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熙时代的农民,为何视土地为祸害?

[复制链接]

2046

主题

623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4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00:1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天涯过客说:
两个农民不肯种粮食、甚至连土地也不肯再拥有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宋仁宗时代。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派人前往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将这些耐旱的稻种,分发给江浙两淮的民众播种,且将种植办法写成榜文,由地方政府普及给江浙两淮民众。①


一般认为,占城稻来自越南,是一种高产、早熟且耐水旱的优良品种。自宋真宗以皇权之力推广占城稻开始,之后北宋的历代皇帝,都曾在皇宫后苑种植水稻,以示范天下。稻子成熟之日,皇帝还会“召近臣观刈占城稻”②,然后举办宴会庆祝。


然而,仅仅过去了四十年,北宋的底层百姓便已不愿种地了。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在并州做官的韩琦,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内中说:

“州县生民之苦,无重于里正衙前。……至有孀母改嫁,亲族分居,或弃田与人,以免上等,或非命求死,以就单丁。规图百端,以茍脱沟壑之患。殊可痛伤。”③

大意是:州县百姓最痛苦的负担,莫过于担任里正衙前。为了逃避被官府指派去担任里正衙前,底层百姓们想尽了办法,比如守寡多年的老母无奈改嫁,同居已久的亲族被迫分家,还有人把自己的土地免费送人,只求官府做资产评定时不要被定为上等。还有人选择自杀,好让户下只有一个男丁。如此种种,都只是为了避免被选中去做里正衙前,进而遭遇家破人亡。这实在是一种见者伤心、闻者落泪的悲惨现象。

什么是“里正衙前”?简单说来就是一种被征发去为官府免费服务的劳役。按当时的制度,“里正衙前”这项职务,须由乡里的一等户(由官府按资产多少来评定,乡里分五等,城里分七等)来轮流担任。被选中后,便要负责替官府去运输物资、征收税粮,并承担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运输物资的路费,须由“里正衙前”自己负担;物资有损失,须由“里正衙前”按官定价格赔偿;税粮征收不足,也须由“里正衙前”自己掏出钱粮来补足……
不难想见,这些来自底层民间的富户,没有力量来抗御官府的种种“行政成本转移”。他们最终只有一个结局,便是韩琦所说的“败亡”,许多人卖儿卖女卖妻子卖家产,也补不上因“里正衙前”而产生的债务窟窿。
为了逃避这种悲惨的结局,他们只好“或弃田与人,以免上等,或非命求死,以就单丁”——把土地送人是为了让资产缩水,让自己成不了上等户,从而免去“里正衙前”之祸;户下男丁选择自杀(比如年迈的父亲),是为了让家庭由多丁户变成单丁户(比如剩下壮年的儿子),从而免去“里正衙前”之祸。④
?韩琦关于百姓“弃田与人”的奏章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康熙时代。
叶梦珠是清朝初年的一位史学家,松江人(今上海)。他留心观察社会,将自己六十余年来的所见所闻写成《阅世篇》一书,内中详细记录了松江地区的许多时代变迁。

其中便提到,康熙初年的松江百姓有一种普遍认知,觉得田地是个祸害,谁名下的田地多,谁就要倒霉:
“康熙元二三年间,石米至五六钱。而差役四岀,一佥赋长,立刻破家。里中小户有田三亩五亩者,役及毫厘,中人之产化为乌有。狡书贪吏,朋比作奸,图蠧虎差,追呼络绎。视南亩如畏途,相率以有田为戒矣。往往空书契劵求送搢绅,力拒坚郄并归大户,若将浼焉;不得已委而去之,逃避他乡。”⑤
大意是:康熙元年、二年、三年那段时期,松江地区一石米(约合现在156市斤)只值五、六钱。朝廷摊派下来的差役极多,百姓一旦被任命为“赋长”,便要立刻破户亡家。百姓名下有三亩五亩耕地者,一毫一厘都要摊派差役,松江地区的中产之家全都完蛋了。再加上贪官污吏层层盘剥,松江百姓已将耕地视为极可怕的东西,互相告诫千万不要拥有田产。百姓们常拿着空白文书去找地方上的士绅,求他们把自己的田产收下,仿佛这田产被污染了有毒一般。若找不到人接盘,便只好干脆抛弃家园流浪他乡。

