙己》的悲凉,是《阿Q正传》里的精神醉虾、自私自利和新旧勾兑。


1921年12月,《阿Q正传》中篇小说在《晨报副刊》连载


意气风发的同乡加同学——鉴湖女侠秋瑾,1907年血洒绍兴古轩亭口,但泱泱中国,依旧寂静无声。


没有人知道英雄洒出来的是碧血。在后来的小说《药》里,碧血只是用来涂抹一个据说可以治疗肺痨的馒头。


辛亥革命成功,但在成功之后,他的朋友陶成章死了、范爱农死了,这些年轻的激烈者、温和者都归于黄土,而中国并未看到多少改变。


血,也泼不醒睡着的人。


“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变成冷嘲。而他不知道,共和使人变成沉默。”


周树人深深感受到个人的无力。1912年,他随教育部迁至北京,数年里耽溺于古籍、金石、佛经。


1912年,鲁迅身穿据说是自己设计的西式夹克


1917年8月,钱玄同找到了周树人,希望他扔掉那些古碑抄本,起来“做点文章”。于是发生了一段著名的对话。


周树人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去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痛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答:“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于是周树人起来了。


次年5月,《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鲁迅”横空出世。


他假借狂人之口,高声呐喊:中国是一个吃人的民族,我们在被吃的同时也一样吃人!


这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滥觞,而它一旦出现,就成为了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峰。


此时,新文化运动正在展开,传统与现代的斗争,藉由愚昧与科学、专制与民主的论辩,狼烟正浓。


以“文白之争”为前导,新式知识分子集结火力,打击国粹派,张扬新思想。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周作人、钱玄同……新文化运动的一众干将,纵横恣肆,慷慨激昂,支撑起一派轰轰烈烈的革命气象。


正如西方启蒙运动召唤了法国大革命一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一次真正的觉醒。


《新青年》不久就因内部分裂而解体,但鲁迅的写作经它诱导出来后,已经不可收拾。1921年12月,《阿Q正传》这部整合了几乎所有国民“劣根性”的中篇小说在《晨报副刊》连载。


人人都在猜测作者“巴人”是谁,人人都认为小说是在映射自己,脸上火辣,心中愤恨,却假装若无其事。


那些小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越来越深的黑暗  
鲁迅,你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


他不回答,因为他几乎从不描画未来。


“城头变换大王旗”,对专制政治的反抗固然是他的重要行动,但他始终坚信,深入揭露和清除民族文化里的污秽,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历史任务。


他说,中国社会就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去什么东西,结果都变成了漆黑。染缸不打破,中国没有希望。“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


历史按照他的预言在进展。


共和没有带来更好的社会,袁世凯复辟,禁绝言论;北洋政府把手伸向学术,在学校里玩官僚专制。一些文人学者被豢养起来,以上流社会的优裕嘴脸,蔑视一切大众的权利与抗争。


1914年袁世凯称帝前穿衮服祭天


政治的压制越严酷,社会的抗争也越激烈。


用小说思考中国无疑更为从容,但身在旋涡的人无法从容。现实迫使鲁迅日渐转向了“杂感”——一种最直接、有力地对现实发声的文体。


也正是这种被称为杂文的文体,让鲁迅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战斗力。


他是一个天生的思想战士,只要有纸和笔,加上一卷纸烟,独自一人就能力抗一整个集团势力。


在和现代评论派陈西滢、徐志摩的论争中,他以一己之力直打得对方发文求饶,呼吁“带住”。而他却说:“我还不能带住。”


他是一个“火鸦”,无论去到哪里,放火烧社会,也烧自己。唯有在战斗中,他才能感知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存在。


1922,鲁迅坐在前排右三,参加世界语言协会在北京的交流活动


然而笔墨终究无法对抗枪弹。


1926年,刘和珍、杨德群等女师大学生在“三·一八惨案”中被段祺瑞执政府杀死,鲁迅被通缉。


悲愤之余,他在《记念刘和珍君》里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三·一八”这一天,被鲁迅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但后面的经历,却证明这一判断过于乐观。


1926年9月,他受朋友林语堂之邀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又辞职离去,经孙伏园牵线转到广州中山大学。


南下的鲁迅是怀着憧憬的——因为领略够了北洋政府的黑暗,他的南行带着寻找光明的意图。


南方的革命策源地,应当别有一番气象罢。然而厦门的4个月,带给他的是寂寞和厌恶,广州的8个月,经历的则是彻底的幻灭。


初到广州时,北伐正酣,革命气氛浓厚。在黄埔军校演讲时,他还不自觉地流露出对革命的乐观。


“我一向只会做几篇文章,自己也做得厌了,而捏枪的诸君,却又要听讲文学。我呢,自然倒愿意听听大炮的声音,仿佛觉得大炮的声音或者比文学的声音要好听得多似的。”


一段时间里,鲁迅认为“文学无用”,“改革最快,还是火与剑”。


随后发生“四·一二政变”,一大批原本的同志——共产党员被屠杀。清党运动中,中山大学一些学生被抓走。鲁迅试图动员学校高层组织营救无果,愤而辞职。


革命,革命。


1923年11月,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面前发表演讲


半生追寻革命,但鲁迅发现有的人“革命”喊得越响,天色就变得越黑暗。即使北洋军阀,也从未敢像号称“革命”的国民党那样地杀人。


这一年,他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可恶罪”——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凡为当局诛者皆有罪。”


后来鲁迅曾对斯诺说:“民国以前,人民是奴隶,民国以后,我们变成了前奴隶的奴隶了。”


“阿Q现在在管理着国家哩。”


整个1920年代,如果说鲁迅在人生中收获了什么真正的喜悦,也许就只有和许广平的爱情。


鲁迅与孩子、夫人许广平


许广平是广州人,因抗拒包办婚姻,远离乡土,先到天津再到北京,入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成为鲁迅的学生。曾经她是和秋瑾一样的热血巾帼,主张以暗杀推动革命,在写给鲁迅的信中,有一段话可谓豪气干云。


“仗三尺剑,杀万人头,饮千盏血,然后仰天长啸,伏剑而殉。”


1927年10月,鲁迅携许广平离开广州,前往上海。




鲁迅死了吗?
在上海等着他的,是另一种过去不曾应对过的局面。


在思想和行动上,鲁迅一直是不断革命的,他离开广州,是满怀着对牺牲的革命者的同情和对“独夫”“屠伯”的义愤的。


但一到上海,面对的却是创造社、太阳社一群“革命文学”青年的群起而攻。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钱杏邨、彭康……


一拥而上。


郭沫若


“以趣味为中心”“蒙蔽一切社会恶”“对于社会认识完全盲目”“故意的歪曲事实”“麻醉青年”“老头子”“阴阳脸的老人”“文坛的老骑士”“中国的堂吉诃德”“反动的煽动家”“梦游的人道主义者”“最丑猥的个人主义者”……


无数的帽子飞了过来。


他们宣布,“阿Q的时代已经死去”,“鲁迅也死了”。


鲁迅对于这一波攻击是莫名其妙的,而因其原因复杂,至今也难以一言定论。


在当时的文坛,骂鲁迅是一个很好的扩大影响的办法。在广州时,中山大学学生筹备出版刊物,希望鲁迅为创刊号写文章,这样可以增加销量,支持刊物的可持续运转,鲁迅就说:“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文章,销路总是好的。”


鲁迅不怕战斗,害怕的正是缺少战斗的对象。


五四过后一片沉寂,他就写过“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在所谓“反省五四”的调调下公然怀念战斗的激情。在广州,有人约他写文章,他则表示因为生活过于平静,没什么可写。


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挑衅,唤醒了他的孤傲和好斗。


“我倒觉得有趣起来,想试试我究竟能够挨多少刀箭。”


在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成批发表的文章中,充斥着革命浪漫主义的空洞口号,对鲁迅的攻击也非常浅薄,令他倍觉孤独。


1933年2月17日,萧伯纳家中举行晚宴。从左到右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萧伯纳、宋庆龄、哈罗德·伊罗生、蔡元培、林语堂和鲁迅


1928年5月4日,他在给章廷谦的信中说:“大家拼命攻击,但我一点不痛,以其打不着致命伤也。以中国之大,而没有一个好手段者,可悲也夫。”


“革命文学”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但回看文章往来,鲁迅显得更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是他在“革命”再次幻灭后获得的新的理论修养。


他认为这些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其实不懂马克思主义,于是在几个回合的交手之后,干脆转而译介普列汉诺夫、托洛茨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著作,以此表明态度。


正因认清了空洞口号的大而无当,后来他曾对冯乃超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农民每天挑水,一天突然想,皇帝用什么挑水呢?一定是用金扁担!


所谓“无产阶级文学”,从作者到受众,他都看不到影子。


1930年,为了要成立左翼作家联盟,“革命文学”缓和了对鲁迅的口气,鲁迅也和其中的一部分人冰释前嫌。


比如,其中攻击最烈的冯乃超,因其展现的真诚忠厚,鲁迅马上就放下了一切恩怨。


1927年,王道源与创造社成员摄于日本东京。左起:冯乃超、王道源、陶晶孙、李白华、成仿吾


鲁迅对左联倾注了热情与心血。


过往加入或“被加入”的社会组织,他都很少参加会议和活动,而左联的会议和活动他基本上从不缺席。


然而这样一个政治意味浓厚的组织,从根本上说也不适合鲁迅的性格。内部的派系争斗、“由同志从背后射来的冷箭”让他不胜其扰,也更感到灰暗。


这样的日子构成了他最后的人生。


但也有慰藉。身为“左联盟主”的鲁迅,在上海的日子与中国共产党人有了频繁的往来。冯雪峰、胡风、冯乃超、柔石都是他的好友。


柔石是一个忠厚纯洁的青年,他的牺牲让鲁迅疼痛得无以复加。正如林贤治先生在《人间鲁迅》里写的那样:“浩瀚的心海顿时呜咽起来……”


1936年,上海工人、学生及各界人士5000余人自发为鲁迅送灵


共产党人中,和鲁迅交情最深的是瞿秋白。高层领导人,他早年就和陈独秀、李大钊并肩作战,后来又接触过李立三,但真正引为知己的只有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一幅字,就是写给秋白的。


共产党人中,对鲁迅评价最宏大而深刻的是毛泽东,但最知心的则仍是秋白。他说,鲁迅是莱漠斯,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绅士阶级的贰臣。他诅咒自己的过去,竭力地要肃清这个肮脏的茅厕。


1935年,秋白也被杀害了。


鲁迅的一生,是“忍看朋辈成新鬼”的一生,陈天华、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范爱农、刘和珍、杨德群、毕磊、柔石、杨铨、瞿秋白……“耳际频闻故人死”。


柔石死后,鲁迅写:“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杨铨死后,鲁迅说:“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


他至死都保持着战斗的激情,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立场。当胡适、林语堂、周作人等旧日战友都纷纷在思想和文字上变得面目全非时,鲁迅仍然是鲁迅。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逝世。在当局的严密监视下,上海滩万人送行。


众多挽联中,女性胡子婴的一对,最为平实而真挚:“国家事岂有此理,正需要先生不断咒骂;悲痛中别无他说,只好劝大众继续斗争。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621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369
32#
 楼主| 发表于 2021-7-31 11:26:50 | 只看该作者
32楼 天涯过客说:
从来如此,便对么?
——《狂人日记》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野草》题辞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且介亭杂文附集》
人必生活著,爱才有所附丽。
——《伤逝》
我曾经尝得,失望无论大小,是一种苦味。
——《坟》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事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南腔北调集?世故三昧》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小杂感》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野草.求乞者》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华盖集·杂感》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野草.序》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碰壁之后》
记得有人说过,回忆多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了,因为他眷念从前,难望再有勇猛的进取;但也有人说回忆是最为可喜的。
——《华盖集?忽然想到九》
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人民与牛马同流,——此就中国而言,夷人别有分类法云,——治之之道,自然应该禁止集合:这方法是对的。

——《春末闲谈》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

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随感录廿五》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野草》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战士和苍蝇》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这个与那个》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
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
——《娜拉走后怎样》

以前不懂先生,再看满眼泪花。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02先生去世后的83小时(摘自网络)

【逝世0小时】
1936年10月19日早晨5点,鲁迅终于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在上海。
这一天,他本与好友内山完造有约,却只能临时取消,用最后一点力气,写下了一封信:“出乎意料之外,从半夜起,哮喘又发作起来了。因此,已不能践十点钟的约,很对不起。”
这成为他的绝笔。


【逝世0.5小时】
噩耗传到他挚友耳中,相距只有几百米的内山完造第一个赶到。
他到的时候,鲁迅的额头还温暖,手也还温暖。
但呼吸已经停止了。
“我用一只手握着先生的手,一只手按在先生的额上,温味渐渐地消失下去了。”
内山完造(左一)

【逝世1.5小时】
7岁的“小红象”周海婴从沉睡中醒来。
仆人许妈眼睛发红,低声告诉他:“爸爸呒了,侬现在勿要下楼去。”
但话还没说完,他已经冲下了楼。

【逝世3小时】
萧军得到消息赶来。
他没有犹豫,没有停歇,没有客套和应酬,直扑到鲁迅遗体的床前,跪倒在地。
这个关东汉子就在鲁迅的床前嚎啕大哭,好久没有起身。
直到许广平对他说:“不要哭了,我们做事吧。”
萧军萧红拜访鲁迅

【逝世4-8小时】
在寓所里,治丧委员会成立。
每一个,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和名士。
有蔡元培、内山完造、宋庆龄、茅盾、胡风、周作人…
他们向全世界发表了鲁迅先生的讣告和遗言。
里面有一条是:“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除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词花圈等以外谢绝一切金钱上的赠送。”
——这时全世界才开始得知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举国悲痛。


【逝世9小时】
鲁迅的遗体被移到了胶州路万国殡仪馆的二楼。
殡仪馆派车来接。
殡仪馆的吊唁大厅和走廊,早已经挂满了挽联,直到大厅外的空地上,都拉起绳子挂满了雪白的挽幛。

【逝世13小时】
他生前的好友奥田杏花,用特殊的技术为鲁迅制作了一个石膏遗容。
在制作的过程中,还粘下了鲁迅先生脸上的20根胡须和2根眉毛。
一个人死了,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刻”下他的样子。



【逝世24小时】
日本的报纸报道了鲁迅逝世的消息,正在日本的萧红,也终于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标题是鲁迅的“偲”。
她看不懂,但心里已经隐隐不安。
她在书里写道:「在我看来,虽是早晨,窗外的太阳好像正午一样大了。」
她前几天买的那本准备送给鲁迅的画册就这样永远留在了手上,再没能送出去。
葬礼之后,她曾经写了一首诗:
我就在你的墓边竖了一根小小的花草,但,并不是用以招吊你的亡灵,只是说一声:久违。