? 叶梦珠关于松江百姓“视南亩如畏途”的记载
所谓“赋长”,其实便是明代的“粮长”,也可以大体认为相当于宋代的“里长衙前”——他们的主要工作都是替朝廷征收税粮,主要作用也都是替官府承担行政成本。“赋长”的权势,对下不足以威逼百姓去搜刮他们,对上不足以抵御官府和胥吏的刁难盘剥,还得承担税粮征收与运输中产生的各种损害,以及垫赔逃亡民众的税粮。所以,在康熙时代,任何一个乡村的中产之家,一旦因资产充裕而被官府指定为“赋长”,无论是五年一轮换还是十年一轮换,他们都只有一个命运,那就是家破人亡。
这也正是松江百姓不愿名下拥有土地的核心原因。
传统历史叙事谈到中国古代的农业问题,常将重点放在兼并和反兼并的对抗上。殊不知,影响古代农业产量的主要因素,往往不是兼并,而是农民对土地的态度。当他们视土地为祸害、不愿努力置办更多田产、甚至抛弃田产去做流民时,整个社会的精耕细作便消失了,粮食产量也会随之大幅下跌——本文所讲的这两则故事,恰恰并非个案,而是一种常态。
? 康熙朝服像
比如,南宋的政策,与北宋没有本质区别——宋高宗绍兴三年,户部曾上奏朝廷,说百姓因负担太重,弃田流亡已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明朝的情况也是如此。明代人顾公燮说,当时对江南征收“白粮”,惯例是“用富民主运,名曰粮长,往往破产”——将征收、运输税粮的行政成本,转嫁给民间富民,让他们做粮长,这些人做了粮长便要破产。顾算了一笔账:二十万石税粮,算上“京仓耗羡铺垫明色吏胥需索”等费用,最后要花费相当于二百余万石的财富,才能完成。如果运输途中翻个船进个水,“则身家糜碎矣”,全家人被挫骨扬灰都不够。所以,每当五年一次的富户筛选工作启动后,那些被官府确定为富户者,便“争衣褴褛衣,为穷人状,哀号求脱”,他们穿上破布烂衫,把自己搞成穷苦困顿的模样,徒劳地哀嚎着乞求摆脱。⑥
有社会关系者,可以选择将自己的田产藏匿到本地的大士绅名下(有功名者可以免除差役,他们拥有的社会关系也足以使他们不会被指定为粮长),无社会关系者,便只能将自己的土地免费送给士绅,自己降格为佃户,或干脆离乡出逃做流民。据此,明朝人范濂说,“松赋正额,民已不堪,而额外又有均徭,……况兼凶荒赔纳,其利安在,而士民何乐于有田也?”⑦——松江地区的正规赋税已经很重,税粮之外还有徭役,加上灾荒和赔纳(指富户做粮长的沉重负担),种田根本就没利润可言。制度如此恶劣,当地士民怎么可能乐于拥有田产?
康熙时代那种视土地为祸害的现象,在晚清也同样能够见到。光绪三十二(1906)年九月,《华字汇报》刊载了一则陕西的新闻。里面写道,陕西将摊派下来的庚子赔款“全数加入地丁”,直接扣在陕西农民头上,百姓早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最近政府要修建西潼铁路,社会上出现传言,说这笔钱也要按田亩加派,于是:
“渭北各州县人心惶惶,以有地为累,争先贱售,甚至连阡累陌有不索一钱甘心送人耕种者。”⑧
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保住了权位,代价是沉重的庚款摊派将民众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以至于这些农民再次拾起“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传统智慧,离开了土地。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5-8 02:06 , Processed in 0.2776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