【逝世28小时】
瞻仰遗容。
灵堂上被各界送的挽联和花圈塞满。
上海烟厂工人的挽词是:“精神不死”。
而郭沫若的挽词则是:“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生前的「世纪骂战」,人死后,终于恩怨全消。
回头想来,还有点怀念的热闹。


【逝世58小时】
在万国殡仪馆举行「启灵祭」,在最后的行礼瞻吊后,鲁迅的面容永远隔绝。
签名的人一共有九千四百七十人,但还有更多人没有签名。
很多人就只是静静地来了,呆了一会儿,又悄悄地离开。
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个故事。
确定的是,鲁迅先生用笔写成了一张网,将那个时代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逝世75小时】
出殡的日子。
仪式下午才开始,但是从早上开始,殡仪馆门前就已经站着长长的队伍了。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等在这里的,可能是天还没亮的时候。
他们自觉地,安静地站在这里。
透过层层叠叠的人群,有各种各样的脸。
却都是一样的表情。

【逝世81小时】
开始出殡。
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
队伍跨着沉重的步伐前进,沿途又有许多群众加入了行列,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
长到望不见头。
终于,在哀乐声中,宋庆龄将一面绣着“民族魂”的白绸旗子,覆盖在灵柩上。


【逝世83小时】
人群在暮色中默哀,鲁迅先生终于安息在土地里。
这一片他曾经用笔捍卫过的土地里。
全世界也终于慢慢消化了这个事实。


03
先生在遗嘱中这样写到: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礼仪,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
鲁迅先生却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04
看了关于鲁迅的宠孩子日常之后,感觉人设全线崩溃…
鲁迅老来得子,49岁的时候有了周海婴。
起名字的时候,他想到自己在上海住了10年,很有感情。所以“海婴”的意思就是上海的孩子。
他又讲,“如果孩子长大,他不喜欢这个名字,可以改。”真是好爸爸~
他还经常赠送周海婴的照片给别人。(虽然不知道对方是否喜欢)
在给友人的书信里,他也常常和朋友分享育儿状况:
“海婴很好,脸已晒黑,身体也较去年强健,而且近来似乎较为听话,不甚无理取闹。
但因年龄渐大之故,唯每晚必须听故事,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等等。
颇为废去不少功夫耳。”
“海婴这家伙非常调皮,两三日前竟发表了颇为反动的宣言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真难办。现在的孩子更捣乱了。”
“他去年还问:‘爸爸可以吃么?’我的答复是:‘吃也可以吃,不过还是不吃罢。’
今年就不再问,大约决定不吃了。”
[允悲]
从来不肯说别人好话的他,孩子不吃饭他也只能乖乖哄着:
“这时我也往往只好对他说几句好话,以息事宁人。我对别人就从来没有这样屈服过。
如果我对父母能够这样,那就是一个孝子,可上‘二十五孝’的了!”
对儿子不肯学习他的时尚生气:
”海婴大了,知道爱美了。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来做比,只有衣服不肯学我的随便,爱漂亮,要穿洋服了。”
只要有朋友来,鲁迅就一定要把孩子抱出来给人看。
有时候海婴睡着了,鲁迅也还是要把孩子抱出来看,海婴被吵醒哇哇大哭,鲁迅又要哄睡…
为了哄儿子睡觉,他甚至还编了首关于各种“象”的小歌谣…
但我感觉更像绕口令,大概绕着绕着就睡着了吧。
歌谣是这样的:
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小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
(“小红象”是周海婴的小名。)
没错,这就是大文豪鲁迅的手笔。

《答客诮》——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注释:
《战国策·赵策》触詟(上“龙”下“言”)说赵太后,触把自己的小儿子托给太后,要太后给他一个王宫卫对的职位。太后说:“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这里反用这个典故,说爱儿子的怎么算不得丈夫呢?
兴风狂啸者:指老虎《易·乾·文言》:“风从虎。”
小於菟:小老虎。於菟:音wūtù,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於菟。”
翻译:
冷酷无情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汉,疼爱孩子的为什么不是大丈夫!你可知道山中的猛虎兴风狂啸,尚且频频回顾它心的小老虎。
浅析:
这首诗,不仅是鲁迅回答别人对他爱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
而且应该看做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
&quot;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quot;,正是希望革命后代也能如自己那样勇猛,那样&quot;兴风狂啸&quot;,像一只小老虎。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283
33#
发表于 2021-7-31 12:34:44 | 只看该作者
33楼 小扇子说:
因为现在领导不喜欢他这样的人了。他骂的内容也包括了现代很多人。这些人还说了算。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283
34#
发表于 2021-7-31 16:04:45 | 只看该作者
<
34楼 小扇子说:回13楼大自在
说的好。现在成了孔子的天下。风水轮流转。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783

帖子

24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69
35#
发表于 2021-8-1 10:55:57 | 只看该作者
35楼 地球人说:
记得小学四年级春游的时候,用嘴上剩下的钱买了一本《狂人日记》,结果拿回家翻来覆去看不懂,那个后悔就别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783

帖子

24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69
36#
发表于 2021-8-1 11:04:58 | 只看该作者
36楼 地球人说:
我个人认为,鲁迅是中国最有思想的一个文人。因为它不仅具有强烈的呐喊精神,也有强烈的革命热情,可惜他离现实生活太远,所以注定非常孤独。他换不行民众,因为他不明白,愚昧和人性的弱点是无法战胜的。正如他对精神胜利法的鄙视,就足以证明他认知也存在着明显的偏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621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369
37#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05:50:49 | 只看该作者
37楼 天涯过客说:
今天是鲁迅诞辰140周年。 鲁迅是中国人无法绕过的作家。小时候,我们“受难”于他文章的佶屈聱牙;长大后,却忍不住一次次回味他的深刻与锋利。 在看理想App节目《许子东重读鲁迅》中,主讲人许子东提到“其实任何年纪的人只要识字,且对中国的人和事有兴趣,就可读鲁迅。而且不同年龄会读到不同的鲁迅,旁人无法替代。鲁迅虽然去世了,可是他其实一直生活在我们中间。” 今天的文章,我们摘选了许子东对鲁迅三篇散文的解读。百年过去,鲁迅的呐喊与彷徨,仍然在这片土地上回荡。 “要理解女人和男人可以读张爱玲;要理解中国人,你一定要读鲁迅。”


讲述|许子东
来源| 《许子东重读鲁迅》(文字经删减编辑)


1.
人在时代的转换中何去何从?


在散文《随感录二十五》中,鲁迅说,中国的男人可以分两种:其一是孩子之父,其一是“人”之父。


第一种只会生,不会教。第二种是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讲的就是在一个时代转换当中,应该怎么做人,应该如何教育。这个时候的鲁迅其实就是“超人”,他自己身陷不幸的婚姻,一时也难为人父,却要替中国无数男人操心,提醒他们怎么做父亲。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鲁迅说,“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显然这一时期鲁迅非常相信进化论。


“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在鲁迅看来,食色对己既不是罪,对儿女也算不上恩,这是非常开放和现代的一个观念,父子间没有什么恩。


鲁迅这个说法,对于强调孝道的中国传统道德构成了非常大的挑战。鲁迅建议用爱来代替恩,然后说,“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这又是一重人道主义的挑战,爱己才能爱人。


人保卫自己权利的叫消极自由,跟人要救别人的积极自由是一样重要的。




不过这篇文章里有一段话,鲁迅重复了两遍,后来著名的鲁迅研究者夏济安又重点地引用这段话。这段话却不是讲消极自由,而是讲为他人牺牲的积极自由或者说献身。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其中的“他们”是指年轻一代,孩儿们。


夏济安讲了一个故事,隋炀帝的时候,李世民召集各路好汉造反,结果事情败露,只好逃走。隋兵用了一个铁闸门,把他关住。这时候就有一位侠客用身体把铁闸挡住,让好汉们都逃走,自己反被这个铁闸压死了。


夏济安就引用鲁迅的话,说“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就是前文提到的,“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夏济安


夏济安研究鲁迅,认为鲁迅一生创作的最重要的意象就是“黑暗的闸门”,鲁迅觉得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扛住这个“黑暗的闸门”,让年轻人让新一代去到一个光明的世界,而他知道自己是要被压死的。


这个闸门是什么呢?在夏济安看来,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鲁迅内心的悲观主义。因为鲁迅身上背着这两个东西使他走不远,但是他愿意让年轻人走。所以鲁迅是这么一个悲剧的英雄。


2.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之后,另一篇早期的鲁迅有名的散文,是《娜拉走后怎样》。


这篇文章是1923年12月26号,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一个文艺会上的公开演讲,最早也是发表在这个学校的一个文艺会刊上面。


这篇文章有两句话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句是大家很熟悉的,讲娜拉出走以后,怎么无路可走。第二句讲的是“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


娜拉是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她不愿意在富裕的家庭里,只是当一个有钱丈夫的花瓶,所以,毅然决然地推开大门,离开了温暖、舒服的家。出走的那一幕是全剧的高潮,也是结尾。


胡适,还有很多现代作家,或翻译,或改编,或写评论,介绍易卜生的这部戏。它在五四时期的影响力很大,是当时女性解放的一个标志性作品。


但是鲁迅的第一段话相比他几年前,比如他在《我之节烈观》里边呼吁的那样,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在《我之节烈观》的最后呼吁,“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还在《热风》《随感录》里边说要“个人的自大”等等。


某种程度上,娜拉勇敢地离家出走,女性反对她的丈夫、冲破家庭,这正是五四初期鲁迅他们的呼吁的回声。


可是,仅仅三四年功夫,鲁迅对中国、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出现了变化。这个变化,他来得比同时代的其他人更早,或者其实他也没有变化,只是最早他是采取了呐喊的姿态,而接下来他陷入了一种彷徨。





对于娜拉出走——相当于五四女性解放第一波浪潮,鲁迅的这篇文章给它泼了一盆冷水。鲁迅说,娜拉走后会怎么样呢,“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句话非常出名,当时是对着一群追求新学的女大学生讲的。


当时在北京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这些学生,有的可能家里就不赞成她读书,她为了读书就自己跑出来,有的可能是跟着她喜欢的男人私奔出来的,比如丁玲、萧红都是这样。所以,下面坐着一群已经出走的娜拉。


鲁迅说,出来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为什么呢?在鲁迅看来,女人从家庭、男人牢笼里出走是一个梦,可是“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以后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但鲁迅还是惊醒了下面的大学生,鲁迅并没有跟她们说,你们出走得好,你们只要出走,将来就会有玫瑰色的前途。就像冰心描写的这样,鲁迅的意思是“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


一方面鲁迅承认找不到路的情况下,梦是宝贵的。另一方面,鲁迅偏偏要点醒各位女大学生的梦。“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鲁迅是这样说的。




其实关于娜拉出走以后的几种情况,很多作家后来都写了。


鲁迅自己的《伤逝》就是写一个比较有钱人家的女儿子君,跟着一个书生涓生同居,男的失业,两个人太穷,最后子君就回家了,最后病死了。这个悲剧,写的就是“回来”。


而另一种“堕落”,故事很多,比方说曹禺的《日出》,陈白露当年也是纯真浪漫,嫁给诗人,做过明星、歌女等等,最后变成交际花。在大酒店,日出之前吞药自杀。


所以《娜拉出走以后》这一篇文章里的两句话,无意当中勾画了之后几十年,甚至一直到今天的很多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主题。


3.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希望》发表在1925年1月19日的《语丝》周刊上。


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的《序》当中说“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换句话说鲁迅是想劝劝青年不要那么消沉。


文章开头第一句:“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在鲁迅笔下,一个青年人或者任何年龄段的人心里“平安”,并不是好事。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鲁迅接下来就开始回忆:“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其实鲁迅真正意义上对自己与世界充满希望的时期,是他在日本的时候。


早期在日本(大概是1903年到1906年期间),鲁迅在文章《斯巴达之魂》中强调重视科学。复旦教授郜元宝有篇文章叫《为天地立心》,根据他的研究,“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时期,是鲁迅思想发生大转变的一个时期。


鲁迅离开仙台后又写了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叫做《摩罗诗力说》。文中的关键词逐渐由中国、国民、科学等转为人心、精神、“本心”、“白心”等等。换句话说就是从群体转向个体,从躯体转向人心。鲁迅在那个时期确立了个人本位的救国使命。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说:“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也就是以己为造物主。这句话很重要,也就是说个性解放与个人自由,在他看来即是人生起点也是终极目标,所以他反抗一切对个体自由的压抑,这也是鲁迅一生所贯穿的,任何东西只要压抑了个体自由,那它就是错的。


所以日本学者增田涉有一个说法是,“在鲁迅的著作和日常生活中有一个中心词,就是‘奴隶’”。鲁迅的人生观就是主张人不要做奴隶,人们觉得很舒服的状况,在鲁迅看来却觉得是在做奴隶。


鲁迅的人生观就像他后来与许广平所说的:“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有着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的无治主义’的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


这里提到两种思想,一种是人道主义,第二种是个人的无治。所以,鲁迅说:“所以我忽而爱人,忽而憎人;做事的时候,有时确为别人,有时却为自己玩玩”。


因为充满这样的自我矛盾,鲁迅毫不讳言地说他是在“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所以,我们都知道他从日本回国以后有十年的时间就抄抄古碑耗尽青春。




等到写《野草》的时候,他问自己:“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鲁迅在创作《野草》的时候所感到的失望空虚,是在他已经成为“狂人”,成为文艺界主将以后所感到的一种空虚,这与之前他完全没有出名时的那种精神状态应该很不一样。但是,鲁迅还是在怀疑他这篇文章的“中心点”,也就是希望。


希望是什么?希望就是“明天会更好”,对不对?可是鲁迅不这么看,鲁迅在文章中引用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首诗: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这能说明鲁迅对他早年的信念失望了吗?虽然他后期的状况有点复杂微妙,但鲁迅一生都没有放弃他所谓的人道主义和个人无治主义这两个底线。


如果说“五四”的青年把当时热情引入的西方学说直接当作中国的希望,那鲁迅所用的裴多菲的这个比喻就是在说:你们把那么多西方的学说引进来,觉得这都是希望,但它们不是,它们是娼妓,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但不是出于真心。


任何希望进入中国,都会进入染缸发生质变。鲁迅及时看到了这一点,这是他的深刻,也是他的不幸。




如果说胡适、陈独秀或者郭沫若等都觉得“五四”是胜利了,而鲁迅,在这胜利中起着巨大贡献的鲁迅,本人却是对此充满了疑虑。


他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句话的出处,是裴多菲1847年七月十七日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裴多菲说他在旅途当中看到一匹样子很怪的马,觉得害怕,结果它倒跑得很好。所以他就说:“你看你对世界没有希望,你绝望吧,是你觉得希望在骗人,但绝望也不一定就可靠。”


所以这句话后来被看作是鲁迅《野草》的核心概念与主题。这个主题用白话来说就是我没办法证明希望不是虚妄,虽然它们很可能是“性工作者的矫揉性感”,但我也没办法证明绝望不是一个虚妄。


这句话鲁迅重复了两遍,算是他在《野草》中给青年人最大的正能量的鼓励了。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621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369
38#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05:51:18 | 只看该作者
38楼 天涯过客说:
沿着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继续前行



铁凝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

今天,我们相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前,也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方兴未艾之时,1921年5月,鲁迅先生在当时已经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由《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全译本的译者陈望道主持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故乡》,在《故乡》的最后,他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现在,志士仁人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开拓的这条路已经成为浩浩荡荡、不可逆转的洪流,中华民族站在了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样的时刻,深情回顾鲁迅的思想和成就,深刻认识鲁迅精神的现实启示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向鲁迅先生的亲属致以诚挚的问候。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人民的作家、民族的作家,一生的创作和奋斗,始终同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紧密相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鲁迅始终是一面光辉的精神旗帜。一代一代的中国作家,行进在鲁迅和他的战友们一同开辟的文学道路上,想起鲁迅,我们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精神的烛照和历史的嘱托。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征程上,鲁迅的精神必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开辟未来。
鲁迅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作家投身时代前进的洪流。“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鲁迅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正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劫难的黑暗时期。鲁迅的一生,深感时代之忧,立志疗救时代之痛,他的笔和心,从不耽溺于“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是执着地追求民族的解放,呼唤光明的未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以振聋发聩的呐喊,参与推动着觉醒年代的到来。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领袖,鲁迅认同并坚信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历史前进方向,与中国共产党在理想上、行动上始终高度一致。毛泽东同志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的中国作家,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就是要像鲁迅一样,肩负起对民族命运、国家前途、人民幸福的责任,在新征程的方向中确立自己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鲁迅手中的笔,总是能够点中时代课题的穴位、感受时代脉博的跳动、灌注时代进步的能量,他和他那一代前辈大师们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激励着我们投身时代前进的洪流,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吹响时代精神的号角,让文学成为时代发展中的一支主动性力量。
鲁迅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作家与人民血脉相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对人民的告白;“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的胸怀和抱负;“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鲁迅对文艺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使命的概括。以文艺抒发人民心声、强壮人民精神,这是鲁迅一生的信念。为此,鲁迅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关注人民的所思所想、抒写人民的爱恨悲喜,他把自己燃烧的心掏出来,成为了人民前进道路上的灯火。而人民也将“民族魂”的旗帜赠予鲁迅,这是人民对一位作家的至高礼赞,也是现代以来一代代中国先进作家的理想和志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新时代的作家,面对的是新的生活、新的人物,要做到栩栩如生,就要像鲁迅那样,熟悉人物的“处境和心情”。做到这样的熟悉是不容易的,这不仅仅是艰巨的艺术准备,也意味着作家主体的更新和锻造,要像鲁迅一样,心里想着人民,下笔为了人民,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满怀感情、满怀认识与书写的激情,才能真正做到把生活吃透吃准,把新时代的人民形象写亮写活。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获得人民的认可与喜爱,文学才能发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影响人民精神世界、鼓舞人民精神力量的效果。
鲁迅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作家攀登艺术高峰。鲁迅一生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贡献了诸多传之久远的力作,在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上,他是在起点处拔地而起的一座巍峨高峰,不仅为中国新文学开辟了道路,还以其卓越的艺术创造,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典范、立下了标杆。鲁迅从没有划定创作的边界、从不会固化创作的风格,他的疆域浩瀚广袤,在小说、散文、杂文、诗歌、散文诗、理论评论、翻译等诸多文学领域,乃至文学史等学术领域,新美术等艺术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广阔视野中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独出别裁、锐意创新。在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中,鲁迅意味着思想的深度,也意味着艺术的高度,意味着创新的力度和创造力的强度。
在向着新时代的艺术高峰攀登的过程中,鲁迅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始终鼓舞着我们。“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向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是时代的召唤,而在行进的道路上,鲁迅的经验是宝贵的启示。我们要努力像鲁迅那样广大、深远,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充沛的文化自信和澎湃的创造力开拓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时代。
同志们,朋友们,鲁迅曾说,他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是鲁迅的人,也是鲁迅的文。这句话出自鲁迅一篇著名的文章,题目叫《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在这句话中,我们强烈地感觉到,鲁迅的承担是多么广大,“心事浩茫连广宇”,他自觉地担荷着文明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鲁迅的理想又是多么坚定执着,他确信我们的民族必有宽阔光明的未来,而他的使命就是为这个未来、为“未来人”而奋斗。今天,当先生诞辰140周年的时候,我们的民族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新时代,正是鲁迅畅想过、期盼过、并为之终生奋斗的时代,我们此刻身处的所在,正是鲁迅曾寄托了无限憧憬、炽热信念的那个“宽阔光明的地方”,在我们的前面,更加宽阔、更加光辉灿烂的地方等待着我们。为了这宽阔光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一百年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作家不懈传递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火炬,现在,这光荣的使命传到了新时代中国作家的身上。鲁迅在写于1922年底的《〈呐喊〉自序》中说:“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现在,天地翻覆、换了人间,但听从时代前进的将令,以呐喊鼓舞开辟未来的猛士,这依然是我们的根本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的中国作家必将继承发扬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光荣传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前列,书写新时代的壮阔史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621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369
39#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05:58:05 | 只看该作者
39楼 天涯过客说:
核心阅读
理解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必须充分认识到鲁迅对传统文化中优与劣的自觉甄别,认识到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鲁迅研究传统文化,根本是要为当时、为现实中国的觉醒、进步、革命所用


鲁迅怀着现实关切,将深厚的传统学养与宽阔的现代视野相结合,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性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文学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怎样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怎样形成融通中外、适应时代、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化,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准确把握的重要时代命题。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鲁迅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鲁迅出生成长在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阶段,但他勇敢站到新文化运动最前沿,其战斗形象已经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心里。鲁迅以巨大的勇气和强健的笔力发出呐喊,启迪国民心智,提振民族精神。在他那里,桎梏人们精神的封建纲常伦理同灿若星河的中华优秀文化,不能混为一谈。理解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必须充分认识到鲁迅对传统文化中优与劣的自觉甄别,认识到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深入传统 扬弃传统


青年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他的民族身份意识日渐觉醒。“我以我血荐轩辕”成为他终生不曾放弃并且为之奋斗的人生志向。鲁迅曾经向往过慷慨雄辩、振臂一呼的摩罗诗人,但他后来更认可那些真正为民众做实事的人,认可那些默默付出、辛苦劳作、敢于和甘于牺牲自己的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种“中国的脊梁”,在鲁迅笔下,不止一次被塑造出来。这与他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与他受到的传统文化的深刻熏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初到北京的鲁迅,除了公务,多是在客居的书斋里抄古碑。有一天,鲁迅的朋友、《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来访,与他进行了一场看似寻常却具有历史意义的对话。“你抄了这些有什么用?”这是钱玄同的发问。“没有什么用。”这是鲁迅的回答。“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钱玄同一句看似平淡的建议,开启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促成了《狂人日记》的诞生。这部作品以其对传统的认识之深入、扬弃之深刻而产生深远影响。


其实,从1904年在日本仙台决定弃医从文,到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鲁迅经历了十几年时间才迎来文学爆发期。在这十几年间,他从未停歇过努力,而努力的重点,恰恰是他对中国古代典籍的搜集、整理、校订、印行。从《古籍序跋集》可见,鲁迅在古代典籍编校方面所做的工作,即使专业的学者也恐难比肩。他亲自搜集、整理、校订的古籍中,涉及家乡绍兴的就超过10部。从1913年起,鲁迅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逐字逐句校勘并全文抄录了《嵇康集》,直至1931年才最终完成。欣赏那些端正秀美的字体,感受他对文化先贤的挚爱之情,怎能不让人心生感慨。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鲁迅一方面做着极其深入的工作,同时又常常表达谦逊态度,颇得中国古代名士的君子之风。他在《嵇康集》方面所做工作非常出色,但在序言中谦逊地说“恨学识荒陋,疏失盖多”。《小说旧闻钞》是他亲自辑录的关于中国古代小说流变的珍贵史料,序言里仍然没有评功摆好,以显其能,依然是说“自愧读书不多,疏漏殊甚……”要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这种序言、后记里不刻意拔高自己,而表达学海无涯的自省,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态度。


鲁迅一生中,有过很多未能实现的创作与研究志向,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两例,都与重新书写传统有关。一是写一部关于杨贵妃的长篇小说,二是“拟编中国字体变迁史及文学史各一部”。鲁迅虽没有写出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但是从他的《故事新编》中处处可见其对古人、古风、典籍掌故的熟稔与运用自如。鲁迅也没有写出设想中的文学史巨著,但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和简明的《汉文学史纲要》足见其深厚学养。1924年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在小说创作的高峰期、杂文创作的集中期完成的;而他在《汉文学史纲要》里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早已是学界认可、读者熟知的论断。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故事新编》中,无论是《补天》塑造的女娲、《奔月》描写的后羿,还是《理水》里的大禹、《非攻》里的墨子,无论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人物,都以其独特面貌呈现在现代读者面前。可以说,把民间传说中、历史记载中的人物,置于现代价值洗礼之下,并将其塑造成为一个个文学人物,这体现的正是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呐喊》《彷徨》里的很多作品,将现代思想与中国式风格进行有机融合。《孔乙己》《风波》《祝福》中白描手法的运用,以其简约沉静,呈现典型的中国风格;而场景的把控力,在“无事”中活画出充足的戏剧性,又可见其在现代文学艺术上的纯熟。


鲁迅研究传统文化,根本是要为当时、为现实中国的觉醒、进步、革命所用。章太炎是鲁迅的老师,鲁迅对他尊崇有加。但在评价章太炎一生功业时,鲁迅认为:“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同时也指出:“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这种评价背后可看出鲁迅对待传统以及学术的态度。


这也同样让人想到鲁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拿来主义”的要义仍然是“为我所用”。鲁迅的翻译作品在体量上差不多等同于他的文学创作。批评家冯雪峰认为:“鲁迅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和为着革新的目的去吸收外国文学的广泛的和深远的影响的。”今天,鲁迅这种在广阔的视野之下,执着地深入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从呼应中国现实需求出发,积极吸收有益外来文化的清醒和自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历来的研究中,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都十分受人关注。冯雪峰曾经在《回忆鲁迅》里指出:“鲁迅好像吃奶一样吸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他看过的古书是很多的,有的我们连书名都不知道。”哲学家任继愈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糟粕和精华的区别,鲁迅有极深刻的认识。中国古代许多伟大思想家经常在鲁迅的笔下出现,并通过他的批判取舍,把精华部分介绍给读者,也把糟粕部分给予揭露。”文学史家王瑶也曾谈道:“鲁迅从来就很注重于向古典文学汲取有用的东西。”


鲁迅自幼年起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浸染,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坚持清醒的选择,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鲁迅怀着现实关切,将深厚的传统学养与宽阔的现代视野相结合,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性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文学作品。这不但是鲁迅研究需要继续深入下去的课题,也是对当代作家提出的深刻命题。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621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369
40#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05:59:20 | 只看该作者
40楼 天涯过客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
《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
你读过多少篇鲁迅?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
今天是他诞辰140周年
鲁迅一生写诗不多,每首都独具特色

我们一同来读读鲁迅的诗
纪念这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学家




鲁迅的自嘲诗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
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破帽:原作“旧帽”。
漏船载酒:用《晋书·毕卓传》中的典故:“得酒满数百斛(hú)……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漏船:原作破船”。“中流:河中。
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
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更指小孩子,意思是说鲁迅把希望寄托在小孩子身上,就是未来的希望。
小楼: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管他冬夏与春秋:即不管外在的气候、环境有怎样的变化。


赏析:
《自嘲》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写当时作者所处的险恶处境;颔联写他坚持斗争的行动;颈联写他坚持斗争的内在动力,即强烈的爱和憎;第四联写他战斗到底的决心。全诗内在逻辑性强,文字风趣,内容庄肃。




鲁迅的情诗




我的失恋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衣。
爱人赠我百碟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
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
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
想去寻她河水深,
歪头无法泪沾袖。
爱人赠我金表索;
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
想去寻她没汽车,
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


注释:
这首诗创作于1924年10月3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12月8日《语丝》周刊第4期。


作者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在《三闲集·我和&lt;语丝&gt;的始终》中又进一步说:“不过是三段打油诗,题作《我的失恋》,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这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做一首‘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










鲁迅最沉郁的一首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注释:
惯:含有司空见惯之意。长夜:漫长的黑夜,比喻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岁月。
“挈(qiè)妇”句:挈、将,是同义词,均有提携、带领的意思。妇:指鲁迅夫人许广平。雏:指鲁迅的幼儿周海婴。当时,海婴还只有一岁零三个月,故称“雏”。鬓有丝:指两鬓斑自。鲁迅写此诗时已51岁,因多遭离乱与忧患,故有憔悴、衰老之感。
慈母:泛指当时受迫害的革命者的母亲。
城头:指南京。
变幻:指国民党军阀间的勾心斗角,长期混战,使政局动荡不安。
忍看:原作“眼看”,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忍看”。朋辈:即朋友,战友:指被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
刀丛:比喻国民党的迫害政策。原作“刀边”,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刀丛”。
无写处:含有无地可写,无处可发表之意,形容极度悲愤。
“月光”句:月光如水,语出杜牧《七夕》诗:“瑶阶夜色凉如水”。缁(zī)衣:即黑色的衣服。


赏析: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作者艰苦的生活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颈联写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斗争的决心。诗句凝练,深切感人。





鲁迅文集的题诗题《呐喊》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赏析:
鲁迅在《鲁迅日记》1933年3月2日日记云:“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于夜写二册赠之。”这“二册”就是《呐喊》和《彷徨》。在《呐喊》上所题的就是本诗。本诗后编入《集外集拾遗》。


山县氏,名初男,日本人。当时是湖北冶萍煤铁公司顾问,对中国古典文学很有兴趣,曾译过《老子》一书。经内山完造介绍,与鲁迅有来往。


《呐喊》是鲁迅写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自1918年4月到1922年10月间创作的十四篇作品。它于去1923年8月出版,到鲁迅题诗时恰好十年。所以鲁迅题诗的跋文为:“自题十年前旧作,以请山县先生教正。”本诗写了鲁迅在《呐喊》出版后十年来额遭遇,和他对这些遭遇的态度。




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注释:
《彷徨》: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六年写的《祝福》等十一篇小说。
新文苑:指“五四”以后的文艺界。鲁迅认为当时的新文化界很寂寞。
旧战场:作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这三年间,倒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
两间:指新文苑和旧战场之间。
荷:肩负着。
彷徨:游移不定,不知往哪儿走好。


赏析:
本诗可见鲁迅的彷徨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它不是颓唐,而是由进取,有奋斗。而且,鲁迅的这种彷徨的心境,后来在斗争中很快地改变了。他在1926年11月就说:“我已决定不再彷徨,拳来拳对,刀来刀当,所以心里也就舒服了”(《两地书·七九》) 


鲁迅写《题&lt;彷徨&gt;》这首诗时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思想,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他已没有孤独、寂寞、彷徨的心情了。他写这首诗,固然是为了介绍自己写这本书的情况,以便友人更好的理解这本小说;更重要的是,鲁迅回顾了自己走过的这一段路程,严于解剖自己,不断前进。(《两地书·七九》)




鲁迅的打趣诗




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注释:
萁:豆秸。
釜:锅。首两句出自曹植《七步诗》。
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此处作动词用,指燃烧成灰烬。
教席:宴请教师的酒席。


赏析:
《替豆萁伸冤》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泣的是萁,不是豆,因为在“煮豆燃豆萁”的过程中,化为灰烬的是萁,因此鲁迅要“替豆萁申冤”;豆则由生变熟成为佳肴,正好用去办“教席”,供汪懋祖等人享用,借以讽刺杨荫榆办酒席请汪懋祖等人阴谋加害学生。


这首诗,短小精悍,针锋相对,典故翻新,讽刺辛辣,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鲁迅最凄凉的诗

辛亥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茫茫浓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此诗在1935年12月5日写在条幅上赠给许寿裳。




鲁迅最有意境的诗




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呤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注释:
墨:黑色。墨面:此处形容凋零破败的模样。没:隐藏。蒿(hāo):香蒿,青蒿,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花小,黄绿色,可入药。莱(lái来):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绿色花,嫩叶可吃。茎长老了可做拐仗。
敢:敢于。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看着万家凋零破败,隐没在蒿莱等野草丛中,就敢于唱出惊天动地的哀歌。万家墨面没蒿莱:与杜甫诗句“城春草木深”有相似的意境[(安史之乱期间,唐朝首都长安被安禄山军队所占领)春天,长安城里草木茂盛,一片萧条]。
浩:浩大。茫:茫茫,面积大,看不清边沿。广宇:广阔的宇宙。于:在。心事浩茫连广宇:心事茫茫,想得非常遥远。
于无声处听惊雷:即便是万籁无声,仿佛也能听到人们心中悲愤的怒吼。


赏析:
本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人民的困苦生活,万家凋零破败,淹没在蒿草丛中,人民在生存线上挣扎。同时诗人心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心事浩茫连广宇)。


依然是痛定之后的长歌当哭,动地的哀吟之中,是对惊雷的期待。鲁迅没有李白的疏狂,没有杜甫的愁苦。有的是屈原那样飞扬驰骋的想像和绵密深刻的忧思。从“我以我血荐轩辕”,到“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心事浩茫,不为国君,为万家墨面的人民。







鲁迅的言志诗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注释:
灵台:(书面语)心灵。神矢,爱神的箭。故园:祖国。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中,内心。荐:献,进献祭品。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


赏析:
这首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这是他言志的宣言。尽管祖国在黑暗中,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何等坚贞、猛烈的爱啊。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30年过去,鲁迅无愧无悔。


鲁迅写的悼诗



悼杨铨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赏析:
作于(1933年)六月二十一日

杨铨,字杏佛,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1933年6月18日为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暗杀于上海,20日鲁迅曾往万国殡仪馆送殓。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是日大雨,鲁迅送殓回去,成诗一首:(略)。这首诗才气纵横,富于新意,无异于龚自珍。”


注释:
  [1]写给景宋手迹题“酉年六月二十日作”。
  [2]&quot;花开花落两由之&quot;,这是句激愤的话。花开花落,用花草的枯荣喻人事的变化多端,两由之,都由之去吧,不去管它。以上两句意为: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哪里能摧毁我以往的战斗豪情;为了革命事业,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3]何期,哪里想得到。江南雨,鲁迅为杨铨送殓时,天正下雨。这里含有悲痛深切、泪如雨下的意思。
  [4]斯民,此民,指人民。健儿,指杨铨。杨铨,字杏佛,江西临江县人,鲁迅友人,与鲁迅同为上海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铨虽是国民党员,但他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1933年6月18日晨,被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组织&quot;蓝衣社&quot;暗杀。以上两句意为:真没料到在这大雨滂沱的日子里,我却热泪纵横,悲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又丧失了一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士。






鲁迅的散文诗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1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2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3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4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5。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6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7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8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9。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10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

他:在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不管称第三人称的女性或称物都用“他”。此文中的“他”、“他们”即分别指代天空、花草、枣树等。

?(shān):眨眼。

瑟缩:因寒冷而不舒展,冷的哆嗦,发抖。

低亚:低垂。“亚”,通“压”。

这是写作者深夜里一瞬间的感觉,并不是真的月亮东移。

蛊惑:恶意的诱骗人,使人心意迷惑。

吃吃:形容笑声。

丁丁:象声词。元稹《景申秋》诗有“丁丁窗雨繁”句。

栀子:一种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极香。

老:死的意思。






鲁迅的十首新诗_


顾 农一诗人鲁迅最重要的创作成果是他的二十几首散文诗,后来集印为一册《野草》;其次是他的一批旧体诗,其中的名句如“我以我血荐轩辕”、“城头变幻大王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脍炙人口,传播尤广;他早先也曾写过几首新诗,知名度不高,现在读者也很少,简直几乎要被忘却了。其五四时代的新诗篇目如下:

《梦》(《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
《爱之神》(同上)
《桃花》(同上)
《他们的花园》(《新青年》第5卷第1号,1918年7月)
《人与时》(同上)
《他》(《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一共六首,都在《新青年》上,皆署名唐俟,是分三回发表的:第一回三首,第二回二首,第三回就《他》这一首。按这样的形势画一个统计图,直线下降,趋向于零。果然,鲁迅后来便不再写新诗;而于1919年8、9月间在《国民公报》发表了七段散文诗,总题为《自言自语》,看样子还要再写下去,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戛然而止了,几年以后才重新开始。鲁迅有时会潜伏一段时间,酝酿进行新的工作(参见顾农《鲁迅的十年潜伏》,《上海滩》2013年第4期)。这种潜伏也可能细化到某一更小的领域。颇堪注意的是,鲁迅停止新诗写作之日,也正是他开始动手来创作散文诗之时。这样一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转换,似乎表明他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新诗这种文学样式不适合他自己,甚至也可以推测,他认为新诗不适合中国。后来到三十年代,杨霁云首先把鲁迅的新诗搜集起来,编入《集外集》(五首,缺最后一首);为此鲁迅在该集的序言中回顾自己当年的情形道:……也做了几首新诗。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到鲁迅晚年,他在会见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时,据说曾说过这样几句很极端的话:研究中国现代诗人,纯系浪费时间。不管怎么说,他们实在是无关紧要,除了他们自己外,没有人把他们真当一回事。“唯提笔不能成文者,便作了诗人。”(《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安危译,《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3期)这份谈话记录未经鲁迅本人审阅,而且有迹象表明,其中渗透了斯诺本人的某些见解;但斯诺也不大可能完全无中生有——鲁迅在闲谈时用极而言之的调子批评中国新诗,是完全可能的。在1925年发表的《诗歌之敌》(后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一文中鲁迅为年轻人的爱情诗辩护,意在抨击坚守旧道德的保守派,但他又写道:“说文学革命之后文学已有转机,我至今还未明白这话是否真实。但戏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一息了。即有几个人偶然呻吟,也如冬花在严风中颤抖。”可见他对新诗的现状及其前途很不乐观。鲁迅的新诗大抵是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助威的,他完全摆脱了旧体诗的腔调,用非常散文化的文句,表达对新思想新生活的追求。第一首《梦》,说中国人有许多梦想,往往后梦赶走前梦,诗人呼唤“你来你来!明白的梦”。这里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
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
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他们的花园》一首则大谈应当大力向外国学习及其困难:从“他们的花园”摘来一朵白得像雪的百合花,却很快就有苍蝇来拉些矢在上面,令人气得无话可说,可是——说不出话,想起邻家,他们大花园里,有许多好花。还是要学外国,要请来“德先生”和“赛先生”。诗歌这样写,很近于比兴体的杂文,乃是时代精神的号筒,路径与小说《狂人日记》殊途同归。

他们的花园

小娃子,卷螺发,银黄面庞上还有微红,——看他意思是正要活。走出破大门,望见邻家:他们大花园里,有许多好花。用尽小心机,得了一朵百合;又白又光明,像才下的雪。好生拿了回家,映着面庞,分外添出血色。苍蝇绕花飞鸣,乱在一屋子里——“偏爱这不干净花,是胡涂孩子!”忙看百合花,却已有几点蝇矢。看不得;舍不得。瞪眼望天空,他更无话可说。说不出话,想起邻家:他们大花园里,有许多好花。
这一批新诗中水平最高的大约是最后一首《他》:

他一“知了”不要叫了,他在房中睡着;“知了”叫了,刻刻心头记着。太阳去了,“知了”住了,——还没有见他,待打门叫他,——锈铁链子系着。二秋风起了,快吹开那家窗幕。开了窗幕,会望见他的双靥。窗幕开了,——一望全是粉墙,白吹下许多枯叶。三大雪下了,扫出路寻他;这路连到山上,山上都是松柏,他是花一般,这里如何住得!不如回去寻他,——阿!回来还是我家。
这诗的写法很像是魏晋之际大诗人阮籍的《咏怀》。“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忽忽朝日,行行将何之?不见季秋草,摧折在今时。”(《咏怀》其八十)鲁迅诗里的“他”,无非就是阮籍笔下的“佳人”,代表一种难以追寻的理想。鲁迅甚至说,追着追着,竟发现她已经死去,埋在山上(古代的墓上多种松柏)。这就比阮籍更要痛苦了。五四群众运动高潮到来之前,鲁迅有一种深沉的悲观,这一点他在《呐喊·自序》里也曾明确地说起过。思想过于超前,形式也大为超前,这样的新诗就写不下去了。鲁迅虽然不再写新诗,但仍然很热心帮胡适选他本人的诗作,又替周作人修改《小河》;鲁迅的诗人气质仍然在发挥作用,但他已经决心“洗手不作”,而一心运用那些更适合于他的文学样式,继续呐喊奋斗。二鲁迅写过旧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也写过新诗,“五四”前夜在《新青年》上发表过六首,后来到三十年代初叶又有歌谣体的新诗四首——可是这四首一向被视为他的旧体诗,还有进而论定为“古风”的。否认歌谣体诗是新诗,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错误,其意若曰:只有无节调不押韵的才是新诗——这个观念相当顽固而且可怕。这四首歌谣体新诗是1931年底发表的《好东西歌》、《公民科歌》、《南京童谣》以及1932年初的《“言辞争执”歌》,因为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讽刺色彩,只能刊登于当年的地下报刊。《好东西歌》唱道:

好东西歌南边整天开大会,北边忽地起风烟。北人逃难北人嚷,请愿打电闹连天。还有你骂我来我骂你,说得自己蜜样甜。文的笑道岳飞假,武的却云秦桧奸。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过钱,喊声骂声也寂然。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误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讽刺国民党党国要人的内讧和勾结,令人想起眼前的事实,“牙齿痛”、“上温泉”二句尤有比较明确的所指。这样骂上门去的歌谣是无从公开发表的。这几首诗,内容具有尖锐的政治针对性,艺术上则充满了改进新诗写法的探索性。“五四”前后兴起的中国新诗数量不少,脱离群众,读者无多,影响远远不如白话文的小说和散文。大家比较熟悉而且能够记住的,还是旧体诗特别是唐诗。新文学在诗歌领域里的革命迄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鲁迅一向认为,新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1935年9月20日致蔡斐君)曾经有若干诗人在形式上作过种种努力,很成功的不算多。读者太少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鲁迅特别强调新诗应该能唱。1934年11月11日他在答复窦隐夫的信中写道:“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可惜中国的新诗大概是前一种。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占了它的地位。”新诗的改革就是要在这些地方作出努力。鲁迅继续写道:“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可以唱得出来。但白话要押韵而又自然,是颇不容易的,我自己实在不会做,只好发议论。”“实在不会做”是鲁迅的谦辞,他分明做过有节调而且押韵的新诗,《好东西歌》等四首就是例证;只可惜他不过偶一为之,没有作出持续的努力。即使是伟人也只能做属于他的那一份事业,可以只手包打天下的只有神仙。
附:鲁迅作于五四时期的另外三首新诗
爱之神
一个小娃子,展开翅子在空中,一手搭箭,一手张弓,不知怎么一下,一箭射着前胸。“小娃子先生,谢你胡乱栽培!但得告诉我:我应该爱谁?”娃子着慌,摇头说,“唉!你是还有心胸的人,竟也说这宗话。你应该爱谁,我怎么知道。总之我的箭是放过了!你要是爱谁,便没命的去爱他;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

桃 花
春雨过了,太阳又很好,随便走到园中。桃花开在园西,李花开在园东。我说,“好极了!桃花红,李花白。”(没说,桃花不及李花白。)桃花可是生了气,满面涨作“杨妃红”。好小子!真了得!竟能气红了面孔。我的话可并没得罪你,你怎的便涨红了面孔!唉!花有花道理,我不懂。
杨妃红:《开元天宝遗事·红汗》:“贵妃……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

人与时
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一人说,什么?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从前好的,自己回去。将来好的,跟我前去。这说什么的,我不和你说什么。


往期精选



平分秋色的日子,愿你不负韶华!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4-25 18:39 , Processed in 0.3024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